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唐风流全集》第277/451页


对于这次征战,诸臣在朝议时候意见纷杂,大部的朝臣们都是反对在大冬天出征,他们认为寒冬里安北之地冰天雪地的,非常不利于我大军的行进和作战,而一直在那一带生活的突厥人,则是对地形熟悉,对环境适应,我大军又是长途跋涉数千里,才能进入安北之地,与以逸待劳的突厥人作战,肯定处于下风的,有可能再蹈萧嗣业的覆辙,那样的话,不要说平定突厥人的叛乱,其他地方的叛乱会接连而起,整个国家就会陷入不稳定的状态,实是危险。

但被任命为大军统帅的裴行俭一力坚持在寒冬里出征,说突厥人一定想不到我大军会在这个非常不利于我大军作战的季节里出征,这样我大军虽然行程艰苦些,但也会出乎突厥人的意外,那样可以做到出其不意而攻击,甚至一击就可以将全部突厥叛军歼灭。

当时大力支持裴行俭意见的正是刘仁轨,正是刘仁轨这位战功卓著的战将的大力支持,还有皇帝李治对裴行俭的信任,大军最终在年前出征。

如今裴行俭以比任何人预计都还要出色的战果,向所有的人证明了他所提议的正确性,正是在突厥人没有防备间,我数路大军从几个方向全面突进,最终成功地歼灭突厥叛军,安北一带出现的危急局势彻底解除,在我大军这样的威压下,其他那些蠢蠢欲动的部落,也一定不敢再造次。

“陛下,臣附议,应当给予裴大总管以重赏!”中书令李义琰马上出列奏道。

接着还有几名重臣也站出来,表示一定要给予领军的裴行俭以重赏。

李治挥挥手,示意诸臣先不要说这些,他继续说道:“突厥人的叛乱已经基本平息,裴大总管也送来了后续的安排计划,计划派出各路大军渡过大漠,至漠北,威逼漠北的各部落头人,到漠南来议事,诸位爱卿觉得,此计如何?”

吏部侍郎魏玄马上站出列奏道,“陛下,臣觉得裴大总管此计甚可,突厥人的叛乱已经基本被平息,溃逃的阿史德温傅数千人不足惧,但那一带的形势要安定下来,还是要费一些时日,关于后续的安排,臣觉得,如今安北的天气刚刚转好,正是最适合用兵的时候,我大军数十万人云集在大漠南侧,应该趁此时候,再派大军威逼安北境内的各部,让那些摇摆不定的部落重新归附我大唐,裴大总管派出大军至漠北,令各部落头人来议事,此正是让诸部落齐心归我大唐最好的策略!”

“陛下,臣附议!”中书舍人魏元忠也站出来奏言,“安北一带诸部落时叛时附,臣觉得一定要用雷霆手段,趁我大军取得空前胜利的同时,利用我大唐的兵威,威服各部落!裴大总管此计甚是可行!”

“陛下,臣有不同意见!”侍中郝处俊出列奏道,“我大军连战大捷,反叛的突厥各部尽被歼,漠南、漠北各部落定不敢再作乱,臣觉得陛下可下诏令,命各部落头人来长安朝拜,将陛下的恩典赐于他们,携我大军兵威之盛,各部落头人一定不敢不来,再加上陛下的恩典,臣觉得无须再派大军进入漠北,即可达到此效果。若我数万大军进入漠北,虽然能威逼各部落来附,但这样有可能会遭到各部落暗地里的抵制,最终埋下再叛我大军的种子,待我大军撤出安北后,有可能再生乱,不如用怀柔政策效果更佳…”

赦处俊吞了口唾沫,继续说道:“再者,如今西面吐蕃人大兵压境,我诸多边州告急,臣觉得,安北的大军一定要早些撤回,不然吐蕃人真的攻击我边州,那势必是一场灾难!”

虽然吐蕃使团因种咱原因至今还留在长安,但吐蕃人还是知道了我数十万大军出征安北的事,在从西面松州到青海的一线都有军队调动,准备攻击我边州的迹象,我大唐精锐的兵马大部都随裴行俭出征安北了,西线的局势十分危急,朝廷虽然已经下令征召军士,开赴松州到青海一带的边州,以抵御吐蕃人可能的攻击,但我大军在安北久久不归,再加上我大唐拒绝了吐蕃的和亲请示,并变相扣留其使团,吐蕃人还是会冒险攻击我边州的,那是件麻烦事儿。

听赦处俊如此一说,刚刚表态支持裴行俭计划的魏玄同和魏元忠也不敢再站出来坚持已见,而中书令李义琰也站出来支持赦处俊的说法,“陛下,臣附议,北边的叛乱已经平息,西边的局势吃紧,我大军应该尽快班师,以应付吐蕃人可能的攻击!”

接着又有薛元超等重臣站出来,建议皇帝令定襄道的大军早一些撤军回朝。

刚刚面上满是喜悦之色的李治神色有些不自然起来。

此前的朝会上,诸臣间就如何应付吐蕃人可能的攻击已经争论过多次,一些大臣早就建议从安北抽军,以应对吐蕃人的威胁,甚至有一些大臣指责此次出征安北的将士人数过多,以致无力应对吐蕃的威胁,但在李治的坚持下,最终还是没有从安北抽军回援。

见今日支持大军尽快班师回朝的重臣人数占多数,原本一心支持裴行俭所提计划的李治也犹豫起来,他在此前与刘仁轨的商量分析中,认为西面我方可以依靠坚固的边城守卫,吐蕃人即使派兵攻击,也很难有作为,他们都认为,吐蕃人这是虚张声势,不足惧。但今日诸多的重臣都反对,刘仁轨甚至都没站出来发表意见,这让李治下不了决心。

“待朕与皇后娘娘商议一下,再作决定,”没有多少大臣支持,再加上武则天先前的意见,李治有些悻悻,只得宣布诸臣散去,过两日等前方最新情况传来再议。

------

散朝后,李治和武则天回到仙居殿,一进殿,武则天就急急地对李治说道:“皇上,臣妾还是认为,安北的大军应该尽速班师回朝!安北一带三十万人马,皆是久经战事的精锐之师,若一直久居安北,定是大大不妥,西面和青海一带吐蕃人的威胁不得不防…”

李治怔怔地看了一会武则天,有些颓然,他如何不知道武则天的心思,只是不点破而已,这位自己心爱的女人在捷报传回来以后,已经数次要求下诏令大军班师了,今日朝臣们也都是要求大军班师,当下也只得服软,“既然皇后也是如此认为,西北吐蕃人的威胁不得不防,朕也同意定襄道的大军班师,那就再拟一诏,除一部镇守安北外,大军大部班师!同时传给已经出发的户部尚书崔知悌及安北的裴行俭,令大军做好班师的准备!”

在皇帝召集诸臣商议军情的次日,朝廷发布了诏命,因我定襄道大军在平定突厥人叛乱中,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令裴行俭率大军将士班师,只留下左金吾卫将军曹怀舜、右武卫将军崔献屯率一部驻屯安北单于都护府,防御突厥人再次的叛乱,军务交由朝廷派出的安抚使户部尚书崔知悌掌管,并由李知十、泉献诚等将先率一部,急驰青海一带…

第一百六十八章 非常不解

阴山南麓,看上去已经一片嫩绿色的草原上,有数百骑军士正在来回奔驰。

一骑白色的战马驼着一名年轻的将领从队列中快速脱离出来,加速往前奔去,后面数十名骑者拼命追赶。

“少爷…刘将军…等等我们!”呼啸的风中,传来后面骑者的呼喊声。

快速往前奔的正是骑着追风的刘逸,后面拼命追的是几十名亲卫,再后面一点在快速奔跑的那些是刘逸所领的近千军士。

追风的速度在这片广袤的草原上得到了极致的发挥,若是刘逸任其狂奔,还真没有什么马儿能追上,刘逸喜欢这种风驰电掣的感觉,就似在后世开着敞篷汽车在午夜无人的街头狂奔一样,只可惜,那时身边常有美人儿相伴,如今却没有。

今日刘逸能到阴山下放马奔跑,是得裴行俭的命令,率领手下的人马到阴山南麓来巡逻了。

原本巡逻的任务并不需要刘逸负责,但这些天闲着没什么事的刘逸,有些耐不住无所事事,只能训练部下的枯燥,主动向裴行俭请命,带队巡逻,顺便也将手下的军士们拉到外围训练。

裴行俭最后也同意了刘逸自请的巡逻任务,让刘逸带着手下大部人马约八百人,到大营北面约三四十里的地方巡逻。

刘逸除了呆在大营内发闷,想到外面撒欢一把外,另外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想近距离欣赏一下阴山的雄姿,还有传说中阴山脚下,草原与山体相接处那异常美丽的风光。

已经是三月底的日子了,从二月中时候开始对突厥叛军发动攻势,将几部突厥人全部歼灭,再如今将阴山西、南、东几个方向数百里范围内的区域都派军队梳理一遍,并将附近的一些小部落头人“邀请”来,对他们宣布了大唐皇帝的诏令,得到这些部落的拥护,将这一带都控制在我大唐军队之下,已经过去近一个半月的时间了。

草原上的景色也从刚刚开始时候严寒天气下,满野都是枯黄的景色,到现在已经是温暖初春时节,牧草都萌芽了,满眼都是嫩绿色。这一片嫩绿色看上去非常的让人舒服,像似一片青绿色的地毯,那些还残留的枯黄色是绿毯中的点缀,一直绵延到天际,再和远处看上去并不觉得很高的阴山山脉各山峰接连在一起。这是一副极美的图画,刘逸多希望能有一相机,把它拍下来,带回去给永远不可能来到这里的上官婉儿,或者太平公主看一下,让她们被这片美景吓得惊叫一阵。

正放马奔跑的刘逸也是清楚地记着那首书本上学到过的诗:“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当前:第277/451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