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目光全集.com》第42/134页


“你说什么呀?”夏小青红着脸说,“十个魏飞也抵不上你一个孙副参谋长,何况已经有人……瞄上你了。”

夏小青故意拖腔拖调,引起女兵、男兵一片嘘声。这时,肖镇南正好走到车门口:“什么事这么高兴?”

“旅长,我们正说开个庆功会呢,让孙副参谋长出个节目。”夏小青眼睛里露出了狡黠的神色,嘴角上挂着会心的笑意。

“这还真是个好主意。”肖镇南站在电动门口的脚踏板上,神采飞扬。“是应该好好庆祝一下,该立功的立功,该表扬的表扬。”

坐在前排座位上的陈东说:“旅长,海上总结都搞完了,立功的事还没有兑现嘛。”

肖镇南说:“回去你们营党委开个会,报个意见上来。我答应过的,肯定要兑现的。不过,你们在军舰上打架,影响不好,也报个处理意见过来。”

李心田不服气地说:“我们又没有打输。”

“没打输就不处理了?谁规定的?功是功,过是过,功不能抵过嘛。”肖镇南不轻不重地说。

李心田还嘟嘟囔囔,孙克武看不过眼,就训斥道:“你李心田就知道冒傻气!旅长批评你一下就不行了?以后吸取教训就是了。对吧,旅长?”

“好了,别在这里乱讲,回去以后就不要再提这件事了,谁也不要传出去,搞不好我还落个袒护部队的罪名。”说罢,肖镇南走回自己的车里。

30

关维汉从码头直接回到位于海滨路东侧的舰队机关。他有一种习惯,每次出差回来,无论时间早晚,都先到办公室去一下,看一看在他离开的这段时间里,有哪些事项已经摆上了案头,然后分出轻重缓急,立即着手处理。这次出海回来当然也不例外。

他走进二楼那间阔大的办公室时,秘书正在整理桌上的公文。秘书转过身来,敬过礼后说:“参谋长,已经下班了,我在小灶食堂给你定了午餐。”

“好,小黄。”关维汉显出风尘仆仆的样子。“回去吧,我自己收拾。”

“是,参谋长。”黄秘书咔嚓一声立正,但迟疑了一会儿,没有立即退出去。

“还有事吗?”关维汉问道。

“胡天民主任说,你一回来,让我立即告诉他,他有急事见你。”黄秘书说话的声音不大,有点小心翼翼。

“好的,我会找他的。”关维汉说着在办公桌后面坐了下来,翻看着桌子上的文件和电子日程表上的急办事项。

“这样吧,黄秘书。”关维汉手里拿着一份卷宗说,“你到小灶给我打两份盒饭过来,我要先看一点东西。”

黄秘书走了出去,关维汉移开办公桌上的文件,把那份标着“绝密”字样的红色卷宗放在桌面上,然后翻开卷宗的首页,先看了看标题,那正是他要的关于海军陆战队单兵数字化头盔的资料,他静静地阅读起来。

资料枯燥冗长,完全是用技术报告的术语写成的,充满了各种符号和图例,就像在专利局的档案柜里常见到的那种申请专利的技术文件,百分之九十的篇幅是在给人解释这种产品的原理、结构、性能和技术含量,以及与同类产品的比较,对参与研制者的经历只有寥寥几笔。这样倒有一个好处,起码使关维汉一眼就看懂了这种单兵数字化头盔在实战中究竟有何作用。

有人敲了两下门。关维汉抬起头,胡天民出现在了他面前。几天不见,胡天民憔悴了许多,脸颊上的皮几乎是贴在颧骨上的,眼窝深陷,眼圈发黑。

关维汉的脸上露出了和蔼的笑容:“你是从哪儿搞到这些东西的?”

“国防科技大学。”胡大民认真地说,“准确地说,是从大学的试验室里搞到的。”

原来,自上次关维汉找他谈过后,当天他就北上,到了所国防科技大学,也是他的母校。他凭着他的老校友身份和计算机技术上的多年合作关系,得到了校方的信任和支持,很快就拿到了这份还处于研制阶段的绝密资料,并同校方谈了合作开发“海军陆战队单兵数字化头盔”的意向。

“这只是一份技术资料,有没有鉴定报告?”关维汉问。

“这就是我要马上见你的原因。”胡天民回答道。“我去看过样品,这种头盔主要由数字跟踪仪、计算机处理中心和显示部件组成,能将符号、数字和图像合成信息显示出来,远距离收发指令,判读地形地貌,引导战术导弹攻击。从试验室里的演示情况看,技术上是过关的,目前主要是经费投入问题。”

“是不是有了定货就可以批量生产了?”

“当然,”胡天民说,“还需要到战场上检验。”

“大规模登岛作战有许多不可知因素,天上成群的卫星有时比不上地上侦察兵的眼睛可靠,因此特种作战就显得尤为重要。有了单兵数字化头盔,陆战队员才称得上是如虎添翼。”关维汉合上卷宗,把手掌压在上面,激动地说,“天民,这件事就全权交给你去办,在三十天之内给我弄回来一批样机。”

“要搞登岛作战演习吗?”胡天民疑惑地问。

“有这个计划。”关维汉肯定地说,“不放到实战背景中去检验我们的部队和装备,心里就没有数。”

“那经费怎么解决?”

“这你放心,我们会跟海军装备部门联系的,直接划拨过去。”

黄秘书用舰艇专用的不锈钢套盒送来两份盒饭,见关维汉和胡天民正谈得入神,放下饭盒就不声不响地退了出去。

当前:第42/134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