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者校对版作者青青细胞》第18/39页


  老教授靠在床头,面如死灰。
  我不方便询问,只有轻声说:“时间到了。”示意老人家去透析室。
  老人低下头来,似乎在瞬间苍老了十年。
  “我错了吗?错了吗?”我听见他喃喃自语。
  现在想来,那是我所听到的,他最后的自白。
  第二日上午查完房之后,因病人出入院较多,我忙得手脚不停。
  待想起曹教授时,已是近午饭时间。
  其实也没有什么事,只是想去看看他今天的情况。
  查房的时候他还睡着,不愿惊扰他,大家也就退了出来。
  我走到走廊尽头的高级病房去。
  轻轻推开门――
  只一眼我便大惊失色――如果你了解我,那你该知道这并不是能轻易使用在我身上的形容词――老教授躺在床榻之上,床铺凌乱,枕头盖住头脸,人一动不动。
  我慢慢走过去。
  轻轻掀开枕头。
  没错,老人家口鼻出血,嘴唇青紫,显然已断气多时。
  如果我看的没错,他是被枕头闷住,窒息而死。
  我默默看了一会,心里觉得有点悲伤,正待去叫人,却瞥见老人脑袋下面,还有什么物什。
  那是一本书,大概原本是塞在枕头下面的,现在枕头成了凶器,这本书便显山露水了。
  这是一本叫做《纠正上帝的错误》的书。
  我望着那书的封面沉吟了一会儿,又翻看了几页,略微思索了一下,就把书揣在了怀里。
  然后我出了病房去叫人。
  医院发生了谋杀案,且被害者是如此德高望重的学者,那场面是可想而知的混乱。
  医务人员、警察、家属……
  危峻气喘吁吁地挤到我身边,神色复杂:“凉玉,是你发现的凶案?”
  “嗯。”我点头。
  “那警察头儿又来了。”他一指,我不意外地看见熟悉脸孔。
  刑警队长楚秦,因为谋杀案和我相遇,早已不是头一次了。
  对方慢慢走到我跟前,神情严肃:“是你发现了尸体?”
  “且慢。”居然有人横空出世,挡在我跟前,“我是负责这个病区的住院总医师,您询问沈医师的时候,我希望我也能在场。”
  是端木医生。我们的名侦探出场。
  警官先是诧异,然后似笑非笑地看了我一眼,我知道他在想什么:怎么,这个住院总不知你是谁?他怕你害怕,想保护你?
  连危峻都吃惊,嘴巴张开老大。
  “悉随尊便。”楚秦无所谓地耸肩,“我们并没有怀疑沈医师,只是想简单询问一下她发现尸体的情形。”
  三人走进医生值班室。
  “凉……呃……沈医师,你是什么时候发现死者的?”
  “11点15分。”
  “这么精确?”
  “嗯。我当时看了一眼手表。”反正熟人,我不担心警官怀疑我些什么。
  “发现他时,是什么情景?”
  “曹教授的枕头被压在他脸上,我挪开看时,他显然已去世多时了。”
  “这么说你动过枕头。还有别的吗?”
  “没有。我发现之后立即出去报告了端木医生,把病房锁上,直到你们来。连家属都没有放进去过。”
  “嗯,你做的对。”警官赞许一句。他当然不会知道我所谓的“立即”省略了什么。
  “那谁是最后一个看到曹教授活着的人呢?”他又问。
  “恐怕就是早上查房的医师了,今天是端木医生带着我和危峻――另一个实习生查的房。”
  “哦。期间没有护士或医生给他量血压送药什么的吗?”警官做了个抱歉的手势,“不好意思,不太了解死者的病情和医院的治疗,能给我解释下吗?”
  我看看端木辰。见他并没有要开口的样子,也只好自己来:“曹教授是糖尿病并发了肾病,已经到了肾功能不全的中晚期,也就是尿毒症。除了还能用胰岛素控制他的血糖外,几乎已不能用药,因为大部分的药都是通过肾脏代谢的。”
  警官点点头,我已尽量说的通俗易懂。
  “胰岛素都是饭后打的,加上他不太喜欢被人打扰,除了我,医务人员方面是不会有什么人贸然进病房的。”
  “嗯。那家属呢?”
  我摇摇头:“他们一般都是下午才来探望的。”
  “有什么人走进死者的病房,不需要登记的吗?”
  “早上查房的时候是不许家属进来的。但是查房时间一过,病区的门就打开,家属进来无需登记。”
  “哦。”警官想了想,“刚才我看到,要进病区,并不止一个门。”
  “没错,”我点点头,“有两个出入口,一个是对着护士台的正门,走廊尽头也有一个偏门,饭车会从那个门上来。”
  “哦。高级病房正好也在走廊尽头。也就是说,如果什么人从那个门进来的话,也许不会被什么人看见就进了高级病房。”
  “没错。”我点头,“凶手想避人耳目,一定会走那个门。”
  肾脏科在7楼。凶手一定会避开电梯里的摄像镜头,徒步走上来。
  会是谁?谁这么残忍地杀死了病入膏肓的老人?
  刑警队长问完话之后,我走出值班室,看到曹教授的女儿们,被警察拦在父亲的病房之外。
  然而也只有曹远清默默垂泪,远琪、远珉,虽然也面露哀戚之色,但却大有轻松之态。小女儿远舫,根本连影儿也瞧不见。
  “咦,好像她们都没有伤心过度嘛。”危峻不知何时已站在我身边,“也是,前几天还对父亲不满来着……啊!是不是因为对遗产分配不满对父亲动了杀机?”
  不,不是遗产分配。此时我已完全明白曹家前些天的纷争是因为什么。可是,我不能说。
  但,没错,被我所掩藏起来的原因,里面完全有可能包含了杀机。
  因为这个原因,我完全理解了曹家女儿们当时的愤怒和不可置信。
  凶手,的确可能是曹教授的女儿之一。
  可是,我却无法向警方和盘托出。
  在刹那的思索之后所作出的举动,尽管荒唐,却没有令我后悔。
  我要冒一个险:曹教授被杀的原因也有可能与“那个”无关的。
  否则,凶手为何没有拿走“那个”?

当前:第18/39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