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皇帝分身全集.com》第9/434页


其中,锦衣卫被并入了军情司,监督司用的是东厂的人马!

由于明末自然灾害是导致国家灭亡的主要因素,所以农业问题成为救亡图存的关键。

因此,在总顾问衙门中,农业司被排在很重要的地位。

农业司,主营业务是开垦荒地、引进种植甘薯、马铃薯、玉米等等美洲高产作物。除了计划开垦荒地之外,农业司更是从御马监接管了420多万亩皇庄。

话说,大明王朝拥有耕地10亿亩,而皇帝私人拥有420万亩皇庄,可真不算多!

要知道,大明的众多藩王中,任何一家都拥有几十万亩田产。其中福王更是坐拥200多万亩田产。

皇庄的产出,大多数都是用于补贴朝廷财政亏空。而各地藩王的王庄收益惊人,却依然伸手向国家讨要钱财。

简单说,藩王、勋贵已经成为了国家最大的包袱!其次,才是不纳税的士大夫!

毫无疑问,崇祯皇帝名下的420万亩皇庄田产属于北方良田的jīng华!

由于皇庄水利设施完善、收成很高,每年光是收取田租就超过200万石。北方的自然灾害,对于水利设施完善的皇庄,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皇田的田租收益,也是崇祯皇帝不受户部制约的私人钱袋子。

问题是,用不了几年李自成大军将会席卷北方。如果这些田产不尽快脱手,将会成为起义军的战利品。

还不如趁着局势未完全崩坏,将这些土地脱手卖掉......

所以,肖图白成立一家“皇家拍卖局”,准备将所有的皇庄田地,连带着佃农的租约,一起进行拍卖。

“皇家拍卖局”成立后,从宫中抽调了20几名有商业头脑的宦官主持拍卖。肖图白告诉土地拍卖经手人员,每卖掉一亩田,给他们1钱银子作为业务费。等完成任务之后,平均每个人能够获得1万两以上的酬劳。

但是谁敢贪污受贿、中饱私囊,直接诛九族!

一番威逼利诱之后,宦官们纷纷被训的服服帖帖。

而当皇庄即将拍卖的消息传出,整个京城震动。勋贵、缙绅纷纷派人前来打听详情,“拍卖局”工作的肖宦官们,态度热情的向众人讲解业务规则。

因为,皇庄田产总量过于庞大,一次xìng卖完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谁能够调动如此庞大的一笔资金,一口气买下420万亩的田产!

所以,“拍卖局”采取零敲碎打的方式,每天举办几十场拍卖,每次拍卖的田亩,多是百亩、千亩左右。

任何一单拍卖,都会详细列出田地最近十年的收成,以及佃农的每年上缴田租的数据。

事实上,北方的勋贵、地主,对于皇庄的收益心里有数,平rì里垂涎三尺的田产,居然公开拍卖,谁不为止疯狂!

第一天拍卖便已经交易火爆.......

数百名勋贵、巨富,带着巨资踊跃的参加拍卖。

一天之内卖出了1万多亩田地,每亩平均成交价达到18.5两,给总顾问衙门带来了20万两白银的收入。

――――――――

PS:新书上传,厚脸求收藏、推荐票。

第六章科技创新,从珍妮机开始

在皇庄土地拍卖持续升温时,肖图白却是从běijīng织造局中要了20名工匠,准备将“珍妮机”给提前弄出来。

珍妮机是英国工业革命的标志之一,这项发明源于1764年,英国纺织工詹姆斯・哈格里夫斯,一不小心将纺织机踢翻,发现原本横着的纱锭,变成是竖着的纺车依然能够转动。

詹姆斯・哈格里夫斯迅速的产生联想,认为“手摇单锭纺车”横着排列只能纺一只纱锭,但是变成竖着排列则能同时纺织更多的纱锭。

第二天,詹姆斯就动手做出了有八个纱锭的纺织机,纺纱效率暴增了8倍。珍妮机在其后的几十年中,不断被改进从十锭、几十锭、甚至几百锭.....

詹姆斯发明“珍妮机”后,很快成为了英国赫赫有名的资本家。于是,英国工匠们争相效仿,科技创新出现了井喷,从而引发了英国的工业革命。

事实上,纺织技术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国的强项。

我国最早的单锭纺车,出现在战国时期也就是18世纪中期,欧洲还在用的“手摇单锭纺车”),这种纺车一昼夜只能纺纱三两到五两,效率很低。后来经过不断的改进,单锭纺车被改进成多锭,手摇变成了脚踏,效率大大的提高。东晋的画家顾恺之,就画过三锭脚纺车。

当前:第9/434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