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东北军全集.net》第64/203页


下面众人都大大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数日内,蒋介石再次召开最高统帅部会议,就未来中日在上海爆发大规模武装冲突的各项军备事宜展开了广泛研讨,制定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和军事计划,并对江浙一带国军各部进行了详细的部署安排。国民政府的战争机器终于开始缓缓启动了起来。

南京国民政府召开军事最高会议的时候,张学良也在东北边防部最高会议室内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在场寥寥不到十人,但全是东北军手握重兵的高层将领。
“根据确切的情报以及日军在淞沪一带的种种军事行动,现在事情已经很明朗了,日军几个月内就会对中国大陆发动大规模登陆战并实行全面侵华战争!而攻击点就是上海!”张学良将情报文件递给众人传阅,继续道,“上海一失,南京难保。国民政府到时候会不会妥协求和甚至投降就难说了,那时候我们国家前途可就堪忧了。”
众将领脸上无不充满惊愕和愤慨。
“少帅,当年我们私自扩军的时候,南京政府指责我们拥兵自重自立为王,意图破坏统一挑起内战。您当时向全国宣布,东北军没有南京的命令绝不踏出平津一步。现在国军要是和日军在上海打起来,这黄海和东海的制海权基本都在日军手里,我们是鞭长莫及难以驰援南方呀。”于学忠道。
“不错,我已经再次和老蒋表明了我们的态度,没有他的命令,东北军绝不派一兵一卒入关。但是我们在战事初起之时可以给予南方武器装备和战略物资上的支持。我命令!”张学良沉声道,“东北军全军进入二级警备状态!随时准备出关作战!所有的兵工厂给我二十四小时开足马力生产武器弹药!政府企业和民营企业取消一切休假三班倒给我生产医药、粮食、被服等各种急需物资!”其实张学良还想给南京政府资金上的帮助的,但是一想到这送过去的钱估计要被国民政府那些脑满肠肥的各个大员给贪污瓜分殆尽,张学良最终还是打消了这个主意。
下达命令后,看着部下们一脸不痛快的表情,已经猜到他们心思的张学良笑道:“我知道诸位在想什么。当年我们孤立无援和日军作战之时,老蒋不但不支援我们,甚至还准备在我们背后捅上一刀。我也不是那种讲究以德报怨的迂腐之人,但是各位,我们要从国家大局和民族大义上考虑。老蒋是与我们不和,可是我们要为南方的亿万同胞着想啊。我们和老蒋的矛盾就好像一个家里兄弟两抢东西打架,现在有强盗打进来了,我们难道还顾着内斗而不团结起来吗?假如我们隔岸观火,看着南方国土沦陷,千万同胞沦为亡国奴而见死不救,那我们岂不是做了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而成了日寇的帮凶了吗?这与我们复兴中华民族的奋斗目标也不符啊!我已经致信老蒋,强烈要求他把我们国内各方爱国力量包括中共、民盟、民革都给联合起来,组成统一战线抗击日寇入侵,那我们东北军就要首先拿出诚意做好表率啊!更何况,当初我们东北军十分弱小的时候,老蒋好歹也每个月拨给我们一千万法币帮助过我们,现在就当一个回报的机会吧!”
众东北军将领都被张学良一番话说的心澄目明。在佩服张学良的“高尚节操”的时候,众人一起心悦诚服大声道:“是!”

3月10日,从日本本土驶出的日军又一批战舰和数千名海军陆战队到达上海,巨大的舰炮直指市区,荷枪实弹的日军海军陆战队队员快速登陆上岸,上海的形势进一步严峻起来。同一时刻,国民政府果断封闭了汉口日租界,并计划封锁长江拦截江上日舰。上海中日双方剑拔弩张,随时擦枪走火。同时第五军修筑的“铁山”防线在蒋介石数次严厉督促下调集数万民工飞快建设着。
苏、美、英、法、意等国也敏锐地嗅到了中日间日益浓重的火药味,几国大使走马灯般在南京和东京之间来回活动,为本国在华利益奔波游说,要求双方切勿使战祸波及上海。但战略利益在手,中日双方都如箭在弦,大战随时爆发,只等一个合适的借口,而在此之间双方心照不宣都抓紧时间卯足劲做着战前准备。
25日一大早,苏州城内一所幽静的别墅里面警卫森严,人影憧憧。据说这座留园是清末大臣盛宣怀的私宅,还没有进入夏天的留园内已经美仑美奂,园子中的一楼一阁、亭台水榭以及遮掩在竹林中的曲折幽径和碧水里面自在漫游的各色金鱼无一不显示着东方古典名园的雅致。但是此时此地已经变成了国民军京沪警备司令部,园子里笼罩着浓烈的肃杀气息,“滴滴答答”的电报敲击声彻夜不停,声嘶力竭的电话通电声,乃至园中奔忙穿梭的军人身影无不预示着大战的来临。国民政府中央军校教育长、第5军总指挥张治中将军正在办公室内绕室踱步,显得十分焦急。
他正在等负责给他治疗伤病的医生,但是更多则是在等秘密开拔进上海的先遣部队的消息。由于中日两国还没有正式撕破脸皮,国民政府也不能破坏上次的停战协议向上海大规模增兵,只能先让数个精锐师做好战事打响后的阻击准备。国军准备进攻上海的第一批部队是第五军的87、88师,这两个师原为国民政府的警卫部队,是欧美顾问训练的样板师,全美制武器装备,为国军精华。在秘密开赴到上海附近时候,张治中建议把正规部队化妆成保安队秘密潜入上海,第2军补充旅全体换成保安队军服迅速控制上海要地虹桥机场,其他部队也分批逐步进入上海附近。蒋介石对这个想法表示批准,但是何应钦认为十分冒险,在张治中从南京前往苏州的时候,何应钦拍拍张治中的肩膀:“文白,这是要闹出事来的呀!也许日本人根本无心和我们打,是我们自己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倒反被日本人求之不得正中他们下怀。”这话并非没有道理,对此,张治中也忐忑不安。
具有儒雅气质、待人平和的张治中是国军内坚决的主战派将领。当年上海抗战他就主动请缨,这数年间他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着中国对日全面作战问题,并且对一旦开战后如何保卫上海和南京等军事议题进行反复研究过。二月底的南京最高统帅部会议后,南京政府终于狠下心决定准备对日作战,蒋介石将张治中任命为京沪区总负责长官。奉命之初,张治中在中央军校设置了一个高级教官室,从军校选调优秀军官充实到这个实际上的作战准备机构。张治中不但要主持“铁山”防线的构造修筑工程,还要积极准备上海一带对日作战部署计划。在蒋介石面前力陈全面抗战的必要并恳请其坚定对日开战决心后,平素一身修养服、风雅和善的张治中将军一身戎装,腰佩短剑,准备亲自前往靠近上海的苏州指挥作战。当医生再三劝诫他安心养病的时候,张治中哪里听得进医生的话,他目视上海方向,眉宇中隐隐透着一股杀机:“国难即将当头!身为军人岂能安卧在病榻上!即使马革裹尸,也无悔无怨!”断然拒绝医生的劝告后,张治中携带药物乘车抵达苏州。
在上海附近无数次的实地考察后,张治中向南京郑重提出了自己的作战腹稿:
“我军在淞沪战事,固不宜破坏上海自损资源主动挑起战火,但敌若有下列征候之一时,似宜立于主动地位,首先发动,较为有利:(一)敌决定派陆军师团来沪,并已开始登船运送时;(二)敌派航空母舰来沪时;(三)敌位于长江的舰队向沪集结时候;(四)敌在沪提出无理要求,甚至限期答复时。……”
南京很快回电:“23日电悉,同意你建议,应由我方先发制敌,但时应待命。”
蒋委员长对日本人终于强硬了起来了,自己终于能像张学良一样为国尽忠杀敌报国了!张治中心里一阵欣慰和激动。
“报告军长!我是独立第2旅旅长钟松,我部已经抵达嘉兴火车站,等待下一步行动命令!途中没有被日方发觉。”电台中传来了先遣部队的消息,得到先遣部队报告后的张治中长长出了一口气,回话:“命令你部立刻换保安团制服赶赴上海,接防虹桥机场。行动一定要隐秘,绝对不能被日军觉察!”

数日来,南京和上海之间的铁路和公路运输分外紧张,白天什么也看不出来,当暮色降临的时候,隐蔽在交通线两侧村庄、城镇中的中国军队就突然冒了出来,迅速集结在火车站和汽车站,登上征用的各种车辆向上海外围开进。连续好多个夜晚,大量的国军步兵和炮兵列队经过苏州城镇街道,那一片片“沙沙”的脚步声,那种庄严肃穆的气氛,使得每一个躲在路边房屋内的中国居民们热血沸腾。他们太想出去给出征的将士们送行了,可是他们又在心里告诫自己,不要干扰军队的行动。凝重的夜色里,所有目睹大军夜行的中国老百姓们都在默默地为自己的军队祈祷祝福着。

随着时间的推移,上海的紧张空气已经白炽化。谈判桌上,中日代表唇枪舌剑,互相指责;谈判桌外,双方调兵遣将,准备大战。在觉察到自己的意向已经被中方发觉后,日军索性堂而皇之将虹口靶场、海军陆战队司令部为核心,以杨树浦公大纱厂和沪西丰田纱厂为两翼构筑成了一个巨大的坚固据点,日军还在日租界内日侨各大建筑物中设置了众多的掩体工事,并控制了上海港口的多处码头用以补给和运输之用。同时日方还在日侨中建立了可随时应招作战的军事组织并编组训练。日本海军第6舰队和新到的第3、第5舰队频频云集黄浦江示威,海军陆战队增援部队公开登陆,上海的日军和日侨日夜赶筑工事。 日本人要在上海发动大规模进攻的意图已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3月27日,日本东京海军省作战会议室内,身穿洁白军服的日军海军将校云集一堂。海军大臣米内大将伸出双手向下一压,示意全场肃静后,声色俱厉开始讲话道:“帝国海军已经在上海开始军事行动,政府决心以此良机严惩狂妄反日的中国,报朝鲜一箭之仇,并一举达成帝国多年追求的目标,在中国大陆确定帝国霸权。当此之际,我帝国海军决定,驻华第6舰队、第4舰队向上海一带集结,驻汉口的海军陆战队调往上海市区增援,与驻上海的海军部队一起惩罚中国军队。待陆军主力师团抵达后,配合陆军夺取全上海,进而攻占南京。记住!帝国兴衰在此一役!”

国民军海军也在积极备战。正要前往英国考察海军建设事宜的中国海军部长陈绍宽上将立刻取消了行程向蒋介石主动请战。回到南京后,陈绍宽立即率海军投入统帅部的全面备战中。3月14日,日本驻华大使馆武官来到海军部,赤裸裸地露骨威胁陈绍宽道:“如果中国海军在未来中日武装冲突中保持中立,则大日本帝国海军可以不攻击中国海军舰艇;但如果中国海军不自量力挑战大日本帝国海军,那么中国海军必将受到毁灭性打击!”
日本武官的话一下子触动了陈绍宽的伤痛处。四年前淞沪抗战时候,十九路军与日军血战上海滩,陈绍宽原准备拼尽热血帮陆上弟兄们一把,国家养兵千日,此时不战更待何时?但是蒋介石却给海军发来电文:“保持镇定,听候命令。”可参战的命令直到仗打完了也没有传来。
海军见死不救,眼睁睁看着日舰炮轰浴血奋战的十九路军而袖手旁观,全国舆论大哗,各界纷纷把攻击矛头指向陈绍宽。国民党高层人士丁默村、李根源等四十多人一起联合请命要求取消海军部,罢免海军高级官员以谢国人。陈绍宽等海军将领强忍冤屈,艰难地咽下了这口恶气。
陈绍宽很清楚中国海军和日本海军的巨大距差距。日本海军自从1905年大胜沙俄远东海军后便一跃成为太平洋上的海军大国。四面环海的日本对海军的发展格外青睐,上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从中渔利,海军实力迅速增长,其茁壮迅猛发展势头在当时甚至引起了英美海军霸主的恐惧和不安。1922年华盛顿裁军会议上,各世界列强大国通过了美、英、日、德、意五国海军吨位比例限额为5:5:3:1.75:1.75,弹丸小国的日本成了仅次于英美的世界第三大海军大国。谁知日本海军的胃口并不是要做第三把交椅,而是野心勃勃想坐世界海军首位。日本签字代表回国后甚至被全国骂成卖国贼,险些丧命于一些力主扩军的军国主义暴徒之手。1933年东北会战后,日本以“应付东北军对日本本土海上威胁”为借口公然退出了华盛顿海军裁军会议和伦敦陆军裁军会议,日本陆海军的发展立刻进入无限制时代,海军力量很快便急剧扩张起来。至1937年初,日本海军已经拥有千吨以上的战斗舰艇280余艘,主力战舰为10艘重型战列舰、4艘航空母舰(“凤翔”号和“龙骧”号已经被东北军击沉)、12艘重型巡洋舰、18艘轻型巡洋舰、75艘驱逐舰、48艘潜艇、2艘水上飞机母舰和5艘潜艇母舰,总吨位约118万3000余吨,此外还有2艘航母和2艘战列舰等30多艘舰艇正在建造中。如此庞大的海军令陈绍宽既羡慕又嫉妒,中国是一个有万里海疆的大国,中国海军也应该有如此规模,但是此时中国海军(不包括东北海军)总舰艇吨位只有5万多吨,吨位最大者不过3000吨,最小者仅仅几百吨,且舰艇陈旧过时。这么弱小的海军抗击超过自身20多倍的日本海军,胜败早已经在注定之中。但是陈绍宽此时已怀有决死之心,无论胜败都要一雪当年海军之耻,将手中的海军力量在即将爆发的中日民族大战中发挥出最大的效力,因此他断然拒绝了日本人的威胁和引诱。
3月22日,蒋介石在最高军事会议上下令海军迅速用军舰和征用的轮船开往江阴水道,构筑堵塞封锁线,乘机堵死已驶入长江内河的日本海军第12舰队。由于张学良提醒,蒋介石多了个心眼没有让已经被怀疑为汉奸的行政院秘书黄浚参加会议,这个计划没有泄露给日军。国军海军一举成功将日军第12舰队十余艘战舰拦截在江阴内河处。负隅顽抗的数艘日舰被国军海军和岸防炮击沉,其余仓惶在江面上飘荡。
首战初捷的陈绍宽没有高兴多久,海军部便接到了南京统帅部下达的封锁江阴水道的命令。
当晚,陈绍宽登上“宁海”号巡洋舰,亲率第一舰队主力舰艇“平海”号、“海容”号、“海筹”号、“应瑞”号、“逸仙”号等舰艇驰赴江阴;与此同时,江阴下游的江面上炮声隆隆,火光翻腾,“绥宁”号和“威宁”号炮艇奉命一路西上,一面将身后的水道航标逐一轰毁。中国海军既然无力和日本海军决战,那就索性让长江从日军作战图上消失。
3月26日,陈绍宽抵达江阴,开始了令海军痛心无比的沉船封江行动。他用电话通知“通济”号巡洋舰舰长严寿华到他的办公室。陈绍宽指着地图对严舰长道:“目前我军和日军大规模交战与上海已经必不可免,当前局势万分紧张。为了阻止日寇攻占上海后打开长江东大门江阴溯江西进从而进攻南京,最高国防会已经批准了我海军部的计划,即集中优新舰艇退入海口阻击日军海军沿江西进,封锁江阴航道配合陆上友军阻敌于上海,以此保卫我长江水上运输线。特令‘通济’号军舰立刻和其他四十军龄以上的老旧舰艇自沉封江。”
严寿华舰长听到这个命令顿时感到五雷轰顶,惊愕了半天没有说出话,要沉掉他的军舰就如同挖了他的心肝一样痛苦。
陈绍宽也悲痛不已,弱小的中国海军只能这样凄苦地“破釜沉舟”阻击数十倍于己的强大敌军。他紧紧抓住严舰长的双手,沉痛道:“‘通济’号是我军海军将才的摇篮,我们多少人都是迈过它才走上一艘艘战舰的,今天我却不得不要下令将它沉入江底,我和你一样心如刀绞。老严,我们要相信将来,等日军被驱逐出我们的国土,我们一定会像东北军一样重新建设起我们强大崭新的海军,你不要难过,千万不要灰心!”
严舰长眼含热泪,狠狠地点点头。
28日傍晚,随着陈绍宽一声令下,被拆掉舰炮后的“通济”号、“大同”号等8艘老式军舰和30多艘被征用的商船逐一沉入长江。
望着在夕阳余晖中渐渐下沉的战舰,严寿华等舰艇官兵双眼涌出滚滚热泪。
海军一部分战舰含恨沉没了,江阴水道封锁线初步形成。陈绍宽没有停留,他立刻指挥中央舰队警戒在封锁线上。在这之后,为了弥补江水冲击而形成的空隙,南京政府为了加固封锁线,责成沿江的江苏、浙江、安徽、湖北等地各省政府征集大型民船200多艘,运送巨石4000多立方和碎石7000多担,连同民船一起沉入长江以充填沉船空隙。被征调的民工看着以此为生的船只连同石头一起沉入长江,无不心痛的捶胸顿足、嚎啕大哭。
为了构筑江阴水道封锁线,中国海军和沿江百姓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奉献。弱小而不屈的中国海军即将在就要打响的淞沪会战战场上响彻他们悲壮的怒吼声。

海军封江的报告和日军行动的情报如雪片般不断飞到张治中的面前,张治中真有点坐不住了,该行动了,再不行动就会失去有利战机了!蒋委员长究竟在等什么?难道他在这个时候还幻想能够和日本和平解决?再等下去意图就会暴露,攻击行动的突然性就不复存在了!一直到29日,焦急万分的张治中终于盼来了蒋介石的密电,命令部队开进市区,准备于4月1日发动进攻。当天晚上,京沪线上的所有列车停止运客全部集中到无锡、苏州等地运输军队,数千军民汽车也汇集江阴、常熟一带向上海运兵。月光下,各地通往上海的交通干线上烟尘滚滚,车辆飞驰。部署了进兵事项后,夜半时分,张治中亲率司令部高级军官离开苏州留园进驻南翔的一个小村庄。
3月30日,上海市区的市民们如同往常一样起床洗漱。推门一看,市民们都又惊又喜,仅仅一夜功夫,上海街头遍地都是中国军队。受够了日军欺凌的市民们看到自己的部队纷纷奔走相告惊喜异常。张治中组织的进兵计划确实无可挑剔,数万大军一夜之间就占领上海市区的各个预定阵地,这是由于京沪警备司令部事先控制了每一列火车、汽车并严格精确地制定了各部的行进路线和时间。当天首批进入市区的精锐部队第88师合第87师迅速完成了闸北火车站一带以及北四路至杨树浦一带的进攻部署,炮兵第10团一部和炮兵第8团也在真如、大场进入阵地。、
当日,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做出了向上海派遣陆军的重大决策,所派的部队第一批为第6师团和第16师团成为“上海派遣军”,由衫山元陆军元帅指挥。
中日大战的弯弓犹如满月,触之即发。
——这一节引用了一些历史资料,所以不收大家钱,希望大家多多留言继续鼓励我。

第五十二节 淞沪大战(2)

“呜···”随着尖利的汽笛声,一列列从东北开出的军列在关闭了三年多的平宁铁路干线(北平-南京)上千里奔驰驶入苏州城火车站。火车车厢内满载着码的整整齐齐的崭新东北制德国35式钢盔、“三〇”步枪、“马克沁”重机枪、捷克式和MG-34式轻机枪、迫击炮、战防炮和一箱箱手榴弹,以及散发着令军人沉醉的油脂味的180mm榴弹炮零件。车厢里面同来的还有两百多名东北军军官,一部分是张学良派遣过来的军事顾问,一部分是东北边防部的战场观察员,还有的是军械教官,负责指导国军士兵使用这些东北造武器的。由于蒋介石一直没有同意东北军入关参战,所以张学良也只能派遣少部分东北军中层军官南下辅助国军作战。坐在车顶上负责押送的东北宪兵们基本上是第一次出关看到江南大地的锦绣山水,都纷纷兴高采烈地簇拥在火车站周围的国军第5军的官兵们挥手打招呼。
“欢迎东北军的弟兄们给我们送家伙来!”第五军的士兵们欢欣鼓舞地喊道。
“中央军的弟兄们,一定要狠狠地走鬼子呀!”东北军官兵们也大声喊着给他们加油鼓劲。现场气氛十分融洽欢乐。
“报告张军长,中国国民革命家东北边防军第八军军部宪兵大队大队长刑云山向您报到!我奉张副总司令长官命令,运送军需物品和武器弹药驰援贵军!请您查收!”一身仿德式黑色宪兵制服的押运总指挥刑云山中校下车后立刻向亲自前来迎接的京沪警备司令(此时的“京”指的是南京)、国军第五军军长张治中上将敬礼报告道,“这是武器和物资清单,请张军长过目。”
张治中喜上眉梢地看着火车上一尊尊油黑油亮的大炮,接过物资清单翻看着,直笑的合不拢嘴,“好啊!张少帅真是慷慨大方,一下子给这么多武器弹药,真是大手笔!弟兄们有的杀敌的热血,就是没有趁手的利器!这些对我们可谓是雪中送炭呀!”
“报告张军长,这仅仅是第一批,后续物资还会源源不断运送来。”刑云山微笑应道,“同为中国军人,理当齐心卫国。这是张副总司令经常教导我的话,他还说,倘若国家遭到外敌入侵,就应该‘一寸山海一滴血,十万青年十万兵’地万众一心,坚决抵抗。”
“说得好!说太好了!”张治中连连称赞不已,“中国能有张少帅这种英雄人物,真是民族之幸!国家之荣!替我向他问好并表示我深挚的谢意。”
“是!”刑云山再次敬礼,又摸出一本小本子递给张治中,“张军长,这是张副总司令研究敌我淞沪战场的一些心得和他对淞沪战事的走向分析以及给您的一些作战参考建议,让我转交给您。请您手下。”
“好、好、好!”张治中连忙接过来,“张少帅是党国难得的军事战略人才,他的宝贵意见我一定会好好地研究的。”从张治中一脸郑重的神情可以看的出,他对张学良确实是从心底里十分钦佩的。
第五军得到东北支援的大批军火自然实力大增,更加有能力与日军一战,但是属于坚决主战派的张治中的眉头仍然有一缕挥之不去的阴霾。尽管此时中日在上海爆发大战已经几乎是避不可免,但是国民党内部主和派的声音仍然此起彼伏。军政部部长何应钦上将和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徐永昌上将都认为“国家起码还需要六个月到一年的准备才能有力量与日军一战”;何应钦屡屡转告外交部长王宠惠,主张“尽全力在外交协商上保证中日五年和平期”;徐永昌也曾多次致函蒋介石,他认为“对日能容忍,总以努力容忍为是。盖大战一开,无论有无第三国加入,最终的结果基本是两败俱伤。但日本系工业大国,国立元气容易恢复,我国则反是,实有分崩不可收拾之危险。万望委员长忍辱求全,待数年积蓄力量再战不迟。”
南京社会高级知识分子阶层中反战声音也不小,以蒋梦麟和胡适为首的一批人都主张“忍痛求和”,他们认为“与其战败求和,不如于大战发生前而为之。”胡适两次面见蒋介石,他甚至建议“牺牲张学良之东北,换取东亚长期和平”。在面交蒋介石的书面建议中,胡适分析道:“1,日本近卫阁可以和谈,机会不可失;2,日本财政有基本困难,亦无心开战,有和平希望;3,国家今日之雏形,实建筑在新式中央军力之上,不可轻易毁坏。将来国家解体,更无和平希望。”
蒋介石当年也是从上海起家的,多年来他的中央系全靠背后京沪财阀的大力支撑,无论公私他都极其看重上海这块堆满财富的黄金之地和军事大港。但徐永昌和胡适的话都说到了蒋介石的心坎里,他独裁统治的中华民国表面上完整统一(除了中共苏区),其实国民党统治当局内部派系林立,各方势力和南京政府貌合神离。蒋介石极度担心,万一中日大战一开,他苦心经营多年总算在名义上统一起来的中国就彻底分崩离裂而解体了。想到这么令他毛骨悚然的结果,蒋介石那一开始要和日本决一雌雄的满腔热血也逐渐冷却了下来,在“是战是和”上开始慢慢犹豫踌躇起来。
张治中等主战派对这种靠妥协退让换取短暂和平的绥靖政策十分深恶痛绝。在3月31日深夜11时召开的南京最高统帅部军事会议上,张治中和总参谋长程潜上将一起怒斥胡适等人为“汉奸”,张治中当着蒋介石的面厉声道:“几天前日本政府下令长江沿岸的三万多日本侨民全部撤离,说明日本人已经铁了心要打!人家都欺负到我们家门口了,我们究竟还在犹豫什么!”
就在“主和派”和“主战派”唇枪舌剑互相争辩的时候,蒋介石侍卫室主任俞济时急匆匆跑来,一脸紧张在蒋介石右耳边轻轻报告淞沪最新战报。蒋介石听罢脸色一惊,随即叹口气,脸一横牙一咬下定决心道:“打吧!不打不行了!日本人已经动手了!”
“轰!”“轰!”夜幕沉沉的长江入海口突然炮声震天,火光闪空。被堵在长江江阴内河处的日本海军第12舰队残余八艘舰艇于深夜试图趁黑冲破中国军队上封锁逃回海上。陆上国军岸防兵发现后立刻用岸防重炮轰射,日舰伤痕累累开炮回击。同时一直游弋海上的日军第4舰队以“出云”号巡洋舰为首悍然冲入长江口,在航空兵支援相爱猛轰岸上中国军队阵地和海上国军海军舰艇,顿时引燃了淞沪大战的导火索。
“报告司令!日军向我们发动攻击了!”通讯兵冲进江阴要塞内的中国海军指挥所里,急匆匆向海军总司令陈绍宽报告道。
数日一直忙着指挥部队备战和构筑长江水面防线的陈绍宽终日来奔波劳累疲惫不堪,此时已经和衣在椅子上睡着了。但是听到通讯兵的报告,沉睡中的陈绍宽立刻腾地而起,布满血丝的双眼射出凌厉的寒光:“给我狠狠地打!”他怕这个时候最高统帅蒋委员长还会犹豫不决,索性直接下令部队还击,逼迫最高统帅部硬起拳头和屡屡欺压在中国军民身上的日军全力抗争。
长江水面上,吨位和火力都远远逊于日舰的中国海军舰艇奋勇向敌人破浪扑去,舰炮、机枪和鱼雷在江面上纵横飞梭,一团有一团炫丽的火球在中弹的双方舰艇上腾空而起,巨大的爆炸声撕裂了夜空震撼着双方最高指挥部。
江阴海战打响后,淞沪局势已经是不可逆转。4月1日凌晨3时,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命令:以上海为中心,将苏南、浙北地区划为“京沪战区”,战区总司令长官由冯玉祥上将担任,副司令长官为顾祝同上将;京沪警备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9集团军,由张治中上将任总司令,下辖第5军(包括国军最精锐的第88师、第89师、第36师)和第61师、第98师、第11师、第345旅以及第39军;苏浙边区部队改编为第8集团军,张发奎上将任总司令,下辖第55师、第57时、独立第20旅、独立第45旅、炮兵第2旅。蒋介石同时命令淞沪作战部队于4月1日拂晓开始总攻上海市区内日寇,同时出动空军协助地面部队进攻。

当前:第64/203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