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征途全集.net》第203/510页


  曹无伤道:“主公,让我带领南阳军出战吧,我相信南阳军一定能够战胜代军的。”
  韩腾点了点头,道:“好,就由你带军出战,石无为、杨无畏,你们两人随曹无伤一起出战,看一看到底是我们南阳军厉害,还是代军厉害。”
  三人立刻允诺一声,带兵出击。
  而就在这时,战场上的局势己经发生了变化,秦军的抵抗力终于达到临界点,溃败了下来。


第三六七章 荥口之战(二)

  见秦军溃败,高原立刻下令,全军出击,趁着现在气势正盛的时候,向秦军发动全面的进攻。
  随着代军阵中的号角吹响,另外两个方阵的背嵬军士兵也都开始向前推进而去。
  而在全军左侧后方的姜桓武一挥手中的大棍,大喝道:“出击。”说着,双腿猛夹马腹,战马发出了一声咆哮,撒开了四肢,冲了出来,而在他的身后,蕃勇军的骑兵们纷纷催动战马,跟随着姜桓武一起,绕过一个大弧线,向秦军的侧翼冲击而迎去。另一侧的蕃勇军骑兵也在同时杀出了队列,从另一个方面,几乎是相同的弧线路径,杀向了秦军。
  韩腾也没有想到,尽管在刚才的一战中,代军大占上风,但代军的人数明显少于秦军,竟然敢主动向秦军发动全面的进攻,这时,曹无伤、石无为、杨无畏三人己经带领着南阳军出战,显然是不可能撤下来了,因此韩腾也下令,剩下的三个方队的秦军出动两个方阵,迎战代军,同时又命令两侧的战车和骑兵也分别出击,迎战代军的骑军。战斗也进入到了全面接战阶段。
  这时曹无伤挥舞着一柄长达七尺的阔剑,一人当先,带领着南阳军的士兵,冲向代军,而石无为和杨无畏各使一支青铜长戟,一左一右的跟在曹无伤的侧后方。
  迎着曹无伤等三人冲上来的是一个鸳鸯阵小队,当先两面巨大的方盾,将全队的士兵几乎护住了大半,后面的士兵开弓放箭,射向三人。
  只见曹无伤将阔剑挥动,舞出一片匹练般的光瀑,将射向三人的箭矢一一的击落,然后抢上几步,举起手的阔剑,向一面方盾猛砍而去。
  “咚!”
  尽管持盾的士兵尽力的顶着方盾抵挡,但还是吃不住对方这一剑砍在盾上的巨大力量,结果连人带盾都被砍得向后倒飞了出去。而曹无伤紧接着向另一面方盾上横撞了过去,那一名持盾士兵也被撞得向另一侧跌跌撞撞连移了数步,终于吃不住力,跌倒在地上。
  不过虽然失了最大的屏障,但代军的士兵们却丝毫也不乱,因为在平时的训练中,各种情况下的外理方式都有练习过,由其是这种失去两面方盾的保护战术,更是训练的重点。只见两名狼笼兵立刻挥动手中的狼笼,刺向曹无伤,但他们的目地不是要对曹无伤造成杀伤,而是利用狼笼丫丫叉叉的特性,挡住曹无伤,为后面预备士兵重新拾起方盾,建立防线赢得时间,有一名士兵拾起了方盾,赶到队列的前方去重建防线,而四名长枪兵也都举着长枪,向石无为、杨无畏刺去。后面的投枪手、弓弩手也将标枪、箭矢拼命的向对手投射。
  如果是对阵普通的秦兵,代军的士兵也许还能够马上重新组建好防线,继续以鸳鸯阵的战术与秦军交战。但这一次代军士兵面对的不是普通的秦兵,而是三名俱有超强实力的高手。
  而在失去了两面大盾的掩护之后,鸳鸯阵的威力也大减,曹无力双手执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连续在两支狼笼上砍击了六七下,一连砍断了四五根枝丫,而两名狼笼手顿时觉得虎口酸痛,差一点就握不住狼笼,而石无为和杨无畏两人分别手使长戟,和四名长枪兵交战,两人手中的长戟运转如飞,转眼之间,就有两名长枪兵被刺倒,虽然这时后面的投枪手、弓弩手还向三人投射出了几支枪箭,但也不能挽回这个鸳鸯阵小队的失利。
  躲过了投向自己的一支标枪之后,曹无伤的长剑一展,两名狼笼兵的胸甲被砍开,鲜血喷涌而去,石无为和杨无畏的长戟连刺,转眼间就刺倒了四五名代兵,不过三人也受到了一些伤损,杨无畏的左臂中了一箭,而曹无伤的右颊也被划出一道两寸长的血口。而石无为也中了两箭,好在是都被盔甲挡住,才没有受伤。
  而剩下的代兵见大势己去,立刻纷纷后退,躲在其他的鸳鸯阵小队的后面。因为鸳鸯阵是一个十分讲究配合和技术的阵形,因此每一名组成鸳鸯阵的士兵都是要经过长时的严格训练,才能够达到配合熟练。这支军还从李牧时代就开始训练,经过了三四年的时间,到现在也才不过训练出了这六千士兵。因此不能让他们白白的战死。高原就做出规定,一个鸳鸯阵小队的士兵阵亡达到六名的时候,全队可以从战场上撤退,这样逃下来的士兵就可以比较容易重新组成新的鸳鸯阵小队了。
  虽然击破了一个鸳鸯阵的小队,三人却没有半点高兴的情绪,因为以这三人的武艺,任何一人对阵二十名普通士兵,也不会太费力气的击败他们,而三人合力才击破了一个鸳鸯阵,而且还受到了一定的伤损,实在是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事情。
  而就在三人合力击破了一个鸳鸯阵的同时,其他的南阳军士兵也都纷纷和鸳鸯阵接战,虽然其他南阳军的士兵没有他们三人那么强的实力,但和其他普通的秦兵相比,还是要强过了不少,而且也不是三人攻击一个鸳鸯阵,至少是其中十几名士兵之力,与一个鸳鸯阵交战。
  尽管鸳鸯阵配合精妙,但南阳军的士兵确实战斗力强捍,由其是南阳军的士兵也似乎找到了对付鸳鸯阵的办法,就是首先打开挡在鸳鸯阵前的两面大盾,只要将这两面大盾击开,鸳鸯阵的威力就下降了一半。因此南阳军的士兵一上来就猛烈的撞击大盾,等把这两面大盾撞开之后,再一起杀上,凭借自己强悍的战斗力,将其他的代军杀散,击破鸳鸯阵。
  由其是曹无伤、石无为、杨无畏三人,各带领着一队士兵冲杀,一连打破了好几个鸳鸯阵,只杀得代军的士兵纷纷丧命。结果在双方初一交手时,鸳鸯阵就接二连三的被击破,再加上有其他的秦军助战,因此一连被打破了三四十余个鸳鸯阵。而逃下来的士兵则立刻在后阵重新组成鸳鸯阵,再度投入到战斗中去。
  不过尽管如此,秦军的伤亡也同样好不到那里去,伤亡的士兵只比代军多,绝不出代军少,就是战斗力强劲的南阳军,也同样伤亡了不少。
  高原见在阵列后方的战车上,纵观战场,对战场上发生的情况看得十分清楚,心里也不由的感叹,南阳军的战斗力果然是强捍,背嵬军自从成军以来,还没有遭遇到这样强劲的对手。但这个时候,代军同样也没有退后的余地,只能拼死力战,和秦军硬拼到底。
  但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交战之后,代军同样也摸索到一些对付对手的办法,因为对手的个人实力要远强于自己,一但失去了两面大盾的掩护,其他的士兵根本就挡不住对手,因此要与对方抗衡,首先就是要保住两面大盾不失。
  于是在与对方交战的时候,两名盾牌手首先将盾牌拄地,用盾牌下端的尖刺插入地面,并用身体顶着盾牌,同时预备的五名士兵也都会上来,帮助他们一起顶住盾牌。这本来是鸳鸯阵对抗骑军或是战车的办法,现在也用上来对付南阳军。
  尽管南阳军的士兵个个悍勇异常,但毕竟也是血肉之躯,单以个人的冲击力,当然是拼不过三四个人,别说是他们,就连曹无伤、石无为、杨无畏三人,也都被盾牌挡住,连撞了好几下,都无法撞破。
  而守住了盾牌之后,鸳鸯阵的威力立刻大増,前排的狼笼兵和长枪手,后排的投枪手和弓弩手纷纷在盾牌的掩护下,和南阳军交战。尽管南阳军的士兵人人悍勇,但在鸳鸯阵的精妙战术配合下,依然占不到多少便易。不过南阳军士兵超强的战斗力,也使代军士兵不可能以像对付其他士兵那么轻松,因此在激战当中,双方的伤亡都不少。
  但南阳军的士兵毕竟只有三千人,只有背嵬军人数的一半,而其他的秦军士兵就相差太远,和鸳鸯阵交战,伤亡就要远远大于代军,不过总体来看,秦军毕竟是人数众多,比代军的一倍还多,而且又有三千南阳军充当主要支柱,因此双方一时杀了个势均力敌,不分上下。而且如果时间长了,代军恐怕还是抵挡不住。
  不过就是这样,也让在城上观战的鲁仁杰和苏护叹为观止了,因此他们是和南阳军交过手的,对南阳军强捍的战斗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像,在战场上,两人是亲眼看到,每一个普通的南阳军士兵都可以一个人击杀数名魏军的士兵,而几名南阳军的主将更是强得难以想像,在他们看来,天下跟本就没有一支军队能够与南阳军相对抗。
  但现在的事实就摆在眼前,代军不仅能够和南阳军抗衡,而且丝毫也不弱于下风,也令两人震惊无比,代军的战斗力,竟也强悍到这个地步吗?看来挡住秦军,并不是不可能的。


第三六八章 荥口之战(三)

  虽然双方的步军势均力敌,而且秦军的后劲明显要强于代军,时间长了,代军肯定不是对手,但还不等代军露出败状,双方的骑军对决就己经分出了胜负。
  首先在兵力上,秦军的骑军只有三千人,只有蕃勇军的一半,就算是加上三百辆战车,也远远不及蕃勇军。何况秦军的骑军仍然还是老式骑俱,平形马鞍,没有马蹬,而蕃勇军都是使用了新式的马俱。本来蕃勇军的士兵就是草原游牧民族组成,从小就生活在马背上,用上了新式马俱,更是如虎添翼。
  本来草原游牧民族就是尚武好战的民族,而且自从归顺高原以来,还是首次上战场作战,因此人人都攒足了一口气,要在这一战中有好的表现,也在高原面前显示一下自己的实力,其实这一战还沒有打,胜负就己经判定,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两边的战况都差不多,双方还没有相遇,隔着五六十步的距离,蕃勇军的士兵就以弓箭首先向秦军展开进攻,秦军虽然也用弓箭还击,但明显不敌蕃勇军,在几轮弓箭之后,秦军的伤亡要远远大于蕃勇军,连战车也翻覆了十几辆。随后双方接近,展开了近身作战。
  尽管秦军骑军的斗志并不在代军之下,也确实十分用力,但双方的差距实在太大了,几乎是一个时代的差距,因此秦军更本就不是对手,不一会儿就被蕃勇军杀得人仰马翻,伤死无数,而战车更是翻覆倾辙,伤亡惨重,不一会儿两翼的秦军就被蕃勇军击散,而蕃勇军立刻分出一支人马,继续追击秦军,而其余的部份则从两侧向秦军的主阵沖杀过来,支援步军的做战。
  幸好是这时秦军还有一个方阵的弓弩兵,当下韩腾立刻下令,将这个方阵分成两批,分别迎此蕃勇军的骑军,阻止蕃勇军攻击战场中的秦军,因为秦军一向是以强弓硬弩而闻名于诸国,因此这时也正是秦军最擅长的作战方式。一时箭矢密如雨点,尽向蕃勇军射去。
  不过面对秦军的强弓硬弩,蕃勇军并没有一味的正面强突,而是分出数支百人的小队,分别从不同的方向,轮番的冲击秦军的阵地,并且用弓箭向秦军还击,同时其他的军队寻找机会,攻击秦军的步军。
  尽管秦军的弓弩确实厉害,但面对蕃勇军这样撒线的游动进攻,也同样的防不胜防,毎一轮蕃勇军的小队冲过之后,虽然都会被射落几个人,但秦军的阵列中,也同样会有更多的士兵被射中,因为骑军是在高速的移动当中,因此秦军的命中并不高,相反,秦军的弓弩手是在原地静止不动,伤亡当然就要大得多了,现在能够守住自己的阵地己经十分免强了,根本无法阻挡蕃勇军向步军战场进攻。
  这时己有几支骑军小队杀入到战场中,不过他们并没有直接冲杀,而是保持着三四十步的距离,以弓箭射击,等秦军追出来,立刻撤走。
  战场也呈显出一个混乱状态,双方的步兵、骑兵,战车互相交错在一起,枪戟戈枪交击、盾牌相撞、箭弩呼啸,战马嘶鸣,战士怒吼,大战场中又分成了数个小战场,而每个小战场相对独立又互相影响,根本就看不出谁占上风,谁处于劣势。
  但在战车上观战的高原却松了一口气,虽然这时战场仍然处于一个胶着状态,而且局面也十分混乱,但高原对整个战局把握得十分清楚,每一个局部的战场,都清晰的反映在高原的头脑中,现在最大的战场仍然是双方的步军对战,尽管代军处于下风,但仍然还可以坚持,而代军的骑军参战之后,立刻取得了战场中的主动权,秦军己经明显的对代军的骑军没有什么办法,因此战局这样发展下去,胜利将最终属于代军。
  而就在这时,秦军阵中的号角再度吹响,秦军主动撤军了。
  虽然韩腾在用兵的能力上不及高原,但他对整个战局的观察力并不比高原逊色,因此对战局的情况也了解得十分清楚,虽然现在双方处于一种僵持状态,但韩腾却十分敏锐的发现,尽管代军的步军阵法十分精妙,但在南阳军带领秦军的打击下,仍然不是对手,但代军的骑军却要远比秦军的骑军、战车强得多,至少在这一支秦军中,对代军的骑军基本沒有什么办法。
  因此韩腾也十分清楚,等时间长了,秦军显然是敌不过代军的,只能趁着现在秦军还并未溃败,极时撤退,还能够脱身,如果等到秦军败了,代军随后追击,那么秦军可就是溃败了。
  撤军的号角吹响之后,秦军立刻开始从战场上撤退,这个时候也体现出秦军确实是训练有素,在撤退中丝毫不乱,互相交错掩护,依次后退,令代军找不到太多的可趁之机。而且鸳鸯阵虽然也可以用来进攻作战,但却并不适合于追击,因为在追击中,前排的盾牌手和长枪兵基本都沒有用。
  如果对方是溃败,代军当然可以不在保持鸳鸯阵的队列,进行自由追攻,但现在秦军撤退有序,还要防止秦军的反击,因此每一个鸳鸯阵仍然保持着完整的阵形,这样一来,自然就快不起来,甴其是最前排的两名盾牌手,毎一面方盾都重达数十斤,举着这样重的盾牌,当然是跑不快的,同时也影响了全队的追击速度。
  不过秦军的撤退,主要是针对传统的步军和战车,但代军还有一支强大的骑军,高原见秦军的撤退井然有序,自己的步兵受制于鸳鸯阵的阵形,根本就占不到任何的优势,因此高原也立刻下令,让步军只用保持对秦军的压力,并不用迫近追击,而命蕃勇军的骑军分从两侧,担任追击秦军的主力。
  同时高原又派人进荥口城通告鲁仁杰和苏护,让两人领魏军出城助战,当然并不是让他们追击秦军,而是让魏军清理战场,抓捕受伤和落单的秦军士兵。尽管秦军训练有素,又军纪严明,但在撤退当中,仍然还是有一些脱离大队的零散士兵,还有一些受伤的秦兵,现在代军当然没有精力来管他们,交给魏军来处理当然是再好也不过了。
  命令传下之后,代军立刻调整了追击的模式,尾随秦军的步军和秦军拉开二十步左右的距离,只是以弓弩射击,但并不迫近,但仍然保持着对秦军强大的压力。而蕃勇军的骑军则从两侧向秦军展开追击,而且蕃勇军并不是一头杀进秦军的阵列中去砍杀,而是将全军分成以二三个百人队为单位的小队,轮番从侧后方冲杀,首先是一阵弓箭射击,把秦军的队形打乱,然后立刻冲杀上来,将打乱的小股秦军和大队分割开,进行围剿。
  这种追击的方式是秦军从来都沒有见过的,因为这个时代的骑兵战术并不成熟,而对抗骑兵的战术更是几乎为零,因此面对代军骑军的追击,秦军就显得办法不多,结果被代军一点一点的零打散敲,就像是蚕食桑叶一样,一层一层的侵消。
  不过就是这样,秦军仍然显示出严格的纪律性,无论代军怎样侵消袭击,仍然保持着严密的阵形,且战且退,并沒有被代军击溃。
  就这样双方你退我进,追追逃逃,一口气追出了二十余里远,尽管秦军损失了相当的兵力,但始终退而不乱,代军一直都无法打乱秦军。高原见状,也不得不佩服秦军,确实是一支铁血之师,就连代军都不敢保证,在这样的局面下,还能保持看有序的阵形,败而不乱。
  而这样长追下去也不是办法,因此高原也决定见好就收,下令收兵回到荥口。
  这时在原战场上,鲁仁杰和苏护己经带领着魏军在打扫战场,收拾秦军遗留下来的武器,同时还抓住了不少的秦兵俘虏。见高原带领代军回来,魏军的士兵们也都不甴自主的挺身前好,向代军施礼致敬,脸上带出了恭敬佩服的神情。
  而鲁仁杰和苏护还有魏増也赶忙来到高原的车前,毕恭毕恭的躬身站在路边,恭迎高原一行获胜归来。这个时候,三个人己经对高原佩服得五体投地,同时也对保住魏国充满了信心。
  高原道:“安城君,请你现在马上赶回大梁去,将这场胜利的消息告诉魏王,我在荥口布置防守事务,并且等待着楚军和我们代军的其他军队到来汇合,然后就会赶去大梁,请魏王下令,马上在大梁整兵备战,严守城防,以拒秦军。”
  魏增知道,高原的目地是要将胜利的消息传回大梁去,振奋一下魏国君臣军民的士气,因为现在的魏国确实太需要一场胜利了,因此也赶忙道:“是,在下立刻就动身回大梁,将武安君的话转告给我王。并且在大梁恭候武安君的大架光临。”
  说完之后,魏增恭恭敬敬的向高原施了一礼,然后转身离开,准备返回大梁去。


第三六九章 荥口之战(四)

当前:第203/510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