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妃女法医全集》第355/404页


玉轻尘淡淡道:“那只是你得利,我的好处在哪里?”

“楚策哥哥放心,只要莫哥哥肯娶我,我总有办法,折散她跟莫哥哥的。到时候,她被莫哥哥遗弃,最虚弱的时候,楚策哥哥若能在她身边,趁虚而入,慕晚晴还不是你的掌中之物?”楚青阳笑也着他,道,“以楚策哥哥的容貌身份,才华情痴,不会连都做不到吧?”

玉轻尘淡淡一笑,道:“话虽如此,不过,若依你所说,我岂不是暴露得太明显了?我设的宴,我灌醉的莫言歌,我让人引莫言歌去休息,到最后跟你成就好事,谁也猜得出来,是我在捣鬼。你以为,晚晴跟你一样是白痴吗?”

“当然不会这么明显,我自有其他安排,楚策哥哥到时候只管看戏就好。”想到五年的期待和美梦,终将成真,楚青阳忍不住兴奋起来,自得道,“楚策哥哥放心,到时候,所有人都会觉得,这件事与你无关,与我也无关,一切看起来,都只是一场阴差阳错的巧合而已!”

“是吗?不对,对于青阳你的智商,我实在没什么信心!”玉轻尘淡淡道,“还是把全盘计划都告诉我吧!”

“好吧,就知道,楚策哥哥是聪明人,才不肯吃亏!”楚青阳嘟起嘴,凑近过去,附耳,低声将她的计划说了出来,末了,才道,“这下,楚策哥哥可以放心了吧?谁都知道,我喜欢莫哥哥,要是没有完全的把握,谁都想象得出,是我在算计莫哥哥,到时候,先声誉扫地的,可是我呢!还会惹得莫哥哥厌恶生气,我有那么傻吗?”

玉轻尘眸光闪烁,最后,淡淡一笑:“看起来,经过些事情后,你确实比猪聪明了点!”

“楚策哥哥,你不许这样笑话人家,不然,我就生气,不理你了,楚青阳半真半假地嗔怪道,拉着他的手,摇晃着,“说了半天,我什么都说了。楚策哥哥,你到底答不答应嘛?

玉轻尘垂眸思索半晌,犹豫了半天,终于深深地吸口气道,“好吧。”

“太好了,楚策最好了!”楚青阳兴奋地地神,欢呼雀跃,“那我现在就去安排,等安排好了,就通知楚策哥哥,然后,就等楚策哥哥设宴了!”说着,欢天喜地地跑出昌平宫,着手安排一切。

玉轻尘看着她远去的身影,依旧笑着,眸色却越来越黑,越来越亮。

仙人跳啊……真是好土的把戏!不过似乎也蛮有趣的……绝美的容颜微微舒展,玉轻尘的嘴角慢慢勾起了细细的笑意,默默地想着。

一场阴差阳错的巧合么……

156章 温州饷银案

莫言歌和楚筝,带着厚厚的资料,回到了忠勇王府。慕晚晴正在跟秦怀扬争执什么,还有云安然在旁。见莫言歌回来,慕晚晴急忙站起身来,眸带询问,莫言歌摇摇头:“还是没见到人,说是皇上在。”

慕晚晴秀眉紧蹙:“奇怪了,怎么都见不到人?”

寿宴后,玉轻尘离府,她自然也没再住下去,玉连容也早安排人手,将她的东西送到了忠勇王府。之后,一连串变化,玉轻尘进了皇宫,她就住回了忠勇王府。那天在文成殿,玉轻尘突然转口,认下楚天阙,已经够令她惊讶的,没想到,接下来听莫言歌说,他们父子竟相处得十分和睦,其乐融融,更令慕晚晴百思不得其解。

公子对楚天阙的厌恶,她一向清楚。

现在,两人却能够父子情深,慕晚晴实在很难想象,总觉得心中忐忑不安。

然而,她几次入宫求见,却都被告知,皇长子在与皇上相聚,无法见客。她又不能一直拿着言歌的令符,无奈之下,只能托莫言歌去见玉轻尘,却也是接连碰壁,心中的阴影顿时越来越重。

“轻尘的事情虽然古怪,却还不算太严重,现在,倒是楚筝最需要你的帮助。”

莫言歌何尝不担忧,但是有轻重缓急,当务之急,还是温州之事,“今天,皇上下令楚筝追查饷银案,只给他半月的时间,尤其点名要追查出饷银下落。晚晴,你精善断案,看能不能帮帮楚筝?”

“半个月?”慕晚晴失声惊呼,“光从京城到温州,也差不多要十天吧?只剩五天,怎么可能就追查出来?”

楚筝神情苦涩:“所以说,是父皇在给我出难题。”

敏妃之事,慕晚晴也从云安然处听过,顿时恍然,看着楚筝那温淡却苦涩的模样,心中忍不住叹息,忙道:“放心,我一定竭尽所能地帮你!”

楚筝微微一笑:“那就全拜托晚晴你了。”

慕晚晴心有余,却力不足:“可是,饷银被劫一事,我全无所知,就算心中就动身去温州――”

“那样根本来不及!”莫言歌截断她的话,道,“我们根本没有时间去温州。好在,我们早有准备,已经派可信之人去温州着手此事,如今关于案情的消息都已经传了回来,我们还是在京城商议,有了结论再传书温州之人,由他行事,这样反而能快些。这些,就是全部的情报了,我们一起看,边看边商议。”

说着,将厚厚的卷宗“砰”的一声,放在了桌子上。

云安然却在这时起身,道:“你们看吧,我先告辞了。轻尘之事,我也觉得有些不妥,我还是进宫见见他,探探情况的好。”说这,向众人一致意,便翩然离去。

众人都明白他的意思。

饷银在温州被劫一事,该是楚笙所涉及,他与楚笙是总角之交,又跟莫言歌交好,如今夹在中间,进退两难,倒不如置身事外的好,因此,见众人要开始讨论案情,便先一步告退,以避嫌疑。

楚筝叹道:“云公子虽说声名狼藉,但……其实是个君子。”

那边,慕晚晴却已经急不可耐地拿起一本卷宗,随手翻看着,这一看不打紧,目光顿时凝定。她到景华王朝以来,接触到的卷宗,多含糊不清,记录也都抓不到重点,因为,对此原本不抱希望。但眼前这份却是迥异,验尸笔录,现场勘验,证人证言,以及众人一路追查所想,所得,所验一应俱全,条理清楚,详略分明,竟比现代的案宗来得还要整理有致。

最惊人的是,卷宗里夹杂着数十幅巨大的工笔画,细腻工整,栩栩如生,却是讲案发现场,以及众人搜查之地,巨细无靡地描绘了下来,连桌木的纹理都清晰可见,看起来,竟是没有丝毫的疏漏。

当前:第355/404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