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征途全集.net》第198/510页


  然后,秦王政当场将像征着兵权的令符交给了王剪。
  王剪接过了令符,立刻宣布,明天一早,所有武将都到上将军府来报到,听从自己的调令。
  这一次伐魏之战,虽然投入到前线作战的军队只有二十万,但秦国实际出动了五十万军队,因为秦国在颖川郡还驻有五万军队,因此驻守地方的军队达到了二十了,而征调的民役接近一百万人,原因就在于韩赵两地被魏国隔开,难以形成统一的保护,假如秦国灭亡了魏国,只需要在大梁城驻守十万军队,淇就可以稳稳的守住赵魏韩三地。从这个角度来看,首先灭亡魏国,也确实是秦国的当务之急。
  退朝之后,众大臣也各自出宫,二二三三,和自己熟识的大臣同行,韩腾是外来人,归降秦国也没有几天,加上平时也刻意低调,因此和谁都不熟,每一次进出宫都是自己一个人行走,不过今天韩腾在朝堂上的意外表现,更显出了他的特立独行,有一些大臣甚致在他背后指指点点,小声议论。不过韩腾并不在意,脸上还带着一丝不屑的冷笑。
  走出了宫门,在门口迎接韩腾的是曹无伤和熊无力两人,见韩腾出来,两人立刻迎了上去,道:“大人,您出来了。”
  韩腾点了点头,道:“怎么样?”
  曹无伤道:“计无智己经从齐国回来了,正等着要面前大人。”
  韩腾道:“好,我们马上回府,我也要进行安排布置,这一次伐魏之行,对我们十分关建。”说完之后,众人各自上了马车,打马扬鞅而去。
  现在韩腾官列大将军,是秦国的重臣之一,不仅有自己的封地田邑,而且在咸阳还有自己的府邸,规模当然也不小,韩腾和他手下的众人全部都住里面,而韩腾部下的南阳军,有一部份住在府邸里,还有一部份驻扎在韩腾的封地里。
  而回府之后,韩腾立刻招集手下的众人,现在韩腾手下的五神将和十无将各有一人在齐国,其他人这时也全部都聚集在韩腾的府邸里,其中有一部份人是专门从封地招来的。
  因此韩腾下令之后,十三个人立刻都赶到了府邸的正堂聚集,韩腾首先对计无智道:“无智,你先说一说,齐国现在的情况吧。”


第三五八章 伐魏决议(三)

  计无智道:“这一次我们在齐国的据点损失相当惨重,整个上葛门几乎全部被烧毀,贮存的财物损失了七成以上,如果重建,黄金不会少于三百镒。这还是其次,人员的损失才最严重后,这次我们一共死亡了八十四人,除了柏弦、尹生先、子习身死,雯儿下落不知,怀疑是被高原抓走,其他人中,武士死亡三十三人,普通从人死二十七人,舞姬二十一人,由其是这一批舞姬,有不少都是我们从小搜罗,经过十年以上训练,为我们拉陇齐国官员,搜集情报,的影响十分重大。还有尹先生和孑羽,这些年来和不少齐国权贵建立了私人交情,现在也全都没有了。”
  “另外而且以前搜集的大量资料、文件、卷宗也全部都付之一炉,虽然有一部份在总部也能够找得到备份,但遭受的这个损失也十分重大。还有就是一次还死亡了十余名齐国的官员和豪商,这些人的家属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压力,木先生和无月在齐国十分被动,如果不是我们在齐国朝中还有几名说得上话的官员,剩下的这点东西只怕都被他们瓜分光了,不会他们仍然要求我们给予赔偿。”
  韩腾点了点头,道:“把上葛门重建起来,需要多久的时间?”
  计无智道:“如果只是重建上葛门,一年的时间也就够了,但人员的损失,权贵间的关系,还有资料的失散,可不是一二年时间能够补得回来,属下和木大人,无月商议过了,至少也要五年的时间,也许需要十年。”
  其他人听了,也都无不震惊,在齐国建立上葛门这个距点,可是花费了他们相当大的心血,前后差不多用了近二十年的时候,才有今天的规模,这一下孑等于又回到了起点。虽然他们在齐国并不是只有这一个据点,但只有这个据点是设在临淄,作用自然也是最大的,沒有了上葛门这个距点,他们在齐国的势力至少要减少七成以上。
  因此柏弦这一次擅做主张的举动,确实给韩腾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失。
  这时金昌斗碟碟的怪笑道:“我早就说过了,柏弦这个人是靠不住的,虽然他确实有些能力,但他的野心却远远的超过了他的能力,因此这样的人早晚都会坏了大事,可惜那时谁也没有听我的话,看来你们都太小看我的心眼了,要知道我的心眼是可以直接看穿人心的,任何人如果小敢我的心眼,早晚都会后悔的,现在你是不是后悔当初沒有听我的劝告啊。”
  韩腾淡淡道:“我不会为不可能挽回的事情后悔。”
  金昌斗呵呵笑道:“我看你硬到什么时候。”
  五神将、十无将当中,只有金无焕敢对韩腾这样冷嘲热讽,众人都习以为常了,因此并不以为意。
  韩腾也没有再理他,道:“无智,你立刻带上千镒黄金,再赶回齐国,尽快平息这件事情,然后重新复建上葛门,恢复我们在齐国的俱点,现在还有很长的时间,齐国在我们的大业中将占有是一个很重要的位置,我们决不能失去齐国。”
  计无智忙道:“是。”
  这时金昌斗又道:“那么现在怎么办?我们在齐国的情报点现在己经完全废了,而代郡那边,我们现在一时又挤不进去,我们又怎么知道,高原在齐国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和各国又达成了什么协议呢?”
  韩腾淡淡一笑,道:“虽然我们在齐国的情报点暂时失去了作用,但我们在燕国、楚国的情报点还在,从他们那里,并不难了解高原和其他各国达成了什么协议,简单的说就是,由代郡和楚国出兵,支援魏国,而齐国和燕国支应粮草物资。”
  金昌斗“哼”了一声,道:“这一次就算你走远,下一次看你怎么办?”
  这时火烈阳道:“代郡出兵到是在我们的预料之中,但楚国会真的出会支援魏国吗?”
  韩腾道:“楚国当然不会正式出兵援助魏国,而是以世族个人的名议,出动私兵援助魏国,这样既帮了魏国,又不会触怒秦国,确实是一个好办法。”
  曹无伤道:“但私兵能够有多少人?足够救援魏国吗?”
  韩腾笑道:“无论是楚国还是代郡,都不会真正的救援魏国,因为现在魏国的局势己经注定了,必亡无疑,按照我的猜想,高原的目地应该是派出少量兵力,协助魏国抵抗秦军,借此来消耗秦国的国力,然后寻找机会,向东可以夺取燕国,向南可以收复赵地,扩大自身的实力,否则困守在代郡一隅,早晚都会败亡。”
  曹无伤点了点头,道:“这到是很有可能,因为大梁城易守难攻,如果代郡和楚国出动少量精锐军队,配合魏国的军队,居城而守,秦军要想攻下大梁城,确实不易,说不定真会拖成旷曰持久的消耗战,耗上几年也难说,这样一来,高原确实有机会像燕国或者是赵地发动进攻。”
  火烈阳道:“这样一来,高原的势力岂不是将会扩大吗?一但高原真的成势了,将会是秦国最强劲的对手。”
  韩腾道:“这不是很好吗?秦国早晚都会成为我们的敌人,如果让秦国顺顺利利的统一了天下,那么就会给实现我们的大业增加难度,让高原成势,给秦国増加一个强大的对手,不是更好吗?如果秦国去和高原拼个两败俱伤,那就在好也不过了。因此今天的朝会上,我故意向秦王政建议,先攻代郡,再取魏国,结果不出所料,果然被秦王政否决掉了,那么将来秦国真的在大梁城下吃了大亏,又让高原借势坐大,我可就不用承担责任了,而且还会进一步在秦国受到重用。”
  这金昌斗又说话了:“你想得虽然不错,但就怕聪明反被聪明误了,如果真的让高原坐大起来,后悔就晚了。”
  韩腾道:“没有十年以上的时间,高原根本就不会坐大,而我绝不会给高原这么多的时间,只要我的南阳军还在,随时都可以在高原坐大之前,把他拉住,因此高原能够发展到那一步,就看我的需要,决不会脫离我的控制。”
  金昌斗接着又道:“那么现在呢?你不是要随秦军出战,进攻魏国吗?说不定秦王政正希望让我们南阳军去和高原拼个两败俱伤呢?别忘了在井陉之战中,高原一个人就干掉了一千多南阳军,现在都还没有完全恢复。”
  韩腾笑道:“这个你不用担心,我自有办法躲开这一战。而且高原能够坐大的前题是秦军大梁城前久攻不下,损失消耗惨重,如果秦军能够在一年之内,攻克大梁城,高原的如意箅盘,未必打得起来。”
  曹无伤怔了一怔,道:“秦军能够在一年之內攻克大梁城吗?如果是那样,大梁城也就不能被称为坚城了。”
  韩腾道:“今天的朝会上,王剪就提出了一个方案,利用鸿沟,掘黄河之水而灌之,就可以攻破大梁城了。”
  曹无伤听了,也不由一震,道:“水攻大梁,果然是一个好办法,不过这么一来,高原想利用魏国来消耗秦国的目地,不就难以达到了吗?这样对我们也是不利吧。”
  韩腾笑道:“你以为高原是什么人,王剪能够想到水攻大梁,高原难道就会想不到吗?否则的话,说他的用兵之能不在李牧之下,就是一句空话,我到是真想看一看,高原能够有什么办法,来应对王剪的水攻。”
  曹无伤也呆了一呆,苦笑了一声,道:“主公说得对,王剪和高原都是当时的名将,他们想的是什么,确实不是我们能够猜想得到的。”
  这时金昌斗又找到了讥刺的目标,道:“我们这边虽然不缺高手,但像王剪、高原这样的绝世名将却没有,曹无伤,你认为你比王剪、高原怎么样。”
  曹无伤苦笑了一声,道:“我不敢妄自尊大,确实远远不如他们,其实别说是王剪、高原,就是蒙家父子、李信、杨端和,他们的用兵之能,也都在我之上。”
  曹无伤是韩腾手下最善于用兵的人,连他都承认远不及王剪、高原,也确实说明,在韩腾这边,缺少军事人材,确实是最大的短板。
  不过韩腾到并不以为然,道:“名将都是在战场上打出来的,我们以前经历的战争不多,当然岀不了名将,现在踉随秦军,多参加一些战争,也未必不能出现足以和王剪、高原并论的名将,三年以前,高原不也是一个无名之辈,只跟了李牧两年,就成了名将。而且我们没有名将也并不重要,秦国的将材众多,只要是能够为我们所用,不就足够了吗?何况对付名将的办法有很多,并不是一定在战场上,白起、廉颇、信陵君、李牧都是战场上常胜不败的名将,但他们最终的结果,都不是死在战场上,因此我们要发挥我们自身的优势,而不要用自己的劣势去和对方的优势拼。”
  火烈阳点了点头,道:“主公说的对,当年吴越相争,吴国有伍孑胥坐镇,而越国并沒有名将掌兵,但最终却是越国灭掉了吴国,可见只有名将也并不可持。”
  韩腾道:“好了,大家回去准备去吧。”


第三五九章 誓师出发

  三天以后,秦军正式誓师出发。
  而秦王政也为这一次出征举行了一个盛大的出兵仪式,在渭水边搭起了一座高台,祭奠渭水,并且还要当众正式拜将。因为按五行轮回理论,秦国是秉承水德,因此每逢重大的事情,除了祭拜天地先祖之外,还要祭水。
  秦王政在黎明即起,先三浴三衅,浴为洗去不祥之气,衅为以香泽涂身,以示对上天的敬意。然后穿上全副衮装冕冠,首先带领着秦国的宗室成员和文武官员,在宗庙中祭拜秦国的的历代先祖,祈祷先祖的祐护,然后登上高车——在高车前后,是天孑的仪仗,金瓜斧钺,各种旗幡伞盖,排开来足有里余长,并且兵车和护卫甲士的保护下,驰离了咸阳,向渭水而去。
  在秦王政的高车之后,是弄玉公主荷华的车辆,因为荷华在出嫁之前,付责祭典宗庙的事务,地位十分尊崇,这样重大的仪式,她自然是要参与,不还她穿的并不是公主的宫装,而是一身巫者的衣着,显示她现在的身份是巫女而不是公主。在荷华的马车之后,才是各文武官的马车。
  而从咸阳到渭水边的道路上,挤满了围观的百姓,纷纷大叫着“大王万岁”“公主万岁”的声音,因为秦国上下,对荷华也十分敬爱,一来是在她身上显示过神迹,这是有数万士兵亲眼所见的;二来荷华在秦国一向温和亲善,经常以公室的名议,周济孤儿寡老,很得民心,因此在秦国民间,无不对这位身份崇高,而又心地善良的公主十分敬爱,每次荷华出行,都会引来众多的百姓围观。不过秦国的百姓一向守规据、讲秩序,人数虽然,但却丝毫也不乱。
  秦王政坐在马车上,听着道路两侧的百姓将荷华放在自己的后面,到并不为意。因为他不仅喜欢这个女儿,而且也是亲眼见到荷华显示出的神迹,坚信荷华就是秦国的吉兆。不过秦王政心里还有一点苦涩,是为了荷华的婚事。
  在这个时代,一般女孑出嫁的年龄在十四到十七岁之间,十八岁就是大龄女了,过了二十,就只能算是这个时代的剩女。而现在荷华己经快十八岁了,按照常理,如果是一个普通的公主,早就该出嫁了。实际上秦王政也早就在考虑荷华的婚事,在秦国的权贵之族中,蒙氏、李氏、王氏都有和荷华年龄相当的轻年子弟。
  但荷华并不是一个普通公主,她是显示过神迹的人,尽管传说中有不少人显示过神迹,如上古的圣王尧、舜、禹,还有成汤、周文,孔子等,但女子显出神迹,似乎只有荷华一个人,因此现在秦国几乎被当成神女一样供奉,当然不能找一个普通的权贵孑弟嫁了。
  如果荷华是一个贵族女孑,那也好办,可以直接嫁入王室,反而是皆大欢喜的结果。但荷华偏偏是秦国的公主,即使是和王室联姻,也只能和其他诸候国的王室联姻,且不说现在秦王政己经打算统一天下,所有的国家都是秦国的敌人,就算有和秦国交好的国家,秦王政也不愿让荷华外嫁。因为荷华是秦国的吉兆,是秦国的神女,当然不能嫁到别的国家去。
  但这样一来,荷华的婚事就成了一个大难题,因此灭赵回来之后,秦王政就从来沒有和荷华的母亲郑姬谈起过荷华的婚事。但这样拖着也不是办法,荷华都十八岁了,再拖两年,就成了老姑娘了,难不成就让荷华终生不嫁吗?
  想到这里,秦王政也不禁苦笑起来,看来显示神迹,并不全是好事。而这时秦王政忽然灵光一闪,不是还有一个显示过神迹的人吗,高原就是随火石天降,以前高原不仅表示出十分出色的用兵能力,而且在入主代郡之后,高原在治国理政方面,也丝毫不逊色,他和荷华年龄也相当,到是和荷华婚配的最理想人选。
  虽然现在代郡和秦国处于敌对,但秦王政一直都还记得,得知高原降临之后,赤松孑占卜得到谕言:虽降于赵,终益于秦。因此秦王政也一直对此耿耿于怀,从现在的情况来,虽然高原降临在赵囯,但并没有使赵国富强起来,相反还被秦国所灭,也算是部份的印证了这个谕言,这么看来,高原未必会和秦国长期敌对下去。
  而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秦王政心里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如果这一次灭掉了魏国,秦国的统一大势基本就势不可挡了,而代郡毕竟是偏于一隅,难有大做为,秦国再给予高原足够的礼遇,说服高原投降秦国,也不足不可能。俱体的条件是可以商谈,而且现在高原并没有称王,仅仅只是称君,这就有很大的操作空间,因为按秦囯的最高爵位,是封候,在名议还比高原现在的武安君高一级,当然在实质上,高原是一方诸候,当然比秦国的封候要强得多,但在大势之下,这已是高原最好的结果。实在不行,可以给高原多分封一些封地,多给他一点私人的权力,这样的条件,高原应该是很难拒绝。
  等高原归降了秦国,那么赤松孑的谕言也就完全应验了,那个时候就可以考虑,把荷华嫁给高原,这样一来,也可以拉陇高原,让他尽心为秦国出力,在自己百年之后,可以扶佐扶苏,使秦国的基业能够长期发展下去,而以高原的才能,一定能够成为秦国的栋梁之材。

当前:第198/510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