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郑之我是郑克臧全集.com》第60/698页


“这话说得好,余爱听,可是李平,下次可不准再溜须拍马了。”郑克臧故意如此说着,果然看到了几道若有所思的目光。“余这里有功就赏,有过就罚,用几句好话打发尔等的事,余还做不出来。”说到这,郑克臧沉吟了一下。“着晋升马原、唐通、吴虎、李平为正八品总旗,其余者授正九品小旗。”

还不等欣喜若狂的几人给自己谢恩,郑克臧又继续着:“余会安排工部给尔等颁发一枚佛光号下水嘉章,以做纪念,这枚嘉章还可以作为尔等的资历,不得了啊,了不得啊,童子营自行建造的第一艘夷船就出自尔等之手,何等的荣耀,日后记入史册,永传子孙呢。”

“总领,这,这真的能载入史册?”唐通有些不敢相信的问道。“只是一条小船呢。”

“什么小船,这就是历史。”郑克臧严肃的告诉他们。“或许上不了青史,但童子营要有自己的营史,尔等一点一滴,谁人做过什么贡献,营史里要一一载明,只要大明不亡,童子营不灭,尔等功绩就要代代传下去。”

四人目瞪口呆着,就连一边的麻英也瞠目结舌,显然郑克臧给他们画出了一个无法拒绝的大饼,正当他们目眩神摇之际,郑克臧却话锋一转:“常言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造出佛光号只是开始,接下来仿制双桅纵帆船、双桅横帆船、试制三桅横帆船甚至夷人船匠都造不了的风帆战列舰,余还希望尔等能再立新功!”

马原等人热血沸腾的保证着,郑克臧含笑听着,一边听,他一边考虑着是否现在就将几人分组以便使其相互竞争,但考虑到他们才刚刚拿一条最基本的小船练手,技艺并非已到臻境,因此便强按住了分化的念头。

“空话余不想听,余只希望尔等能言出即行。”郑克臧威严的说着,心里却在盘算着是否要现在就解雇了那些英圭黎工匠。“好了,尔等且先下去吧。”郑克臧挥挥手,四人领命而去,于是郑克臧冲着一旁拱手侍立的麻英问道。“麻百户,水兵队现在有多少人船了?”

“水兵队现下有二百二十人,其中水军调来的老兵和征召的渔民计一百人,童子军一百二十人。”麻英如数家珍的报着数,二百二十人的规模甚至已经比郑克臧设定的营级单位更大了。“船只有广船东胜海号,福船南安海号,沙船东沙甲、东沙乙,单桅纵帆船飞马号,双桅纵帆船骑士号,双桅横帆船飞鹰号、飞龙号,对了,刚刚又加了一艘佛光号。”

“二百二十人,九条船,规模不小啊。”郑克臧权衡了一下。“水兵队要扩充为营。”麻英脸上一喜,不过好没等他做起升官晋爵的美梦,郑克臧的话就戳破了他的希望。“余会从水师调营官和副营官进来。”郑克臧似乎看出了麻英的失望,笑着安慰他。“怎么有些失落?你才多大,已经是正七品试百户了,再升就拔苗助长了。”

郑克臧希望麻英能自己转过这个弯来,可若是麻英迟迟不能觉悟,郑克臧也不会舍不得放弃他——四期童子营、三期正军中有的是人才来替换他,更何况麻英在水兵队中的地位已经鹤立鸡群了,这也是郑克臧所不能忍受的。

“改营以后,以东胜海号、飞马号、佛光号为台江队,专司训练新近少年水兵,以台江内海行船为主;以南安海号、东沙甲、东沙乙三艘组成琼海队,以老兵带新丁;以骑士、飞鹰和英雄三船为猎鲸队,行走大洋。”郑克臧扫了扫垂头丧气的麻英。“巩天这几年做不差,可以晋为台江队领队,再简拔一名老兵为琼海队领队,你且继续担着猎鲸队的领队,对了卡尔船长是留在哪个队中,你可有什么建议?”

“属下以为,卡尔船长的经验是远洋,所以还请总领将其放在猎鲸队。”麻英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实话实说着。“属下的经验不足,若没有这些夷人水夫的襄助,断送猎鲸队是小,误了总领的大事,属下可担当不起。”

郑克臧冷冷的看着麻英,似乎在分析他的话到底是抱怨还是真心实意,好半天之后,郑克臧才缓缓的点头:“也罢,就依你的意思,不过卡尔他们是客卿,操训可以让他们管,其他的一定要握在你的手中。”

“诺!”

“还有,虽然是猎鲸队,其实你们也可以试着做几回海贼。”

“海贼?”麻英又吃了一惊。“这是不是有伤天和。”

“天和?”郑克臧一呲牙。“你可以去问问卡尔,海商跟海贼有什么区别……”

对于朱锦不肯放弃海澄和思明抱有沮丧的不止是郑克臧一人,清廷福建总督姚启圣也算得上是一个,为了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他特意派遣漳州进士张雄来厦门议和,并附上一封措辞恳切的长信。

“……昔令先王震动天威,亦不忍父老嗟怨,静处台湾;今贵藩诚能体会先志,念井里疮痍,翻然解甲息兵,天和人顺,荣华世世!数月徒劳士卒,涂炭生灵,亦何益于贵藩哉?即从贵藩下游者,恐今昔人心不同,事变难测;能不顾念及此!近悉贵藩大有恻隐桑梓之念,故修章布悃,惟望息心毕论,并遣使偕临……”

可是巧言令色的姚启圣是一个死心塌地投靠满人的汉奸走狗,他之所以绥靖明郑,目的还是跟杰书、喇哈达一样,只是为了讨回海澄以便向康熙交代,既然存在着这样的功利性,那么谈判自然就无法顺利的进行下去了。

于是朱锦遂以“顷承明教,以生民为念;不佞亦正以生灵涂炭不忍坐视,故修矛缮甲相与周旋,亿万生灵所共谅也。天心厌乱,杀运将回;苟可休息,敢不如命!礼应遣员奉教,但贵使之缆未解,而诸将之戈已挥。彼此差池,未及如愿”相回应。

吃了一鳖的姚启圣是乎还不罢休,在张雄被遣送回来之后又派出泉州乡绅黄志美赍书入厦门再此商谈议和事项,但由于其继续坚持“将以必得海澄,乃可通好”的方针,双方的谈判终于又一次宣告破裂了。

这一年的十二月,在战场上和谈判桌上都没有实现目的的姚启圣,以明郑方面索价太高无意和谈为由上奏清廷,重新执行封界令。原本在耿精忠叛清之后回归故地的沿海居民再一次背井离乡,“上自福州、福宁,下至诏安,沿海筑寨、置兵守之;仍筑界墙以截内外,滨海数千里无复人烟。”

但姚启圣却没有想到,明郑方面虽然一时无法从福建沿海得到补充,但通过南澳岛以及琼州方面,思明和海澄方面的郑军依然源源不断的获得物资和人力上的补给,甚至更多的人口也通过这两个窗口流入了台湾。

见到无法彻底扼杀郑军,姚启圣便急不可待的上书清廷,请求将封界令的执行范围扩大到广东,并建议以大兵夺回雷琼,以绝郑氏支援。但此刻清军的主要力量依然用在剿灭吴三桂之孙吴周末帝吴世璠,广东的尚之信力量有限,并不足以击败相互提携的祖泽清和杨贤两部,而且尚之信因为通商筹措军费并不赞成封海,至此,姚启圣用心歹毒的绝户计就成了虎头蛇尾的一纸空文。

第057章 定亲(上)

明永历三十年(1679年)的正旦甚至比前一年更加的惨淡,当时所有人还对大陆的战局抱有希望,认为经过整顿的郑军还有可能重新获得胜利,但而今,在东宁的文武百官中已经没有人继续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了,最大的希望也不过是确保思明和海澄桥头堡的存在。

代表朱锦接受了百官的朝贺的郑克臧换下监国正装来到郑氏宗亲聚餐的内院,一众亲属依旧静候着他来开席。不过和两年前等候时,写在郑氏宗亲脸上的不满相比,这一回大多数人换上了谄媚的笑容。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董国太依旧如往年一样拖着十一岁的郑克爽离席而去,随着这位定海神针的离开,坐如针毡食如嚼蜡的郑明等人也就自动散伙了。郑克臧正想跟着离席而去,那边郑聪鬼鬼祟祟的走了过来,将他拖到一个僻静的角落。

“六哥、八哥,快回头,看,二哥拖住钦舍准备干什么?”走在最后的郑柔回头催促自家妻子的时候瞄见郑聪的动作,满心狐疑的他不禁叫住了走在身前的郑温、郑宽。“会不会又背着咱们哥几个跟钦舍分润什么好处了?”

“好处?”郑宽、郑温一听来劲了,但此时已经看不到郑克臧和郑聪两人的身影,三人这么一嘀咕,便决定找寻过去偷听,于是在堂堂的安平城里,几个郑氏宗亲堂而皇之的当起了听壁角的三俗小人。

“钦舍,不是二叔倚老卖老,你也老大不小了,是该把亲事定下来了。”此时郑聪正努力的游说着郑克臧。“这家闺女,二叔见过,模样不要说了,这性情可谓温婉,绝对是你的贤内助,怎么样,是不是见一见。”

“二叔,虽然祖母安排余守孝三月即算斩衰(注:衰读Cuī,通缞乃五服中最重的丧服。《清史稿·礼志十二》:斩衰三年,子为父、母;为继母、慈母、养母、嫡母、生母;),但为人之子,若是在丧期内纳聘,传不起岂不是让人非议失德吗?若不是知道郑聪的为人庸懦无能,郑克臧还真会以为对方是在陷害自己呢。”“还是拖一拖再说吧。”

“既然母亲大人已经安排钦舍以缌麻(注:五服最轻者)代斩衰,这事不就结了吗。”郑聪这么热心自然有他的道理,谁让郑克臧是个钻石王老五呢。“再说了,唐氏过世,你服丧了吗?没有吧,这不拉倒了嘛。”

“二叔,说实在的,阿母临走前赠来两名侍妾,余至今还没碰呢,”郑克臧还是摇头,虽然没有为唐氏服丧,但生母本身就在丧期之中,这就让谁也无法指摘他不是,但若在孝期中婚嫁,那无法跟人解释了。“若是不能拖的话,此事还是作罢吧。”

当前:第60/698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