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裁韦小宝》第2/70页



关于这一段叙述,我们是力求向广大消费者说明,韦小宝从小在复杂的商业环境中长大,他还没有学会走路,就已经学会了做生意。如果你在那些日子里走过扬州街头,就会冷不丁地被一只像遗弃的猫咪那样肮脏的小动物抱住你的脚,当你听到一个可爱的童音响起来的时候:"老板,要不要洗个脚?"你就可以确信,抱住你的脚的那只动物,正是童年时代的韦小宝。

就是这样,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韦小宝虽然没有接受过传统教育,却比同龄的孩子多了八年的商海打拼经验。要知道,教育无法取代才智,这些宝贵的经验造就了韦小宝成功的潜质,而他,仍然不过是一个十三岁的孩子而已。

十三岁的韦小宝已经成为了母亲生意上得力的助手,他每天奔走在丽春院各个房间里,替母亲韦春芳给客人端洗脚水,帮助母亲和客人讨价还价,发生冲突的时候,免不了还跟客人吵架。事实上,韦小宝认识了猫十八,正是缘于一场生意上的小纠纷。

说起猫十八这个家伙,由于韦小宝的原因,他现在也算是半个名人了,但是成功距离他仍然很遥远,关于这一点,我们会在韦小宝成功的缘由上发现猫十八失败的根源。

也就是说,猫十八为什么没有能够成功?这个问题和韦小宝为什么能够成功是同一个答案。

这个答案是什么呢?

……说来话长,那一天猫十八接到了一封来自于北京的朋友的电报,电报上只有六个字:

"钱多,人傻,速来。"

事实上,这是当时的一家传销公司天地产品营销协会(简称天地会)的传销骗局,明眼人一眼就会看出其中的破绽,压根不会上当。北京城是什么地方?人才济济的国际大都会,钱多肯定是假不了,但能够在北京城立足的人物,哪一个不是智力过人的角色,怎么可能傻到连猫十八都不如的地步?这封电报,不过是骗猫十八去搞传销罢了。

但是,猫十八竟然相信了这么一件荒唐的事情,兴奋得连喊带叫:"发财了,发财了,我要发财了!"他喊叫的声音是如此之大,惊动了几个正从门前经过的盐油铺老板,侧耳一听:"哎呀嗬,在丽春院里嗷嗷叫唤的这个家伙,不正是欠了咱们盐钱不还的猫十八吗,进去找他把钱要回来!"不由分说就冲了进去。

发现债主上门,猫十八慌了神,急忙拉住了正从他身边走过的韦小宝:"兄弟,帮个忙,你要是帮我躲过门外那些人的话,我给你五两银子。"

韦小宝虽然年龄幼小,但做事却极不含糊,当场伸出手来:"好,那先把五两银子给我。"

猫十八龇牙咧嘴,从钱包里取出五两银子,交到韦小宝手上:"好了,快带我从后门溜出去吧。"

韦小宝吸了一下淌下来的大鼻涕:"开什么玩笑,还有洗脚钱你没付呢,想糊弄我啊?辣块妈妈你做梦!"

猫十八皱了一下眉头:"噢,我把这事忘了,给你,洗脚钱,快说后门在哪儿?他们马上就要冲进来了。"

可是韦小宝却又伸出一只手:"洗脚钱是付了,可你的洗头钱和洗澡钱还没付呢。"

猫十八愣了一下:"可是,我只是洗了洗脚,没有洗头,更没有洗澡,为什么要付钱?"

韦小宝道:"你有没有洗头洗澡,不关我的事,我只知道丽春院的服务费用就是这样打包收取的,你就掏钱吧你!"

听了韦小宝的话,猫十八不禁惊呼道:"天才,天才,小朋友你真是个做生意的天才,看你挑选的收费的这个节骨眼,就是我想不付钱都不成。你这么有生意头脑,想不想做生意发大财?"

韦小宝听了,眼睛不由得一亮:"真的?怎么发财?"

猫十八眼珠转了转:"小朋友,你要是想发财的话,就跟我去北京。"

猫十八的本意,是想发展韦小宝做他的传销下线。众所周知,传销就是上线赚下线的钱,下线再发展新的下下线赚钱,可是,后来发生的事却出乎猫十八的预料,这却是猫十八做梦也想不到的事情。

(2)董事长康熙的烦恼

幼年的韦小宝就胸怀大志,一直想买下丽春院并将其扩张为超大型的连锁洗脚店,要实现这个宏伟的理想,就需要大把的金钱,所以,韦小宝听了猫十八的建议之后,立即答应下来,瞒着母亲韦春芳悄悄启程了。

在途中,猫十八明确地提出了让韦小宝做他的传销下线的要求,或许猫十八以为,韦小宝不过是一个孩子,好糊弄,却没想到韦小宝一口拒绝了。这个情况的出现是因为猫十八低估了韦小宝的商业经验,多年的洗脚生涯,赋予了韦小宝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他不认为毫无经济基础的猫十八在商场上会有什么前景,拒绝这个建议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这一次争执决定了韦小宝与猫十八的分道扬镳,尽管他们在路上有着许多值得纪念的共同回忆,如在扬州城外遭遇盘查暂住证的保安,遇到天地产品营销协会的传销人员蛊惑他们入会,还曾与西南土特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的四大部门经理之一的白寒枫相遇,但所有的这些仍然无法维系他们双方的合作,最终,他们还是在抵达目的地后分手了。

韦小宝虽然年龄不大,但他却知道商场上最重要的赚钱秘诀:

要想赚钱,就必须寻找比你还笨的人来合作。

关于这一理论的另一种阐述是:

让傻瓜保有他的钱是不道德的事情。

但是猫十八似乎不明白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他仍然徘徊在非法传销的最底层,天天绞尽脑汁地想找到一个下线,但是,他理想中的这个比他猫十八还要笨的人一时半会儿找不到。而在这时候,韦小宝却进入了最大的国有企业--大清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从最底层开始胼手胝足地做起。

大清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原本是东北的一家小公司,当时的董事长多尔衮具有过人的商业天赋,把握住当时大明实业开发有限公司与大顺实业开发有限公司两家垄断性实体激烈竞争的机会,趁虚而入,一举占领了国内市场,再经过几代人的耕耘与发展,截止到公司董事会做出决定,由年少的康熙出任董事长之时,公司的产品已经垄断了海内外市场。虽然民间反垄断的呼声持续不断,但国情决定了大清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拆分尚待时日。

像这样一家大型的公司,其人力资源管理极为严格,每一个进入公司能够成为部门经理的角色,都是经过了十年苦读的煎熬,至少混个MBA文凭,才能够获得这样一个机会。以韦小宝当时的条件,绝无可能通过应聘面试。那么,韦小宝又是怎样进入这家公司并成为其中一名员工的呢?

正像大家所知道的那样,韦小宝并不是通过正规的招聘面试进入大清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事实上,虽然他早已知道这家公司的名字,却压根没有想到自己竟然有机会进入其中,并成为康董事长日后最倚赖的助手。

第3节:董事长康熙的烦恼

当前:第2/70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