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边军一小兵》第180/1925页


符名启道:“便是我书的仁义二字。”

符名启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懂得忠烈与仁义,才非行尸走肉。自己又能做到,才能庶几无愧,青史传扬。”

他的声音变得慷慨激昂:“昔日文丞相苦读圣贤书。最终明白了仁义的道理。元军陷鄂州,京师震动,各地将官观望不前,只有文丞相毅然起兵勤王。当日友人曾对他言:‘现在元军三路进兵,你以乌合之众迎敌,无异驱群羊斗猛虎。’文丞相答:‘我也知道如此。但国家养育臣民三百多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竟无一人一骑应召,我万分悲痛。所以不自量力,以身赴难,希望天下忠义之士闻风而起,聚集众人力量,也许能保存社稷。’他又言:‘受君之恩,食国之禄,应该以死报国’。”

“文丞相兵败被俘后,元主以高官厚禄劝降,又以亲情诱逼,文丞相宁死不屈,从容赴义。他的气节与忠烈,被后世传唱,青史留名!”

符名启看着众学生道:“我不要求你们如文丞相一样节烈,但要让你们知道,这仁义二字的道理,读圣贤书又为何事。”

众学生都是似懂非懂地点头。

忽然一个学生道:“受君之恩,食国之禄,该当以死报国。如果君王都投降了,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又该如何?”

符名启看去,却是昨日那个被钟正显罚抄课本三百遍的温景和,他今年十三岁,长得眉清目秀,大班中以他最调皮,也最聪明,他却不是舜乡堡人,而是董家庄人。

大班中这么有深度的问题只有他问得出来,符名启不由点头,他微笑道:“问得好,昔日宋恭帝降事元主,元主派他劝降,然文丞相答‘君降臣不降’,社稷为重,君为轻!我华夏几千年,改朝换代无数,然君王可以降,我们读书人的道义却不能失去。”

温景和道:“先生,学生明白了。”

符名启摸了摸他的头,温言道:“好孩子。”

学堂内传出了孩童清朗的读书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听着这朗朗的读书声,窗外的王斗有一种从心灵并出来的颤动,这才是真正的读书人,真正的孔孟之道。

真正的仁义!

第九十六章烽火连天

崇祯九年五月三十日。

夜晚,繁星满天。

好久没抬头看天上的星空,竟发现是如此的美丽。

在后世,王斗记得儿时最喜欢仰望辽阔的星空,总是用小指去数天上的星星,却怎么也数不完。除了数星星,王斗还喜欢去抓萤火虫,看它在夜空中飘来飘去,不知道是星星,还是萤火虫。

只是长大后,自己就难得抬头看天上的星空了,来到这世界这么久,每日繁忙,王斗也似乎忘了头上还有一个天空。

今日夜晚闷热,王斗看谢秀娘睡不着觉,便提议到外面走走,夫妻俩人一直散步到了城墙上。

二人依在城墙上仰望星空,远远的几个护卫散在黑暗中,若隐若现。

城墙上习习的凉风吹来,颇为舒爽。

王斗看着浩瀚的星空,忽然一颗流星划破了夜空,虽然只是一瞬,却是如此的精彩。

旁边的谢秀娘双手合十,不知在念些什么。

她的肚子己经高高鼓起,或许再过一个多月,就可以生产了。

王斗微笑道:“秀娘,刚才许了个什么愿?”

谢秀娘有些羞涩地道:“哥,没什么了。”

顿了顿,她说道:“我刚才许了个愿,请求老天爷给我一个儿子。”

她说道:“从小听婆婆说,在有身孕的时候,看到天上的星星闪过,这个时候许下愿,就会生个男孩。这个孩子,也将会是那个闪过星宿的转世。”

“在那星星闪过的时候,我刚好许下了愿。”

说到这里,谢秀娘欢喜地笑了起来。

王斗微笑道:“那敢情好。”

二人依在城墙上,王斗指点着天上的星星,给她讲解天上星座的故事,谢秀娘崇拜地看着王斗,只觉得自己丈夫无所不知。真是太厉害了。

当前:第180/1925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