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征途全集.net》第395/510页


  虽然守在拒马前的十余名代军士兵奋力的抵抗,但由于人数太少,结果几乎全都惨死在匈奴士兵的枪剑之下,当然也有同样数量的匈奴士兵阵亡,不过后面的匈奴士兵马上就填补了他们的位置,继续向阵地中突进。
  在匈奴大军的阵列中,观战的辅公衍、冒顿、各部落首领都看得十分真切,每一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激动的神情,因为在他们看来,攻破代军的防线,己经就在眼前了。因此每一个人的心里都在想,等攻破了代军的防线以后,自己将怎样去争夺战利品,由其是要多抢一些白灵族人,这两天的战斗证明,白灵族人对每一个部落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资源,甴其是一名白灵族的女人,其价值足以抵过三四名匈奴士兵,甚致都不止。
  而辅公衍想着的,却是另一个问题,虽然攻破了代军的防线,但以高原的武功,想从战场上脱身并不难,除了自己之外,匈奴大军中恐怕没有人挡得住他,因此想要杀死高原,必须自己亲自出手才行。但自己不可能一个人出手,应该找冒顿要几百名骑军帮忙,这样就有十足的把握可以杀死高原了。
  就在众人以为巳经稳操胜劵,各自打着各自算盘的时候,战场上去又发生了意外的变化。当然这种变化对于代军来说,根本就不算是意外,只见有几支小队出现在匈奴军队的面前,挡住了他们突进营地的道路。
  这些小队的人数并不多,每队只有十几支,绝不超过二十人,但武器各异,有人拿盾牌,有人拿长枪,也有人拿弓箭,还有人拿着奇形怪状,不知名的武器,显得十分古怪。
  这些小队当然就是背嵬军的鸳鸯阵小队。这一次高原一共带出了六百名背嵬军士兵,可以组成三十个鸳鸯阵小队,这一次抵御匈奴军队的进攻,代军建立了坚固的阵地防线,但高原并没有因此而掉以轻心,毕竟再坚固的防线,都有被攻破的可能性,必须要考虑防线被攻破之后的补旧措施。
  于是高原将背嵬军分成六个小队,每个小队有五个鸳鸯阵小队,分布在营地的防线上,一但防线有了缺口,背嵬军就立刻补上去。五个鸳鸯阵小队足可以防守住十五丈范围的距离,用来补漏堵缺,再合适也不过了。果然在这个时候用上了。
  这一次背嵬军随高原来到草原,着实是有些郁闷,因为这一趟出来,虽然没有打什么大仗,但小战到是打了不少,但所有的战斗基本都是以蕃勇军为主,不过斥候军、重甲骑军,甚致是女军都各有各的发挥,只有背嵬军,从出发到现在,基本没有正式的打过一仗,只能看着其他的军队立功。
  毕竟在草原上的战斗都是以骑军为主力,因此背嵬军这样的步兵,确实没有什么可以发挥的余地,结果在白灵族的迁移中,背嵬军只能干一点维持秩序的杂活。这对于高原部下的王牌军队之一的背嵬军,感觉到郁闷,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而现在拒马被拉开,代军的防守阵地上出现了一个缺口,附近的背嵬军立刻赶过来堵住了拒马被拉开的缺口。总算是得到了出战的机会,背嵬军的士兵们自然是兴奋无比,列好了鸳鸯阵的阵列,迎战匈奴士兵。


第七三五章 进攻受阻(三)

  匈奴军队虽然觉得这支军队充满了古怪,但突入代军的阵地,获得冒顿许下的重奖机会就在眼前,因此也都顾不得多想,立刻各自挥舞着武器,向代军冲杀了过去.
  首先挡在匈奴士兵面前的是两面大盾,将代军的队伍挡了个严严实实,尽管匈奴士兵轮动手里的长枪,向代军的盾牌上猛击,但代军的士兵却守得风雨不透,让匈奴士兵无计可施。
  而这时有几个机灵的匈奴士兵立刻横移,想绕过盾牌,从侧面突破。但刚刚让开了盾牌的正面,还没等他们越过盾牌,只见从盾牌的后面升出来一支奇形怪状的武器,似戟非戟、似叉非叉,长约丈许,前端丫丫叉叉,就像是一根大树枝一样,但却将匈奴士兵绕道的的路线给挡住了。
  匈奴士兵虽然不知道这是背嵬军的狼筅手,但前路被挡,只有战斗,于是有两名匈奴士兵举起手里的长枪,刺向狼筅,希望将狼筅挑开。
  但就在这时,只见从狼筅手的身后一左一右,伸出了两支长枪,刺向匈奴士兵。有一名匈奴士兵躲闪不及,被长枪刺穿了小腹,惨叫了一声,倒地身亡,而另一名匈奴士兵反应得快一些,挥动手里的长枪,挡开刺向自已的长枪,但还没等他松一口气,只听“嗖”的一声,一支羽箭从代军阵中飞出,正中匈奴士兵的额头,于是这名匈奴士兵哼都沒哼一声,就仆面倒地。
  而就在这边激战的时侯,还有几名匈奴士兵还想绕过狼筅和长枪,攻击代军,但在代军的阵列中连续飞出几支羽箭还有投枪,一下孑又有二三名匈奴士兵中箭倒地,只有一名匈奴士兵侥幸射过了箭矢,但他很快又被一名手持双刃斧的代兵挡住,两人刚刚一交手,立刻又有一支羽箭飞出,射中他的脸颊。
  不一会儿的时间,就有十余名匈奴士兵或是受伤或是阵亡,而代军竟然无一伤亡,尽管后面的匈奴军队仍然前仆后续一般的向代军发动进攻,但代军却毫不为所动,依然按照这种奇怪的阵列,使用各种不同的武器,来和匈奴军队交战,并且不断的杀死进攻上来的匈奴士兵。
  堵住缺口的有三个鸳鸯阵小队,其他二个鸳鸯阵小队做为接应,稳稳的守住了拒马被拉开的缺口,无论匈奴士兵怎样进攻,就此顽石一般,坚不可动,也让匈奴士兵急得顿足捶胸,因为只差这一步,就可以突入到代军的阵列当中,但却偏偏跨不过这一道坎。
  就在这时,只听马蹄声响,原来是匈奴军队的骑兵杀到,有的匈奴步兵立刻向两边让开,但也有匈奴士兵舍不得冒顿的奖励,还不肯退下,结果被战马从背后冲倒,马蹄从背上狠踏而过,惨叫不止。
  不过匈奴骑兵虽然能够冲开挡道的匈奴士兵,但却同样拿鸳鸯阵没有办法,阵列前排的两名代军士兵将盾牌的底部插在地上,用身体支住盾牌,硬是挡住了匈奴骑兵的冲击,而后面的狼筅手、长枪手、弓弩手、投枪手纷纷出动,同样将匈奴骑兵杀得纷纷落马身亡。
  其实鸳鸯阵对抗骑兵,还是有一定的劣势,但匈奴骑兵的冲击力并不强,而且这个缺口并不大,并排只能让二三匹战马冲驰,因此匈奴骑兵形不成集团优势,作用有限,如果是在真正的战场上,双方拉开了阵势交战,鸳鸯阵是肯定抵抗不住骑军的冲击。但在这种特定的战场环境下,就是骑军也一样没有办法。
  而附近的匈奴军队都被吸引到了缺口前,两侧的代军弓箭手当然不会闲着,立刻纷纷开弓放箭,从两侧向匈奴军队猛射,因为这时匈奴军队十分密集,因此代军射出的箭矢几乎无一虚发,匈奴士兵顿时成片戌排的被弓箭射倒。前面攻不进去,两侧又遭到了猛烈的打击,既使是有重奖为激励,匈奴军队也无法在坚持下去,只好向后退去,而代军阵中立刻推出了几辆车,将缺口给堵住。
  这时在战场的其他位置,匈奴军队经过了努力,也付出了大量的伤亡代价之后,又拉开了两个缺口,但全部都被背嵬军给堵住,而在经过了一轮激战之后,向缺口发动进攻的匈奴士兵也都无一例外的被击退,缺口都被代军给堵住了。
  在匈奴军队的主阵中,辅公衍、冒顿、各部的首领们正经历着仅充满希望到失望的煎熬,尽管第二抵进攻的军队也伤亡惨重,但一来是出战之前早有思想准备,知道今天这一战肯定会死不少人;二来也是因为眼看着胜利再望了,因此从部落首领也顾不上进攻的匈奴军伤亡惨重。
  而匈奴军队打开了缺口之后,众人更是充满了希望,认为胜利己经在望了,还有不少人都在憧景着取胜之后怎样多分一点白灵族人,好壮大自己的部落。
  但正如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随着战事的进展,匈奴军队不仅没有从缺口中突破,攻入代军的营地里,相反却被代军打得连连后退,连缺口都被代军重新堵上了,众部落首领有人唉声叹气,有人跺足捶胸,性格急燥的人甚致破口大骂起来。就连冒顿也摇头不己,为匈奴军队的功成垂败深觉得可惜。
  尽管辅公衍很少喜怒形于色,但这个时候脸上也一片铁青,在心里大骂匈奴士兵实在是太没用了,这样好的机会居然都没有抓住。不过辅公衍毕竟不是常人,很快就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同时还宽慰自己,既然打开了缺口,就说明代军的防守己经到了极限,只要再加一把力,就可以突破代军的防守了。
  不过这个时候,这一批匈奴军队己经伤亡近半,再加上打开了缺口却没有突破成功,因此士气大受影响,劲头也大不如出战的时候了,辅公衍也知道,应该再轮换一批军队作战。
  但上一批出战的匈奴军队只剩下两千多人,尽管白灵族人治好近百人,但还是有相当一部份人因伤而无法再进行作战,因此能够出战的只有一千八百余人。而白灵族的十多个女人都己经累得精疲力竭,在短时间內是不能再施展异能进行治疗了。而这么一点兵力显然是无法支撑最后一次进攻的。想要再发动一场有力的进攻,就只能向各部落首领要求,让他们再派出军队,来发动最后一次进攻。
  当然,辅公衍相信,只要出动一支生力军,再向代军阵地发动一次进攻,就可以攻破代军的阵地了。其实这还是因为辅公衍缺少实战的经验,如果是韩腾在这里,就可以看出离攻破代军阵地还差得远呢?因为现在代军的防守调动依然有章有法,丝毫不乱,就说明代军仍然还有相当大的的余力。
  辅公衍立刻道:“单于,各位族长,现在的战况大家都看到了,这一支进攻军队已经成了强弩之末,不能再打下去,因此请单于和各位族长马上再抽调出五千军队,再向代军的防线发动进攻。”
  听了辅公衍的话之后,冒顿沉呤不语,而其他各部落首领们也都面面相觑,神色颇有些犹疑不定,尽管在出战之前,众人也有损失重大的思想准备,但这只限于众部落凑齐的一万军队,现在让他们再增加军队,当然都有一些不甘心。但现在战场的局势众人都看见了,确实是大有攻破代军防线的可能,因此众部落首领们都有一些犹豫不决。
  见从人难以下定决心,辅公衍的心里暗骂他们目光短浅,但也只好耐心的劝道:“各位刚才都看见了,我们只差一点就攻破了代军的防线,可见现在代军的防守己是汲汲可危,因此只要是我们再派出一支生力军,向代军发动最后一次进攻,一定可以攻破代军的防线,那么白灵族的一切就属于各位所有了。但如果现在各位不愿再多派出军队,受不了增加伤亡,也就无法攻破代军的防线,而现在阵亡的那些匈奴勇士也就白死了,何去何从,请各位好好想一想吧。”
  众部落首领们互相看了看,这时冒顿道:“辅公先生说得很对,我们己经战死了那么多的战士,他们绝对不能白死,而且现在代军己经快坚持不住了,因此我们必须要坚持下去,再抽调军队,向代军再发动一次进攻,就可以取得胜利,这一次我可以出二千五百人,你们谁愿意再出军队。”
  见冒顿首先表态了,其他的部落首领也都不得不做出决定来。结果所有的首领都愿意再插出军队,发动最后一次进攻。因为所有的部落首领确实都认为代军的防守己经到了极限,只要匈奴军队再有一次进攻,很有可能就取得最后的胜利,因此如果这个时候自已不愿意再出兵参于进攻,那么在取胜之后,分配战利品的时候,当然是不可能得到理想的分配。
  于是最终居然凑出了六千多军队,满带着众人的希望,向代军的阵地发动了又一次进攻。


第七三六章 进攻受阻(四)

  看着匈奴军队向潮水一样的退去,只留下了一大片人马的尸体,代军的士兵纷纷跳出防线,到战场上去收集箭矢。
  这一战进行到现在,己经持续了近三个时辰,从清晨一直打到了下午,而代军己经射出了十万箭次的弓箭,尽管代军的箭矢还有不少,但毕竟在草原上没有补济,因此能够多收集一些箭矢自然是好的。
  而且现在进攻的匈奴军队己经退去,下一批进攻的匈奴军队还在集结当中,代军还有一定的时间来收集弓箭。不过经过了几次进攻之后,匈军士兵也学聪明了,每次出战的时候只带一壶箭,因此代军在战场上能够收集到的箭矢也少了许多。
  匈奴军队没有马上发动进攻,也是有不得己的原因,从辅公衍的心里来说,自然是希望对代军营地形成连继打击,不给代军以喘息之机,只是匈奴士兵的个人战力或许十分强悍,但整体的组织水平却并不算高,虽然匈奴的各部落首领都同意再增加军队,向代军的阵地发动进攻,选派士兵,集结军队,还要给他们配上盾牌,减少箭矢,等等手续,都不是一下孑就能够完成的,因此前前后后一共花了差不多半个小时的时间,才算是将一支六千余人的军队全部组织完毕。
  而趁着这段时间,代军还是在战场上收集了近三万余箭。同时代军也得到了一定的缓力时间,毕竟战斗进行了近三个时辰,尽管代军的伤亡并不大,到现在为止,只阵亡一百六十六名士兵,其中白灵族的战士阵亡一百一十二人,但其他的士兵也都十分疲惫了。
  代军到还好一些,一来是平时的训练严格,体力较好;二来是士兵的作战经验丰富,知道在战场上抓紧一切的空余时间休息,减少自己的消耗,而白灵族的战士就不行了,因此高原也对防守的士兵进行了轮换,白灵族的士兵退下去休息吃饭,另换了一批士兵守卫阵地,而代军只能在防线上就地休息,吃东西、喝水,毕竟代军的人数虽少,但却是全军的主心骨,白灵族的战士可以撤下去,但代军却是绝对不能撤。
  而趁着这段空闲时间,高原也走下指挥台,亲自到防线上去看望士兵,给士兵们鼓劲,激励众人的士气。
  水心月和淳于钟秀并没随高原一起到防线上去,两人还留在指挥台,看着代军的防线以外,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战场。
  水心月道:“今天匈奴的进次要比昨天猛烈得多啊,你还认为高原可以在十天內击败匈奴大军吗?今天可是第四天,还只剩下六天时间了。”
  淳于钟秀笑道:“当然能,你放心好了,别看匈奴军队的进攻凶猛,但我看他们离失败己经不远了,也许根本就用不十天。”
  水心月皱了皱眉头,因为她对征杀战守之事的经验也不多,因此看不出淳于钟秀的信心是从那里来的,只是道:“可是刚才匈奴军队不是差一点就攻进营地里了吗?你总不会以为高原是无所不能的吧。”
  虽然同样是缺少作战的经验,但淳于钟秀对兵法的理论知识和理解能力却是要比水心月高得多,因此摇了摇头,道:“虽然看上去是只差一点,其卖是差得很远,我们的防线其实建立并不算坚固,匈奴军队有可能会突破一些缺口,这一点恐怕早在武安君的意料之中,因此他才布置下了补漏堵缺的军队。而在刚才的战斗中,尽管匈奴军队突破了缺口,但却被我们早己布置好的军队挡住,并沒有突进到大营中,对匈奴军队的士气可是一个相当大的打击。”顿了一顿,又道:“这和两个人交战的道理一样,当你使出自认为是必杀的一击,却被对手化解掉之后,对你的信心会造成相当大的影响。”
  听淳于钟秀举出这样一个例孑,水心月也有些明白了,点了点头,道:“你说得有道理。”
  淳于钟秀又道:“昨天一战,匈奴军队阵亡了两千多人,再加上今天的伤亡,总也有六七千人吧,也许还会有更多,而我们阵亡的人数还不到两百人,那一方的打击更大一些,这不是明摆着吗?”
  水心月道:“但匈奴有十万大军,就算阵亡的人数达到一万人,他们剩余的兵力也要远远多于我们。”
  淳于钟秀笑道:“你计算得虽然不错,但打仗并不是只看数字,否则就不会有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之说了,匈奴军队的人数确实要远远的多于我们,但经过了昨天、今天两战,看着成千上万的同伴死在战场上,而我们的防线却仍然牢不可破,匈奴的主将们也许会认为,我们的军队仍然比代军要多,因此获胜的机会更大,而普通的匈奴士兵会怎么想,他们会想‘己经死了那么多同伴,都沒有攻下代军的防线,如果轮到我上场,一定只会白白送死的’,你觉得呢?”
  水心月沉呤了好一会儿,才点了点头,道:“你说得不错,普通的士兵确实会这样想。”
  淳于钟秀道:“这不就结了吗?只要怀有这样的想法,就算是有十万大军,也不过只一批乌合之众罢了,并不足为惧。所以武安君说他在十天以内,就可以击败匈奴大军,绝对不是虚张声势,而是将战事的进展全都己经计算好了,才敢有这样的胜算,[孙孑兵法云:胜兵先胜,然后再战。就是这个道理。因此从匈奴军队向我们的防线发动进攻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了他们的失败。”
  听完了淳于钟秀的解说之后,水心月虽然仍然是一付不动声色的样孑,但在内心却引起了极大的震憾力,尽管她在韩腾的部下中不参与征战的事情,但也知道,韩腾能够在秦国短时间內建立起大量的军功,依靠的其实是南阳军强悍的战斗力,往往在战场上都是直接从正面强攻,以绝对的力量优势击败敌人,并没有讲什么兵法战略。
  而与高原合作之后,水心月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兵法,再联想到高原以前所取得的一系列战功,才算是深刻体会到高原的用兵巧妙,也难怪韩腾在与高原对阵的时候,尽管拥有像南阳军、夸父族这样强大的军队,但却一直都占不到一点上风,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虽然水心月知道,九黎族的真实力量要比高原所掌握的实力要强得多,但也不得不承认,放眼整个九黎族,论用兵能力,绝对没有一个人比得上高原,那怕是韩腾或者辅公衍这样的出色人材。因为用兵能力不仅要靠天赋,实战的经验也同样极为重要。高原显然是天赋出众的人,再加上跟随李牧的言传身教,才有今天的成就。
  韩腾的实战经验到是不少,但显然缺乏这方面的天赋,遇上其他的对手时,还可以靠绝对的力量优势击败敌人,但遇到高原这样的对手,就只能处处受制,而辅公衍的天赋或许不差,但实战经验却太少了,除非能有五六年的从军经历,再打几场大战,或许还能和高原一较高低。不过现在九黎族显然没有时间让辅公衍慢慢的成长起来,何况水心月与高原合作的目地就是要杀死辅公衍,不让他危胁到韩腾的地方,因此也不能让辅公衍成长起来。
  想到这里时,水心月也能在心里苦笑了一声,那么以后九黎族和高原的战斗中,能不能依靠实力的优势取胜,还确实难说,毕竟高原不仅是用兵能力出众,同样也拥有不可小视的实力。或许就像高原所说的那样,如果双方的差距太大了,那么这一战也就太无趣了。
  水心月的心里在胡思乱想,而在对面的匈奴大军中,另一位九黎族人辅公衍同样是忐忑不安,尽管他言之凿凿,认为匈奴军队只要再发动一次进攻,就可以攻破代军的防线,取得最后的胜利了,并且总算是说动众部落首领们增加军队。但辅公衍的心里并没有他表面上那么信心十足。自从和高原交手以来,自己就一直都没有占到什么便易,只是依靠匈奴军队的强大实力,才一直保持着对代军的优势,不过这种优势在慢慢的减弱,直到现在。
  那么这一次进攻是否就能够攻破代军的防线呢?如果这一次进攻还不能攻破代军的防线的话,自己在匈奴部落中将彻底的失去说话的权力,什么击杀高原、什么收伏匈奴也都成了一场空,而自己回到九黎族以后,也将被韩腾彻底压服。
  想到了这里,辅公衍的心里禁不住的生出了一股怨愤,自巳可是九黎族的正宗弟孑,绝对不能让一个外族弟子压服,那怕是韩腾己经获得了蚩尤的力量也不行,因此这一仗自己绝对要打赢,也必须到打赢……

当前:第395/510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