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耀大唐》第10/193页


等到李绩来到殿外之后,却发现李显一人静静地站在月光之下,面色说不上喜忧,不由得驻足了片刻,然后开口问道:“夜深天凉,大王如何不顾风寒,独自外出?”
李显自然也早就注意到了李绩的目光,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他才借故走出殿外,准备向这位三朝元老好好套套交情。
因为他知道面前的这位,乃是大唐少有的智者,不仅在高祖、太宗两朝深受恩宠,即便是高宗一朝,恩宠之荣也无有人及,当初高宗欲立武后,朝臣反对,高宗无奈,问计于李绩,李绩一句“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便轻松化解了难题,所以连武后也都对此人感激不已,他相信只要自己能够得到此老的赞誉,自己一定可以在高宗武后面前获得非常大的好处。
可是李显却又知道,此人乃是大唐有名的纯臣,一心只为社稷考虑,如果自己在对方面前露出一丝一毫的野心,一定会引起此人的警惕,而以武后的精明,只要李绩在她面前有一点点暗示,自己以后的日子就别好好过了。
所以,李显决定继续采取韬晦之策,想办法瞒过眼前的这条老狐狸,然而此人可不是一般的难缠,如果自己装的全无踪迹,恐怕更会引起对方的怀疑,所以此事一定要做得恰到好处才行。
虽然李显深深知道,以自己目前的智慧想要瞒住千古智者李绩,恐怕不是一般的难,好在他现在只是以一个五六岁幼童的身份,再加上对对方了解得相对比较透彻,想要以此瞒住此人却也不是太难。
所以,李显听到李绩的声音之后,顿时吓得一哆嗦,好像是没有发现背后有人,等到看到是李绩的时候,这才躬身下拜道:“原来是懋公祖父,孙儿李显有礼了。”
“不敢不敢,大王以皇子之尊,如此称呼,如此礼节,老朽如何受得?更何况若论职分,大王身为洛州牧,而老朽忝列洛州长史,当为大王下属,按理老朽当先行礼是也。”
说完之后,李绩便欲对李显行礼,却见李显连忙拉住,笑着说道:“懋公祖父这是折煞小王了,公为我大唐立下卓越功勋,辅佐我高祖、太宗与当今天子三代,昔日我父为并州大都督,公为长史,后我父为太子,公更是悉心辅佐教导,公又与我外祖士彠公相交甚厚,我母一直视公为叔伯,后又得公之力,方得拜为皇后,素日在小王面前说,要小王以祖父待之,公与我父母有此渊源,能得小王称一声祖父,当之无愧。我朝以孝标榜天下,公乃祖辈,如何能向小王行礼,莫不是要折煞小王了?”
“既如此,老朽便失礼了。”李绩见李显对自己如此真诚地赞美,不由得笑了笑,顺水推舟的说了一句,对其提防之心也少了一大半。
但是李绩却并没有忘记自己来这里的本意,旧话重提,对着李显说道:“方才老朽问到哪里了?对了,夜深天凉,大王如何不顾风寒,独自外出?”
“呵呵,公又何必明知故问呢?孙儿实在是因为担心我朝西线战局,这才面有忧色,却不成想被公瞧出了破绽。”李显倒也没有隐瞒,直接承认了自己的想法。
“哦?如今郑仁泰与薛仁贵大胜铁勒,满朝皆贺,大王又有何担心呢?”李绩对此似乎是很随意,笑呵呵的问道。
李显却是目光如炬,一眼便看出李绩对这句问话的在意,而他既然一开始就已经知道了李绩的目的,现在也自然有了对策,不过他表面上却像是犹豫了良久,然后这才开口说道:“小王听说郑大将军虽然得胜,却纵兵大掠,而薛将军虽则三箭定天山,勇则勇矣,却于铁勒部众投降之后悉数坑之,故此小王愚见,二将勇武有余,却失之于仁,定会因此而激起更强烈之反抗,纵然一时得胜,终将不利于社稷。”
“大王之言深得我意,郑仁泰、薛仁贵自命英武,然刚则易折,老朽亦料定其此行必败。大王年纪轻轻便如此聪慧,果是我大唐之福啊。”
李绩表面上对李显十分夸赞,可内心里却对李显的理论并不赞同,因为打仗靠的并不是仁慈,有的时候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人的不负责任,想他李绩一生征战,从来也不是什么仁慈的主,不过听闻李显方才这一番话,他对李显的疑虑倒是完全消失了。
“吾是否太过捕风捉影乎?此子多大年纪?如何会有这等韬略手段?”李绩不由得暗笑自己疑心太重,同时也为自己对一个幼儿都如此猜忌而暗暗惭愧不已。
可这时候的李显却并不想放过他,而是大声说道:“懋公祖父既看出两位将军此行必败,为何不上奏皇上,或命君上发下敕书,令两位将军改变策略,不致有此一败?”
李绩苦笑着摇了摇头,然后温和的摸着李显的头说道:“大王有所不知,军中有制,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两位将军既为领兵正副总管,便有指挥全权,休要说是老朽,便是圣人亦难以干涉,更何况边关遥远,形势多变,便是有敕书到达,战局恐已了结。”
其实这也只是李绩表面上的回答,而其中的深意根本不足为外人道,不过这一点李显倒是清楚,显庆五年之后,高宗忽犯头风,鉴于太子幼小,大臣权重,便将政事交予武后处置,武后则乘机扩张势力,许敬宗、李义府、崔义玄、王德俭、袁公瑜、侯善业等人亦纷纷投靠,这令高宗感到了隐隐的不安,于是开始与武后争权。
这一次铁勒九部叛乱,高宗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便任命亲信将领郑仁泰和薛仁贵出征,以便待得二将得胜立功后进行升赏,武后则铁勒出身的将领契苾何力,却被高宗驳回,这一次二将得胜,武后心中自然不悦,所以李绩虽知以郑仁泰之能,并不足以平定铁勒叛乱,却也不敢置喙,只怕此举会因此得罪了武后,从而改变自己在二圣争权中保持中立的策略。
“唉,吾老矣,这许多年来苦苦建立的家业可不能因为一时糊涂而葬送殆尽。所以,如今二将战败之事,只能秘不出口,任局势自然发展,至于这小儿,吾倒要想办法封住其口,否则一旦牵扯出我来,便不能似如今这等作壁上观了。”
李绩看了看眼前的李显,略略想了想,便开口问道:“老朽素闻大王聪慧,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然则大王不喜读书,却是可惜了,譬如今日之事,大王虽能断定二将必败,却只是从仁义角度分析,需知仁义虽可用于理政,于军事战阵则不必拘泥,其实仁泰若败,当为其恃勇猛进之故。不若这样,老朽这里有几部兵书,晦涩难懂,老朽断定以大王之才,半载之内恐难领会,你我今日便来赌上一赌,若是大王果真能够融会贯通,老朽便将老朽所注解之李卫公兵法传授于大王,若是老朽侥幸胜出,大王需依老朽一事,不知大王可否赌上一赌?”


第18章 造反头头李敬业
“啥?卫公兵法?大唐第一军神所著兵书,而且还是由第二军神所注解?”李显闻言顿时心中大喜,他这几年虽然一直谋划着学习武艺,却也深深知道学习兵法才是真正的决胜之道,如果自己能够将这部融合大唐两大战神心血的李卫公兵法融会贯通,日后定然会借此立下赫赫战功,为自己在军界立足打下基础,而只要有兵权在手,自己哪里还在乎武后给自己来一个废帝之举?这可真是天上掉下了一个大馅饼啊!
虽然明明知道这一次李绩之所以那么慷慨,只不过是为了想办法套牢自己,让自己没有机会开口,可是在如此香甜的诱饵面前,李显还是忍不住要吞了去,更何况这对自己根本没有任何损失,因为他为了自己的利益,根本就不会把今晚的事情秃噜出去的。
可李显还是强行压制住心中的狂喜,装作为难的思考了半晌,然后缓缓说道:“懋公祖父莫要为难了孙儿,想孙儿一介稚子,连字都还认不齐,如何能够读得懂兵法?算了,孙儿认输便是,大人有何要求,但请吩咐便是。”
李绩虽然兵不血刃的迫使对方认输,但这却不是他的最主要目的,因为他想不着痕迹的让李显守住秘密,并不想通过提醒对方来加深对方的印象,所以,他连想都不想,便呵呵笑着说道:“大王若是这等说,我等赌约便甚是无趣了,老朽素闻大王聪慧,又一向坚忍不拔,若不试上一试,如何得知便是必输哉?更何况,即便是输了,大王还可学得一些兵法,于大王并无坏处,又何必轻言放弃?”
李显听了李绩的话,又略略沉思了片刻,这才点头说道:“公言极是,既如此,小王便勉力试上一试,能与公赌上一赌,便已成为我朝一段佳话,至于胜负,本就不是孙儿所求,又何必挂怀?不知是那一部兵书?若是孙儿提前读过了,休怪孙儿占了便宜。”
“呵呵,若大王果然读过此书,便算是大王之奇遇,何足怪哉?老朽所言之书便在弊府,乃是兵圣孙子之一十三篇,大王若是有暇,改日便至弊府取书,不过老朽年老体衰,大王若是大驾而来,恐老朽难以应对。”
“这个老狐狸,竟然用《孙子兵法》来考我,分明是因为先秦文字晦涩难懂,不要说是我这样的孩童,就算是读了十几年书的学究恐想要弄懂恐怕也难,更何况这老狐狸既然说是要领会,在他这个大唐战神面前,敢说领会又谈何容易?还有,这老狐狸说什么年老体衰,分明是怕我大张旗鼓的前去,暴露了与他之间的这些牵扯,偏偏说话还那么理直气壮。”
李显听了李绩的话,心中不由得暗骂,但是在表面上却还不得不恭敬地说道:“公之意孙儿明白,届时孙儿只带着数名亲随,微服前往便是,如此一来公便是不必盛装相迎,亦无人怪罪了。”
“呵呵,大王聪明绝顶,一点就透,老朽真是佩服。”李绩见李显果然能够闻弦歌而知雅意,也不吝啬口中的赞誉之辞,对着李显略一拱手,便告辞离去。
李显见李绩离开,自己却也没有当即离去,而是继续在宫中闲逛了一炷香的功夫,这才来到殿内,这时候酒宴还未散去,高宗一时高兴,更是亲自在殿内起舞,于是乎,群臣共舞,相得甚欢,谁也没有注意到同样也是一脸喜色的李显,其喜色到底是真是假。
既然是要想办法与李绩牵扯上关系,李显自然是要趁热打铁,第二天,他便率只带领几个亲随小兵,穿着便装,前往李绩的司空府。
李绩由于是三朝元老,在群臣中的威望之隆无与伦比,即便是在洛阳的宅第都被皇帝先后赐了两处,分别是在择善坊和通利坊,李显今日所去的乃是通利坊的宅第,此地伴通济渠,紧挨南市。
根据大唐坊市分离的制度,坊区之内一般是不允许经商的,可是在一些较为发达的坊区,不仅有人经商,经商的规模还是相当大,比如长安的平康坊,洛阳的修善坊等等。
所以,当李显来到李绩的通利坊的时候,发现坊内有不少店铺,宽阔平常的大街一派繁荣气象,虽然比不得大名鼎鼎的修善坊,可也是他的积善坊所远不能比的。
其实李绩处在择善坊的宅第是比较幽静的,可那里也是满朝权贵关注比较密集的地方,朝中大臣能够认出李显的不在少数,因此虽然李显微服前去,李绩也担心有人会把其认出来,反倒不如在这繁华之地,反而不被人注意,而这也种安排也正体现了李绩智慧的过人之处。
就在李显刚刚来到李绩府门外不远处的地方,忽然听得府内一阵喧哗,随即便见一个十一二岁的公子哥模样的少年带着几个豪奴冲出府外,此人骑着马,速度非常快,如果不是李显躲得及时,这一次定然无幸,即便如此,身后的一个卫士也在躲闪不及之下被马踢伤。
虽然知道马上那人定然是李绩的子孙,李显却也忍不住怒气勃发,指着来人喝道:“兀那小儿,汝竟不长眼耶?若不是某躲得及时,岂不是要被汝之马足踩成烂泥?”
其实李显到时看得出来,那人在马匹险些踩到自己的时候,脸色也不由得发白,好在其马术不错,及时拉缰绳喝止马匹,可等他发现这一切的努力很是多余,一个比自己小上两三岁的小孩竟然能够轻松躲开,这身手连自己都自愧不如,那份争强好胜之心不免做了主,更兼此人一生颇受父祖宠爱,哪容得有人如此呵斥自己?所以当即便大怒道:“汝这小儿方是瞎了眼睛,亦不看看此是何地?英国公府岂是尔等乱闯的?小爷乃是英国公长孙李敬业是也,今日难得心情好,便不怪罪汝之罪,速速滚吧。”
李显闻言,心中顿时一乐,怪不得面前这小家伙如此猖狂,原来是后世赫赫有名的造反派头头李敬业,他虽在宫中,却也听闻此子仗着祖父宠爱,一向是无法无天,连父亲李震都管不了,不过据说此子倒是很惧怕和孝敬乃祖李绩,看来今日是怕李绩怪罪,这才急着要把自己赶跑。
不过李显又是何等样人?如何会怕了这小子?更何况自己的一个卫士也被马踢伤,自己如果不出这个头的话,以后岂不是被人所耻笑?所以李显便冷笑着说道:“某可不管汝什么李敬业徐敬业,汝之马匹伤了我下人,就要负责赔偿,否则的话,某便拉着尔向英国公评理去。”
李敬业的祖父李绩本姓徐,后被赐姓李,这当然是一种无上的荣耀,可这毕竟只是李绩的荣耀,而对一向骄傲的李敬业来说,却反而是一种耻辱,也正因为如此,李敬业在后来造反的时候才恢复自己的本姓,这一点别人不知,从后世穿越过来的李显却是知道,但李显却并不清楚还是一个少年的李敬业究竟有没有这样的心里,所以这才出言试探。
“大胆!”李敬业果然忍不住大怒,“噌”的一声跳下马来,指着李显,厉声说道:“汝是谁家浮浪子弟?竟然敢上我英国公府门前撒野!汝家大人也不管管么?哼,看来汝家大人也定然是田舍奴,索乞儿,粗鄙无知,不知教养儿孙,既如此,某便替汝家大人做一回主,好好教训教训汝这小儿。小的们,给我上前打,只要不出人命,一切自有本公子承担。”
“诺。”李敬业手下所养的,都是一些地痞豪奴,见少主下了令,纷纷如同饿狼一般的扑向李显。
李显手下的亲随小兵见对方这些恶奴们扑向自家主人,自然也不敢怠慢,立刻护在李显身旁,与那些豪奴们对打起来。
李显身边的亲随们都是朝廷派遣的精兵,尽皆从战场上摸爬滚打过来的,战斗经验自然都极为丰富,如何是李敬业身边那些豪奴所比得了的?虽然他们并不敢在英国公府门前亮出兵刃伤人,只是空手就在短时间内将那十几名豪奴打翻在地,可怜那些豪奴平日里在主子身边跋扈惯了,哪里受过这等罪?一个个在地上惨叫不绝,这幅惨厉的场面俨如人间地狱,令人不敢直视。
而周围的那些小民们平日里没事还想惹出点事来,今日见有这等热闹瞧,自然也不放过,全都一窝蜂的聚集而来,只是一会时间,英国公府门外就像是庙会一般热闹,时不时的还有人对打架的双方指指点点。
而李敬业见豪奴给自己丢了脸面,更是气不打一处来,眼中精光一闪,立刻有了主意。
根据大唐的惯例,凡是那些等级比较高的王公大臣,往往都会在府门外两侧处装饰有两个兵器架子,以表示府主的尊贵地位。李敬业这一次就是冲着兵器架子来的,只见他一转身跃下马背,顺手便从门口处立着的左侧兵器架子上抽出一杆,一声大喝,手中如同青龙出水一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刺向正在一旁看热闹的李显的咽喉处。


第19章 下了逐客令
李敬业的法得自乃祖亲传,虽然他年纪幼小,法火候不到,可是乍一使出来,却也是气度森严,颇有几分高手风采,再加上他突然偷袭,连李显的亲随们都瞒过去了,只见法如龙,直捣李显的咽喉。
李显的亲随们一时大意,竟然眼看着李敬业就要得手,全都吓得魂不附体,齐齐大声叫道:“小公爷,速速停手,我家主上乃是当今天子嫡子、周王大驾是也。”
李敬业哪里想得到面前这一个穿戴普普通通的小家伙竟然是堂堂周王?其实他在府门前公开杀人就已经是胆大包天了,更何况杀的这个人还是天子最为宠爱的七子周王李显?
在大唐开国至今,也不是没有亲王被杀死的先例,可那些亲王都是在战争或者夺权过程中被杀死的,从来没有谁在和平的环境中被他人杀死,如果李显不幸地成为第一个,李敬业绝对会给他整个家族带来杀身之祸。
所以,即便李敬业的胆子真的大如天,现在也是被吓得魂不附体,心中杀人的念头自是早就熄灭了,可这时候他的尖已经来到了李显的咽喉前,就算是想收手也已经来不及了,看来今天这个李显一定会折在他的手上。
这时候在府内也同时飘过来一道苍老而暴怒的声音:“敬业,住手!”随着那道声音而来的,便是一道急促的青色身影,只见那道身影如同流星一般,一瞬间便来到了李敬业的身旁,然后只用一个拂尘就架住了李敬业的。
“汝这牛鼻子又是何人?为何竟敢阻我?”李敬业抬头一看,来者是一个颇有些仙风道骨的老道,也不识得是哪个人,他本来见李显脱险,心中长出了一口气,可是见自己被一个陌生人拦下,尤其是这个陌生人还是一个道士,顿时再度大怒,他不敢再杀李显,可却又将怒火发泄到那老道身上。
于是,李敬业不待那老道答话,便挺起往老道身上刺去。
这时候又传来了那句声音:“敬业,你这逆子,还不住手!”
“阿,阿翁。”李敬业这时候才终于听清楚,那道声音竟然是自己最敬畏的祖父李绩所发,顿时吓了一大跳,连忙收起,恭敬的侍立一旁,战战兢兢的说道。
“哼,尔这逆子,眼中尚有我这阿翁耶?先是莽撞冒失,欲刺周王,后来竟然又不顾吾之劝阻,欲刺李太史,尔可知,以李太史之本领,便是有一百个武林好手,都难以碰他一片衣角?尔又有何本领,竟敢向彼动手?”李绩今天被李敬业这一连串的惊人之举深深震惊了,更是恼怒他破坏了自己的计划,让李显走访自己的事情在坊间暴露出来,这样一来自己想要抹清与李显的关系,恐怕也难了。
正是因为如此,李绩的脸色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对着李敬业好一番呵斥,吓得李敬业唯唯诺诺,冷汗直流。
“哼,汝这逆子,今日差一点为我惹来灭门之祸,汝且说一说,老夫要汝这逆子有何用?与其让汝留下来遗祸家族,倒不如今日今日便宰了你,免留后患。来人,速速与我将他绑了,押往大理寺受审。”虽然李显只是一个七岁童子,可毕竟身份在这里摆着呢,此人在他们千遇刺,而且刺客还是他的亲孙子,他要是不给个交代,恐怕连高宗和武后都不依,所以,李绩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就下令下达了对李敬业的处分命令。

当前:第10/193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