《幸福的小农民全集.com》第294/317页
“这咋办呢?还有这么多。”孙妈看着半筐馒头,十分的发愁。
“别急啊,我有办法。”孙刚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中午,孙刚拿了七八个硬梆梆的馒头,放在案板上,切成一块。由于,馒头干巴巴的,案板上留下来很多馒头碎屑。这个不能扔,做出来一样好吃。
起锅烧热,放入花生油,用葱姜蒜爆香,然后把干馒头片下锅,加点儿盐翻炒,倒入半碗水。要不停的翻炒,不然会糊锅。
等水慢慢烧干,馒头片变的金黄。
出锅后,放置一会儿,吃起来又焦又脆,又有葱蒜香气,真的很好吃。
还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炒馒头的碎屑,不够的话再揉碎几个馒头。
最后乘着油锅做半锅西红柿鸡蛋汤,吃着金黄的馒头片,喝着酸酸的蛋汤,确实比馏出来的馒头好吃多了,而且一顿能消灭好多个,看来用不了几顿,这半筐馒头就可以干掉。
“这方法不错,吃起来也好吃。”吃完饭正抹嘴的孙妈高兴的说道。
“好吃也不能老吃它吧,咱仨人估计要吃几天。”孙爸看着筐里那么多馒头,仿佛看到以后几天天天都是炒馒头片,馏馒头……
最近王燕住在县城娘家,为了方便去医院做检查,每隔几天都要。
肚子越来越大了,离预产期还有3个月时间。
孙妈没事儿的话,就拿起针线筐,和村里一群妇女在太阳晒着的墙边下,缝缝补补的,每天乐乐呵呵的给孙阳未出世的孩子做着小衣服,缝虎头鞋。拿旧的床单、棉布,裁剪成一块块四方的,打算给孩子做尿布。
小孩子衣服商场里都有,孙妈总觉得自己做出来的,穿着舒服,而且有诚意。
208.地梨儿
208.地梨儿
清晨,孙刚起来之后,慢跑出去,锻炼身体。(《7*24小时不间断更新纯txt手打小说)
虽然春寒料峭,但孙刚感觉到春意丝丝缕缕的飘逸在他的周围,那么清爽,沁人心脾,春光无限好。
早晨太阳圆圆、红彤彤的,挺可爱的。阳光温柔而不失暖意,清清爽爽,洒在大地的每一个角落,驱散黎明的阴暗,为大地呈现美丽的景色,带来无限的春意。
堰塘一泊春水,在春风的吹拂下,湖面荡漾起阵阵的波纹,蓝蓝的,闪闪的,像一个秀丽的少女,多情、纯洁而不失端庄妩媚。
在春晨中,它正在慢慢的复苏,荡起活力,孕育着希望。
天蓝如洗,相嵌着一朵朵洁白无瑕的云朵。它们没有线条,就像只用颜料渲染一般,相互混合着。犹如绵羊似的在蔚蓝的草原上奔跑着。
路边的小草还是黄黄的,让人感觉到冬天的脚步还没有走远。
但仔细一看,细细的、嫩绿的枝叶已经长了出来,让人倍受振奋,这是春天的使者,生命的旋律,冰雪过的重生。春天正在走来,在春天的轻抚下,生命正在焕发生机。
经历了一冬天的风雪严寒,要重新赶趟生长了,生生不息,挡也挡不住。
风吹云散,四下飘去的是混合着泥土气息的青草香,滴滴露珠顽皮地沁在粒粒的嫩芽尖上,更是让其平添了几分娇羞。
小跑于初春的早晨,沐浴着初春的晨光,感觉是那么轻松、自在,满眼的嫩绿带给人舒畅、愉快的心情,使人浑身充满劲,精神抖擞的迎着初生的太阳,潇洒奔跑在人生的道路上。
跑在堰塘埂上,一阵阵软软的风拂在面上,虽说春寒料峭,但并不感觉怎样的寒冷,倒是这风吹净了天空,吹净了大地,一路行来,格外的清爽怡人。
这是乡村一个澄明的早晨。村村通公路上,不时走过一些去上学的孩子。
田野里,越冬的秸杆,把身子软进了泥水里,为农作物准备着有机的营养。
此时的稻田,一半有水,一半干着,大方地坦露着胸膛。
这一切,都暖暖地溶在初春的朝阳中,显得那样地怡然自得。
这也是一个让人涌起回忆暖流的早晨。儿时,每到初春的早晨,天刚昏昏亮,早早地吆喝着起床,和哥哥一起去收获昨日黄昏时在田里下的黄鳝篓(酒瓶状)。
一般“上水”装泥鳅,把上面的秧田埂用棍子穿一洞眼,田里的水就流下来,泥鳅最喜欢上这里。
因为秧田经过一个冬天的沉淀,营养十足。而且冬天外面太冷,黄鳝和泥鳅出来觅食的次数不多,所以都喜欢这个季节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