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血影战队全集》第3/55页


7日晚,日军向武士敏第98军发起进攻,武军长率领所部拼死抵抗,在董封东西线上与敌激战,多次击退日军进攻。

王村一战,将敌2000击溃,毙敌滨田大佐以下700余人。

10日,第一战区司令部鉴于‘济源、垣曲间各主要渡口渐次被敌封锁,该集团军整个补给线中断’的事实,命第14集团军阳城以西部队主力,迅向沁翼公路以北分路转移,以旋回钻隙战法,打击敌人侧背。

卯刻,该集团军全面与敌发生激战。申刻,交口之敌陆续增至三四千,窜陷清风圪塔、煤坪。同时第10师与第98军接合部之二里腰,亦被约二千余之敌突破。而陷邵源之敌,亦向西北紧迫,此时该集团军三面有受敌顾虑。各部在突围游击中向北撤退。

北线:

这里是曾万钟第5、刘茂恩第14两个集团军的接合部,日军的战略意图在于迅速攻占横(横岭关)垣(垣曲)大道,直取垣曲县城,对守军两个集团军实施分割包围,各个歼灭。战役一开始日军即以重兵向横垣大道两侧猛攻。

驻守横岭关东北侧的赵世铃第43军、西南侧的高桂滋第17军同时遭受日军重兵打击。激战至8日拂晓,第43军十八坪阵地被突破,堵击无效。

军长赵世铃下令放弃阵地,撤向望仙庄一线;第17军虽依靠工事和有利地形进行了较为有效的抵抗,终因左右两翼皆被敌突破,不得不退出防线。

日军则在一举突破守军防线后,兵分两路:一路沿桑池、贾家山、杜村河南下(注:桑池守军第15军一部溃逃),一路沿亳清河南下,经皋落、长直、王茅,直取垣曲县城。

8日黄昏,日军在伞兵部队配合下,占领黄河岸边的垣曲县城,截断了与黄河南岸的联系。至此日军所谓的中间突破计划已经完成,中条山守军被从中分割成两半。

9,10两日,日军分兵两路,一路向东,一路向西。

东路于12日晨攻克邵源,与济源西进日军会合。

西路于11日进至五福涧,与9日攻占五福涧的日军会合。

至此,日军的内层包围圈完全形成,中条山守军黄河沿线的补给线和退路全被截断。

西线:日军主攻方向

守军为孔令恂的第80军第165师(师长王治岐)和新编第27师(师长王竣),唐淮源的第3军第7师(师长李世龙)和12师(师长寸性奇),以及直属第5集团司令部指挥的公秉藩第34师。

7日下午,日军分多数纵队,成广正面法,集中机炮火力,并以飞机诱导步兵,向我西村、辛犁园、王家窑头、梁家窑头王竣师右翼80团(唐、孔两军接合部)阵地猛攻。另以独3旅附37师团一部,向刘家沟、古王、计王王治岐师全面佯攻,牵制激战。

注:在战斗初打响之时,驻守在‘马村’第五集团军指挥部就被潜伏在马村背后,‘楼山坪’上的日军给连锅端了。

8日凌晨,日军突破张店以东第27师防线,孔、唐两军联系被切断。

第27师溃退至曹家川、太寨一带。

与此同时,奉命到望原集中的第80军第165师在遭到日军袭击后也退至曹家川、太寨一线。

乘隙而进的敌挺进纵队于当晚占据茅津渡以下的槐扒、尖坪、南沟等渡口,远的一支进到平陆、垣曲、夏县三县交界处。

9日正午时分,第80军所部遭敌便衣袭击和飞机轰炸扫射,进一步溃败。

闻喜日军36师团先头部队3000余人,向公秉藩第34师防守的野峪、十八坪、唐王山等阵地猛攻,并迅速攻陷唐王山。

公秉藩组织部队反攻,收复唐王山周围阵地,但因其右翼友邻部队防线被突破,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又令公秉藩率部驰援马村,第34师便放弃唐王山阵地,退至胡家峪。

中条山战役前后历时一个多月,据日军统计资料:中条山守军被俘约35000名,遗弃尸体42000具,伤亡超过8万,有十余万人失踪。日军损失计战死670名,负伤2292名。

在国民政府公布的材料中:合会战,计毙伤敌官兵9900名,我军共伤亡、中毒、失踪官兵达13751员名。

中条山惨败被国民政府视为“最之错误,亦为抗战中最大之耻辱”。

但根据中条山战役幸存老兵们回忆,综合当时敌我双方实力,战略部署等分析得知,日军所公布的伤亡数字则更贴近事实。

第一章-回忆

寒风习习,太阳懒洋洋的躺在天上,刺眼的阳光却不能在这初冬之际给人带来一点暖意,一辆大众2000停在黄河岸边的公路上。

车门打开从前位跳出一位身着黑色西装的青年人,青年人急匆匆的跑到后座门前,拉开门把手,拐杖伸出,青年连忙弯腰伸手半额首进去扶着,从里面走出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一套黑色老式中山服穿在身上,虽已白发苍苍,但在衣服的衬托下,显得仍是那么的精神抖擞。

老人左手拄着拐棍在一个青年人搀扶下,踉踉跄跄的走到黄河边上,看着咆哮的黄河,双眼中带着闪动的泪花。

青年凑过上来问道:“爷爷从我记事时每年的11月24日您都要来这里,能告诉我为什么吗?”

老人强忍着快要用处眼眶的泪水,转过身来对着中年人:“孩子,你可知道这条黄河里埋葬着多少中华健儿吗?”

当前:第3/55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