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猎国》第503/564页


  陶悦低声说:“她已经不读了女校了。”
  “什么时候不读了?”曹跃惊讶道,“我怎么不知道,好好的女校为什么不读了?”
  “她怀孕了。”
  曹跃大惊失色道:“什么意思?我干妹妹怀孕了?未婚先孕?”
  陶悦无奈道:“所以我不好说嘛。”
  “孩子谁的?”
  陶悦道:“其实这人倒也出身正派,祖籍广东的,后来一腔热血参加了血军,还曾经和德国人作战,获得勋章和嘉奖。后来他读了两年的保定军校,去年分配到兵部陆海军教育总部,最近又调到什么军管部去了。”
  曹跃道:“后勤方面压力非常大,所以今年许多人都被调到军管部去了,他叫什么?”
  陶悦说:“汪兆铭。”
  “是他?”曹跃瞪大眼睛不敢相信,居然是他,当初还是自己嘉奖的汪兆铭,并且鼓励他上军校,没想到的是,他怎么会和吴文绮在一起。
  陶悦好生奇怪地问:“你知道他?”
  “四年前,是我给他的嘉奖。”曹跃道。
  陶悦道:“那还好,你既然认识他,也不算是陌生人了,这个人我倒是没有见过,却看过文绮拿着他们两人的照片,浓眉大眼仪表堂堂。”
  曹跃笑道:“何止仪表堂堂……总之就是长得挺好看,人品嘛……还算可以,唯独一个缺点。”
  陶悦问:“什么缺点?”
  “小心眼。”曹跃大笑道。
  陶悦不禁莞尔,却没想到曹跃如此评价他,好像对他很熟悉的样子。
  曹跃当然知道他了,鼎鼎大名的汪兆铭嘛,中华历史上两个大反派,一个是秦桧,另一个就是他了。也许是受到了蝴蝶效应的影响,历史上本来该发生的汪兆铭刺杀载沣案件没有发生,汪兆铭也没有在监狱里写那首最著名的诗“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更没有受到孙文的影响,成为革命圣战者。
  这汪兆铭长得是一表人才,仔细看起来有些像后世的影星张国荣,的确是能迷倒万千少女的一张脸。尽管这汪兆铭在历史上风评极差,不过那也只是针对他的政治立场,反倒是这个大帅哥个人品德操守倒是不错,倒不是一个**的人。历史上很多人说起来就是这么怪异,个人品德低劣,但是在政治上能够秉承大义,而有一些人品德高尚,却犯下弥天大罪,前者如吃喝嫖赌抽的丘吉尔,后者如精神洁癖者希特勒。
  曹跃不知道该不该干涉吴文绮的爱情,他看了看陶悦,问陶悦觉得呢,陶悦说她尝试过问了问吴文绮,吴文绮坚持一定要陪着汪兆铭,尤其是现在还有了他的孩子,更是不能离开汪兆铭了。
  曹跃只好苦笑着说:“你多照顾照顾她吧,我也没有时间照顾她。”陶悦笑着点了点头,帮他收拾好了衣服,叮嘱了他一番注意身体之类的话,曹跃感受着这难得的温馨。


第744章 旅顺守军投降引发地震

  时间到了十二月份,中俄之间的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不过日俄却打得火热,尤其是儿玉源太郎第二次执掌第三军之后,开始对第三军的进攻进行了调整。
  儿玉源太郎将重点进攻目标放在了203高地上,并对此高地进行了持续性的不间断的亡命进攻,终于经过十多天的血战之后,旅顺口203高地被日军占领。
  不过日军最终还是以伤亡一万八千人的代价夺取了203高地,并杀死了旅顺地面防御司令康德拉琴科。康德拉琴科是旅顺俄军守军中的防御专家,也是战士们的精神支柱,他的阵亡给了俄军极大的心理打击。也真因为他的死亡,才使得日军最终攻克203高地。
  而取得203高地之后,日军将重炮移动到203高地上,开始对旅顺城内的建筑物以及抵抗部队进行轰炸。
  俄军有想到过203高地重要性,但是没想到的是,203高地的失守对他们来说会如此之重要,日本人甚至将280毫米的臼炮拉到了高地上。一门280毫米臼炮重达26吨,日本人是如何将这26吨的庞然大物拉到斜角几乎为30度的203高地上去的呢?俄国人抓破脑袋也想不通,而日本人为了拉一门臼炮到高地上,甚至出动了一个预备旅团的人,绳子长达两千米。
  日本人是一寸一寸地拉动,一天一天地工作,愣是在五天之内将18门280毫米臼炮中的8门拉到了山上。不得不承认,尽管日本人长的小,可是他们做事的毅力让人佩服,他们二十四小时不停地拉动,甚至有时候一个小时向上不过一米的距离,可是日本人办到了。
  俄军在遭受炮击之后,旅顺城内所有俄军军官开始讨论起来,是否要战斗下去。在三个月前,日军的臼炮只能隔着山对旅顺轰炸,即便如此,也使得俄军惶惶不可终日,可是现在呢,俄军居然把大炮架在大家脑袋上了――不投降就是战死啊。
  于是,旅顺防御司令斯捷赛尔、炮台防御司令斯米塞克、南山防御司令特列克亚杰夫、第4师是在弗克、第5师师长阿什利多维奇、第22步兵师师长亚历山德罗维奇等聚在一起,在弹药补给不足,粮食储备不足,燃料不足,战斗人员不足的情况下,俄军怎么坚持下去。
  “已经坚持一年了。”斯捷赛尔苦笑道,“诸位,我们已经战斗一年了,可是我们的援军……该死!还没有来!”
  “从奉天到旅顺只有短短的430公里,然而他们却用了一年,从辽阳回到了奉天!”弗克立即站起来说道,“我们不能再傻乎乎的等下去了,再打下去,我的士兵只能使用刺刀了。”
  “是的,我同意。”阿什利科维奇说道,“我们已经尽到了战士的责任,接下来如果继续坚持的话,只能是愚蠢的选择。所以,我建议,我们体面的结束战斗。”
  斯捷赛尔看了看斯米塞克,问道:“斯米塞克阁下,您有什么建议吗?”
  斯米塞克苦笑道:“总司令阁下,都到了这个时候了,我们之间还需要有什么芥蒂吗?不管你我到底是谁的人,我们的老板是谁,接下来我们都会被自己的老板抛弃的。我的老板已经下野了,而你的老板也同样下野了,现在我们是一根绳子上的两只蚂蚱,谁也离不开谁了。”
  斯捷赛尔无奈道:“你说得对,我们现在才是一伙儿的,他们不是。”
  特列克亚杰夫说道:“如果我们现在和日本人接触,不知道日本人会不会对我们报复性屠杀?”
  “这不是没有先例。”亚历山德罗维奇道,“诸位,日本人曾经在旅顺进行过一次大屠杀,被称为旅顺大屠杀,仅仅是因为他们有十三名日本兵被清军杀死,他们就杀了旅顺城全城的人。现在大连和旅顺的人,都是后来从山东那边过来的,不是原本生活在这里的辽东汉人。”
  “所以我们要和他们谈判。”弗克说道。
  “派人去和日本人谈判。”斯捷赛尔定下基调道。
  很快,负责谈判的俄军代表来到日军阵地前,如果依旧是由乃木希典指挥第三军,估计这一场仗还要打下去,甚至会拒绝俄军投降。但他们的对手是现在是儿玉源太郎,这个非常智慧的将军听闻俄国人要投降,立即好不考虑地选择接受对方的投降。日本人打到现在这个份上儿,已经难以坚持了,如果俄国人选择死拼到底,固然日军可以消灭他们,但是日军消灭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呢?是占领旅顺口,而不是为了杀人而来的。
  况且俄军战斗力摆在那,他们可不是普通百姓,而是一群战斗经验丰富的战士,儿玉源太郎能少死一个日本人就少死一个,能剩下一颗子弹就剩下一颗,他希望尽早结束旅顺战役,将所有精力全都投入到对奉天的战斗之中去。
  俄国人要求,他们的投降,必须得到战俘待遇,不能被虐待,不能报复,并且有英国人在场,而且战俘营的管理人员必须是国际观察员,必须是美国人。儿玉源太郎一一答应了了下来。
  乃木希典听闻儿玉源太郎想要接受俄国人投降,大怒不已,他指责儿玉源太郎是放虎归山,城内近三万的俄军,全都是精锐力量了,如果放任他们离开,那么未来他们就有可能成为俄军的利爪。
  儿玉源太郎心生冷笑,乃木希典是脑子进水了吗,战争是无底洞啊,您上嘴唇下嘴唇一张一闭就是一场歼灭战,可是我们的士兵和财政要付出多少啊。乃木希典见儿玉源太郎不听他的,气得离开了辽东,回到了国内。然而回到了国内,乃木希典立即成为了日军宣传的正面人物,许多人对乃木希典抬棺上阵和一门忠烈表示出深深的敬意,并称呼乃木希典为军神云云。儿玉源太郎听到之后,倒也没有嫉妒,他明白这是一场政治交易和政治需要,日本人内阁的人是绝对不会暂时乃木希典的行为的,包括明治天皇本人估计心里都非常后悔了吧。
  在经过了精神的准备之后,12月20日,俄军旅顺守备部队在弹尽粮绝之后只选择了全体投降。
  而这个消息,也着实震惊了所有人。


第745章 欢庆

  尽管比历史上还要迟了半个月,并且还导致了日军大量伤亡,但旅顺还是被日军攻克了。旅顺战役,俄军死亡高达三万余人,而日军的阵亡人数竟然高达四万多人,第三军换了几茬人,除了师团长和部分旅团长外,日军军官和士兵从头到尾换了一个遍。
  然而纵观整个旅顺战役,纵然乃木希典因为其固执的战术导致这四万多人的阵亡,可是日本高层盲目的信任乃木希典可以第二次攻克旅顺,尤其是作为长州藩的一员,陆军方面甚至将乃木希典的送死战术奉为日军的“精神”,而后来甚至将这种送死精神和原本忠君思想武士道结合起来。当然,也不能完全否认乃木希典的战术,除了最后的203高地之外,旅顺外围所有战斗全都是在乃木希典指挥下完成,且前期最难打的,最消耗俄军有生力量的战斗,全部都是由乃木希典完成。
  而儿玉源太郎制定了正确的最终战术,属于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并不能完全否认乃木希典的失败――最起码乃木希典用四万多人的生命将俄军的弹药消耗殆尽。而日军攻克旅顺,引发了国内更加狂热的民众游行庆祝活动。
  日本百姓自发地走上了大姐,12月15日,尽管已经是冬日,尽管东京下起了大雪,但是还是有二十万人涌上东京街头,日本百姓手持着尼古拉二世的头像,头像上画着插着一把匕首,而在头像的下方用日语写着:小丑。
  二十万人的大游行是前所未有的,也是日本立国以来规模最大的,这其中包含着一个非常特使的原因,那就是日本首次战胜了白人国家。
  在历史上日本人更加疯狂,因为历史上的他们是首次代表黄种人战胜白种人,而在这个时空之中,他们却落到第二了,因为第一次战胜白人的是中国人。中国人败过日本人,中国人打败过白人,日本人被白人欺负得不敢抬头,貌似形成了一个剪刀石头布的关系。
  然而现在,随着旅顺被攻克,日本人终于能够抬起头来了,长出一口气。
  欢乐的游行队伍首先在东京体育场附近自发地集合,然后开始沿着大陆走向日本皇宫觐见明治天皇。日本有两座皇宫,一座是古代皇宫,坐落在京都,属于关西地区,另一所则是办公用的,在东京的皇居。由于东京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了日本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军事等各方面的中心城市,很显然,为了皇权的巩固,明治天皇将首都移到了东京。
  来到皇宫面前之后,日本百姓高呼天皇万岁的口号,然后有人在他们面前开始宣读起来报纸,几乎是每读一句话,数十万人就会欢呼一次。
  日本的报纸大肆渲染战胜俄国一事,仿佛日本人不是赢了一场战役,而是赢得了一次战争。这次的庆祝规模比上一次甲午战争战胜中国还热烈得多了,当年不过三万多人庆祝,而这次足足二十五万人,整个东京都陷入了一片狂欢之中。
  日本的报纸对日本百姓的情绪催动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为了迎合百姓口味的需要,日本各大报纸纷纷用一次比一次强硬而狂妄的口吻来叙述,并且导致了日本国内政客为了能够得到百姓的支持,开始一个一个跳出来喊强硬口号。
  从而引起了一个极其特殊的现象,在前方浴血奋战的将士们不愿意再打下去了,而在后方一向谨慎的政客,处于国内的压力,反倒站出来要求继续作战云云。日本天皇也左右矛盾起来,这场战争是否该继续打下去,不打,国内舆论压力太大,打,国内经济难以维持。
  最后,还是元老伊藤博文提出,和谈也需要打败俄国太平洋第二舰队再说,只有消灭了俄国太平洋第二舰队,才能保证日本在和谈之中占据绝对的优势地位。
  全世界同样为旅顺战役的胜利而感觉到不可思议――但是联想到中国人偷袭俄国,导致俄国的大溃败,大家反倒不怎么惊奇了。也许1904年的下半年,是属于黄种人的时间,黄种人两次痛击白种人,让所有西方国家心中暗暗不爽至极。
  而此时在中国的首都,作为大清帝国实际掌权者,曹跃曹中堂静下心来思考,为什么旅顺不能坚持再久一些的原因。
  他仔细阅读着战报、分析着双方实力对比,观看情报,花费了大量时间经历来研究,终于,他得到了一些结论。在曹跃看来,比起历史上的俄军旅顺守军,现在的旅顺守军尽管士兵与轻武器更多,抵抗力更加坚决,可是他们却失去了太平洋舰队的庇护。

当前:第503/564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