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唐风流全集》第345/451页


“哦!?”裴行俭似乎对刘逸这句大有深意的话有些兴趣,仔细地看了刘逸一会,但没问什么,而是用淡淡的口气说道:“易安,今日裴炎在朝堂上这样公然辱你,想必你心里一定不好受,这是为师没有想到过的场面――”

“恩师,没事,我不会计较的,他只是嫉妒而已!”刘逸lu出个轻松的笑容,“不过我认为裴炎原本不应该对我这样的,有可能是因为恩师的缘故,才在朝堂上连我和恩师一道指责上了!”

“正是如此,你明白就好!”裴行俭松了口气,满意地点点头,“裴炎此人才学颇佳,秉xing耿直,但心xiong狭窄,以后啊,你要多加以防备!”

“徒儿明白!”刘逸点头应道。

“易安,为师要和你说说下次朝议时候我们要说的事,想必下次朝议时候争论会更加的ji烈,我们一定要想好其他人会针对你所提议中指正的地方,如何进行反驳一定要有一点准备,不然临时不一定能有理反击,特别是像你这样没什么朝事经验的人――”

“是,恩师!”刘逸点点头,和裴行俭两人一边喝着酒,一边商量起来。

一些反对的人可能提出来质问的事由及反驳的方法,两人都进行了探讨,接着裴行俭又对刘逸说了许多面对朝堂其他人质询,该如何应对的方式,直到天将黑才回到住处――

就在刘逸一心准备着下次朝会时候就自己所提的观点与其他朝臣们辩论的时候,有几条突发的消息传来,让他感到震惊。

十一月十二日,从长安传来一份急报,文成公主在吐蕃去逝。

这消息是从青海吐蕃营中送过来的,负责那一带军务的黑齿常之以六百里加急送往长安,长安留守的官员得到这个消息后,也马上转送洛阳。

刘逸也差不多在第一时间听到这消息,那是他在宫内当值时候,得到消息的上官婉儿悄悄地跑来告诉他的,上官婉儿似乎知道刘逸对这样的消息感兴趣。

刘逸在听到这个消息后,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这个重要历史人物现在的去逝,或许是历史的一种宿命,让她不再背负后人对她的指责和唾骂,以前做的已经做了,吐蕃对大唐的伤害已经发生了,她没有能力再为此赎罪,现在去逝何尝不是一种最好的解脱。刘逸隐隐地有一种感觉,文成公主可能是因为受到皇帝李治下的诏书里指责的那些话影响,而对自己所做事有了自责和忏悔,明白了自己对大唐犯下的罪孽,使成千上万的大唐军民死在吐蕃人的屠刀下,最终郁郁而终的。

不过这只是刘逸的猜测,具体情况如何还是个未知数,有可能具体的原因是怎么样,永远没有人知道了。

朝廷在收到文成公主去逝的消息后,也马上派出了以改任鸿胪少卿的宋令文为使者的吊唁团,在年后前往逻些城吊唁。

文成公主去逝这一件事虽然让刘逸有不少的感慨,但朝中的大臣对此却没有什么人把他放在心上,吐蕃已经与我大唐兵戎相见多年,这位大唐嫁出去的公主没起什么作用,死了也就死了,没有几个人为她感到惋惜。

只是在文成公主去逝的消息传回来后两天,又有一份紧急的情况从传送过来,这是从单于都护府传回来的。

这同样是六百里加急送过来的军报,军报中称,溃逃到漠北的突厥阿史德温傅残部,与原本处于漠北的突厥头领阿史那伏念联兵,拥立阿史那伏念为可汗,叛我大唐,率军攻击我边关。

因头疾犯了而卧榻休息的皇帝李治在听到消息后,勃然大怒,准备立即召集群臣议事,但因为身体原因,再加上天色将晚,在武则天的劝阻下,还是耽搁了一日。

第二天一早,从长安转了两名急报,分别是从原州、庆州传来的,突厥叛军已经先一步攻击这两个地方了。

攻击原州、庆州的突厥叛军人数还不少,所幸这两地的守军依托坚固的城池固守,击退了突厥人的攻击。

连续收到这样的急报,皇帝李治再也坐不住了,抱病立即召集跟随到洛阳的重臣,到宫中议事!

在宫内值守的刘逸,也意外地被传召,他在听到突厥人再次叛乱的消息后,却有种打心底的兴奋,山雨yu来,突厥人的叛乱,为自己所提计划能顺利通过,创造了条件――

未完待续)

第四十四章 关于再次出兵的争论

武成殿内,站着满满当当的朝中重臣,刘逸粗粗看去,跟随御驾来到洛阳的大部重臣都到场了,到场的重臣里面,自己级别应该是最低的了。

皇帝李治头上扎着一块布条,可能是头疾犯了,扎上这一块布条会感觉舒服一点。

李治在传召的朝臣都到齐后,带着咳嗽宣读了从原州、庆州及单于都护府所送来的紧急军报,在恼怒发将这些紧急情况宣布后,刘逸以手拄着御座,大着声音问群臣道:“突厥阿史德奉职和阿史那泥熟匐部的叛乱才刚刚平息半来年,安北的突厥残部叛乱又起,你们说,朝廷要如何做出应对…”李治的声音里有些不可遏制的怒气。

刘逸是在刚刚李治宣布紧急军情通报时候才清楚突厥人叛乱的情况,一听到这情况,刘逸心内在种莫名的愤怒,这正是上次征战安北,我大军在取得重大胜利,没有乘胜追击,将突厥残部尽歼,同时威吓其他诸部落的结果。处于大漠北部的那些部落,看到我大军在取得这么重大胜利后,马上就班师了,肯定是猜测我大军无法在大漠一带长期驻留,才敢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再次公然反叛,难怪皇帝李治会勃然大怒,不顾武则天的劝告,抱病来主持朝事了。

刘逸是知道庆州、原州这两个地方在何处,这两州离大唐的京师长安才数百里之遥,快马三四日就可以抵达长安,这两州离人们概念中算作边关的灵州、丰州、凉州有近千里之遥了,也就是说,这两州离大多数人认可的这几座边关之城,已经偏南近千里了,突厥骑兵可以这么轻松地驰骋几千里,长驱直入我大唐腹地,而且来去自如,这无异于狠狠地打了大唐皇帝一记响亮的耳光,想想裴行俭所领的定襄道大军班师时候,朝中是何等的喜庆气氛,几乎大部分的人都认为,北疆可以安定至少几年,甚至十几年、几十年,没想到突厥人的叛乱在隔了不到一年就发生了,而且气势上更盛,连我大唐的腹地原、庆两州都被其侵袭。

李治问询的话刚说完,礼部尚书裴行俭第一个站出来奏道:“陛下、娘娘,臣觉得,应当再派大军进入安北,平定突厥人的叛乱,决不能对其姑息养奸!”

刘逸看到裴行俭侧面的脸,他也从自己的师傅脸上看到了一丝愤怒,还有一些其他特别的神色,刘逸也明白,裴行俭也肯定在为没有坚定地执行自己所制定的有效对付突厥人的策略,导致突厥人的叛乱再次发生而自责和愤怒,还有一些无可奈何。

出现这样的结果,从根本上说明,当初朝廷令大军班师的决定,是大错特错的,突厥人叛乱再次发生,并且其人马越过长城一线,长驱入河套以南,威胁京师的安全,这样的情况发生,与当初没有彻底平定突厥人的叛乱有着非常大的关系,突厥骑兵能攻到庆州、原州一带,而且还是在我大唐军队刚刚平息了其部叛乱后不久发生的,这应该是每一个大唐臣子的耻辱,特别是裴行俭这样以战功自傲的武将的耻辱。

“陛下,臣附议!”刚刚被委以守兵部尚书的岑长倩马上站出来,支持裴行俭的决定。

岑长倩出列作礼后,再说道:“突厥骑兵能侵到原州、庆州一带,从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大唐军队在这一带的防守还是很弱的,这也给吐蕃人一个信号,有可能他们会在突厥人叛乱的同时,集大军攻击我河源到松州一带,因此臣认为,必须速速派大军出征安北,以雷霆之势将突厥人的叛乱平息,同时调集军队,严防吐蕃人的趁机犯边…”

岑长倩刚从鄯州回来不久,对那一带地形势非常的熟悉,从他嘴里说出这样的担忧,那自不会是危言听耸的,连刘逸也不禁心中一凛。

当前:第345/451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