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小农民全集.com》第296/317页


张大所在十几天前就把水放干了,所以田里还是很泥泞的。

这个时候荸荠叶子已经干了,软软地倒在地上,就像铺了一层暗黄的厚地毯。

孙刚穿着长筒水靴,带着一副橡胶手套,下了田里。

用长把钉耙翻开一大块泥,许多排列着的地梨儿,像一个个士兵,然后用手一个一个扒出来,于是手上沾满了泥。

戴着手套干活,沾上泥巴之后手指却不灵活 了,所以也就放弃戴手套了。

虽说天上太阳照着,但是泥里的温度还是不高,干了一会儿,孙刚就解决手脚都冻木了。

四周空旷旷的,风吹着显得更冷。

孙刚蹲在田里在冰冷的泥块里寻觅着目标,来的时候带着小板凳坐着,四条板凳腿却陷到泥里,移动起来也不是很方便。

累了,便一屁股坐在田埂上休息。

“刚娃,歇歇吧。”大舅妈在旁边说道。

“没事儿,舅妈,不累,就是有点儿憋屈。”这个憋屈可不是心情,是被泥陷着,挪动的时候很困难。

忙碌了一上午,就收获了几筐地梨儿,这还算是干的比较快的。

舅妈回家后,就在她家门前的堰塘边淘地梨儿,把泥巴全不淘干净。

洗干净后的地梨儿,一个个色泽红润,个儿圆大,晶莹光亮。

吃饭的时候,聊起来,张大所是受到别人的启发,才种上地梨儿的。

村子里很多水田,在秋天收完稻谷后,就放置在那里,什么也没种,显得有些浪费。

在外县,他看到很多秋收后,在田里种莲藕、地梨儿。这种低洼的圩田适合水生作物,很有前途,于是便试种了一亩多,这是第一年。

他专门跑到别人那花高价钱从别人那儿买的种苗,这种地梨儿品种个儿肥大,大一点的荸荠1斤才10几个,同时,具有皮色红艳、皮薄质细,洁白爽脆、渣少汁多等特点而饮誉市场,深受人们青睐。

其实种荸荠并不难,主要是把握两个要点,第一是要保证田间水位,荸荠是水生植物,要想长得好,清水不可少,一旦水少,就会影响荸荠生长,导致荸荠发育不良。

张大所给外甥大谈地梨经,他边翻阅水生作物书本边告诉孙刚,荸荠营养丰富,且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具有清热、化痰、消积等功效,有助于治疗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等病症,特别适合作高血压病、高血脂症、冠心病及糖尿病等患者的辅助治疗食物。

孙刚拿起洗净的地梨儿,皮也不削,直接咬一口,脆甜脆甜的,皮薄肉嫩,水分充足,嚼完后清甜无渣。

下午又忙活了半天,晚上被大舅拉着好好喝了几杯,按照他的说法是:晚上喝完酒,就去睡觉,这样很容易入睡,而且还解乏。

这样,孙刚提着舅妈给的地梨儿,歪歪扭扭的回到了家。

孙刚回家后,被妈妈好一阵子说道。孙妈不喜欢儿子喝醉酒,说完儿子,有说道弟弟,虽然张大所不在她身边。

说累了、渴了,吃了几个地梨儿继续说。

209. 春龙

209.春龙

不知不觉,过年的喜庆持续了这么久,渐渐的,已经出了正月。《

耳边偶尔还有鞭炮声,记得在最繁华的阶段,成天的不绝于耳。

过年有个好处,很多闲空,许久未见的人都可以见见,接待一下来宾之类,很是温馨、热闹在元宵节过去了,立春也过去了。正式,就该准备四季了,开始播种,等等,繁忙的一年又要开始了。

总算是出正月了,正月不能买鞋,也不能剃头。

买鞋会带来邪气,剃头死舅舅。当然孙刚在这并不是宣扬迷信,只是觉得老人传下来的讲究还挺有意思。

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是我国传统节日“春龙节”,民间俗称“龙抬头”日。

从这一天开始,春分降至,春风送暖,此时雨水逐渐增多起来,乡村的原野上草木已竞相吐芽泛绿,北国的春天已悄悄降临。

其实,所谓“龙抬头”指的是节气到了“惊蛰”前后,北方大地开始解冻,天气逐渐转暖,经过冬眠的百虫已开始苏醒,农民即告别农闲,忙于下田耕作。

当前:第296/317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