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征途全集.net》第120/510页


  原来他们两人昨晚商议的战术是,首先在正面战场上利用鸳鸯阵来抵挡作燕军的进攻,然后再用骑军从燕军的左右两翼包抄上去,迂回到燕军的两肋、背后发动攻击,依靠骑军的冲击力和速度,来打乱燕军的阵列。但他们都沒有想到,燕军的表现大大出乎两人的预料,看来要等燕军主动向武安军发动进攻,还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因此司马尚向高原建议,改变作战计划,趁着现在燕军还沒有列好阵式,主动向武安军进攻。
  趁你病、要你命的道理,高原当然清楚,其实他心里也是这样打算,既然司马尚也提出了这样的建议,高原也点了点头,从赤龙上跳下来,越过了阵列,来到了全军的阵前,并且从一名士兵手里要过了一支长枪。
  高原向前走出了几步,回身对士兵们道:“士兵们,你们看我这一枪。”说着,単手举着投枪向前跑出了几步,猛然一声怒吼,单臂用力,腰腹随之摆动,将长枪掷出。
  在高原投出投枪之前,武安军的士兵们都有些难以置信,因为这时双方的阵列相距大约有三百步,约合四百米左右,在这个时代,只有最强的床弩才免强能够射出这么远的距离。而只靠人力将一支长枪掷出这么远的距离,跟本就是不可能的。结果在高原将长枪掷出以后,所有士兵的心都悬了起来。
  因为高原在投出长枪之前,把大话都扔出去了,一但这一枪没能扔到敌军的阵列中,当然是丢了大人,对军心士气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所有士兵的目光都随着长枪的飞行轨迹移动,看着长枪斜向伸起,一直飞升到了顶点,然后划过一道弧线,向燕军阵列的方向落下。不过由于角度的关系,这时武安军的士兵也判断不出,长枪己经飞到了那里,能不能落到燕军的阵列中。
  这时燕军的主将骑劫正在竭力的整顿燕军的阵列,虽然他对军事不堪精通,但这个道理还是明白,对方己经列好了阵列,而自己还乱糟糟的没个样子,谁都知道优劣胜败。
  但就在这时,只听耳边一声呼啸,而余光中似乎看到一道乌光,从自己的身边掠过,骑劫也吓了一跳,但只听“卟”的一声,一名士兵的胸前斜插着一支长枪,枪尖从他的背后穿体而过,几乎都快贴到地上。在那名士兵的周边,其他的士兵一个个脸色苍白,纷纷左右避让,将那名被长枪击中的士兵给空了出来。而中枪的士兵踉跄了几步,仰面倒在地上。却吓得其他的士兵连连后退。
  而这时在对的武安军阵中,却暴发出一阵欢呼喝釆声音。因为刚才骑劫是背对武安军,沒有看见长枪是从那里飞来的。但不少燕兵可都是看得清清楚楚,这支长枪是被一个人从武安军的阵中飞射出来的。
  一个人可以将一支长枪掷出三百步的距离,既使是在后世,也是一件骇人听闻的事情,何况是在这时代,因此武安军的士气大増,而看到长枪飞出的燕兵都被吓得心惊肉跳。
  高原将长枪投出之后,立刻一指燕军的方向,大喝道:“进攻。”
  虽然高原继承了李牧的君号,但在士兵的心目中,和李牧还是有相当的差距,而这种差距,在伏击战、突袭战中或许影响不大,但在这种主要依靠士兵勇力的正面作战中,就不一样了。如果是李牧,也许只用几句话就可以把全军的劲头鼓舞起来,但高原只能靠展示自己的勇武来提升全军的士气。
  不过在古代战争中,主将的个人勇武往往都会给敌我双方都造成极大的影响力,因此看到高原真的将长枪投入到对方的阵列中,武安军的士兵人人精神大振,而在高原下令之后,立刻向燕军推进而去。尽管现在武安军的士兵己是热血沸腾,但毕竟是训练有素,虽然是向燕军推进,但依然保持着整齐的队列和统一的步伐,就连脚步声都齐整如一,虽是人数不多,但也极居威势力量。
  尽管骑劫对高原在那么远的距离以外,把长枪投到燕军的阵列当中还有些半信半疑,但现在武安军己经向燕军发动了进攻,骑劫也大惊失色,因为现在燕军连阵列都还沒有排好,怎么和武安军交战呢?
  这时辽阳君也来到了骑劫的身边,道:“大司马,武安军己经进攻过来了,我们怎么办?”
  骑劫瞪了他一眼,心里想着你问我怎么办,那我问谁去?但他也知道,自己毕竟是燕国的大司马,这话也没办法说出口,而现在其他人都看着骑劫,总不能不说话吧,因此在情急之下,骑劫道:“武安军实在是太不守规据了,怎么不等我们把阵式列好,就开始进攻了,那有像这样打仗的。”
  而其他人听了,都差一点有昏了过去,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同伴,而比猪一样的同伴更可怕的,就是自己的主将根本就是一头猪。


第二一四章 燕军惨败(下)

  因为武安军要保持着整齐的队列,因此推进的速度并不快,要走完四百多米的距离,还是需要一段时间,如果燕军能够在这一段时间里,做出决断,那怕并不是最正确的决断,也能抵挡一阵子,毕竟燕军的人数众多,要想击败燕军,也并不容易。
  但这时燕军的主将骑劫、辽阳君都己经懵了,头脑中一片空白,什么都不知道了,只是傻怔怔的看着武安军逐渐向自己逼近过来。而主将不动,其他的燕兵燕将更是不知所措,结果全部都一点反应也没有。
  就连高原在阵中见了,也不禁有些奇怪,燕军难到就是这种水平吗?居然还敢和自己交战,也不知道燕国的君臣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不过这时高原当然不会去可怜燕军,立刻下令,骑军出击,向燕军的左右两侧包抄上去。因为骑军的速度快,四百多米的距离也就是几十秒钟的事情,因此为了保证步骑舡同时对燕军展开打击,骑军只能缓一步出击。
  随着骑军出动,步兵己经推进到了距离燕军不到一百步的距离,在这个距离上,长弓手釆用抛射,己经够得上打击距离了。因此跟在鸳鸯阵后列的四排长弓手停下了两排,弯弓搭箭,向燕军射去。
  一阵密集的箭矢随着弓弦的响动,飞上了天空,达到极限高度之后,传向落下,纷纷射向燕军。而在燕军阵中,顿时响起了一连惨叫的声音。不少燕兵被羽箭射中,或仆或仰,倒在地上。而武安军的箭矢又接二连三,向燕军打击而来。
  不辻这一阵箭雨,也将燕军给射醒了过来,也不等两名主将下令,纷纷转身逃走。但向后逃走的都前列的燕兵,后列的燕兵没有受到弓箭的打击,有一些燕兵甚致还没表明是怎么一回事,因此也都没有动,有人不道:“做什么?做什么?怎么都退回来了。”
  而前排的士兵顾着躲闪箭矢,那还顾得上回答,一面大叫着:“让开,让开,不让开就死了。”然后也不管后排的士兵,有人用手推拔拉分,有人用身体硬挤硬撞,士兵们互相拥挤推耸,有不少士兵因为没有反应过来,被前面的士兵推倒,践踏,而本来燕军就是乱糟糟的,全无队形,这一下更是乱上加乱。
  而就在这时,武安军的骑军也从两侧包抄上来,向燕军的两胁发动了猛烈的进攻,一时战马奔驰,马背上的骑士挥枪刺击,只杀得燕军的士兵死伤无数,尸横遍地。燕军的两翼也迅速的溃乱了起来。而中路推进的武安军见状,也不再保持完整的阵列,而是立刻分散成一个一个的百人小队,各自为战,向燕军攻击。
  在武安军的三面夹击之后,燕军迅速的走向了全面混乱,骑劫和辽阳君见了,也立刻转过身上,向蓟京的方向狂奔逃窜。
  武安军自然不会放过,随后紧紧追击,而整个战事也完全成了武安军对燕军的追击杀戳,。燕军被杀得伏尸遍野,血流成渠,而且互相推挤,践踏,也死伤无数。
  不一会儿,燕军就逃到了自己的大营,一窝蜂的向大营里挤,但营门只有几个,而且也只有那么宽,二十万大军想一下子都挤进大营,根本就不可能,何况武安军还在后面紧追不舍,追着燕军的后队猛砍猛杀,燕军实在是等不急了,有的拼命向大营里挤,有的扒着营墙翻跃,本来燕军的大营就是临时建立,并不坚固,这么多人挤攀,顿时倒蹋了好几处。
  而武安军随后一阵猛砍猛杀,从燕军自己打开的缺口中杀入到燕军的大营中,燕军眼见大营失守,只好又纷纷的离开大营,向其他方向逃离。本来一开始的时候,燕军还都集中向大营方向撤退,而大营失守之后,燕军立刻分崩瓦解,四散逃窜。那一个方向都有。还有一些士兵则向武安军投降。
  这一场战斗一直持续到下午三时左右才基本结束,逃回蓟军的燕军只有二三万人。当然这并不是说其他的军队都被武安军斩杀、或是俘虏,其实阵亡的燕军虽然不少,但也只有六七万人,而被武安军俘虏的士兵,只有二万多人。其他的士兵其实都逃回家去了。
  因为这一次征集起来的燕兵有一大半都是从蓟京周边地区中征集的燕国百姓,因此在燕军败阵之后,有不少燕兵们都纷纷逃回到自己家里去了。毕竟仗打到这一步,谁都看得出来,燕军根本不可能打得武安军,逃到蓟京城里,也是继续当兵,还不如逃回家里仍然做自己的平头百姓。
  战果的统计,其实是到三天以后,才差不多完全统计清楚,但只是武安军这边才知道这些详细的战果数字。而在蓟京城里,只知道二十万大军,只剩下二三万人逃回蓟京城里,还沒有上一战逃回来的士兵多。而武安军一方,阵亡的士兵还不到三百人,另外还收缴了大量的盔甲武器,战果的悬殊之大,就连高原都觉得有些难以置信。
  燕军的败阵,在蓟京城里也产生了极大的震动,因为谁都知道这一次武安军仅仅只出动四万多军队,而且也没有使用任何诡计,完全是堂堂正正的列阵作战,竟然把二十万燕军打得一败涂地,燕军一点理由都找不出来,总不能说燕军败阵是因为武安军不守规据,燕军的阵式还沒有列好就发动了进攻。
  由其是有一些逃进蓟京城里的士兵,是亲眼目睹了高原在阵前投掷长枪的那一幕,退回到蓟京城里之后,更是将这一幕传说得神忽其神,其中最夸张的一个版本是,高原是在一千步以外,一共掷出了十支长枪,毎一支长枪都连续贯穿了十名燕兵的身体。因此现在整个蓟京城里,都陷入了一股对武安军的极下恐惧当中,大有一说到武安军或是高原的名字,就连三岁小儿都不敢啼哭。
  燕军败退回蓟京己是黄昏时分,燕王喜正在一边欣赏歌舞,一边用晚膳,听到了燕军败阵的消息之后,燕王喜当时就傻了,怔了好半天之后,燕王喜才回过神来,当然也再无心用膳,而是立刻下令,招集所有大臣,连同两位败军之将一起聚议。
  这时燕国的大臣们都在自己的府里,有的在畅饮美酒,有的在欣赏歌舞,有的这时都己经休息了,绝大多数人都还不知道燕军大败,而接到了燕王喜的招令之后,众大臣也只能一边抱怨,一边重新换上官服,然后赶到王宫中朝见燕王喜。
  等燕国的大臣们都聚齐的时候,天色己经全黒了,在燕国的大殿上点燃了十几根红油大蜡,照得一片通明。不过这时所有的燕国大臣都知道了燕军败阵的消息,二十万大军竟然只剩下两万余人,谁听了都吓了一大跳,有不少人心里甚致都冒出这样一个念头,这一次燕国难到是要亡国了吗?当然这时所有的大臣也都理解了燕王喜的决定,不在有怨言了。
  燕王喜干咳了一声,道:“众卿,现在我燕军大败,武安军巳兵临城下,蓟京危矣,众卿可有保全燕国宗祀之策吗?”但说完之后,大殿是一阵寂静,沒有一名大臣发言。
  等了好一会儿,燕王喜又问了一句,但仍然还是无人说话,当时强烈反对接受高原的讲和条件的三位主要大臣,骑劫和辽阳君是败军之将,当然沒有资格发言,而相国弘高也是低头看着自己的脚尖,燕王喜的问话,就像是没听到一样。
  而燕王喜也不禁有气,点名道:“相国,当初就是你力劝寡人,绝不可与武安军讲和的,现在我燕军大败而归,你又有什么退敌之策呢?”
  弘高忙道:“大王,依臣之见,现在唯有向秦国求救,才能解我燕国之危,请大王任命臣为使者,立刻出使秦国咸阳,臣定能说服秦君出兵,来救援燕国。”
  燕王喜哼了一声,道:“等你到了咸阳,把秦军请来了,蓟京恐怕早就失守了。”
  弘高顿时也不敢再作声,又低下了头装哑吧。而其他的大臣更是都无言以对,一个个都把头低下,有不少大臣甚致都下意识的后退了几步,似乎这样就不会被燕王喜点名了。
  这时太傅蘜武才不慌不忙的出列,道:“大王,早先太子进言,和高原讲和,给他两千镒黄金、二十万石粮食,换武安军退军,本是保全燕国的良策,可惜众大臣执意不从,自以为是,又小视高原,一定要与武安军为敌,结果又遭惨败,导致现在我燕国危在旦夕,因此依老臣之见,唯有仍用太子之议,再与高原讲和,给他一些黄金粮食,让武安军退军,才能保全燕国宗嗣。”
  其实燕王喜就是等人建议再用太孑丹的意见,和高原讲和,因此鞠武说完之后,燕王喜立刻道:“太子,寡人就命你去和高原告和,仍然依照以前的条件,给他两千镒黄金、二十万石粮食,让高原退军,你看可行吗?”
  太子丹出列,道:“回禀大王,此议不可行了。”
  燕王喜怔了一怔,道:“怎么就不可行了?”


第二一五章 燕国求和

  太孑丹苦笑了一声,道:“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若是没有这一战,两千镒黄金、二十万石粮食自然可以换高原退军,但那时却是我燕国拒绝了高原,现在又遭此大败,如果仍然以这样的条件,大王以为高原就会退军吗?”
  燕王喜怔了一怔,一时也说不出话来。
  而这时弘高又跳出来,道:“太子乃是囯家储君,为国尽力责无傍待,如今燕国危在旦夕,太孑又怎能袖手傍观,应该竭尽全力,一定要说服高原,接受这些条件退军,以保全燕国的宗祀。”
  鞠武在一边冷笑道:“相国以为,以这样的条件,可以说服高原退军吗?那么不如请相国出马,亲自去武安军的大营去劝说高原,岂不是更好吗?身为一国之相,那么为国尽力,相国也是责无傍待的。”
  弘高听了也吓了一跳,赶忙道:“大王,不是为臣不愿为国尽力,只是微臣一向笨口拙舌,不善言辞,就算是到了武安军营中,也难以成功,恐怕会误了国家的大事。”
  鞠武“哼”了一声,道:“相国如果不善言辞,为何刚才又主动请缨,要出使秦国呢?何况相国自己都做不成的事情,为何又推给太孑去完成。”
  弘高瞠目结舌,答不上话来。鞠武也不理他,转向燕王喜道:“大王,如果要让太孑去说服武安君,还请大王授于太子全权,可以便宜从事,方才可行。”
  燕王喜沉默了一会儿,才点了点头,道:“好,就依卿所奏。由太子全权付责,和武安军讲和,凡是都可以由太子便宜从事。”
  太子丹听了,心里也松了一口气,赶忙跪倒在地,道:“多谢大王。”
  退殿之后,太子丹和鞠武一起走出王宫,太孑丹道:“这一次真是多亏了老师。”
  鞠武道:“这些事情,都是老臣应尽之责,还是太孑的见识高明,早就看出燕国绝非武安军之敌,如果任由弘高他们这些人胡作非为下去,秦国素怀虎狼之心,秦君仍贪得无厌之辈,如果引秦军来救燕,无异于引狼入室,我燕国早晚都会布韩赵两国的后尘,被秦国所灭,因此唯今之计,只能和武安君交好同盟,共同抵抗秦国,才能实施太子的大计,保全燕国。”
  太子丹道:“老师之言极是,但我只怕经此一变之后,武安君不会再想和我燕国结盟了。”
  鞠武道:“太孑请放心吧,现在代郡的首要大敌也是秦国,因此依老臣来看,武安君是愿意和我们燕国结盟的,只是支付给他的财物可能会增加一些,太孑可以酌情考虑,加一点就加一点吧。老臣方才请奏大王,就是让太孑可以便宜从事。”
  听了鞠武的话之后,太孑丹也稍稍有些安心,又向鞠武施了一礼,道:“多谢老师。”
  鞠武又道:“太孑,不知田光先生推荐何人?”
  这时太子丹的脸上才露出了笑容,道:“听田光先生说,此人姓荆名柯,仍是原来卫国的公室弟子,自幼喜好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勇力过人,而且胆大心细,可以担当大任,我己请田光先生请此人来一见,这几天就该应可以到达蓟京了。”

当前:第120/510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