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界之家长里短全集.net》第2/45页


这个时候,李弦突然贴近过来,一下将他搂到了怀里,像抱着抱枕似的。着实将陷入回忆的他吓了一跳。不是不想挣扎,而是身上的被子本来就不厚,再加上他的身体虚寒的很,贴着这么一个暖炉,要多舒服有多舒服。看着近在眼前睡的正香的李弦,突然松了一口气的感觉,这个全新的世界何尝不是一个机会,一个过自己真正想要生活的机会。
原主不知道,他弃之如蔽的东西,林理确甘之如饴。简单的田园生活,真正体贴关心自己的人,这是上辈子想求都求不来的。

  ☆、第3章 做饭

在床上整整躺了两天,才终于感觉有了点力气。有着原主的记忆,很快将那里外三层的衣服穿上。李弦一早就出门了。院子里面,只有林南带着小英在角落玩泥巴。
“大哥,哥么留了粥,我去给你端。”说完,林南就跑去了厨房。六岁的孩子,真是懂事的让人心酸。拉着小英一起到了厨房,林南还是小了点,伸长了手也揭不开锅盖。在原主的记忆里面,根本就没有厨房的存在。厨房虽大,除了灶台边成堆成堆的柴火,其他东西少的可怜。将橱柜下面的陶盆拿出来,舀了点水,将两个孩子拉过来洗手。
上前揭开了锅盖,里面温水中间摆着一个大海碗,海碗旁边还放着一个鸡蛋。喝了两天的粥,嘴巴淡的很。明明心里没有食欲,肚子却咕咕叫起来。愣神的瞬间,两个小孩已经出去了。孩子们的懂事,让林理这一刻突然变得沉重起来。四个弟弟,还有未出世的孩子,从没有觉得,肩头的担子这么重过。
喝过粥,找到两个孩子。将鸡蛋分成两半。递给小英和林南,“小英,不能要。这是给大哥补身体的。”真是没有想到,林直将鸡蛋推了回来,“大哥,你吃,哥么说了,这样你才能好的快。”林理虽然是个大男人,这一刻,眼泪差点崩了出来。“看,大哥已经好了,不用在吃鸡蛋了,来,拿着。”小英毕竟小,对于好吃的没有抵抗力,接过就放进了嘴里。林南仍然有些怀疑,但是想着隔壁林胜天天拿鸡蛋向他炫耀,现在闻着鸡蛋味,口水不自觉就分泌了出来。看着弟弟怀疑又挣扎的眼神,忍不住伸出了手,揉了揉他的头,怎么就这么可爱。“来,拿着。”将鸡蛋硬塞到林南的手中。
问过林南,知道李弦带着孩子下地收苞米去了。他现在是想去帮忙,但是这大病初愈的身体,就院子中的太阳晒了这么一会儿,头就有点晕。下地是想都不要想了,看看头顶的太阳,应该快正午了吧。
别的不行,煮饭还是在行的。厨房他刚才看过,灶台旁边只有一个小盐罐,柜子里面大大小小有几个罐子,不知道都装的什么,一个个看看。才发现就只有一个小罐子里面装的好像是猪油,其他都是空的。米缸里面装的是苞米面,另外还有一个小布包,林理好奇心起,将布包拿出来,一层一层打开,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金币银币呢。随着最后一层揭开,原来是一把大米。哎,有着原主的记忆,真不该抱有幻想。摸了摸苞米面,颗粒很大很粗糙,看来只能煮粥了。
光喝粥怎么行,以前在农村住的时候,家家都有菜园子。现在夏末,应该还有很多菜。小南跟小英不知道哥哥要干什么,但是直觉的今天的哥哥好容易亲近。所以一直跟在哥哥屁股后面进进出出。
“小南,家里菜园在哪?”说出这句话,真想扶额。这该死的原主,以前都是白活的。印象中,除了偶尔下个地,大部分时间在家读书。已经考过两次,连个秀才都没有考过,实在不知道坚持的是什么。
“大哥,菜园就在屋子后面。”说完,两个小孩开心的在前面带起了路。
林家村总共也就六十户人家,林理房子所在的这片地,延伸到后山,都是他家的宅基地。是林爷爷发迹的时候带田产一起买的。想着后世子孙兴旺盖房子用的。没有想到林爷爷就这么一个儿子,所以除了最早盖的五间青砖大瓦房,还有大片的宅基地都荒着。
菜园是挨着房子后面种的,沿着房子边缘围了一圈篱笆。菜园不是很大,菜长的很好,只可惜种类很少。分了六个方方正正的块,一块小青菜,稀稀拉拉的,这个是吃的最多的。印象中,除了粥,就是炒青菜,或者青菜粥。另外萝卜和白菜还小,应该是储存冬天吃的。还有三块,一块种的长豆角,好多豆角都老了,竹子搭的架子,老的,嫩的,几乎挂满了豆角。另外两块,一块是大蒜刚刚冒出一点点芽,一块土地新翻过的样子,还没有种东西。
看着豆角,心中有了主意。每年夏天,爷爷都会做豆角饭。后来在城里,也买过好多次豆角,都没有做成功过。主要是买不到老豆角。豆角饭,好吃就在于老豆角的豆子在煮的时候都会从豆角里面崩落出来,豆角皮软糯糯的,和饭一起煮,只要加点盐,放一点点猪油,就好吃的不得了。
豆角真的很多,采了两个竹架子。得到的豆角都要抱着回去,看着太阳快到头顶了,赶快带着小孩回屋。
以前都是用大米煮的,也不知道用苞米煮好不好吃。虽然没有怎么吃过苞米,但是看这么硬的颗粒,应该很难煮。还好屋子里面的柴都是硬柴,比较耐烧,架好火,就不用管。老豆角不像嫩豆角直接切,这个要一根根挑,还有那种特别老的,只能将皮剥了仍掉。两个小孩乖乖的帮忙,小英太小,被林理安排剥豆子。做的还像模像样。在现代好多女人都不想生孩子,有孩子的家庭都眼珠子似的疼着。本来以为要孤独一生,没有想到现在有这么多的家人。尤其这么乖的小孩居然是自己家的,这怎样的一种自豪感。
家里面两个大人,四个小孩,苞米不像大米,熬的粥怎么都不稠。豆角放的多,熬出来也有大半锅,应该够吃了吧。加了盐,又舀了一小勺猪油,味道居然还不错。
古代,就是不好,根本不知道现在几点。太阳都过了头顶了,李弦还没有回来。林理有些着急,自家的地,林理还是知道的,盛了两碗饭出来,让林南带着小英先吃。他准备下地去看看。
出了门,顾不上看四周的景色,向地里走去。林理家的地离家有段距离,他们家靠着山而建。当时林家爷爷买田的时候这边已经没有多余的田地了,所以买的是河对面的十几亩良田。顺带上面连的五亩旱地。良田都变卖掉了,只剩下五亩旱地。加上山脚下两亩,李弦开荒出来的地,七亩地,放到现代是很多了,但是在古代,没有农药化肥,更没有杂交种子。亩产少的可伶不说,还要交三成的税。像林爷爷买的水田,都是上等的好田,税都达到四成之多。
这还是这几年战事平息,前些年征战之时,税都达到六成之多。所以看着田地多,林家也没有多少富余。也就这几年,村里面人人基本能混个温饱。
“李弦”远远的就看见那个清瘦的人,正在往板车上搬苞米棒子。李弦听到声音,顿了一下。抬头一看,就发现林理正往这边跑。可将李弦吓的不轻,“相公,你怎么出来了,慢点走,别急。”
走近之后,林理忽然有些尴尬,还是不能适应突然之间有个男媳妇儿。倒是李弦,立马上前,想用毛巾帮林理擦擦额头上的汗,但是抬手后才发现,毛巾早都被自己擦成了黑色。只能尴尬的放下了手。注意到李弦的动作,尤其是微凸的腹部。突然有种好想将这个人拥入怀中的冲动,好好的宠他,保护他。但是现在的他,又什么都做不了,这样无力的感觉,真是该死的讨厌。
“相公,先在树荫下歇歇,等车装满,我们就回家。”林理哪肯歇,不就是捡苞米棒子。不顾李弦的阻拦,跟着他们一起干了起来。板车不是很大,本来就装的差不多了,所以林理没有捡几个,李弦就说可以回家了。
回到家,林理四仰八叉的坐在椅子上面,一动不想动。李弦还是第一次见林理这么不顾形象的样子,差点笑了出来。“相公,水我放架子上,你先擦擦脸。”地里的苞米还要去运几趟,牛是三叔家借的,他们下午也要用。只能趁中午这会运了。
“哥么,大哥做好饭了,好香啊。”一般农忙时,林琳就会帮着做饭。没有想到,回到家,两个弟弟到面前说哥哥做好了饭,而且极好吃。本来还不信,揭开锅一看,果真做了饭。好香,明明都是杂菜粥,怎么这么香。
本来准备出去的李弦,听到林琳的话,又折了回来。这时候,林琳带着弟弟乘好了饭,小南去叫了林理。一家人一起吃饭,本来林理还想炫耀一下的,但是家人都这么捧场,反而不好意思了。
李弦端着碗,可谓是百感交集。嫁进林家这么久,说不委屈是不可能的。相公的冷眼相对,公公的惨死,这么多的弟弟。要不是从小就性格坚毅,无论如何也撑不了这么久。吃着软软糯糯的粥,眼泪瞬间决堤。

  ☆、第4章 家徒四壁

都是孩子的家,对于李弦这个唯一的大人,林理更是希望得到他的认可。吃饭的时候不自觉就往李弦那儿瞟。看着李弦将他做的饭,吃到嘴里。突然就感觉好满足,像小孩子吃了糖一样。所以自然就看到李弦红红的眼菁,泪水似线从眼角流淌了下来。
要是放在以前,林理是最瞧不起哭的。因为残酷真实的社会,眼泪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更是弱者的表现。但这一刻,突然觉得很美感,楚楚动人还是梨花带雨?好像都不对,这种发自内心真实的一面震撼的印到了他的心上。
思考也就是一瞬,反应过来更多的是不知所措。“李弦,怎么了?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李弦已经用袖头擦干了泪,他实在是没有想到这短暂的一刻被相公看见了。心中有点害怕相公不高兴。偷偷抬头看了一下,发现相公满眼的关心,甚至有点紧张。本来就感动的李弦,这会是真的开心,“让相公担心了。我很好,只是委屈相公了。”
林理完全不解,自己有什么好委屈的。没有想到居然说了出来,“我有什么好委屈的?”看着这么活灵活现又有生气的林理,李弦感觉放松了好多。虽然不好意思,还是说了实话。“都是我不好,不会做饭,相公第一次做饭都做的这么好。以前真是委屈相公了。”
迅速调减出关键点的林理,乐开了花。“你觉得我做的好吃,那我以后天天做给你吃。”这么暧昧的话迅速让李弦红了脸,不由嗔怪的看了林理一眼,还有这么多孩子在场。“哥哥,你偏心,我也要天天吃哥哥做的饭。”林南的话一开头,其他几个孩子立马附和起来。这么一吵,李弦才没有那么尴尬。
而林理敷衍的回了孩子几句,心理现在还是雷的不轻。他刚才看见什么了,李弦居然朝他抛媚眼。他确一点没有觉得恶心,反而现在脑中还是一遍遍的回放,李弦那脸颊泛红,眼中含泪,眉毛轻佻的一刻。那小模样,真是可爱的撞的他的心砰砰跳。
心理年龄都快二十八的林理,虽然没有真正谈过恋爱,但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年轻。很清楚的知道那一刻,他栽了,栽的很彻底。从来都没有因为对方一个眼神就能填满整个心腔的感觉。这一刻,他甚至有些庆幸,原主一直的冷落,给了现在他的可乘之机。如果原主已经走进李弦的心中,他不呕血才怪。
有了目标,才有勇往无前的动力。记不清是谁的名言。总之爷爷死后,迷糊生活的他。李弦的出现,就如黑暗中的一束光,将他从茫茫大雾之中牵扯了出来。对李弦好,让李弦过上好日子。这些清晰的印在他的大脑里。
想着李弦现在还怀着宝宝,林理这几天哪怕身体还是不适,也坚持着天天下地。只想着能让李弦少干一点,少一点幸苦。最好的当然是让李弦在家养胎,本来他也提过,由他慢慢干。但是庄稼可不等人,乘着天气好,不赶紧收的话,下雨就要遭大麻烦了。
还有就是将饭做得可口一点,但是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天天只能几种杂菜粥换着熬。爹爹过世后,林理一直在生病,家里面都是李弦把持。现在他病好了,李弦自然将家里的储钱罐又交到了他的手上。整个储钱罐倒在桌上,数了数,也就六百零六个铜钱。
这个时代,一个铜钱两个苞米饼子,按照这个购买力,六百个铜钱也就相当于一千二的人民币。一千二,哪怕现代山沟沟里面的家庭也不可能就这点积蓄。
这个家,里里外外他都看过。地窖很大,但是除了一点苞米面,没有任何存粮。屋子里面,就更不用说了,厨房里面,油跟盐都快空了,其他的更是什么都没有。不说山珍海味,前世大鱼大肉还不是可劲的吃。到这边了,天天的苞米杂菜粥,不管饱不说,营养也跟不上啊。一个个瘦的跟猴似的孩子,更重要的是还有个孕妇。这边哥儿虽然能生孩子,但是具他了解,可没有母乳这一说。一般都是喝的米汤,有钱人家才能喝到奶果。不说奶果,就现在这境况,等孩子出生,米汤都喝不起啊。
赚钱是当务之急。但是怎么赚钱,用什么法子,完全想不到。种田肯定是不行,但是不种田,他也没有任何一技之长。
现在想这么多也没有用,还是要先将庄家收上来再说。四亩地的苞米已经收的差不多了,另外三亩种的红薯。红薯收上来后,一般的都会种上一两亩的白菜萝卜,这个主要是用来卖的。当然种多少就会收多少的税。
这个地方气候四季分明,冬天也并不多冷,应该处于温带。记得这样的地方冬季都会在种一季麦子,水田里面也会种上油菜。说起油菜,才想起这边还没有植物油,缺油少水的菜,并没有觉得腻。但是那些经常大鱼大肉有钱人,天天猪油,总会腻的慌。至于怎么榨油,他还真的知道。小时候,家里面吃的菜油,都是爷爷自己种,然后送到榨油的地方榨的。他去过几次,完全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就是用的那些模具要好好想一想。
但是现在没有油菜,更没有芝麻,物种少的可怜。只能收完红薯去镇上先看看,看有什么适合的作物。
这样一想,倒是不像之前那么发愁了。总之天无绝人之路,他就不信,受过这么多教育的现代人还比不了这些古代人了。
现在,他还真就比不了。苞米只要掰下装车就行,但是挖红薯可是要技术含量。挖轻了,土挖不开,挖重了,红薯破皮还算轻了,很多时候,一锄头下午就两半。最后,还是李弦,实在看不下去了。让他跟孩子们一起捡红薯。加上原主的记忆,下地也少的可怜。现代的时候,也就收稻谷帮帮忙,平时都在上学。等寒暑假,又没有什么农活可做。所以呀,农民伯伯也不是好当的。
在尝试了几次之后,看着一堆面目全非的红薯。不得不放弃,跟弟弟们一起捡红薯。看着渐渐堆积起来的红薯,对啊,他可以先将这些红薯拉回去,就不用李弦晚上在一趟趟拉了。两个孩子捡红薯就差不多了,他就开始将红薯往车上捡。捡满一车,还要去找三叔,三叔家也在挖红薯。但是得空用一下牛还是可以的。
林家村的林都是一个祖宗的,只不过林家爷爷年轻的时候父母早亡。只不过当时村长家的弟弟,林正峰,仗着他村长哥,欺负他年纪小。占了他家的地不说,连他家的房子都不放过。说是养着他,过的狗都不如。好不容年纪易大一点,赶上征兵,林正峰更是直接让他顶替儿子去当兵。两国征战,可是十死九生。还是林家的爷爷厉害,没有死在站场上,发了点小财。回家不仅惩治了林正峰,更是买了田地。也就是因为这,林理家跟村里关系并不怎么好。林家村买的起田地的人并不多,一般的家里面有个三四亩田就顶天了,大部分的田地都是镇上梁员外家的。所以林家当时也算上一个小地主了。对于高他们一等的林家,又有之前的事,根本都不可能轻近起来。
三叔林光海是老村长家的孙子。由于住的近,两家关系很不错。尤其林理爹么还在的时候,三婶么还经常到他们家来。就是这段艰难的时光,三叔跟三婶也经常过来帮忙。所以对于要找三叔借牛,就完全没有不好意思。
三叔看到林理过,很是热情的停下了手上的活,跟林理打招呼,“理子,来啦!”虽然之前也被人这样喊过,还是不太习惯,这边汉子,都会直接名带个子,显得亲近,哥儿的话,就会在名后面带个哥儿,这样的叫。
“三叔,这会儿牛得空了吗,我想先拉趟回家。”这次三叔还没有开口,三叔的儿子林东直接将牛签过来了。“理子,你来的真赶巧,我刚送了趟回家,你牵走用吧。”
接过牛,跟三叔道过谢,往自己地赶去。一会儿还要送过来,农忙谁家都不清闲。
“爹,你和爹么才不用操心了,理子是真的长大了。”听了林东的话,这几天林理的改变也看在眼里。“是啊,理子知道顾家了,弦哥儿是个能干的,这日子总会好的。”

  ☆、第5章 大梁镇

忙碌了几天,终于将苞米红薯全都收了回来。种菜不用急,最好是等下过几场雨,土质松软在下苗。倒是苞米不仅要晾晒,还要全部搓下来才行。五间大屋,中间一间是客厅。他和李弦住的东边挨着客厅的厢房,两个哥儿住一间,两个汉子一间。往年一个屋放一点,今年爹爹和爹么的房子正好收拾出来放苞米棒子。看着满满当当一屋子苞米棒子,再加上半地窖的红薯,尤其自己出了力的情况,真正式体会了一把丰收的喜悦。
不过过两天衙役就会来收税了,旱地三成的税,算是最轻的税了,但是这一下下去,剩余的粮食都不知道能不能吃到明年秋收。如果能在种一季冬小麦的话,总比吃这个强。而且面粉在这边还算是个精细物,都是从南方运来。种植方面依照原主那不靠谱的记忆,根本没有什么实用性,还是问李弦来的实在些。
前些天累的狠了,基本上是倒头就睡,白天也算是一直在一起,但都忙的水都顾不上喝,哪有时间说话。这农忙结束,又歇息了一天。今天的精神头格外的好,晚上天擦黑,趟在床上就睡不着了。尤其是旁边还躺着自己家媳妇儿,自己家的,想着这个,眼睛更加亮了起来。
农家人晚上休息的早,尤其他们家,现在连灯油都买不起,只能天黑前就睡。要不然黑灯瞎火的,磕着碰着就不好了。现在外面的天还有点蒙蒙亮,这如闪光灯一样专注的眼神,李弦不由的害羞起来,身体都僵硬了。好几个月两人都没有亲近过,林理不待见他,他一直都知道。再加上林理身体不太好,嫁进门后,亲近的次数都数的过来。
但是自从这次病好后,他发现相公跟以前不一样了。如果不是天天在身边,他都怀疑是不是谁假冒的。想到这,又觉得太荒谬了。怎么能怀疑相公呢,这几天对他的体贴关心,还有很多小事都证明还是以前那个人。现在的生活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只希望能一直持续下去。
僵硬了半天,发现相公没有任何动作,只是闪亮亮的眼睛看着他。“相公,想什么呢?”这一声相公简直让林理麻了半边身子。妈蛋,以前怎么没有感觉这么勾人?小小林一下就立了起来,本来想问问李弦事情的,但现在突然就好想扑过去怎么办。
平复了一下心情,毕竟让一个当了二十八年的直男。突然去上另外一个男人,尤其是像李弦这样,线条坚硬,比男人还男人的,好有压力。对方叫自己相公,他应该叫什么?从原主记忆里只有一个干巴巴的李弦。这边人好像都叫的婆么吧,张了张口,还真喊不出来。所以只能折中一下,“阿弦,我们这边有人种麦子吗?”
原来相公真的是在想事情,放松了下身体。突然还有些失望,暗骂了句自己不知足。不过刚才好像听见相公叫自己阿弦,这被承认的感觉好开心。不由得积极转动大脑,想着相公问的问题。“相公,麦子都是南边人种的,我们这边只有有钱人家才种一点,那个产量太低,五亩地的麦子也不胜一亩地的苞米。”顿了下,相公难道想吃麦面了?

当前:第2/45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