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主要改嫁全集》第43/84页
“就现在吧,趁明净堂还未卷土重来。”君天绝刮了刮羲和的粉颊,回头对手下道“派一部分人留守长安,其余的护送公主和长孙殿下回洛阳。”
“是,属下这就去办。”那人应声而去,身影来回穿梭,部署军队。
“绝,你不随我一块回去么?”羲和听出画外音,紧紧追问。
君天绝邪肆地笑了笑,打趣她“就这么想我陪你?”
羲和低下头,一时无语。素手被人握住,传来接连不断的暖意。“我打算带兵追踪明净堂,尽早去了你的心病,就算我送你的新婚礼物如何?”
“好,我在家等你。”羲和仰头,与男子许下约定。
“安心些,我会很快回去的。父王那边我已传了书信,你回到朝中,自有父王的党人支持。一切,我已为你安排好。”君天绝松开羲和的手,接过下属递来的马缰,纵身上马。
羲和追着男子的身影跑了几步,缓缓停下来,扬起真切的笑容。绝,希望你不要失信。
“公主,属下已备好车辇,请公主协同长孙殿下上车。属下会亲自驾车,一路护送,直到公主安全抵达。”方才受到君天绝派遣的军官匆匆跑来,向羲和禀报行程。
“知道了,这就走。”羲和擦去脸上渐渐干涸的血渍,回首抱着卫坤人上车。车内搁着一件上好的猩红色狐皮斗篷,似是为她预备的。她默默披上,扶着少年坐稳,掀帘便见碾玉骑马与车驾并驱。尘埃落定,她终于可以歇一歇了,美眸轻轻合上,一夜好梦。
待到洛阳桂花飘香时,羲和顺利踏进了阔别数月的太极殿。明日百官将朝贺新君,她方才命太常教会了卫坤人在大典上的必要礼仪,这会得空便来此走走。殿中的侍女太监正忙着打扫,见到羲和纷纷问安。羲和屏退了她们,兀自坐在殿中的龙塌上,回忆着厉帝生前对她说的最后一句话“离开他,离开这个人……朕叫你离远一点……离开……”
她伸手勾出颈间的护身符,神情黯淡。“父皇,你早就料到了吗?他会伤害我。”羲和默默念叨,安静的时候,她总会回忆起栗子和她的那些柔情蜜意。若非亲眼见到,亲耳听到,她真的不信栗子居然骗她,瞒了她那样久。“栗子,为什么……为什么抛弃我?”她将头埋在膝盖上,蜷缩一团。以往她若是这样做,栗子一定会拥住她,给予温柔。可如今,他想必正在东裕皇宫悠闲自在,或者谋划着新的计策,来接近她,骗取他的皇姨母想要的一切。
“老臣参见公主。”出神间,头顶传来一个老练沉稳的男声。
羲和木然抬头,眼瞳逐渐明晰,勾勒出男子佝偻伏地的身形。“相爷,好久不见。”思及丞相先前替她求情的恩德,羲和感激一笑。
“老臣前来,是想交给公主先帝遗留给公主的宝物,兴许会对公主有用。”丞相起身,怀中紧紧抱着一个狭长的木盒。
“父皇的东西吗?给我吧。”羲和理好裙摆,上前欲接过。
丞相举起盒子,抽出外盖,一把亮闪的短剑映入眼中,剑柄上雕着百鸟朝凤,剑鞘上刻有一行字“执掌凤令,兴邦立国。”
“这是……”
“此物是公主的太祖母传下的凤剑,当年显圣皇帝也同长孙殿下一般年纪,初登帝位,便遭逢十二王逼宫,太皇太后依靠自己身后的北漠势力,歼灭了叛军,事后铸造凤剑为令,留下懿旨。后世若遇非常时期,需女子摄政,此女必执凤令,以慑百官。不听凤令者,诛灭九族,杀一儆百,捍卫皇威。”丞相掷地有声,为羲和解释事情原委。
“凤令吗?来的真是时候。”羲和抚摸着剑柄,拔出剑身,剑刃锋利无比,只怕连金刚石都能凿穿。
丞相眼神幽深,隐含决然“老臣受先帝嘱托,京畿百里内也有不少臣子是老臣的学生。这些人老臣以人头担保,可为公主所用。必要时,任何宗室亲王反叛,公主都可以凤剑为令斩杀之。”
“相爷可是在担忧谷阳王世子的用心?”羲和收好凤剑,抬眸问道。
“前驸马早已叛离,明家在川蜀一带势力庞大。先帝那时也是为了朝政着想,勒令公主嫁给他,希望公主不要记恨。如今公主孑然一身,无依无靠,想投奔可信之人,也在情理之中。谷阳王父子一直垂涎朝政,老臣担心公主会被人利用。”丞相忆起往事,眼底泛出隐忧。
羲和眼睫低垂,无奈叹道“我也知晓君家父子之心,可如今群王混战,只有他们能稳定局势,收复河山。我……也是迫不得已。”
“公主那年若是嫁与了那个人,就好了。可惜……唉。”丞相随之叹气,引发了羲和的好奇。
她美眸一亮,连忙问“相爷说的是谁?可是我能拉拢之人?”
第五章 不要嫁他
丞相再叹了一口气,哑声道“以前也许是,现在便是拉拢来,恐怕也帮不了公主。”
“相爷不妨直言。”羲和的好奇心被勾起,越来越旺盛。
“他本是公主幼年时由太皇太后定下的未婚夫,可等公主及了笄,先皇嫌弃那小皇子曾流落民间,由名妓抚养长大,怕沾染上不好的习气,硬是推辞了这门亲事。偏生公主小时候曾与那俊美非凡的皇子见过面,心生爱慕,听说先帝要取消婚事,另择他人为婿,竟闹起脾气来。北漠皇帝也不满先皇的偏执,发兵要讨回自己的儿媳,最终因国力不及我国而败北,北漠也因此一蹶不振,分崩离析,如今盗匪猖獗,皇室中人早不知逃亡何处了。”丞相敛了敛八字须,幽幽长叹。“那是多年前的往事,公主现下大了,估计也不再记得。”
“北漠的皇子?”羲和摇了摇头“他若活着,就冲这国仇家恨,也不会帮我们吧。”
丞相颔首,眸中忧色不改“是啊,老臣也是顾虑此事。先皇年轻时做过的错事还不止这一件,公主刚满周岁时,他会晤东裕国君,曾因酒后失德,侮辱了一位皇室旁亲,还动手杀死了目睹经过的一名孩童。事后才知,那孩童竟是那位夫人的长子,先帝此番正害的他们家破人亡啊。”
“难怪东裕一直对我们虎视眈眈,原来结有旧仇。也罢,事到如今,我还是依靠君家人为好。其他的,再做打算吧。”羲和托起剑匣,看了看空荡荡的龙塌,低声说“劳烦相爷请人打开父皇陵寝,取出传国玉玺。明日坤人执政,没有它,可不行。”
丞相面露诧异,张了张口“失踪多日的国玺居然在先皇遗体身边。”
“那日我急着回府,命人侍奉父皇入殓时,国玺就在他身侧。我当时也是担心驸马图谋不轨,便私下藏国玺于棺木中。现在终于能重见天日了。”羲和安然一笑,为自己的先见之明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