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征途全集.net》第436/510页
不过高原也知道,自己能够发现九黎族的聚会,本来就是一件偶然的事情,如果在第一天就发现了线索,那也太顺当了,恐怕连高原自已都不会相信。
于是一连监视了四天,都没有任何结果,不仅是狗屠者这边没有任何消息,就连其他在陶邑城中查访的人也都沒有什么结果,虽然高原还沉得住气,不动声色,但其他人却都有些焦虑起来。而就在这时,田克臧派人来通知高原,楚王负当一行将于明天到达陶邑城外,后天进城。
楚国一行到达陶邑之后,那么就要马上举行会盟,而这个时候还没有找到任何九黎族的行动线索,因此尽管高原表面上还是一付正定自若的样孑,但心里其时也有些沉不住气了。因为九黎族越是这样沉默不动,那么到了九黎族发动行动的时候,就一定是雷霆万均之势,而那时自己是否还来得极预防,可真不好说。
尽管高原以前对组成合纵并不热心,但也不否认合纵对新成立的汉国还是有利的,而且高原也为合纵付出了大量的心血,现在眼看的合纵就要组成了,如果在这个时候发生意外,导致合纵失败,对汉齐楚三国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而秦国就会由此民心大振,此消彼涨,秦国本来在战略上就已经占得了先机,只要再经过二三年恢复国力,那么秦国的统一大势,几乎是不可再阻挡了。因此自己必须阻止九黎族的破坏行动,促使合纵组成。
而又过了一天,楚国的人马已经到达了陶邑城外,但仍然没有任何消息传来,高原的心里也开始有些焦燥起来,但表面上还要保持正定,自然就更是坐卧不安,到了晚饭的时候,高原也毫无食欲,只是草草吃了几口就不想再吃下去,尽管淳于钟秀耐心的温言劝解,也毫无用处。
就在这时,忽然有人来报,狗屠者终于发出了信号。原来高原和狗屠者约定,一但有消息,狗屠者就将写下的木简藏在狗肉店门口的柴堆里,并且在门上挂上一条黑布条,做为信号。由高原派来监视狗肉馆的人员将木简取走,立刻赶回庄园,交给高原。
高原听了之后,立刻精神大振,赶忙命人将木简呈上来,打开一看,原来是狗屠者在黄昏的时候收到了组织的通知,将在明天田克臧出城迎接楚王负当一行的时候动手。但也没有告诉狗屠者详细的行动计划,只是要求狗屠者在明天一早,城外聚集,听候调遣,并且要求狗屠者在右臂上缠两道红色的布条,作为标记。
看完了狗屠者发来的消息之后,高原也苦笑不己,不得不说,九黎族的这次行动是相当的严密而周全,显然是经过了精心的策划,决不是临时起意的。
首先尽管九黎族在陶邑有大量的潜伏人员,但人数也不会太多,至多不也数十,上百人,而汉齐两国各有五千军队,防范十分严密,就算楚国入住了,防范也不会放松下来,因此在城里其实是很难找到动手的好机会,而在三国举行会盟的时候,在祭台的一带地区,也一定会守卫森严。
而只有在迎接来客的时候是最为放松,因为是在城外的大道上,来往总会有一些行人来往,因此在城外动手,相对来说也方便一些。而上一次田克臧迎接高原一行的时候,并沒发生任何事情,人大多都是有一定的惰性思绪,既然在田克臧迎接高原的时候没有什么意外事情发生,那么在田克臧迎接楚王负当的时候,也应该不会有意外的,就算是第一次迎接时会有所防范,但在第二次也会放松许多,这才时动手的好时机。
但尽管高原得知了九黎族的行动时间,但却不知道他们详细的行动计划,因此无法做出针对性的布置,还是很难阻止九黎族的行动,当然现在还有一个希望,就是监视狗肉馆的人员应该能够跟踪上向狗屠者传信的人,也许能够从中找到一些线索来。
不过高原估计这种可能不大,因为从九黎族这一次策划行动来看,严密周详,既使是传信,很可能也是単线联系,而不会露出多大的破绽来。但现在至少知道了九黎族的行动时间,因此并非完全被动,如果布置得当周全的话,也不是不能防范九黎族的破坏行动,于是高原立刻下令,招集淳于博、张良、季子舆、洪钟、屈娴等人一齐聚议,商议对策。
第八一八章 行动计划(下)
众人聚集之后,首先听高原说完狗屠者发来的消息內容,然后高原才请众人发言.
张良首先道:“大王,依我看狗屠者传来的消息应该是可信的,如果这是一个套圈,那么他就应该告诉我们详细的行动计划,显得更为真实。”
高原道:“我们现在就当狗屠者的消息可信,但我们并不知道九黎族的行动计划,又应该怎样应对呢?”
淳于博道:“虽然我们不知道九黎族的行动计划,但只要坚持一点,因为九黎族的目标多半就是田克臧,那么我们就全力保护好田克臧的安全,也就足够了,因此我认为大王明天可以一直陪在田克臧的身边,就可以随时保护田克臧的安全。只要是大王能够挡住九黎族的第一次突击,我们就可以马上赶上来救援。”
高原点了点头,在汉国的众人当中,以自己的实力最强,因此只有自已守在田克臧的身边,才能够最有效的保护得了田克臧的安全。
洪钟皱了皱眉,道:“田克臧是齐国的臣下,由他出城去迎接楚国一行,自然无妨,但大王也出城去迎接楚国,是否是自降身份了。”
高原摇了摇头,道:“在这个时候,就不要拘泥这些小节了,如果真的让九黎族得手,要比什么身份,名声要遭糟得多。”
季子舆道:“大王所言极是,这个时候确实不要考虑虚名,虽然我们不知道九黎族的详細行动计划,但从狗屠者给我们提供的信息判断,不过就是化装成普通平民路人,在大道周围游动,等我们的大队人马到达时,发动袭击,因为大队人马在行进之中,定是拉成一条长队,因此在短时间内,可以让我们首尾难顾,到是有很大的得手机会,不过我们既然知道他们是以在右臂上绑两根红布条为记号,也就可以多加留意,一但发现有这样的人,就立刻加强对安平君的保护。”
高原点了点头,道:“不错,这一来我们总算是不那么被动。”
这时淳于钟秀插言道:“妾身到是有一计,请大王还有各位大人参考,既然我们知道了九黎族的记号,何不来个将计就计,派一部份人也装扮成平民,并按狗屠者所说,是在右臂上绑两根红布条为记号,但在其他部位,做一些只有我们才认识的标识,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混淆视听,同时也能打乱他们的布置。”
她说完之后,季子舆立刻道:“大王,夫人之计甚妙,我们鬼谷门人,愿意装扮成平民,在暗中行事。”
高原赞许的看了淳于钟秀一眼,呵呵笑道:“不错,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九黎族的这一次行动,虽然计划周详,组织严密,但也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互相之间并不熟识,只能靠这些暗号识别,这就给了我们可趁之机,混水摸鱼。”
这时张良道:“大王,臣以为夫人之计确实巧妙,但还有一些可以再斟酌的地方。”
高原道:“有那些地方可以再斟酌的,请子房明说。”
张良道:“虽然按狗屠者所说,是在右臂上绑两根红布条为记号,但不知狗屠者所言是真是假,就算此言是真,狗屠者所知的,也仅仅只是他个人的布置,他在右臂上绑两根红布条为记号,那么其他人是否也是这样的标识?有没有一根红布条,或者是三根、四根;还有没有是绑在左臂上的;是不是都里以绑红布条为记号,有没有其他的颜色?这些情况我们都不得而知,如果冒然派大量人都如狗屠者所说,在右臂上绑两根红布条为记号,未必能够起到混淆视听的作用,相反还可能引起九黎族人的警惕?”
淳于钟秀听了,也十分佩服,道:“张先生考虑得果然周全,那么依张先生之见,我们应当如何布置呢?”
张良道:“其实夫人的这个想法很好,我们确实应该派一些人装办成平民,混入人群当中行事,但鬼谷门人是我们的重要力量,如果用来混淆视听,就过去lang废了,因此在下以为,鬼谷门人只用装办成普通平民就行了,至于混淆视听、搅乱九黎族布置的事情,不妨交给其他人去做,而在右臂上绑两根红布条为记号的人不宜太多,只要有三五人足矣,其余的人各自多带一些布条,除了红色布条之外,还要准备一些其他颜色的布条,在现在可视情况而定,再如法炮制,这样一来,才能够打乱对方的布置,而又不引起对方的警惕。”
高原大笑道:“不错,不错,孑房果然考虑的周全。”
淳于钟秀也道:“是啊,张先生的智谋,确实要比妾身高明十倍。”
张良忙道:“大王和夫人太过奖了,在下手无缚鸡之力,不比大王和各位,只能出一些主意,但明天行事,阻止九黎族的袭击,还需要各位的努力。”
高原点了点头,道:“好,那么就依各位之计,我们马上开始布置。”
于是众人又一起详细的商计了一番,并且完善了许多的细节,同时还制定出了几个应急的方案,甚致包括如果明天九黎族不动手,将怎么应对。总体的计浰让高原也十分满意,认为虽然不能保证万无一失了,但基本可以达到面面俱到,然后让众人分头去布置准备。
另外高原又连夜派人去通知田克臧和狗屠者,要求两人明天要全力的配合,虽然不会将汉囯的全部布置都告诉他们,但也透露了一些相关的信息,并且告诉他们明天应该怎样行动。
甴其是田克臧一方,高原仍然派张良亲自去跑一趟,因为田克臧这一方的关系重大,如果没有田克臧的完全配合,明天的布置还真不好办。另外田克臧肯定还有许多问题要问,而田克臧又是自己的同盟,对他不能有过多的隐瞒,因此只有派张良去,才能应付田克臧,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其实这几天以来,田克臧也十分紧张,因为这一次刺杀的对像就是他自己,而他没有高原那样超强的实力,手下也没有众多的能人奇士,要不紧张才怪。由其是今天晚上田克臧在住所里也是坐立不安,无心睡眠,因为明天他就要出城迎接楚王一行进城,虽然田克臧并不知道九黎族己经决定在明天动手,但也知道明天出城之后,对方将会大有机会行事。
而就在这时,听到家人来报,张良求见。田克臧听了以后,也不禁大喜,赶忙下令请张良进见。
见过田克臧之后,张良立刻将高原的布置向田克臧讲说了一遍,当然也省了许多不该让田克臧知道的东西。
听完了张良的讲说之后,田克臧也稍稍松了一口气,同时也不得不佩服高原的手段,才到陶邑几天,居然就能够查出这么多东西,而且还做好了相应的布置,这不仅是高原的个人能力,同时也得益于高原手下确一批能力异士,能文能武,就是来向自己汇报的张良,就是难得的人材,而自己手下,现在仅仅只有一个仲玄孑可以一比,再没有其他拿得出手的人材了。
随后田克臧又向张良询问了一些行动细节,张良也一一的作了解答,同时也向田克臧说明了高原的要求,当然,张良也向田克臧直言,明天的行动确实会有一定的危险,但高原可以保证,将危险降到最低,但请田克臧要绝对相信高原,并在明天全面配合高原的行动。
张良说完之后,田克臧开始沉思不语,而张良也没有催他,只是耐心的等看田克臧的答复。
如果张良拍着胸向田克臧保证,明天可以万无一失,田克臧的心里反而没底,但现在张良坦言,明天还是有一定的危险,反到让田克臧感觉到踏实一点。不过这件事情关系到自己的生死,不能不谨慎行事,甴其是按高原的计划进行,就等于将自己的生死交给高原了,虽然田克臧对高原的能力并不怀疑,但这样的大事,确实谁都不能轻易的做出决定来。其实在田克臧的心里,甚致产生了明天找个借口,不去迎接楚国一行。
见田克臧沉呤不语,这时仲玄子道:“安平君,在下以为张先生所言不错,既然汉王己经做好了布置,我们就应该按汉王所说的做,危险肯定是有,但在下相信,没有人会比汉王做得更好,因此在下认为,在这个时候,应该完全相信汉王。”
听了仲玄子的话以后,田克臧又想了一想,其实他也知道,如果自己明天不去迎接楚国一行,将是极大的失礼,说不定会导至三国合纵破裂,且不说三国合纵破裂,对齐国有什么危害,但现在齐囯是自己一力主张,并促成齐国加入合纵的,一但因为自己的失礼,导至了合纵破裂,自己在齐国必将威信大跌,甚致失去现有的权势,因此无论如何,自己都必须亲自去迎接楚国一行。这样一来,明天就只能把希望寄托在高原身上,田克臧到是赞同仲玄子的说法,确实没有人比高原做得更好了。
又过了好一会儿,田克臧才点了点头,道:“好,请张先生回复汉王,明天就按汉王的布置行事,我们会全力的配合汉王的行动。”
张良点了点头,向田克臧施了一礼,道:“多谢安平君,在下一定如实回复汉王,明天一早,大家就按计划行动。”说完之后,就像田克臧告辞,回去向高原复命。
第八一九章 行刺
第二天一早,季孑舆等化装平民的人己先行离开了庄园,赶到城外去布置,而高原带领着淳于博、淳于钟秀,张良等人以及一千名士兵,从庄园出发。不过高原并没有骑乘自己的宝马赤龙,而是改乘座马车出行,淳于钟秀与他同乘一车。
虽然张良自称手无缚鸡之力,但还是跟随高原出行,而且还佩带了一把长剑。其实在这个时代没有真正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一般的名士都会比划两下子,否则根本就是寸步难行,张良自从韩国亡灭之后,就一直在列国之国游历奔走,自然不会是真的一点武功都不会。而且随着这几年张良以代郡使臣的身份在列国之间活动,谁都知道他是高原的心腹,如果张良不跟着高原一起出行,难免会惹人怀疑。
在陶邑的大街上,高原和田克臧的人马汇合,只见田克臧的脸色还是有一些发僵,而且虽然是峨冠博带,但在衣布之下,高原还是看得出来,里面穿着盔甲。不过在这个时候,田克臧还是敢亲自上阵,看来还是有一些胆量,就是凭着这一份勇气,也值得和他结盟。
两人见面之后,田克臧在马车上向高原施了一礼,道:“汉王。”
不过高原有心,却看得出来,田克臧的手还微微有些发抖,于是高原还了一礼,笑道:“安平君,我们并车而行,一起出城去迎楚王一行吧。”
如果是在平时的时候,田克臧还要推让一下,毕竟现在高原是一国之君,而田克臧还是臣下,和高原并车而行,是属于越簪之举,但在这个时候,田克臧也顾不得这些虚礼,因为如果和高原并车前进,就等于是在高原的身边,当年高原化名出使齐国时,曾经出手保护田克臧,击退了狗屠者的攻击,也给田克臧留下了深刻的印像,因此在高原的身边,这也让田克臧的安全感增强了不少。于是田克臧点了点头,道:“如此甚好。”
于是两辆马车并肩而行,相距不足一尺,和田克臧同车的是仲玄子,按照这个时代的礼仪习惯,两人同车,位高者居左,位低者居右,因为高原就是站在马车的左侧,淳于钟秀站在右侧。但田克臧却改变了自己在马车上的位置,站到了马车的右侧,正好是靠近高原的这一侧,只是田克臧的马车要比高原的马车略略拖后了一点,然后带领着两军,一起很城外驶去。
出城之后,队伍沿着城外的大道行进,这时已是曰高三竿,而陶邑又是一座以商为本的城市,因此在入城大道上的人流不少,或赶车或挑担,绝大多数都是进城,不过见军队开过来,人车也都十分自觉的让到大道两边,让军队先过去。
而这时田克臧明显更为紧张,抓着车辕的手指青筋爆涨,右手不自觉的扶在剑柄上,同时东张西望,似乎在寻找行刺的人员。而高原留心观察,在田克臧身边的仲玄孑反到显得十分放松,随着马车的颠簸起伏,微屈微伸,四平八稳,似乎全然不受影像一样。高原心里也有些意外,看样子仲玄子的武功底孑确实不错,应该不在淳于钟秀或李瑛鸿之下。
高原淡淡笑道:“安平君不必如此紧张,寡人已布置好了一切,断不会让安平君有危险的。”
田克臧苦笑了一声,道:“汉王,我到也不想紧张,可惜身不由己,不过到了现在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仲玄孑也道:“安平君尽管放心吧,在下看汉王己是胸有成竹,看来己是布置妥当,因此在下也相信,安平君绝不会有事的。”
高原呵呵笑道:“仲玄先生太过奖了,本来寡人还有一些担心,不过安平君身边还有仲玄先生这样的高手保护,就可以确保万无一失了。”
仲玄子到也没有隐瞒,道:“在下这一点微未之技,自然不能与汉王相比,不过安平君既然以国士待在下,在下自当以国士报之,因此在下一定会拼死保卫安平君的安全,但有汉王布置,在下相信是用不着拼死的!”
高原道:“寡人到是有些好奇,安平君是怎样访到仲玄先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