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猎国》第522/564页



  按照外国人的说法就是中国的首相(中堂),曹跃以军人的身份迅速平定义和团暴乱,同时率领他的军队战胜了各国联军,签署了一系列开明的条约,即让打开了中国的过门走向文明,又让外国看到了腐朽的中国还有这样一位力挽狂澜的强力人物。
  对比一下曹跃,其实可以让很多外国人会明显的联想到德意志帝国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同样是铁血人物,同样是军人执政,同样统一了一个国家,同样打败了外国联军,他们更像的就是铁血与狡猾的形象。
  詹姆斯・卡尔森就是因为《时报》想要采访曹跃,才被派遣到中国,但是来到中国之后的几年里,中国的一切发展的太快了,首先就是曹跃居然率军战胜了德国,随后又战胜了英国,接下来中英签署友好条约,还与英国合作签订建设中国的南北大铁路,尤其是中国的国内基础建设方面着实太让人吃惊了,他更加吃惊的是中国人似乎不需要休息,他们非常喜欢干活。农忙的时候忙地里的庄稼,非农忙的时候开始给政府修建各种基础设施,水利、道路、城市建设等,就以北京城为例子,这几年因为大量的民众的到来,北京城外城已经住满了,甚至在城外都出现了大量的居民居住,街面上首次出现了西洋的四轮马车,与此同时也零星出现了小汽车。
  卡尔森每天关注着中国的变化,并且将这种快速变化记载日记本里,准备之后写一本回忆录。而且自从去年7月份中国宣布参战之后,卡尔森的工作和经历就更多了,尤其是中国突然插了俄国一刀,几乎将俄国逼到悬崖边缘。
  中**队表现出来的战斗力让西方国家震惊,而关于中**队再**击败英军并且逼得英国人撤换了印度总督的新闻被重新拿出来炒作,使得中国更加受到关注了。西方人抱着狗咬狗的心态来看到远东的这场战争,大多数人并不了解或者说不在乎到底是谁打赢了谁,他们在乎的仅仅是发生在远东的战争罢了。
  卡尔森原本结束了在中国的采访打算回国,却因为中国参加中日俄战争不得不成为《时报》常驻中国记者,他还认识了一位中国官员的女儿,并且娶了她成为了中国女婿。卡尔森也算是半个中国人了,对中国的报道更加深入更加直接,也更加有价值。
  激烈的敲门声吓得卡尔森的妻子一跳,卡尔森这才掏出左轮手枪走到门口,几个仆人也拿着各式武器跑了出来,他们起来得早,显然穿戴更加整齐一些,一个仆人大声喊道:“门外是谁?”
  “是卡尔森大人吗?我是报社门口卖菜的阿福。”一个年轻的声音在外面高喊道。
  卡尔森听不懂中文,不过他的妻子却会两门语言,他的妻子此时也穿戴好了走出来,听到外面的声音,确认了一下之后对卡尔森说:“是阿福,我认识他,他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小伙,不会是坏人。”
  “老爷,您多虑了,咱北京城里就算有坏人,这都大天亮了,哪还会跑出来了呢。”一个仆人笑道。
  打开了门,一个年轻瘦小衣裳褴褛的农民急切地说道:“卡尔森大人,我是阿福。”
  卡尔森冲他点了点头,阿福说:“刚才衙门的人来报社通知,说是请大人去礼部去。”
  “礼部?”卡尔森并不是完全不懂中文,洋中国女婿还是能够听得懂一些词汇,因此礼部这个词经常出现在卡尔森的耳朵里,卡尔森自然知道,中国的礼部其实相当于外交部和教育部,而且礼部从来没有邀请过外国记者,他们即便向外宣布消息也只是以布告的形式或者通电的形式颁布。
  但是今天,竟然邀请外国记者去礼部,这是……
  卡尔森意识到了前一段时间中俄之间的传闻――中俄即将和谈的消息,应该是有了眉目,而且这个结果一定是震惊世界。那么今天,应该是这个结果宣布的时候了,可是如果中俄和谈,将至于日本何种境地呢?中日是盟友关系,突然背叛自己的盟友,中国政府又将如何来解释呢?日本该如何反应呢?日本会不会趁机向中国宣战?
  非常有趣,而且非常有新闻价值啊,也许自己就是见证历史的那个人了。
  “走,立即去礼部。”卡尔森甚至来不及让自己的助手,他让仆人通知了助手,并让妻子打赏了阿福,随后坐上了马车立即赶往礼部衙门。
  卡尔森来到礼部之后见到不少外国记者,但更多的是中国记者,看来中国记者和中国工人一样勤劳,卡尔森已经在中国三年多的时间了,和不少中外记者都认识,他连忙做到中国华北时报记者宋祖生身旁,问道:“宋,你早就来了?”
  “詹姆斯。”宋祖生连忙用英语熟练地说道,“你来得也非常早啊。”
  “你知道发生了什么吗?”卡尔森问。
  宋祖生低声在卡尔森耳边说:“你应该猜出来了吧?”
  “难道真的是……”卡尔森惊讶道。
  “看,日本人来了。”宋祖生道。
  此时众记者们看到日本记者们面色铁青地走进了礼部专门安排的这间宽敞明亮的房间,日本人走到最前面找到空闲的座位坐了下来,大家似乎猜到了什么,不自觉地气场冷了下来,大家不再交谈。渐渐地时间到了上午八点整,众人见到礼部尚书宋育仁穿着西装在一群身穿清朝官服的人的陪同下走了出来,这种感觉非常让人感觉到怪异。如果他们都穿着官服或者都穿着西装,大家倒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之处,如此混搭的出现让人感觉非常别扭。
  宋育仁曾经担任英法比意四国公使参赞,精通英法两种语言,不过今天他用的是中国的官方语言直接说道:“诸位各国记者们,让大家久等了,因为今天我将代表大清国对全世界记者宣布,中俄两国从现在开始,双方停战。”


第785章 新闻会(中)

  “什么?”
  “我的天啊!”
  “这是真的吗?”
  “我就知道。”
  “原来真的发生了!”
  众人顿时惊呼起来。
  卡尔森不禁呼了一口气,事情果真如他所预料的一样,他看了一眼宋祖生,小声说道:“现在这个世界变得不一样了。”
  “是的。”宋祖生紧缩眉头,并没有表现出任何高兴的成分,倒是让卡尔森非常奇怪,他询问起来,宋祖生说:“这不是背叛了日本朋友了吗?”
  卡尔森小声地笑道:“朋友?国家和国家之间有朋友吗?”
  “佻天不祥,乘人不义啊。”宋祖生用中文感慨了一句。
  卡尔森虽然听不懂中文,但是他明白宋祖生的意思,那就是这一次中国的确是把盟友给背叛了,**裸的背叛了。这个举动势必会让中国在国际上信誉大失,使得原本就对中国印象非常差的外国人更加没有好的感官了,甚至连带着中国将会成为未来亚洲的“犹大”国家。想到了日本,卡尔森抬起头来,果真看到日本人义愤填膺早已经按耐不住想要说话了,此时只见一个日本记者立即站起来用不标准的中文愤怒地说道:“你们这是背叛!背叛!**裸的背叛!”
  一旁立即有一个中国官员轰用洪亮的大嗓门大声喝止道:“你这个人立即坐下,谁想要说话就举手,宋大人点你的名字,你才能问话。记住,你们是记者,不是泼妇!”随后他面对大家大声说道:“在场的诸位,每个人只能问一个问题,就立即坐下。我希望大家不要节外生枝,这是一场新闻发布会,如果有捣乱的人请立即出去!如果捣乱者被警告还不出去,那么只能请你出去!这里是礼部,不是你家炕头!”
  众外国记者相互看了看,心中不明白炕头是什么鬼,原来这说话的官员是山西人,因为嗓门大被安排在这里帮助宋育仁宋大人组织会场秩序。而这个大嗓门其实并不是文人出身,而是血军的退伍军官,每年都有不少退伍军官被曹跃以各种名义安插在全国各地的各个衙门中,而这些人未来就是曹跃控制政府的最大依仗。
  众记者窃窃私语起来,这次的新闻发布会倒是开创了历史先河,估计连西方记者也不懂这种新闻发布会,居然会这样安排。宋育仁与李经述相互看了看微笑起来,眼神中流露着彼此能看得懂的笑容,随后宋育仁打开了面前的话筒,笑道:“这样吧,这一位性子很急的日本记者,由你来进行第一个提问吧,另外一个人只有一个问题的机会,因为其他人还要提问。所以我希望你能够认真想好自己的问题,珍惜机会。”
  这位激动的日本记者平复了一下情绪才说道:“宋大人,我是日本东京新闻周刊的记者麻田弥生。我想问的问题是,中俄和谈是否通知了我国政府。因为我们大日本帝国与大清帝国是公认的盟友关系,我们在东北战场与俄军作战,可是此时此刻贵国突然停战,我想你们应该向大日本帝国有所交代。可是此前我们并不知道任何风声,难道贵国秘密与我国政府进行了什么交易吗?”
  宋育仁冲他点了点头,说:“这位言辞犀利的记者,你请坐,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待日本记者坐下来之后,宋育仁说道:“中俄两国政府是**的政府,并且中日两国政府并不存在从属的关系,因此中国政府与俄国政府之间的和平条约,不需要向日本政府特别报备。另外我想提醒的是,中日之间仅仅是贸易合作关系,而不是盟友关系,我想贵国一直以来都误会了这一点。还有,不管是俄国人还是日本人,当你们的军队踏入中国的领土之后,都不是我们中国人的盟友。这次中俄谈判中,俄国已经明确表示绝不会将军队驻扎在中国,所以在俄国做出让步之后,我们毅然决定和俄国和谈。试问一下诸位,如果是日本,是否会答应绝不会在中国领土上驻扎任何士兵呢?既然俄国人有诚意,而日本人不接受,我们自然会选择俄国人作为我们的合作对象,而不是骄傲自大的日本帝国了。”
  “你们……”还有日本人想要站起来指责,却见宋育仁指着另一位西方记者说:“请这位传灰色格子西装的先生提问。”
  “尊敬的宋大人你好,我是法国《巴黎邮报》的记者皮埃尔・费迪南德。”这个人用法语提问道,因为宋育仁曾经大人过驻法参赞,并且曾经和费迪南德打过交道,因此费迪南德知道宋育仁的法语要比英语强得多,所以他直接用法语提问道:“宋大人,中俄停战条约的内容是否可以公示呢?”
  “可以的。”宋育仁说道,“所以今天才诸位叫到一起,下面我将《中俄停战条约》的部分内容公布一下,首先,《中俄停战条约》的签署,是中俄两国本着为了国家民族的和平,为了人类的和平,为了世界的和平所达成的最大的努力,它是人类的胜利,是文明的进步标志。大清国皇帝特别委任曹跃曹中堂全权负责与俄国人一切,而曹中堂不忍看到生灵涂炭,因此这次和平条约我们还是做出了让步的,最起码我们释放俄国战俘是免费的,没有要任何赎金……”
  在座的有两个俄国记者,其中有一个叫做彼得罗夫的心中差点气吐血了,因为他的哥哥就在东北地区,前几天听说他哥哥在奉天城疯狂的搜刮钱财,然后私下跟中国人换取战俘,没想到这才过了不到五天,《中俄停战条约》达成了,俄国人掏空了自己裤裆和奉天城凑的价值1000万美元的财产算是白花了……中国人一定是提前就知道,和谈之后一定会涉及将战俘全部遣返的问题,所以提前宰了一刀。那个叫做陈开天的预备队司令官,哪里是一个军人,简直就是奸商,大奸商!


第786章 新闻会(下)

  宋育仁依旧侃侃而谈,他娓娓道来将中俄停战条约的内容部分公示给大家,包括大清政府做出让步的允许存在中东铁路公司,也包括俄国让步的中东铁路公司中方占51%股份,并且取消了一切特殊权利等等。而中俄双方相互谅解,互相释放对方战俘,交还对方遗体等也被一并公开。只是其中关于军事合作并没有任何涉及,这一点非常给人留有想象力,中国政府到底在做什么。
  随后宋育仁有一些累了,由礼部左侍郎李经述代替回答记者问题,李经述点了一个中国记者,该记者站起来,整理了一下手中的纸张之后连忙问道:“李大人,我代表《华北日报》向您询问,这次中俄停战条约是永久性的,还是暂时性的?”
  李经述道:“基于中俄两国国民,也基于中俄两国经济发展,这次中俄停战有效期限是二十年,所以并没有永久性和暂时性的说法。”他示意另一名中国记者站起来回答问题。
  那名被点名的中国记者非常兴奋,立即站了起来,这个带着一双圆边眼睛的记者已经剪了发,穿着西装,看起来属于新派记者,和先前船马褂的记者完全不同。他咄咄逼人地问道:“李大人,我是《淞沪时报》记者顾松林,我们从各种渠道都听说,我国血军连战连捷,可是为什么要突然停战?会不会让有一些人认为再一次重演中法战争中不败而败?”
  这句问题一经提出,顿时引起了热议,也引起了许多抗议,毕竟现在还是大清统治,如此明目张胆地说出大清国镇痛来,的确是让人怀疑他的动机。而且在座的法国人不乐意了,什么叫做不败而败,我们明明是战胜国好不好,我们的法兰西战舰已经消灭了你们南洋水师,并且准备直接进攻上海和天津,说得好像是我们法国人战败了一样。
  李经述道:“首先澄清一个概念,中法战争不是不败而败,我们中国人的胜利或者失败总是要仿佛把对方灭国屠杀殆尽或者占有领土才算胜利,然而胜利或者失败,当真是这样看的吗?我认为,胜利是让本国人生活更好,让国人享受更先进的文明、教育、科技、待遇以及精神享受。毫无疑问,二十年前的中法战争,我们在陆军方面和法国打成平手,仅仅是抵挡住了法国对广西的入侵,可是海军方面我们不得不承认战败。而且如果继续战争下去,将会让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遭受重创,因此中法才进行和谈。我们利用陆军方面取得优势逼迫对手和谈,这是一种政治策略,而非幼稚的单纯胜负关系。政治讲求的是头脑,不是莽撞和一时意气。我们在中法战争时期,大清政府是非常有政治头脑的,然而在五年前的庚子年,就是因为一时意气简单粗暴的选择,不讲政治头脑的行动,才使得我国陷入被动。如果不是曹中堂力挽狂澜,那么今日诸位估计没有机会坐在下面安静的提问了吧?”
  李经述喝了一口茶,然后继续说道:“综上所述,为了国人更好的生活,我们选择了与俄国进行和谈。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如果能够用谈判的方式来解决争端,那才是政治家该做的事情,也是国民最希望见到的成熟的政府。”
  下面在座的诸位记者们顿时为李经述的这一番话所钦佩不已,站起身来为他自觉地鼓起了掌来,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如果政治谈判可以解决,何须战争手段呢。此次战争,中国已经全部收复了唐努乌梁海与外东北的全部权利,并且极大地虚弱了俄国对中国北方的威胁,更重要的是将日本拖入战争泥潭,相信即便战争结束,日本也没有实力对中国提出更多的要求。此上种种,已然让中国成为这场战争之中的获利者,此时中国收手,恰如其时。
  所以此时的中国政府是成熟的,她摆脱了大清国愚昧不成熟的形象,让西方各国不禁感慨中国这个绵延上千年的东方帝国人才辈出屹立不倒。
  此时一个美国记者说道:“李大人你好,我是美国《底特律邮报》的记者卡特,我想提出的问题是,中国政府接下来将如何调整自己的对外关系?”
  李经述与宋育仁相互低头交流了一下,然后说道:“几个月前美国特使约翰逊先生来华,曾经与我**机首辅曹大人进行过仔细的洽谈,可以说我国此次与俄国和谈成功,美国方面功劳甚大,我谨代表大清国向美国联邦政府表示感谢。同时我们希望恢复战前与西方以及全世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贸易关系,我国将持续进行政治改革,紧跟世界潮流,派遣更多的学生前往发达国家学习,并且希望能够与世界各国和平相处。”
  卡尔森想问的是中国方面如何与日本政府交代,可惜宋育仁直接宣布大清国第一次礼部答记者问结束了,这是第一次礼部公开正式与各大媒体记者们进行交流,当然了,这也是最后一次……
  除了卡尔森还有很多人没有来得及提问,其中就包括他的中国朋友宋祖生,恰巧卡尔森的仆人开着汽车来了,卡尔森邀请宋祖生一起上车,顺路将宋祖生送回去。两人坐在汽车上之后,汽车缓缓发动,向北京西直门外开去。
  宋祖生脸色复杂,卡尔森却笑了起来,说道:“看来宋先生你还是不适合做一名政客啊。”
  “你的意思是……”

当前:第522/564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