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之我主沉浮》第42/918页
“那……”秦永年还是不放心朱由检安全,但朱由检说得有道理,作为奋武营的指挥使,他当然知道第一手消息的重要性,“那就将特战队作为殿下的亲兵吧。殿下,不要让本将军难做人。”
“那,我就谢过指挥使大人了。”特战队虽然是朱由检组建、训练的,但毕竟是奋武营的人,如果说是亲兵,应该算是是秦永年的亲兵。秦永年既然客气,朱由检只好勉为其难收下了,他们也是朱由检心血的一部分,将来无论是战争还是建设,都会用得上。
拂晓,凄厉的军号惊扰了士兵们的美梦,他们迅速穿衣起床,五分钟后就赶到餐堂。由于要赶路,士兵们的早餐以干食为主,白面馒头任吃,外加一碗稀饭和一碗青菜豆腐,菜碗中还有几块烧得油汪汪的大肉。
朱由检昨天的动员会开的很成功,士兵们并没有战争前的紧张,有些士兵还开起玩笑,估算着自己能杀死几名倭寇,能立多少战功,能分配到多少银两,够不够娶一个白白嫩嫩的大姑娘。
早餐只有两刻钟的时间,早餐后,士兵们再次整理自己不太多的行装。
装载备用的粮草、器械的运输车昨天就朝济南出发了,他们只要准备好自己使用的兵器和路上吃的干粮就好。
其实,到济南的一路上都有茶庄饭庄,但奋武营急着赶路,白天肯定没有时间休息,只有晚上才会停下来,所以士兵们要准备一天的干粮。
营门缓缓打开了,奋武营的士兵们列好队鱼贯而出,直奔济南方向。
奋武营本来有九千六百士兵,加上军官,编制超过一万人,但因为空饷问题,现在只有六千多人。不过朱由检也不介意,对付区区两千倭寇,六千士兵足够了。
现在是初秋,早晨除了有点闷,气温倒不是太高,正适合士兵们赶路,但已时过后,天气渐渐热起来,极速奔跑的士兵们,身上的汗水不断滴在马蹄扬起的灰尘上,让扬起的尘土又因为重力的原因重新落到地面上,后面的士兵倒少了些呛人的感觉。
奋武营的绝大部分士兵都是初次上战场,一路上秦永年和朱由检也没有催促他们,倒是几名千总互不相让,争先恐后,谁也不愿拖奋武营的后退。
第三天傍晚,先头部队骑兵卫在秦永年和朱由检的亲自带领下赶到济南,后续的步兵卫估计一个时辰后能到达。
山东巡抚吕纯如在巡抚衙门迎接秦永年和朱由检:“山东不幸,震动京师,有劳秦将军、王将军大驾。”他还不知道王信就是朱由检,大明的信王爷,所以话虽然说得客气,但语气平淡,完全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
如果不是山东兵无法遏制倭寇,需要借助奋武营,以他文官的身份,根本没有迎接武将的必要,就是秦永年、朱由检要参见他,还要看他的心情,能不能见着还说不定。
“有劳吕大人久候了。军人就是保家卫国的,说不上劳顿。”秦永年拱手行礼,他是职业军人,平时远离政治,对吕纯如的迎接,说不上感激,话说得不卑不亢,也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
“吕大人,山东总兵王大人何在?”朱由检希望了解倭寇的第一手消息,这位与倭寇有过数次战斗的总兵,应该最有发言权。
“王大人亲自把奋武营的将士安排到军营休息,一会就到。”吕纯如认为王淮安亲自安排奋武营的将士,是讨好援军的两位将领。
但面对十多万山东兵都围剿不了的倭寇,区区六千的奋武营有什么用?京师军虽然战斗力高于山东军,但也不会强到哪里,秦永年和王信也免不了铩羽而归的命运,实在是没有巴结的必要。
难道败军之将还能在兵部说上话?
“秦将军、王将军,王某来迟了。”王淮安果然很快就到了,他嗓门倒是不小,如果在街上摆个地摊什么的,估计不用扩音器。
他边说话边给秦永年、朱由检行礼,一副自来熟的样子,好像奋武营不是来打仗,而是来旅游的,正好在济南遇上了他这位故知。
“有劳王大人了。”秦永年拱手还礼,人家关心自己的部下,哪怕是做做样子,这面子帐还是要给的,再说,如果论级别,王淮安是山东总兵,正二品,比自己这个正三品的指挥使可是高了两个等级。
朱由检没有还礼,他在打量这位常败将军,身材较高,窄肩吐腹,皮肤略微显得黝黑,两只眼珠骨碌碌直转,虽然目不斜视,却能将周围的一举一动丝毫不差地收于眼里,显然是一个善于钻营的人。
因为是常败将军,所以朱由检对他的印象很不好,这种人,除了为自己聚财,就是为自己升官。“王总兵战斗在山东的前线,请说说倭寇的具体情况,倭寇有多少人,战斗力如何,是不是正规军,现在何处。”
“军情如火,王将军真的是关心山东的百姓呀!哈哈!”王淮安丝毫不在意朱由检的失礼,“倭寇原来有两千余人,经过山东军队的厮杀,现在已经不足两千。他们全是武士,使用倭刀,作战勇猛,悍不畏死,往往一个冲锋就能击溃我军的一个千户。他们不占城池,进城只是为了劫掠。倭寇现在已经越过寿光,进入青州地界。”王淮安对倭寇情况的掌握,和朱由检的猜想差不多,但他叙述的不咸不淡,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是侦察连长,好像已经发生的山东兵大溃败和他没有任何的关系。
不是没有关系,是有关系,而且他是有功之人。倭寇原来有两千多人,经过与山东军队战斗,现在已经不到两千人,这损失的几个倭寇,就是山东军队,就是他这个山东总兵的丰功伟绩。
第37章平原设伏
秦永年听到倭寇的情况和朱由检分析的如此相似,心中暗暗吃惊。朱由检没有离开京师,他怎么能知道倭寇的具体情况?难道他能未卜先知?不过,既然情况和朱由检预计的一样,那朱由检针对倭寇布置的战略,应该是有的放矢了,自己将军队的指挥权交给朱由检,应该是走对了。
朱由检却对王淮安十分不感冒,娘希匹,山东十几万军队,却被倭寇的两千人击溃,还有脸说杀了几名倭寇?不知道是王淮安脸皮厚,还是将他们当成刚从精神病医院出来的军官。“王总兵,山东有十几万府兵,区区两千倭寇,怎么能从杀到山东内地?”
“这……”王淮安语塞,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脸色黝黑的原因,反正朱由检和秦永年都没有看到他脸色变红,不愧是老江湖!他盯着朱由检,好像在看着一个外星人,嘴唇动了动,也许是原谅了朱由检太过年轻,不了解府兵的战斗力,他终于还是没有说话。
“嗯,嗯。”吕纯如见气氛不对,就咳嗽了两声,打算是个圆场,虽然他根本不在乎这奋武营的两位低级军官,但好歹人家是来自京师的援军,现在倭寇未除,济南城也是危险的,如果济南城被倭寇攻破,他这个山东巡抚也有守土不利之责,而且,即使他能逃出倭寇的魔掌,他在济南城的浮财恐怕保不住了。“天色已经不早了,秦将军、王将军,两位一路劳顿,也饿了吧?咱们边吃边聊。
宴席只有他们四人。山东布政使在莱州巡视,突遇倭寇进犯,莱州城破,布政使下落不明;按察使本来不管军务,但山东军队大败,需要收拢分散在各地的溃兵,总兵王淮安要安排御敌,必须待在前线,所以按察使代表王淮安,在外收拢溃兵未回,其他人又够不上级别。
人数虽然不多,但在饮食上,吕纯如相当地客气,除了常见的鸡鸭鱼肉和牛羊,还有不少海鲜。济南是山东的首府,地处山东半岛中部偏西,离大海那是相当的远,现在倭寇又在肆掠山东半岛,不知道哪来的这么多海鲜。
娘希匹,朱由检暗骂,人家是“前方吃紧,后方紧吃”就丢了江山,你吕纯如、王淮安竟然前方吃紧,前方就是紧吃。大明不亡国,真是没有天理了,皇帝哥哥怎么养了这帮蛀虫?
但现在倭寇未灭,还需要王淮安的配合,可能需要吕纯如调拨粮草,还不是算账的时候,朱由检强压下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