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东北军全集.net》第4/203页


“震海”号、“震洋”号;
东北造重型战列舰3艘(标准排水量37500吨):
“华北”号、“华东”号、“华南”号;
法国“阿尔及尔”级重型巡洋舰7艘(标准排水量10500吨):
“挑战者”号、“突击者”号、“征服者”号、“复仇者”号、“终结者”号、“无畏者”号、“掠夺者”号;
英国皇家海军的5艘‘谷物女神’级和3艘‘卡里登’级一共8艘轻型巡洋舰:
“布依族”号、“土家族”号、“哈尼族”号、“傈僳族”号、“高山族”号、“拉祜族”号、“佤族”号、“水族”号;
东北“台湾”级重型防空反潜巡洋舰4艘(标准排水量11500吨级):
“台湾”号、“琼湾”号、“香港”号、“澳门”号;
由日舰改造的重型战列舰4艘:
“蒙古族”号、“朝鲜族”号、“壮族”号、“回族”号;
由日舰改造的重型巡洋舰4艘:
“藏族”号、“苗族”号、“维吾尔族”号、“哈萨克族”号;
由日舰改造的轻型巡洋舰8艘:
“鄂伦春族”号、“侗族”号、“瑶族”号、“白族”号、“黎族”号、“彝族”号、“傣族”号、“畲族”号;
“长春”级驱逐舰(标准排水量2500吨),共建造90多艘;
“旅顺”级护卫舰(标准排水量1500吨)共建造150多艘;
“金枪鱼”式鱼雷炮艇(15吨级,携带1挺高平两用12.7毫米机枪、1门37mm速射炮以及2枚“长矛”鱼雷)300多艘;
U型战斗潜艇共340艘,其中VIIC型210艘(排水量761吨,可携带鱼雷11枚,航程6500英里),IXC型130艘(排水量1120吨,可携带鱼雷22枚,航程11000英里);
其他各型号的布雷扫雷潜艇、运输潜艇、侦察潜艇、微型特制潜艇、远洋特制潜艇共计80多艘;其他各种型号的运输舰艇、登陆舰艇、布雷扫雷舰艇、医疗船、打捞船等军用船舶总计600多艘;总吨位100.5万吨(此时东北军还有十多艘大型水面战舰在昼夜建造中)。
东北军的造舰工厂和军港基地主要位于秦皇岛、葫芦岛、旅顺、大连、仁川、清津、威海、青岛、基隆、高雄、三亚、海口等港湾,目前的年造船能力已突破七十五万吨。
东北军的海军部队还包括海军陆战部队(拥有12个海军陆战旅和12个海军陆战师,共约23万人)、海军“夜叉”蛙人特种部队、海军岸防部队、海军防空部队、海军雷达预警部队以及海军航空兵等部队;其中海军航空兵部队包括10个战斗机大队、18个轰炸攻击机大队、5个运输机大队以及其他航空大队,拥有“大黄蜂”式舰载俯冲轰炸机、“贼鸥”式舰载战斗机、“鱼鹰”式鱼雷攻击机等各型作战飞机总共1600余架。

三、东北军·空军:
空军总司令:冯庸上将 副总司令:张焕相少将
空军总参谋长:张惠长少将 副总参谋长:高志航少将
空降部队总司令:马龙骧少将 副总司令:何明阳少将
空军情报局局长:池步洲上校
空军作战局局长:宋式善上校
东北军的空军部队包括空军航空兵部队、空降兵部队、空军“飞鹰”伞兵突击部队、空军防空兵部队、空军雷达预警部队等组成;其中空降兵部队由6个空降旅和6个空降师组成,共约10万兵力;航空兵部队由42个航空联队组成(包括16个战斗机联队、12个轰炸机联队、8个运输机联队以及新建的6个战略轰炸机联队),拥有各式作战飞机4500余架,“飞豹”战略远程重型轰炸机数量达到1000余架。
东北军的空军主要服役飞机的型号为:
33-B2型“猎隼”式单引擎中型战斗机(即东北版的德国Bf-109式战斗机),
36-B4型“猎隼-2”式双引擎对地火箭攻击机(采取了部队德国Bf-110式飞机技术),
40-A5型“猎隼-3”式双引擎重型战斗轰炸机(“猎隼”战斗机的加强改进型号),
Fw-190型中型战斗机(德国原装版中型战斗机),
38-K3型“战鹰”式高空截击机(由东北航空部门自行研制),
39-A5型“金雕”式俯冲轰炸机(即德国Ju-87型“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
ZH-2D型“蚊”式轻型轰炸机(由东北航空部门自行研制),
ZH-3C型“鹈鹕”式双引擎中型轰炸机(和德国He-111型中型轰炸机是姊妹关系),
ZH-7M型“秃鹫”式四引擎重型轰炸机(由东北航空部门在1940年后期自行研制成功),
Y-31C型“鸬鹚”式中型运输机(采取了德国Ju-88“容克”运输机的技术),
Ju-88型“容克”式中型运输机(德国原装版中型运输机),
ZC-36A型“黑蝙蝠”轻型侦察机(由东北航空部门自行研制),
Me-275型“飞豹”战略远程重型轰炸机(由东北和德国联合研制成功,最大装弹量8.8吨,绰号“空中弹药库”),
PZH-43B型“云雀”式喷气式战斗轰炸机(中德联合研制,德军的该机型名称为梅塞施米特Me-262“风暴鸟”喷气式战斗轰炸机),
PY-43D型“巨鹏”式喷气式大型运输机(中德联合研制,德军的该机型名称为梅塞施米特Me-323“猛犸”喷气式大型运输机)等;

【东北军对苏联作战部队序列一览】
【东路集团军群】
总司令:于学忠上将 副总司令:王树常上将
总参谋长:李振唐少将 副总参谋长:陈贯群上校
下辖部队:
第70骑兵军 军长 马占山少将 副军长吴松林少将 总参谋长 石文华上校
骑兵第1旅(马占山、韩述彭、郭希鹏)
骑兵第2旅(王南屏、郑泽生、李福和)
骑兵第3旅(张树森、白凤翔、张诚德)
骑兵第4旅(常尧臣、王鹏举、程志远)
骑兵第5旅(吴松林、刘启文、王山虎)
第三集团军 司令 王树常上将 副总司令 扈先梅少将 总参谋长 褚玉璞中将
第3军(军长扈先梅少将):第110重装甲师(师长李振远少将)、第121轻装甲师(师长曹曜章少将)、第282机械化步兵师(师长丁喜春少将)、第114轻装甲师(师长褚玉璞中将);
第23军(军长常恩多少将):第103轻装甲师(师长关玉衡少将)、第119重装甲师、第285机械化步兵师(师长杨春普上校)、第313步兵师(师长刘翰东上校);
第28军(军长方叔洪少将):第301摩托化步兵师、第307摩托化步兵师(师长赵冠五上校)、第309步兵师(师长张文清上校)、第345步兵师(师长周福成上校);
第六集团军 司令 黄显声中将 副总司令 常经武少将 总参谋长 杜继武少将
第6军(军长常经武少将):第105重装甲师(师长黄冠南上校)、第302步兵师(师长乌庆霖上校)、第304步兵师(师长孙鸣九上校)、第311步兵师(师长唐君尧上校);
第16军(军长唐聚五少将):第315摩托化步兵师(师长檀自新上校)、第318步兵师(师长周光烈上校)、第320步兵师(师长唐瑞符上校)、第117重装甲师(师长贺奎上校);
第32军(军长苑崇谷少将): 第298机械化步兵师(师长牟中珩上校)、第321步兵师(师长李福和上校)、第333步兵师(师长沈克上校)、第340步兵师(高鹏云上校);
第九集团军 司令 董英斌中将 副总司令 赵镇藩少将 总参谋长 孙德荃上校
第9军(军长窦联芳少将):第305摩托化步兵师(师长王锡三上校)、第321摩托化步兵师(师长赵维斌上校)、第322步兵师(师长姚秉乾上校);
第18军(军长王绍南少将):第282机械化步兵师(师长宫长海上校)、第293机械化步兵师(师长江惟仁上校)、第349步兵师(师长王奇峰上校);
第34军(军长赵镇藩少将):第306摩托化步兵师(师长周福成上校)、第309摩托化步兵师(师长孙德全上校)、第331步兵师(师长杨政治上校);

当前:第4/203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