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全集》第107/196页


3、疟疾寒热。用翻白草根五、七个,煎酒服。
4、无名肿毒。治方同上。
5、疔疮初起(不拘已成未成)。用翻白草十根,酒煎服,出汗即愈。
6、浑身疥癞。夏季采翻白草,每服一把煎水洗浴。

附方蒲公英

释名 耨草、金簪草、黄花地丁。

气味(苗)甘、平、无毒。

主治1、乳痈红肿。用蒲公英一两,一起捣烂,加水二碗煎成一碗,饭前服。
2、疳疮疔毒。用蒲公项捣烂敷涂,同时又捣汁和酒煎服。

附方蒲公项的主要功能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过去多用以治疗乳痈及疮肿等,近年临床实践上还用本品配合其他药物治疗痰热、喉痛、小便热淋、目赤肿痛、湿热黄疸等病。蕺

释名 菜、鱼腥草。

气味(叶)辛、微温、有小毒。

主治1、背疮热肿。用蕺菜捣汁涂,留孔以泄热毒。
2、痔疮肿痛。用鱼腥草一把,煎汤熏洗。洗 后,以鱼腥草包敷患处。
3、疔疮作痛。用鱼腥草捣烂敷上。初敷一段时间,会感觉疼痛,须忍住,不可去药。痛后一、二日即愈。
4、小儿脱肛。先以朴硝水洗 过患处,然后把鱼腥 草捣如泥,放芭蕉叶上,令病孩坐药,脱肛自入。
5、虫牙痛。用鱼腥 草、花椒、菜子油等分,捣匀,加泥少许,和成小丸,如豆大。左牙痛,塞左耳,右牙痛,塞右耳;左 右牙都痛时,不能同时塞两耳,须轮流换塞,否则有损听觉。
6、蛇虫咬伤。用鱼腥草、皱面草、槐树叶、草决明,一起捣烂敷涂。

附方鱼腥草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用,是治痈肿的要药。近年临床上又用它来治大叶性肺炎、急性支气管炎及肠炎、腹泻尿路感染等疾患,颇有疗效。 蕨

释名

气味(萁、根)甘、寒、滑、无毒。

主治去暴热,利水道。用根烧灰油调,可治蛇虫伤。

附方薇

释名垂水、野豌豆、大巢菜。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1、利水道、下浮肿、润大肠。

附方翘摇

释名摇车、野蚕豆、小巢菜。

气味辛、平、无毒。

主治利五脏、明耳目、去热风、止热疟、活血平胃。

附方鹿藿

释名鹿豆、劳豆、野绿豆。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肠痈、瘰疬。

附方藜

释名莱、红心灰蓼 、鹤顶草、胭指菜。

气味(叶)甘、平、微毒。

主治叶捣烂涂诸虫伤,治白癜风;茎烧灰,加水煎膏,点赘疣黑子,蚀恶肉。

附方芋

释名土芝、蹲 。

当前:第107/196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