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邪校对版作者南朝陈》第22/531页


  可以说,这是一次救命的交情。
  何维扬觉得应该提醒一下陈三郎,这样才心安。
  陈三郎晒然道:“我也想给他面子,可他不要。那我总不能作践自己的面子,贴给人去玩弄――面子不值钱,但对我来说,很重要。重要得就像身上这件衣服,我穿着,就是个体面的人。如果逆来顺受地让人撕烂,玷污,剥光,那我还算是个人吗?”
  一番论调,让何维扬听得一愣一愣的,但毕竟听明白了――陈三郎言下之意,是说他是个有骨气的人。
  读书人,谁没有骨气?不过这骨气也得看多少,分状况,随机应变地低低头,弯弯腰,又算得什么,至刚易折。
  但话说到这个份上,何维扬只得叹一口气,不再吭声。
  一刻钟后,秦羽书阴沉着脸来到――作为保人,童子试三关他都必须到场确认,除非他担保的对象没有考过。
  见着陈三郎,秦羽书恨不得当场要向官吏控告:陈三郎目无尊长,忘恩负义,应该剥夺他的考试资格。
  只是这样一来,固然陈三郎要接受调查,考不了试,他秦羽书也有麻烦。
  所谓担保,一旦出了问题,保人也要受牵连的。
  秦羽书在南阳书院正春风得意,很受教授青睐,今年入秋即可参加乡试。关键时刻,他可不愿意让陈三郎这一粒老鼠屎坏了事。而且这厮所作所为,相当有分寸,诉讼的话,就是一场扯皮官司,闹得大了,绝非好事。
  罢了,且忍他一忍,反正也扑腾不了多久。好运终有时,不信陈三郎能考过府试。
  时辰到,一众考生开始排队检验进场。
  举行府试的试院,明净阔落,环境安静。考舍一间间的,节次鳞比,分得很清楚。
  不用多久,陈三郎找到了自己的考舍,坐下来,摆好东西。
  经历了县试,克服了悚场之疾,现在的他,心态平和而宁静,静静等待开考。
  其他考生也大都如此,有些局促不安的,便从考篮内拿出水来,小口抿着,藉此平复情绪。
  约莫半个时辰后,正式开考。有小吏举着考题来回走动,确保每个考生都能看到,看清楚。
  在座的考生,个个考试经验丰富,很是老道,见着考题,不急下笔,而是慢慢思考琢磨起来。
  记住考题,陈三郎开始磨墨,一会之后,有了腹稿,就提笔写。
  府试主持者为南阳府知府大人,苏姓,名“铭”,字“冠成”,二甲进士出身。他年近五十,身材挺拔,留着标准的三缕长须,清雅而有威。
  知府是从四品的官,官气养神,态势自生。
  苏知府端坐在主位上,目光威严,扫视着整个考场。下面有两名陪同监考官员,间或离开座位,在考舍廊道走动,以示视察。
  时间在一片紧张而有致的氛围过去,过了中午,陆续有人交卷。有胆大自信的,当场便请求知府大人面试――这和县试同理,但有规矩,最先交卷的前五人才有这个资格,后面的,就没有了。
  面试内容不定,看知府大人的心情,或出对子,或考诗词,也有可能直接让背诵一篇圣贤文章。只要过关了,当场录取,便是童生身份,区别于白丁。
  这一场府试,陈三郎做得慢,交卷的时候,已是二十名开外,失去了面试的资格。他倒不在乎,当场面试,有利有弊,而且录取主要还得凭借文章本身的水平。
  交了卷,出到试院外,看天色,已是夕阳西沉。
  他伸手揉了揉太阳穴,感到一股疲倦。
  华叔等在外面,赶紧迎上来:“少爷,成了。”
  “成”是兆头吉利话,不说“出场了”,因为“出场”之语不讨喜。
  陈三郎点点头。
  “现在回客栈?”
  陈三郎“嗯”了声:“回去吧。”
  考试做文章,不仅仅是脑力活,提笔写字,也相当耗费体力。他的身子骨偏弱,一场试考下来,颇为疲累。如果日后乡试,还是这般状况,没有改善的话,真是吃不消。乡试不同童子试,那是正式严格的科举大考,足足要考三场,每场考三天,加起来就是九天。
  如此密集的考试,强度很高,身体差劲的人,考着考着,就会晕倒过去。
  每科乡试,因为晕厥而被抬出场外,丧失前程的考生屡见不鲜。
  故而王朝虽然重文轻武,但一些有见识的书生,往往也会练习点粗浅功夫,加强体格。
  陈三郎便正在学着武功,根据许氏父女的情况看来,这学的,还很可能是高深武功呢,必须珍惜。
  回到客栈,往床上一躺,眯着眼开始休息。至于晚饭,华叔知道他胃口嗜好,事先又得了陈王氏的吩咐,不会节省。跑到外面,买了一只烧鸡、一斤牛肉、一斤羊肉,另有菜蔬若干,几乎能摆满一席了,让人送到房间来。
  闻着香味,陈三郎食指大动,起来开吃。
  “华叔,你也一起坐吧。”
  华叔呵呵笑着回答:“少爷,这个不合规矩。”
  “在我这里,没有那些狗屁规矩。”
  陈三郎满嘴油腻,居然爆了粗。
  华叔听着心中暖和,他在陈家做了这么多年的管家,可以说是看着陈三郎长大的。近年来陈家开始败落,奴仆散走,另谋高就,但华叔坚持留下,可谓忠心耿耿。
  然而再忠心,如果主人不仁,那忠心也会冷落消逝。
  他也就不矫情,坐下来,陪少爷一起吃饭。
  陈三郎问:“华叔,你是明远县人吧。”
  明远县与泾县比邻,相距不远。
  华叔回答:“是的。”
  “多少年没有回去过了?”
  陈三郎又问。
  华叔眼眸露出一丝缅怀的情绪,感慨莫名,声音低沉着:“上一次回家是十年前……整整十年没有回去了。”
  “我记得你说过,你在那边有父母兄弟在。”
  “是的,呵呵,那时候家里穷,兄弟姐妹多,没饭吃。多得老爷看我可怜,就出钱买下我。没有老爷,我可能早就饿死街头了。”
  陈三郎叹口气:“活着,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呀。”
  华叔一怔,心里想少爷为何无端感叹?少爷自幼可是没缺过衣食的,何来这份沧桑唏嘘之情?更让人疑惑的是,这一句感叹唏嘘却发自肺腑般,显得非常真挚,毫无造作。
  陈三郎忽而站起来,走出房门。
  华叔问:“少爷,你去哪里?”
  陈三郎回答:“有菜无酒,扫兴,我去拿瓶酒上来。”
  华叔一听,吃了一惊:少爷什么时候学会饮酒了?
  过不多久,陈三郎便拿着一坛酒上来。这酒是在客栈买的,称不上好酒,里面估计都兑了水,显得淡。
  陈三郎也不计较,摆出两个杯子,和华叔一人一杯,互相对饮起来。三杯酒落肚,酒意冒上心头,望着华叔花白的头发,陈三郎忽道:“华叔,你想不想娶媳妇?”
  “啊?”
  华叔以为自己听错:“少爷你说什么?”
  “我问你想不想娶媳妇。”
  “哎呦,这个……”
  华叔老脸都有些涨红,他打了一辈子光棍,不曾尝过女人滋味,在某些夜深人静的夜晚,难免会想入非非,做些绮梦,支支吾吾道:“我没多少钱,而且人也老了,娶媳妇的事……”
  “不管那些,我只问你,想不想。”
  “想。”

当前:第22/531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