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东北军全集.net》第23/203页


近万名国内外优秀科研人才和文艺大师的到来让东北的科学艺术发展水平突飞猛进,一时间中国东北沈阳成为了全中国乃至世界的科研和文艺的中心。张学良还下令东北政府拨款十六亿美元为基金储入中国东北中央银行成立“春秋”奖(取义中国春秋百家争鸣之意),分为自然科学奖、社会科学奖和人类和平奖,奖励给每一年为人类科学和艺术以及和平作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人物(这也为世界顶峰科学奖项一直被诺贝尔奖垄断而出一口恶气)。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落下帷幕,德国遭到惨败。军队被削减,但是大批雄心勃勃的军官和下级官兵都不愿意接受德国战败的现实,在接下来德国遭到英法美等战胜国的制裁的悲惨下场更加让德国军队上下乃至政府高层都迫切渴望能够重振德国军队,在“下一次战争”中洗刷德意志的耻辱,为德国为日耳曼民族重新夺取荣誉和利益。在希特勒的纳粹党上台之前,德国陆军内部就有高层秘密开启了多项新式武器研究计划,但是由于遭到《凡尔赛和约》的束缚还不敢过于张扬,而希特勒这个大日耳曼主义者的上台则更加愈发毫无顾忌发展军备,而此时张学良的东北军便成为了德国的现成盟友。纳粹和希特勒的上台可以说离不开张学良派往德国的“顾问团”的功劳,所以希特勒和整个纳粹党都对中国东北政府充满好感,那么1932年以后的德国政府也当然是亲东北的政府。在希特勒和张学良的多番秘密接触后,东北和德国签订了一系列军事装备研究合作条约。在希特勒的亲自指示下,超过5000名德国高级武器科研人员和武器设计工程师搭载货船携带着数以吨计的设计图纸和大量的科研机械设备陆续来到中国东北。在这里,张学良慷慨地提供了雄厚的工业研究基础和资金以及多处武器设计场所和武器测试场所。同时东北的武器研制专家也和德国专家展开了密切的合作,德国克虏伯、亨舍尔、保时捷等著名军火公司也与东北金属公司、东北重机械公司、东北军工厂等东北军工机构开展合作,在海陆空三军领域的新型先进武器的开发研究上共同广泛研究活动。一座座秘密的科研机构悄然在东北腹地深山老林中建立起来。同时两方军队为了培养优秀军事人才,都纷纷派遣军官学员前往对方军校学习。据不完全统计,从1930年到1939年,德国政府大约派出超过4500名各军种兵种军官来到东北长城军事学院学习,而东北军空军70%以上的飞行员也是在德国飞行学校培养出来的。为了增加中德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1935年8月在张学良和希特勒的共同批准和大力支持下,中德联合大学正式成立,其德国分校和中国分校分别在柏林和沈阳于同一天建立。
1933年底东北战争爆发时候,东北军正规军为步兵25个师40万人,预备役民兵部队45万人。会战结束后由于已经和南京政府决裂,张学良索性干脆直接表明宣布东北军扩军,其中东北军陆军建立独立步兵第1旅至独立步兵第50旅共计50个旅40万人,空军扩建为25个航空大队。则东北军正规军便达到八十万人,预备役民兵也在短短一年内膨胀为一百万人,加上其他特种部队和武装警察部队,战时东北军可以调动200万庞大规模的训练有素部队参战,军事实力之雄厚已经占据当时整个中国各方实力总和一半以上,甚至超过了南京蒋委员长的中央军。此举极大引起了当时国内各方势力的强烈反响,南京蒋委员长得知这一情况后大怒,娘希匹!谁给他的扩军权力!南京政府几乎每日一次通电全国发表声明强烈谴责张学良“私自扩军、意欲不轨、破坏统一、劳民伤财、引起纠纷”,靠近张学良东北地盘的山西阎锡山、山东韩复渠更加是惶惶不可终日紧张不已,生怕哪天张学良和蒋介石翻脸双方正式大打出手东北军出兵关内首先就将自己的一省之地给吞了,而他们自己由于还在名义上听命于南京中央政府,所以根本不敢像张学良一样肆无忌惮扩军。
而1936年3月朝鲜战争爆发时候,东北军陆军主力一下子变成了陆军25个师又50个旅,总兵力80万,预备役民兵部队100万。部队装备更加是日新月异,其中第101步兵师,107步兵师等五个步兵师换装装甲师成为了东北军乃至全中国第一批机械化部队,其余20个主力师也已换装半机械化部队,其余50个步兵旅则逐步转化为摩托化部队。
东北军的新式装备基本和德军一致。其中步兵使用的枪械,德国陆军装备部官员一致认为东北军使用的“三〇”步枪性能良好,而且经过实战检验,无论在风沙泥水等恶劣作战条件下都能保持精良的性能,性能优于世界上英法美苏等国步枪,完全满足接下来十年内的战争要求,便决定新的德国陆军步兵部队也采用东北军的“三〇”式步枪作为制式步枪。这样德国军部直接从东北进口“三〇”步枪的车床,也节省了重新研制新式步枪的大量经费。
“三〇”式步枪资料:1930年由东北第一兵工厂枪械设计局设计定型,口径7.92mm,全长1250mm,枪管长750mm,枪重4.0kg,容弹量 10发,有效射程400米,子弹初速950米每秒。同时该枪型还有大量衍生型,比如“三〇”式马枪、“三〇”式狙击步枪等等。
东北军本来并不是很注重手枪的研制开发,直到1933年才和德国枪械专家研制出“三三”式制式手枪并广泛装备东北军和德军军官。(“三三”式手枪主要性能数据:口径5.8mm,全枪长188mm,全枪重0.77kg,初速480米每秒,有效射程50米,弹匣容量20发。)
另外东北军枪械设计局和德国步枪专家联合研制下,并且请来苏联枪械专家卡拉什尼科夫参加研究,于1935年将张学良一直念叨的“AK-47”提前现世,当然了它的名字也变成了“AK-35式全自动突击步枪”,这款坚实耐用故障率极低的优秀步枪后来成为了20世纪人类武装力量的象征,采用了导气式自动原理、枪机回转闭锁机构,它的枪管和机匣螺接在一起,枪管镀铬,弹匣用钢制成,击发机构为击锤回转式,发射机构直接控制击锤,能事先单发和连发射击。口径7.92mm,初速710米每秒,有效射程300米,射速600发每分钟,弹匣容量30发,全枪长700mm,空枪重4300g,可以安装刺刀。主要缺点是射程不远,精度不高。
在确定用东北军使用的“马克沁”重机枪和“MG-43”式轻机枪、捷克式轻机枪作为德军的制式机枪后,德国枪械研制专家和东北兵工厂工程师还研制出后期被日美英法等国军队惊恐地称之为“死亡镰刀”的“火神”六管重机枪,这种全重达到70kg的重机枪拥有六管枪口,全力发射时候暴风雨般的子弹能将一堵水泥墙扫翻,威力不亚于一门75mm步兵炮。后来在实战中,这款机枪的火力能够直接削断进攻敌军士兵躯体。被称为“有史以来最不人道”的机枪。
陆军火炮的研究也成果极大,德国陆军部对东北军130mm加农炮、150mm加榴炮和180mm榴弹炮也极为满意,但是东北军防空炮很少,后来引进了德国著名的88mm防空炮。同时双方还研制了其他大口径火炮和岸防炮等等。而陆军武器研究的焦点莫过于“陆战之王”坦克的研究了。

第十一节 高丽烽火

日本朝鲜派遣军第20师团45联队联队长黑藤清静静地立在鸭绿江畔,聆听着江涛拍岸的规律的水流声,略带着湿润水汽的夜风拂过他的脸庞拂动着他的军装下襟。对岸是东北的鸭绿江江畔重镇丹东,靠近江畔的数公里的区域一片漆黑,黑藤知道,在这片黑暗中隐藏着大量枕戈待旦的东北军。一种莫名的激动让他的心脏一阵收缩,黑藤用力吸一口烟,深深吐出烟雾后将烟头抛入江水中。
“报告联队长阁下!炮兵大队准备完毕!请指示下一步命令!”第45联队炮兵大队大队长多田中佐第五次奔跑过来请示命令了,前四次都只得到“继续待命”的命令。
黑藤转过身望着多田,这个炮兵大队大队长的脸上是日本军人在执行命令时候最标准的坚毅和决绝表情,但是黑藤仍然毫不意外地从他的脸上看到一丝若有若无的茫然和迟疑。黑藤又扫视了一下伫立在旁边的另外三名联队的步兵大队的大队长,淡淡道:“我知道你们现在有很多疑问,现在我可以毫无保留地告诉你们我心里的所想。多田君,你知道你的炮兵大队即将要做什么吗?”
“报告联队长,知道。我的炮兵大队即将炮击鸭绿江对面的东北军防卫部队。”
黑藤微微点点头:“首先,我要告诉你们,这个命令并不是出自师团长,而是我擅自下达的。”
顿时,惊愕、恐惧、难以置信的表情在四名大队长的脸色出现并绽放开来。
“我很清醒,没有疯。今天的事情是我考虑策划了很久的。你们不用惊奇,我知道这么做是严重的违反军纪的行为,我会得到军法的严厉制裁,但是我并不在乎。我知道你们现在最想问我为什么要这样做,我现在就将我心里的所想一一毫无保留告诉你们。”黑藤又转过身,黑暗的鸭绿江在低吟,天上一颗星辰也没有,大团大团的乌云笼罩在夜空上。
“两千六百年前,神武天皇大帝一统大和民族,日本终于不再是一片战乱频繁支离破碎的国土,而成为了一个统一的民族。但是我们日本受自然条件约束,国土狭小资源匮乏。为了让大和民族有更大的生存空间,我们必须要有一片大陆领域栖息。历史上,丰臣秀吉大将军、织田信长大将军等先辈对朝鲜、中国的用兵是为了实现这个愿望的初步尝试和摸索,但是当时日本国弱民穷,这些尝试无一不以失败告终,我们大和民族千百年来也一直生活在中国人的阴影下。直到近代,四十年前,雄才大略的明治天皇陛下用铁腕手段粉碎国内老朽势力的阻扰果断施行‘明治维新’,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啊!明治先皇让我们原本又小又穷、资源贫乏的偏僻岛国实现了社会、经济、军事多方面的脱胎换骨,成为一大世界强权并跻身世界列强行列。不然,我们日本也只会沦落到清国那么腐朽无能的地步从而任人鱼肉。”黑藤微微激动地晃着身子,四名大队长都一言不发认真听着。
“现在的日本帝国,终于有了千百年前实现扩张大陆愿望的能力。明治先皇以身作则,带领全体国民节衣缩食建立了我们日本自己的海军。明治27年,帝国海军以弱敌强,一举在甲午海战中击溃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四’的清国海军,击沉清国战舰47艘,全歼敌国北洋海军舰队,中国东海和黄海自此成了大日本帝国的内海;同时帝国陆军横扫朝鲜半岛,将朝鲜和台湾成为了帝国领土。明治37年,帝国陆海军和俄国在满洲交战,海军在东乡平八郎大将的指挥下再创雄举,击溃俄国东太平洋舰队,迫使俄国政府割让南库页岛;陆军则纵横满洲,打的俄罗斯人溃不成军,取得了帝国驻扎满洲关东军在旅顺的永久驻军权和一系列优惠条约。这个时候大和民族终于真正扩展到了大陆。还记得我国著名先贤日莲圣人说的‘八弘一宇、天下布道’吗?他曾经预言过——大日本帝国的疆域应该以皇国四岛为圆心,囊括广袤的西伯利亚、中国大陆、印度支那、东南亚、澳洲以及西太平洋。那时候的大日本才是永远不败的日不落大帝国!那时候大和民族才能真正永远不倒傲立世界东方!这是多么让人激动的蓝图啊!每次想到这些大和民族的先辈们屡屡以弱胜强,占琉球、平朝鲜、割台湾这些开疆拓土的壮业,都不得不让人热血沸腾。”黑藤越说越眉飞色舞,眼中闪着狂热的光芒。四名大队长在他的感染下也都情不自禁心荡神驰。
黑藤突然叹口气:“可惜可叹啊!这只是一个开始,却就要结束了。先辈们的伟业居然得不到继承。你们看看现在东京军部和内阁的那些软弱无能的政客和昏庸的老旧军阀,他们还有明治先皇时代那种不畏艰苦披荆斩棘的精神吗?他们比起关心日本和大和民族命运,更加关心的是他们的腰包和自己的名利地位。武藤信义大将也是一名英勇的开拓者,他试图把支那满洲也纳入帝国的版图,但是他遗憾地失败了。可他不但没有得到国民的哀悼和追思,那些无耻的政客为了取悦无知的民众还争着把污水泼到他的身上,想想关东军在没有一兵一卒的支援下深入满洲腹地作战,本身就十分凶险,失败在所难免。只是可恨啊,血海深仇不知道报,却只关心自己的仕途和官位而陷入内讧,这就是日本高层现在所做的事情!难道一次失败就让他们吓破胆了吗?当年明治先皇遇到的挫折要比现在大的多,多得多!要是明治先皇也和他们一样懦弱胆小,那么大和民族早就万劫不复了!而现在东京的那些无耻政客们居然还试图和张学良谈判媾和,他们居然要和我们大和民族的死仇妥协退让!数万皇军将士埋尸沙场浴血苦战为帝国换来的利益就要被他们在谈判桌上给出卖掉了!”黑藤说着不由握紧了拳头。
四名大队长们被引起了共鸣,脸上迟疑茫然的表情消失了,取而代之的也是黑藤一样的愤慨和赞同。
“亚洲东部有两条沉睡的巨龙,一为支那中国,另一则为我们大和民族。谁先觉醒谁就能取得先机成为东亚霸主。我们应该庆幸我们比中国早醒了半个世纪,才有今日皇国之伟业。但是现在,我们却又不得不痛惜地看到,刚刚取的初步胜利的帝国沉浸在忘乎所以的喜悦中不再进取!而中国却在慢慢地醒来!”黑藤眺望着对岸黑峻峻的东北,恨恨道,“这样拖下去,再过十年,帝国对中国在过去几十年内积聚起来的实力优势就会慢慢消失殆尽!中国地大物博,他们发展的基础要远远优于我们,我们五十年的发展成果中国人也许只要二十年就能达到。所以!我们必须要在中国觉醒前就彻底将其永远击倒,让支那永远臣服我们,永远被大日本踩在脚下!现在的帝国明明有这个能力,但是帝国高层那些废物却根本没有这个胆气啊!先辈们的勇武精神在他们身上已经看不到了!”黑藤长长地叹口气,“也许十年后,崛起的中国军队就会踏上了我们的国土了!”
四名大队长不由都对这个可怕的预言惊出了一身冷汗,互相交换了一下眼色。多田上前嗟叹道:“联队长阁下!听您一席话,我们茅塞顿开,您比我们看的太透了!我们刚刚还和现在大部分日本人一样都以为帝国基业千年不倒,实际上大和民族却有这么多的隐患。属下真是佩服您的睿智和先见目光!”四人一起低头拜服。
黑藤冷峻地看着他们:“你们现在是否已经明白我今晚为什么要下令擅自炮击对面东北军了吗?”
“明白!我们要挑起帝国和支那的战争!我们要让帝国不在安乐中沉沦下去!让大和民族破釜沉舟!”多田咬着牙道。
“可是联队长!仅仅我们的一顿炮击,会促发帝国和支那的全面战争吗?”一名步兵大队长不放心道。
“你们可否知道1914年欧洲战争爆发的起因?”
“知道。一个名叫加费格里·普林西逋的19岁波斯尼亚青年在萨拉热窝刺杀了奥地利皇储弗兰茨·斐迪南大公从而引发了欧洲战争(即第一次世界大战)。”
“那个叫普林西逋的年轻人本来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是人类汪洋大海中的一滴水,平时根本没有人会注意到他,他本来根本不具备改变世界的能力。但是历史安排了这个小人物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特定的场合射出了那颗子弹,世界便因为他而改变,那场战争中整整2000万人因为他的那颗子弹而丧命。一只蚂蚁也能改变天平的倾斜方向,同样的道理,我们也只是大日本帝国的小人物,但是我们就要在特定的机遇下改变日本的命运,这种机遇我们是可以制造的。你们明白了吗?”
四名大队长一起心悦诚服道:“哈依!明白!”
黑藤满意地点点头,继而沉默了数秒道:“我比你们更加清楚这件事情的严重性。本来我也不想用这种方式,但是作为‘皇道派’军人中的一员,我相信我很快也会被‘清洗’撤职调查。在失去权力前我真的很想做点什么,我知道这样如此严重的违乱军纪会牵连到你们,甚至会影响你们以后的前程,在这里,我先为我对你们的连累致歉了!诸君,请原谅!”说着黑藤面对四名大队长深深地鞠躬。
众人连忙急促道:“联队长!您太介怀了!”
“联队长阁下,您和我们多年来驻扎在这里,这么多年照顾我们,我们对您感激不尽。即使有牵连,这也是我们应该为您做的!”
“联队长,您是大和民族不留名的英雄!我们不能看着你独自一人忍受屈辱蒙受冤屈,我们要和您一起承担责任!”
“不用说了!”黑藤猛提高音调,待众人静下来后低声道,“感谢诸君对我的情分!但是请诸君也要多多考虑你们的亲人!我的妻子已经在数年前病逝,我也没有儿女,还仅仅有一个年迈的母亲,相信陆军调查的人是不会为难她的,只是我不能为我的母亲尽孝了,难为她老人家了。炮击后,我将以真正的日本武士的死法而死,希望用我的鲜血和死唤醒天皇陛下!我的母亲就拜托诸位多多照顾啦!”
四名大队长们俱已泪流满面:“联队长阁下——”
黑藤看了一下手表,此时已经是3月18日凌晨5时30分。天色仍然黑暗如墨,一滴雨珠落在了他的脸上。暴雨就要来了,就让这炮声成为惊醒大和民族和大日本帝国的号角吧!黑藤清略犹豫了一下,陡然厉声道:“我命令——第45联队炮兵大队,开炮!”
日本朝鲜驻军第20师团(龙山师团)第45联队炮兵大队的炮兵们猛地拉动火绳,耀眼的火光和震天的炮弹出膛声中,一排排“明治38式”150mm野战榴弹炮炮弹尖利呼啸着撕裂平静的鸭绿江夜空射到了对岸中国东北土地上。
两个小时后,黑藤清大佐跪对着东方天边黑云中冉冉升起的旭日剖腹自尽。只是他当时不知道,鸭绿江上中日双方正在猛烈对射的炮声是由他敲响的日本灭亡的第一声丧钟。

东北军鸭绿江防卫部队为东北军第7军,下辖第120师(师长苏炳文、副师长王之佑)、第118师(师长冯占海、副师长刑占清)以及第13、22、29独立步兵旅共两个师三个旅。丹东市东北军第7军指挥所内,军长苏炳文此时通宵一夜仍然毫无睡意,他脑子中被一些激烈如火的思想充斥着、冲击着。苏炳文手中持着一本《论现代战争中陆军机械装甲化》,这本书是一个月前来到东北进行双方陆军作战武器研制生产视察的德国代表团中作为德国陆军装备部代表之一的德国陆军装甲兵总监海因茨·古德里安将军,在奉德两方军官联谊会上送给他的,这本书也是古德里安自己所编写的。书的序言就让热衷陆军装甲机械化的军官们热血沸腾——
“坦克曾一度是最年轻而力量却最强大的武器,为了自己的利益,坦克必须要抢占先机,因为任何一个国家中的其他武器都不会心甘情愿地臣服于它。未来陆战的王者,必将属于坦克。”
此时坦克这一新型武器刚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上崭露头角,但是还历史还没有让坦克确定在陆战中的地位战争就结束了。在为下一次战争的准备中,很多大国军队都对坦克和军队机械装甲化这一设想存在严重的偏见和怀疑。此时的坦克在实战中也露出大量的弊端和缺点,比如速度慢、动作笨重、易被不利地形困住、损毁率高,而且越来越威力强大的反坦克武器已经被研制了出来,加上坦克生产成本极大,这都让很多国家军队内部对发展坦克存在反对意见。另外,军队机械化以后的作战方式和战略等理论现在也还是空白,很多国家军队领导人一直是举棋不定。唯有两人除外——希特勒和张学良。希特勒在看了古德里安的关于坦克装甲兵作战的文章以及中国东北和德国联合研制出的“1号”坦克的作战演练后兴奋地高呼:“这就是我所需要的!这就是德国军队所需要的!”从此成为“坦克制胜论”的狂热拥护者。至于张学良为什么也一直不遗余力地投入大量精力经费建造东北军的装甲部队,原因就不需要说了。
刚刚44岁的苏炳文还算是东北军中的壮年派现代军人,毕业于中国著名军校保定军校的他,思想开阔目光长远。他明白军队打胜仗除了战法和士气,部队装备也重要。以前的那种“兵多枪多就能称王称霸”的思想早已经落伍于世界,你士兵再多,敌军飞机丢一颗航空炸弹就能报销你上百士兵。苏炳文还记得张少帅曾对东北军三军将领训话时候再三强调道“以后的战争是海陆空三维立体战争,所以陆海空三军都要大力发展。仅仅靠步兵地面冲锋去和敌人的飞机大炮军舰打,那是注定失败的”。东北会战的时候,苏炳文奉命驻扎黑龙江畔,随时准备与对面入侵过来的苏联红军作战,幸好会战期间一直是有惊无险,当然他苏炳文也基本没有上过前线了,但是东北会战他一直在关注着。他敏锐地看到了除了传统的“战争之神”火炮,飞机和坦克这两个新式武器在会战中的巨大作用。有一个战役特别引起了苏炳文的注意,当时进攻丹东的日军第7师团出动了一个骑兵联队,遭到东北军李杜的115师装甲营的痛击,结果日军骑兵几乎全军覆没。苏炳文慢慢总结得到一个想法,就是以后的战争,装甲兵这一新生兵种将发挥巨大作用而慢慢取代传统兵种骑兵,毕竟血肉是不能和钢铁抗衡的。这个思想和古德里安不谋而合。想到这里,苏炳文不禁为张少帅当初力排众议不再扩展骑兵而是大力发展装甲部队的英明先见决断而钦佩不已。
(注,历史上的苏炳文:字翰章,1892年生于辽宁新民,东北军著名爱国将领。曾担任东北军军内多项重要军职。“九一八”事变后拒绝日军高官厚禄利诱坚持在黑龙江省抗击日寇,后就通电就任黑龙江自卫军总司令和东北民众救国军总司令,弹尽粮绝后退入苏联。1933年6月回国就任国民党军事参议官,抗战胜利后因不满国民党当局而退出军籍返回故乡筹办工厂。解放战争时期积极协助中共解放军策反国民党东北守军,全国解放后担任中共党内多项职务,还先后任民革黑龙江省委员会副主任、省人民委员会委员、省政协常委等职。1975年5月22日,病故于哈尔滨黑龙江医院,终年83岁。)
苏炳文刚刚想到这里,突然被一阵沉闷的炮声惊了一下,他立刻敏锐地感到出事了!第7军最近没有任何演习活动,那炮声只能来自对面日军了!
果然副官很快冲进来:“军座!江对面鬼子有动静了!518团报告,对面日军正在炮击丹东!”
“走!”苏炳文迅速戴上军帽套起军服。
越靠近江畔就越发清晰地听到炮弹爆炸的声音,还有炮弹飞到江水里爆炸腾起水浪的巨大水花迸溅哗啦声。由于丹东南岸实行灯火管制,所以日军根本找不到目标,只能在胡乱开炮。“好啊,小鬼子,你终于来了!”苏炳文听着越来越响的炮声,感到胸膛内血液在缓缓升温。
就在苏炳文热血澎湃之时,突然“咻!”的一声,一发日军打偏了的炮弹呼啸着破空而来,一头扎在距离苏炳文军车不到10米的地方炸开一个大坑。爆炸向四面飞散开的巨大气浪居然将苏炳文乘坐的那辆一吨重的加固防弹“野马”军车就地掀起腾空四十五度。就在车子差点要倾覆翻车的时候,驾驶的那个汽车兵猛“嘎”地一扭方向盘并死命踩油门硬生生就地转了一百八十度,利用车子惯性和气波借力用力将车子稳稳停了下来。等那个汽车兵松口气擦把冷汗回头请军座下车的时候,不由吓的面如土色,后座空空如也——苏炳文在刚才车子失控时候由于想着心思没有做好准备整个人直接一骨碌滚到一边撞开车门被甩了出去。
等到卫兵和众参谋军官赶来在一个土坑里面找到并扶起苏炳文的时候,一个个都忍俊不禁:只见堂堂苏中将满身尘土,军帽也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半张脸还跌的青肿了起来,鼻子也因为和大地亲密接触而不停嘀嗒嗒流着鼻血。看着平素军装笔挺、威风凛凛的苏大军座此时的狼狈不堪样子,众人只觉得这些年来被他“欺压折磨”而积累的怨气都可以烟消云散了。——苏炳文治军极其严格,从而在其部下东北军第7军五万多名官兵中得到了一个“苏扒皮”的外号。
苏炳文看着众军官想笑又不敢笑,一个个脸上五官拧成一团的古怪表情,知道自己刚才丢了大脸,顿时怒不可遏,用力擦掉鼻血厉声道:“命令第11重炮团给我全力回击!日军打过来一发炮弹给我用十发炮弹打回去!各部做好战斗准备!通讯兵!给我接少帅!”
“是!”众军官得到命令后立刻一哄而散,生怕自己成为军座发泄怒气的对象。
比起苏炳文,张学良现在悠闲的很。3月15日他刚刚赶到北平参加第五届“春秋”奖的颁奖典礼宣布获奖者的名单,处理了一堆鸡毛蒜皮小事后然后就好好地在北平玩了几天。推掉所有军政公务的他一身轻松,此时呷着上好的乌龙茶通宵在北平香山私人别墅的房间里面和三个老婆进行着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运动——搓麻将。
“幺鸡!”张学良潇洒地把一张他认为十足的废牌潇洒地丢到桌子中间。
“哈哈,又和了!汉卿、大姐二姐,给钱给钱!”三夫人赵媞哗啦啦把面前的长城推到兴高采烈地手舞足蹈;顿时另外两位夫人于凤至和谷瑞玉一齐对张学良怒目而视,眼中射出的仇恨和鄙视光芒让打出这张烂牌的张学良后悔的恨不得砸手。
今晚张学良的兴致还是很高的,虽说打了一堆烂牌被斥为“猪头”,但是房间里面的气氛还是比较融洽的,张学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一口气连续讲了十几个21世纪网络上看来的经典笑话,直逗的三个夫人咯咯之笑。就在张学良满脑子猥琐地想着等一下在哪个老婆房间里睡觉的时候,已经晋升为上校的副官谭海入室抢劫般猛地推开房门风风火火闯了进来。
被这个“人形苍蝇”搅的把刚说了一半的风花雪月情话不得不又吞回去半截,搞得好不难受的张学良大为光火地看着眼前这个破坏自己“四人世界”的家伙,心里阴森森地盘算道:看来谭海上次受伤住进沈阳总军医院养伤期间和那个姓周的护士之间的一些风流韵事是时候告诉他老婆了。在决定狠狠出卖一把谭海后,勉强得到心理平衡的张学良恢复了少帅威严,端坐在麻将桌前沉声道:“谭副官,有什么紧要事情?”
谭海先是被少帅脸上那十秒内变了四五个表情的风云变幻脸吓了一愣,然后才取出一份军文急道:“少帅!急电!第7军苏炳文军长急电!”
张学良一听顿时“腾”地一声一跃而起,一把夺过电文匆匆浏览起来。苏炳文是鸭绿江防卫司令,他发来急电肯定是鸭绿江出了问题,难道是日军渡江了?张学良心思不宁,直到看完才松了一口气,日军只是炮击而已,但这也可能是下一次与日本的战争爆发的前奏。必须要赶回沈阳去!想到这里张学良转身对夫人们道:“亲爱的们(还要加个“们”,汗),军情紧急!我要先回沈阳了!你们爱玩几天就玩几天,随便你们什么时候回去。”
三位夫人都很通情达理深明大义地答应,当然也没有哪位夫人在这时候还很现实地提起张少帅还欠一堆赌债没有还的问题了。
张学良迅速乘车到达北平机场,立刻乘专机在12架东北军空军新式战机护卫下飞往沈阳。此时天已微明,青白的晨曦透过眩窗照进机舱,张学良感到一阵微微的凉意,忍不住打了个冷战。望着外面万米高空的无限苍穹,张学良默默道:“小日本,来吧!”

第十二节 挺进朝鲜(1)

在从北平到沈阳飞行途中,张学良一直沉默不语。他感觉到,中(东北)日之间又一场大战即将来临,他也有点想不通的是已经被日本国内主和派把持的日本高层怎么还敢来主动挑起战争?但是新一轮战争已经如箭在弦肯定避免不了的了。此时欧洲西班牙刚刚爆发了内战,世界刚刚把目光投向那里,而地球的另一端,动荡的东亚也要重燃战火了。

当前:第23/203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