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心全集.com》第92/376页


方晴心里委屈的吐槽:怕说老不也是老了啊,再说,人老了大家还尊敬呢,说出话来很有权威,不像自己,刚提出这个名字,就被一堆人攻击。

昨天奶奶陈氏她们的话,将二舅伤得不轻,要不是为了照顾妹妹一家,恐怕早就带着老婆孩子回沟那沿了,毕竟靠着妹夫发家是很没脸的事,让人说起都抬不起头来。

方晴也能理解,她给谢芳草出主意:“小吃店怎么也要干起来,投资的钱算是借给姥爷他们的,然后二舅从咱们这用的豆浆和豆渣您都定个本钱,大不了房子也按租金算不就行了?”

谢芳草听完后满脸喜气,兴冲冲跑到前院找二舅商议去了。

几个大人商量定夺,中午方舒平回来,还帮着二舅列出账目,不过识字的人不多,最后管账就又落到方晴的身上,二舅还加了一句:“晴儿也就管账管的还行。”

方晴偷偷翻了一记白眼心道:“我不就起名字没有合你们心意吗?怎么就成了什么都不行了呢?”

最后,二舅小舅还有方舒平商量半天,小食店的名字定下:谢家小吃店。

方晴不由得撇撇嘴,跟自己起得名字有什么区别啊?不就将老谢改成谢家吗?

吃完中午饭,二舅顾不上休息,喜气洋洋拿着方舒平写好的字样,去木器店做牌子去了,只要牌子带谢字,就可以扬眉吐气的挺直腰板挣钱了,就是自己亏些,也不能占妹妹家的便宜。

军队征用的那两间还没有动静,看样子公家单位还是比私人办公要慢些。

小吃店还没有开张,修缮码头的民工涌入篦子镇,小小的篦子镇立刻感觉到拥挤,可以用人满为患来形容了。

军队是很有纪律性的,所以重兵驻扎并没有让篦子镇感觉混乱,而民工则不同,虽也是有军兵带队,但是场面还是给人感觉很混乱。

偏僻的篦子镇,没有见过这样的大场面,镇子的人开始慌乱起来,有人以为准备要开战了,有人知道消息要修码头,那么预期离开战也就不远了。

跟方晴预测的一样,粮价开始疯长,要不是部队将军下了死令,还将哄抬粮价的领头粮店老板打了板子,将粮价遏制住,老百姓恐怕都买不起粮食吃了,尤其是那些贫苦人家,生活的更加艰难。

后来方晴她们才听说,被打板子的是大姑的大伯子严福,说是打了五十大板,要不是身子骨壮士,恐怕连命都没了。

方晴庆幸没有打大姑父,这要是大姑父没了,大姑还不得更惦记自己的老爹了?

严家为此名声也毁了,大家都暗恨并唾弃,去他家买粮食的人越来越少,没办法,他家又开始带头降价,而且比别的粮店价格都低些,这才将客源恢复些,当然,这是后话。

古代没有公厕,人流太多就显出脏乱来了,民工也是住着帐篷,搭帐篷的地方在菜市场的边上,好在离方晴家远些,可是随处大小便的现象很严重。

方晴见到此情况,立刻让二舅给家里传信,让大舅他们带人过来,在民工居住的周围,建几个公共茅房,这些可都是肥料啊,种地必备不可缺失,自己家地用不了还可以卖钱的。

二舅给方晴一个赞赏的笑容,然后将她身边的强儿抱起来猛亲一番,兴致勃勃的找人传信去了。

方晴只有翻白眼的份。

第二天,姥爷带队,将村里几个关系好的街坊带来了,大舅带着耀星耀明也来了,家里只剩下姥姥和大舅母了。

毕竟这是个大工程,需要人很多,现在家里没有农活,所以一招呼来了两车的人。

…^_^…^_^…

今天时间晚了,早上太忙了,连喝水都没有时间,顾不上吃午饭先将文赶出来,大家看到女人辛苦,多拉扯一下呗,女人会全力回报大家的支持和鼓励的,接着索票…推荐收藏O(∩_∩)O~

058纠结的荣誉

谢老爷子带来十几个村里的壮劳力,这些肥料并不是只有谢家用,方晴的想法像现代人,功利心有些重,可是当今朴实的农民,对于肥料来讲比什么都看重,谢老爷子很不屑将这些珍贵的东西卖钱,他将肥料一股脑送给村子里的人,而且和里正商量好,一个茅房的肥料分配给几家人用。

所以各家都派来代表,有些人家没有壮劳力的就没能来,里正则让这些人家出钱出粮食,管大家在镇子上吃中午饭的费用,而谢家则自愿搭上柴火和做饭的人工。

谢老爷子带着一群人正要去看地方,门口来了一队官兵,拉着三辆马车的东西来到铺面前。

送银子那个官兵仰着脸喊道:“东家,东家,我们搬东西来了,有人的话给搭把手。”

二舅听到后,急忙跑出去打招呼,沟那沿村的人主动上去帮忙。

家里家外大人们都忙得晕头转向,像强儿耀星耀明都被赶到犄角旮旯里玩,怕来往人磕着碰着,看孩子的方晴也被赶到这里,要不是三个小家伙的抗议,恐怕他们都差点被锁在屋子里。

三个男孩在一起可以说是翻了天,方晴从没有觉得这样头疼,这样累的,强儿一个人还算老实,即使玩也不会太让人操心,可是,耀星耀明来了后,可就撒开欢了。

最后,还是方舒平提前回来才让方晴轻快一些,由于街上很乱,夫子又放假了,看样子这个夫子心理素质也不怎么好,这种情况就无法淡定了。

三个小破孩在一边玩骑马打仗,喧闹声很大,方晴则跟方舒平坐在小凳上说话,声音也跟着大起来。

当前:第92/376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