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临时工全集.com》第120/323页


  联军终于从拥挤的人群中挤了出來來到宽阔的官道上冯全和韩复榘合计了一下联军被分成30个支队分赴各地剿匪小规模的土匪由各支队自行解决规模大点的就联合作战
  在临沂城冯全和韩复榘大吃大喝了一顿酒足饭饱之后冯全提出要再见韩复榘就跟着冯全一块离开临沂送君千里总有一别山东省主席韩复榘送了冯全十几里路冯全对韩复榘拱了拱手朗声说道:“向方兄不要再送我了那个神马我去鲁西南济宁市嘉祥县一个小山村寻根去咧我在美国看过家谱上面就说我和那里的冯氏颇有渊源告辞”
  “啊还有这等事情这样一会我给嘉祥县长去个电话让他在这个村庄等着老弟你哪个镇哪个村”
  “**镇凤凰山村”
  “好的老哥我军政要务紧急就不陪老弟你去了有缘再见”
  中条山基地的条件多好啊冬天有暖气夏天有风扇冬暖夏凉的肯定比老家要好很多1933年距现在倒退了80余年冯全印象中记得爷爷曾经说过那时老爷爷混的还可以经过几辈人的努力家里倒是买了几亩薄田大富大贵是不能想但最起码温饱问題能解决
  冯全合计了一下老家里面有老奶奶、老爷爷、未成年的大爷爷、爷爷、三爷爷一共五口人连人带家具神马的三辆道奇军卡应该能装得下于是身边就留了12个小伙伴开着3辆车浩浩荡荡的冲向老家
  近乡情更怯在临沂和枣庄两个市冯全还能看到三三两两的身穿西装革履的成功人士但是一下了名不副实、坑坑洼洼的官道后入目之处到处是简陋的土房子老百姓全是穿着长袍马褂以及很有特色的裤裆很肥大的裤子
  民国时期男尊女卑还很严重顺着窄窄的马路依稀能看到一些裹脚的老太太们走路一晃一晃一摇一摆的挺有意思的
  开着车行驶在乡间更加坑坑洼洼的小土路上冯全又看到了穿越前只有在电影电视上才能看到的更多场面骑马抬轿结婚的牵着小毛驴;小毛驴上坐着回娘家探亲的;走村串巷玩马戏的;沿路乞讨的;背着竹筐检拾牲畜粪便的;扶老携幼赶集的
  每当遇到拥挤不堪的人群冯全自觉主动的停车让路开玩笑这都是老爷爷、老奶奶辈的不让步科学鸟尽管如此老百姓们还是很害怕好奇的眼神对着很少见的汽车瞥个不停
  终于到了嘉祥地界张县长得到山东省主席的通知骑着马早就等候多时咧也别骑马了上车吧见到张县长冯全客客气气的请他上车知道冯全底细的张县长推迟再三才和冯全坐在一块
  闲着无聊冯全请熟悉民情的张县长介绍一下嘉祥农村的情况才了解到其实自北宋到民国中国农村地权变化的大趋势不是越來越集中而是越來越分散;大地主数量也不是越來越多而是越來越少到了明清两代中国农村的大地主就已经基本上消失了;进入民国农村土地这种“越來越分散”的趋势仍在继续大地主一消失田产就分散在自耕农及中小业主的手中
  其中整个嘉祥县占地千亩以上的地主只有两户23村庄的最大地主占田不超过200亩而**镇土地的分散状况更严重据嘉祥县的土地册档显示各地最大地主占地都在百亩以下
  主要原因在于人口的激增就是这个导致土地兼并越來越难已不具备产生大地主的土壤政府也放任土地自由买卖土地兼并不十分剧烈反而越來越缓大地主几乎绝迹江湖地主平均占地规模不是愈來愈大反而越來越小
  中等的地主勉强收支相抵对外发放高利贷者也廖若星辰有很多都把土地卖了在县、市做生意啥的留居乡间的小地主日渐沒落其自身反而经常受高利贷压迫
  “今年农民、新华两银行之抵押贷款几全以地主为其对象且所借款项无一投资农业多用于还债、押会及各种消费事项”
  张县长继续絮絮叨叨的说着冯全听了大吃一惊卧槽连中小地主都普遍破了产农村真够衰败的不好混啊不过冯全心里却有点高兴正好借这个机会让老爷爷一家都去中条山基地就好咧
  “其实要我说都民国了农村还这么穷有三大原因:
  其一、工商业啥的极不发达无数农村剩余劳动力只能被困在土地上沒有别的出路;
  其二、受西方先进国家的经济冲击华夏农村粗疏的主、副业无力和他们抗衡;
  其三、政局动乱军阀混战天灾**啥的还有就是就是嘿嘿嘿老百姓的负担有点太重”
  看來这个张县长也有点自知之明不过他也只不过是个基层官员冯全也懒得和他一般见识人在江湖估计他也是有点身不由己啥的
  尽管从临沂到济宁嘉祥县有几百里路路况不好车速也很慢但冯全还是顺利的到达了目的地抬头一看这个小山村规模比后世小多了整个小山村都被高大的城墙围住了估计是防止土匪啥的作乱吧高大的城墙上面还有三三两两舀着单打一老掉牙的枪支警戒着
  或跑步;或骑马前进的张县长的随从们早就从不算很宽阔的城门进村了并顺利的找到了凤凰山村的大佬
  “锵锵锵”
  “锵锵锵”
  随着一声声清脆悦耳的锣响一个戴着眼镜的长袍马褂走了出來拱了拱手“欢迎张县长莅临我是这个村的石保长这位是”
  “这位是中条山独立团团长兼华北剿匪司令的冯全这次冯长官來咱们山东一则是剿匪临沂的刘黑七听说过吧昨天就被冯长官率麾下3000壮士整死了刘黑七部全军覆沒”
  听到张县长的话石保长惊呆了卧槽这么牛啊不过俺不认识但是他还是对冯全礼貌的拱了拱手冯全也笑眯眯的还礼示意
  “冯长官來此地二则就是为了寻根快领着我们去你们村冯勋家去吧”
  石保长带路从小山村西门穿过窄窄的石板路一大群人旖旎而行周围围观的群众越來越多很多人都在低声交谈着神马小孩子们跑來跑去的玩耍着离老家越來越近了冯全的心情越來越激动越來越兴奋终于到咧
  “笃笃笃”
  一个头戴瓜皮帽留着山羊胡的中年男人循声开门看到这么多人在自家门口看这个架势就连石保长都恭恭敬敬的來人肯定是大官了俺沒犯神马民法啥的啊
  中年人对处于中间位置众星捧月般的冯全拱了拱手有些胆怯的说道:“这位老总请问你找哪位”
  看着眼前英年早逝穿越前也只从自家上供的香案上见过画像的老爷爷冯全的眼眶不由自主的湿润了擦了擦不争气的眼泪冯全并沒有接过话茬而是说了一句:“龙虎风云会乾坤岁月长”
  中年男人更加莫名其妙了不由自主的回答道:“永保知锡其德勋兴建昌咦老总肿么知道我家族谱的啊”
  <<抗战之临时工>> 文字首发,欢迎读者登录 阅读全文最新章节。【】


[正文 第二百二十六章认祖归亲]

  “忠厚延泽远安乐有余光”
  冯全沒有理会中年老爷爷的疑问继续说道中年老爷爷惊呆了卧槽这是谁啊肿么对自家的家谱这么了如指掌捏
  冯全继续说道:“我冯族人丁众多为防世系舛错名讳相重有犯尊长啥的将于于民国二十三年暨公元1934年洪洞、青州、巨野、嘉祥支派会集巨野县冯楼村续谱打算公议排出行辈六十字以便我族人共守之这件事老爷爷知道吗”
  冯全连这件事都知道更是把老爷爷的下巴快整脱臼了继续目若惊呆瞠目结舌中大嘴张开几乎能吞下一个大鸡蛋
  “老爷爷你肿么不让我进家门啊”
  老爷爷來不及细问连忙说道:“老总不不不你刚才是不是叫我老爷爷來我也不知叫你神马小伙子快进來吧”
  跟着老爷爷冯全走进了民国时期很有代表性的土房子等冯全坐下后老奶奶端來茶水冯全连忙恭恭敬敬的接过來看到这里老爷爷更加奇怪了很明显是晚辈对长辈的态度吗
  “年轻人你说你來我家寻亲这是肿么回事捏我肿么不记得有你这个族人啊”
  冯全沒先回答这个问題而是问道:“老爷爷你知道我们家祖先來自于哪里吗”
  “呵呵问我祖先來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当然是山西洪洞大槐树老鸹窝咧这个谁不知道啊呵呵”
  实际上在今天华北平原的绝大部分地区流传着关于山西洪洞大槐树的传说这一传说的内容就是:我们的祖先是从山西大槐树下迁來的;山西洪洞大槐树是我们祖先的发祥地也是我们的根
  这一传说分布于在今天河北的中南部、山东西部、中部和南部、河南中北部以及安徽淮河以北的大部分地方在这些地区大槐树演变成了老鸦窝就是高高的大槐树上的老鸦窝大槐树不仅仅是人们的口耳相传它还被镌刻在很多古老的墓碑上写在众多脆黄的族谱中
  元末明初之际山东地区的人口与山西地区的人口不相上下而土地面积却比山西大得多但是由于元末战乱以及灾荒啥的再加上朱元璋发动了北伐“靖难之役”这两次两次战争
  特别是靖难之役中山东军民抵抗燕军最为顽强几次大败朱棣的燕军于山东境内民众也多自发抵抗燕军燕王胜后进行了报复对山东的民众进行了残酷的屠杀以至于繁华的山东地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因此山东地区是山西移民的重点安排地区往山东的移民也以洪武、永乐年间为多
  有一个“红绳赶散”的故事以及解手一词的由來明朝初建朱元璋为了恢复中原地区的经济要从未经战乱的地区向河南、山东迁移人口最主要的就是从山西地区迁移前前后后朱元璋实施了长达50年的移民政策并把山西洪洞作为移民的重点地区
  因为在那时候老百姓沒有银行更沒有存款老百姓最重要的财产就是自家的房子和土地要他们离开的话就意味着剥夺了个人的全部财产因此沒人愿意走
  于是官府就把需要迁移的人员强迫性的用绳子绑上串起來哪个人需要方便了就向负责押运的管理员叫道:“把我的手解开”到了后來为了省事就直接喊“解手”就这样发明了一个新名词“解手”其实在明代以前的书籍里沒有这个词
  成群结队的老百姓拖家带口艰难的依次从山西一个必经路口路过因为这个路口有一个大槐树于是年长的就告诉年幼的“记住这个大槐树吧回到这儿就快到家了”大槐树传说就是由此而來
  “老爷爷满清编篡二十四史时曾对金以來的史料进行过大量修改一些家谱啥的都失传了据我所知菏泽的巨野一支包括成武、单县、汶上江苏的沛县、丰县等近三十个县数十万族人明初來自于山西洪洞移民梁山还有一支也來自明初的山西洪洞县移民咱们嘉祥一支有点不同明朝永乐年间迁自青州族人现在散居在周围一些县市至于青州和洪洞的关系我还沒考证出來捏估计也可能來自于洪洞”
  老爷爷听了低头沉思了一段时间缓缓说道:“不错我们是从别的地方迁过來的”
  文化名人冯裕祖籍就是山东青州府临朐县盘阳村冯裕一生大体可分为读书仕进、为官南北、闲居故里三个阶段冯裕30岁以前的主要活动是读书与求仕
  1504年中举1508年进士及第冯裕中进士后先任今上海市松江县知县后调安徽萧县1511年升为今河北晋县知州1515年迁南京户部员外郎嘉靖六年暨1527年调往甘肃平京知府嘉靖七年调任贵州石矸知府嘉靖十二年暨1533年升任贵州按察司副使
  一年后就是嘉靖十三年冯裕也58岁了到了告老还乡的年龄冯裕就致仕归里定居青州主要是读书讲学与诗友唱和啥的他归里的第二年成立了“海岱诗社”唱和之诗由冯裕四世孙冯琦编为《海岱会集》12卷此集被收入《四库全书》
  嘉靖二十四年就是1545年六月二十四日冯裕67岁时病逝于青州埋葬于青州城西北尧王山下这里就是远近闻名的冯氏祖茔冯氏祖茔是龟趺地属于极其珍贵的龙穴龟趺又名霸下赑屃形似龟是龙之六子平生好负重力大无穷碑座下的龟是他的遗像龟趺具丰碑和长笀之象征
  冯氏的祖茔以尧王山为后乐玄武以北阳河为朱雀原來在尧王山左右还有两条小河包围着祖茔但是现如今小河已经干涸为大土沟沟内还种了果树因此穴场龙虎不显缺则补之这也许就是龙虎水库名称的由來
  冯裕是临朐冯氏文学世家的始祖他的文名政声啥的对后代子孙影响极大冯氏家族也因此形成了勤奋为学正直为人清廉为官的家风祖先垂范子孙积极效渀冯氏家族就在这种宗法传承中逐渐的发展起來而冯氏祖茔的风水就把宗法传承凝结冯氏的文化传承能量也是无以伦比
  冯裕生前除惟健、惟重、惟敏、惟讷四子已成才外孙子辈也已有很多人后來成为进士的惟重之子子履已长大冯氏家族的核心因此形成借助祖茔等环境冯裕的儒家风格得以非常有效的传承冯家注意自身楷模与人格力量的感召与熏陶冯氏家族也充满了成勤奋为学、正直为人、清廉为官的家风
  冯裕晚年除与友人诗赋唱和外主要就是居家读书讲学由于他为官清廉所以家徒四壁囊中羞涩《光绪临县志》说他:“官囊萧然不能自给”好在长子惟健持家有方善于经营冯裕才得以温饱

当前:第120/323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