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呼吸》第82/82页


  “两个吧。一个是,自身的,害怕,恐惧。”

  杨明张大了嘴巴惊讶地看着王立国,后来他说直到这时我才发现,王大队的脸色很难看,很不像他这么年轻的脸色,灰土土的,分明是经过长途跋涉,已经筋疲力尽,已经就要跌倒。

  杨明仍然明知故问:

  “你说谁害怕?”

  “我。”

  “你?”

  “我从前破过的命案,都是寻找一个已经躲藏起来的凶手,不是现在这样继续顶风给你杀人的凶手。我害怕不能尽快破案,再死人。两周就是一条年轻女人的生命,这是一种什么概念?我从来没有觉得时间这么可怕过,两周一条人命!我常常想,幸亏他前两起未遂,给我们留下那么多线索,如果他前两起也是既遂,没有活人见到过他,怕是这个案子死的人就不是翻一番了!你说我怎么不害怕?”

  听了王立国的话我们才明白,这个案子让他经受的身心磨难是常人所无法想象的。

  杨明想了想说:

  “谁能没有恐惧?人人都有自己的恐惧。我记得,身经百战的美国将军巴顿说过,如果勇敢就是无所畏惧,那么我从未见过一位勇敢的人。一切人都会有所畏惧,越是智者越知道畏惧。尽管有所畏惧,却能驱迫自己勇往直前的人,才是真正的勇士。”

  “从前我们破的命案大都是情杀、仇杀、财杀,我们可以从被害人的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中去寻找线索,曲宝源这个案子传统的侦破手法不能用了,变态不是常态,没有规律可言,所以到这个时候经验也没用了。这与传统意义上的财杀、仇杀和情杀有明显的区别,因为被害人和凶手之间没有任何往来没有任何关系,无辜的被害人永远都不会知道,凶手为什么凭白无故地杀害她?对于凶手的具体作案动机,我们只能去猜测;他下一步要杀谁,我们一点线索也没有;而且他伪造现场与以往的命案也不一样,一方面他抹掉了我们传统侦破手法所需要的痕迹,另一方面他又留下了更多的心理痕迹,侦破他这种案子明显还需要犯罪心理学家的参与。可是,我们没有这方面的专家。比如你说到的,把外物插入女人下身是性交的代替手段,这就需要心理学家的判断。”

  “说到这里,倒让我想起一个问题,美国犯人被判死刑后相当长时间不执行,有时要拖几十年,犯罪心理学的研究人员有充分的时间,去发现和掌握大量犯罪人的心理和行为上的规律。可是我们,凡是这类大案都要从重、从快,罪犯很快被处决,犯罪心理学家也就失去了最好的临床研究标本。可以断言的是,这类变态的案子只会越来越多,不会越来越少,但是我们的犯罪心理学研究却严重滞后,这种滞后的结果就使得你们搞侦破的越来越被动。”

  “你说得很对。现在我们可以断定,今后这种变态杀人的案件只会增加不会减少,从前只在那些发达的国家里才有这类案件,现在已经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近来,孩子的变态杀人也多起来,但是,我们的科学研究却跟不上,我们在第一线的刑警只能凭着自己的摸索去干,这显然是很不够的,我也感到自己力不从心。”

  “在这样一个近二百万人口的城市里,他每次居然用十几天的时间,就能找到一位住在顶楼的单身年轻女人,我真是没法想象他是怎么找到的。”

  “我也感到奇怪。说到这里,我可以说几句曲宝源在非正式场合说的话,他在厕所里告诉过我,你们不是说我只在古井区吗?说我只在六楼吗?这回我在新市区选好两个,都是四楼的。他说话时笑嘻嘻的,他知道有想法不能定他的罪,可是,我的脑袋,当时就大起来,如果不是抓着他……”

  王立国疲惫地摇摇头,不想再对我们说下去。

  2005年12月



本书来自免费txt小说下载站
更多更新免费电子书请关注

当前:第82/82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