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帝国校对版作者齐橙》第462/475页


  “弗兰丁王子,我听说,近年来盖扎尔一直饱受雷暴之苦,有这样的事情吗?”
  卡安在一旁发话了,雷电搜集可是卡安毕生的追求,这一次到沙特来推销雷电搜集技术,也是卡安提出的。为了这件事,他专门查阅过沙特近年来的气象资料,所以说出来的话并非无的放矢。
  “这倒是。”弗兰丁皱着眉头道,“盖扎尔这个地方是沙漠,过去偶尔也会有雷暴现象,不过一年也就是七八次,每次持续不过十几分钟,最长的时候能到半个小时就算是很厉害了。这几年有些反常,雷暴的发生频率不断增加,去年差不多有三四十次了,而且动辄就是持续近一个小时。”
  “这并不奇怪。”卡安说道,“雷暴的发生是与地质条件有关的。盖扎尔市引海水淡化用于灌溉,提高了土壤的含水率,使地面的电导率提高,所以雷暴次数就增加了。未来如果盖扎尔继续扩大绿洲的面积,雷暴气候还会继续加剧的。”
  “原来如此。”弗兰丁点了点头,他也是上过大学的人,懂得一点物理常识。过去只是没有人提醒他注意这个问题,现在听卡安一说,他也就明白了,原来这几年当地雷暴增加不是什么偶然,而是因为引水灌溉改变了土壤温度的缘故。
  雷电的形成,不外乎就是空气中积蓄了大量的电荷,遇到异性电荷时发生剧烈的放电。沙漠上的沙土极度干燥,不能导电,所以在沙漠上空的空气电荷很难得到释放。盖扎尔有大片的绿洲,地表湿度大,形成了良好的导电性,所以那些电荷就全往这个地方渲泻了。
  雷暴频发,对于盖扎尔城的居民和企业都带来了不少困扰。盖扎尔是一个石油城市,有不少野外的采油机,还有大型储油罐等,这些设备一旦遭到雷击,后果是十分可怕的。目前盖扎尔的做法就是在高层建筑和大型设备附近设置大量的避雷针,把雷电引到地下,所以这几年倒也没有发生过什么严重的事故。
  卡安介绍完雷暴的成因,接着说道:“其实,雷电并不是有害无利的东西,雷电本身就是一种能源,如果能够把雷电中蓄积的能量搜集起来,完全能够替代目前的供电,从而起到节能的作用。雷电搜集还能够有效地降低雷暴的强度,避免出现灾难性气候。在这方面,我,当然还有宁静小姐,已经做了多年的研究,提出了一套雷电搜集的成熟方案,可以供弗兰丁王子选择。”
  这番话,其实就是卡安在吹牛了。他的确是与宁静联手设计过一套雷电搜集系统,并且在安河材料学院附近的荒山上做过实验,但要说有多么成熟,还远远谈不上。
  雷电搜集的原理并不复杂,就是用一根类似避雷针的金属导线把半空中的电荷引到地面来,再用储电装置存储起来。要实现雷电搜集,需要两个重要的条件,一是导线的电阻要非常小,以免在大电流作用下发热烧毁,二是储电装置要有快速存储的能力,能够在万分之一秒的时间里吸纳海量的电能。
  卡安当年就是因为受到这两个条件的困扰,而未能突破雷电搜集的技术障碍。在被秦海收编进入材料学院之后,这两方面的困难都相继得到了解决。前者依靠的是宁静研发的高温超导技术,后者则是依靠卡安自己开发的超级电容。
  技术上的问题解决了,下一步就是经济上的问题。雷电搜集听起来很美,但要付诸应用就不那么有意思了。按照理论计算,一次大规模雷暴产生的电能足够一个小城市用上好几天,但这种大规模雷暴本身并不是经常发生的,而且理论上的电能也不可能全部被搜集起来。相比火电、水电、风电等能源,雷电搜集的性价比实在是太低了,缺乏应用的价值。
  当然,这里说的只是限于目前的情况,如果相关技术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改进,搜集系统的建造成本能够大幅度降低,雷电搜集这种方式还是有应用前景的。国外也有机构做过类似的研究,而且还建成过一座主要利用雷电实现供电的智能大厦,这当然就是后话了。
  在中国找不到应用的机会,卡安便把目光转向了中东油霸。他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得知与大秦集团有密切联系的盖扎尔城雷暴频发,研究了相关资料之后,他知道这是由于盖扎尔地区小气候变化的结果,于是萌生了前来推销这套系统的念头。作为一名科学家,自己付出无数心血研究出来的成果得不到应用,这是最为苦闷的事情,但凡有一点可能,他也要努力地去促成它的实现。
  弗兰丁钱多,但人并不傻。他问了卡安几个问题,便明白了事情的原委。雷电搜集的确是一个很高大上的东西,但架不住成本太高。无论是高温超导材料,还是超级电容,都是价格昂贵的东西,这一套系统建设下来,如果光靠搜集雷电来挣钱,50年都不一定能够收回成本,更惶论中间还有更新、维护的支出。
  说穿了,卡安就是拿自己这个城市来当实验场,连实验经费都要自己来掏,这种事弗兰丁岂能答应。
  “卡安先生,秦夫人,你们介绍的技术的确是非常优秀,我非常感兴趣。不过,你们也知道,盖扎尔是一座石油城市,能源问题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什么大问题,所以……”弗兰丁微笑着,准备婉拒卡安和宁静的要求。
  “弗兰丁王子。”德雷奇向弗兰丁使了个眼色,“有一个情况,我想向您报告一下。”
  “哦?”弗兰丁收住话头。他向秦海等人点头示意了一下,然后便随着德雷奇向旁边走了几步,低声问道:“德雷奇,有什么问题吗?”
  德雷奇也压低声音,说道:“弗兰丁王子,我倒觉得,我们可以考虑接受中国人的方案。”
  “你是说,雷电搜集的事情?”弗兰丁问道。
  “是的。”德雷奇道。
  弗兰丁道:“这套系统对我们来说,并没有什么价值。我们的发电成本非常低廉,完全没有必要考虑用雷电进行替代。更何况,他们这套系统并不成熟,搜集的雷电也不能满足全城的用电需要,这完全就是一个多余的东西。”
  德雷奇摇摇头道:“从经济上说,的确如此。但从其他方面来看,这套系统对于盖扎尔城是大有好处的。”
  “为什么?”弗兰丁有些不解。
  德雷奇道:“您想一想,盖扎尔在沙特有什么特殊的地位吗?它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石油城市罢了,即便我们在沙漠中创造出了15平方公里的绿洲,也不足以引起众人的关注。再到整个中东,乃至整个世界,有谁知道盖扎尔这座城市呢?
  如果我们能够建立起全球第一套雷电搜集系统,用雷电满足全城半年,不,只需要满足一个季度的用电需求,那么我们就创造出了一个奇迹,这足以让盖扎尔成为全城闻名的新能源示范城市,而王子殿下您,则是这个奇迹的创造者。”
  “这倒是一个好主意。”弗兰丁眼前一亮,德雷奇的话,真是说到了他的心坎上了。
  每个人或许都有成就功名的愿望。有些人家境贫寒,自身能力也不足,这种愿望自然就只能不了了之了。但弗兰丁不同,他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天然就具备了名扬天下的能力。这些年,弗兰丁以石油为基础,开展商业经营,积累了不少财富,在全球富人榜上也有了一席之地,但在别人眼里,他不过就是一个土财主而已,根本得不到多少真心实意的尊重。
  在盖扎尔搞海水淡化,开拓绿洲,是弗兰丁证明自己能力的一种手段。不过,正如德雷奇所说,这些成绩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旁人说起来的时候,也只是简单地恭维几句,达不到令人感到惊艳的程度。
  而雷电搜集这件事可大不一样,如果这套系统能够在盖扎尔城得到应用,并取得实效,那么弗兰丁就是第一个能够使用雷电的人。想想看,全球的发电技术不外乎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再加上地热能、潮汐能等偏门的技术,也超不过10种。如果弗兰丁能够在这个名单上再加上一种,他岂不就能够名垂青史了?
  想到这里,弗兰丁只觉得浑身燥热,区区几亿美元的投资算得了什么,他拼命挣钱,不就是为了这个目的吗?
  他转回身,大步走到秦海等人的面前,说道:“秦先生,秦夫人,卡安先生,我已经想清楚了,我准备与你们进行合作,共同开发雷电搜集技术,并且用盖扎尔城作为技术验证的场所。”
  “太好了,弗兰丁王子!”
  不等秦海说什么,卡安抢先说道:“我相信,您一定会因为这项功绩而在世界科学史上留下英名的。”


第七百六十九章 材料产业促进中心
  一趟中东之行,总算是了却了卡安的夙愿。对于秦海来说,这一趟更是硕果累累。先是与弗兰丁确定了未来十年的原油供应协议,确保在国际风云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大秦集团都能够优先从盖扎尔获得原油。其次,就是明确了双方在海水淡化工厂、沙漠保水颗粒以及雷电搜集系统等方面的合作,这些合作能够为大秦集团带来十亿美元以上的收入,并且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有助于新业务的开拓。
  完成这些任务之后,秦海告别弗兰丁,与宁静一道返回了京城。于利鸿、卡安等一些技术人员还要留在当地做一些评估和设计工作,这样的事就不需要秦海操心了。
  在京城,还有一件好事在等着秦海,那就是经过他多年锲而不舍的奔走呼吁,中央终于批准了在国家层面上建立一个旨在促进全国材料科研以及材料工业发展的协调机构,称为国家材料产业促进中心,挂靠在信息产业部的下面。秦海回到京城,正好赶上了中心挂牌的庆典。或者说得更直白一点,人家这个庆典就是一直拖着没办,专等秦海从国外回来才举办的。
  庆典仪式搞得颇具规模,纷纷扰扰的各种繁文缛节自不必细说。中心刚刚成立,还没有成形的团队,大多数的组织和接待工作都是由大秦集团的驻京办协助完成的。仪式结束,各部委派来观礼的宾客陆续离开,秦海陪着中心主任杨新宇和中心首席科学家李林广回到会议室,那里留下的都是一些熟人,包括老将军冀明初和老计委副主任王鸿生,这个中心得以成立,与他们的援手是不无关系的。
  杨新宇在几年前就已经离开了在机械委的领导岗位,只担任了一个行业协会的会长。这一次材料产业促进中心成立,他主动请缨,担任中心的主任,也有发挥一些余热的想法。至于李林广,这些年在材料学界以及产业界都颇有影响力,这一回担任中心的首席科学家,也算是众望所归。
  “小秦,你很了不起啊,今天这么多部委、企业、高校都派人来参加庆典,我看一多半都是看在你的面子上吧?”
  秦海一行刚走进屋子坐下,冀明初便笑呵呵地发话了。他是老将军,说话也不用照顾别人的情绪,换成其他人,这样说话至少得让杨新宇和李林广这两位正主感到不悦了。
  “冀老这是给我拉仇恨呢,中心的主任是杨主任,首席科学家是李教授,大家怎么可能是冲着我的面子来的呢?”秦海做出一个伸手擦汗的动作,假装尴尬地说道。
  话归这样说,秦海心里明白,冀明初的判断是对的,这个中心毕竟只是信息产业部下属的一个事业单位,类似于这种级别的单位,在京城多达数千个,没有哪个单位的庆典能够有这么多人来捧场,说到底,还是他秦海的号召力足够大。
  秦海在材料促进中心只挂了一个理事的头衔,但大家都知道,他在中心的话语权是最大的,甚至可以说这个中心就是为他而成立的,杨新宇和李林广不过都是为他守摊子的人而已。
  大秦集团发展至今,资产规模已经达到了几千亿,在几乎所有的材料领域里都有所涉足,尤其是在钢铁、化工这两个最大的领域里,可谓是举足轻重。仅仅是有钱,还不足以达到号令天下的程度,最重要的是大秦集团在材料科研方面无人匹敌的霸主地位。
  有人做过一个粗略的统计,全国最有影响力的材料专家,四分之一在安河材料学院,四分之一曾在安河材料学院工作过,还有四分之一或多或少地得到过大秦集团的资助。真正与大秦集团没有任何一点瓜葛的,恐怕连四分之一都找不出来,而且往往都是偏向于某些冷门领域的。
  材料是工业的基础,也是整个工业体系中最讲究积累的部分。这些年来,秦海带领大秦集团专注于材料领域,成就辉煌。但他知道,仅仅依靠一个企业,是不可能支撑起整个国家的材料产业的,产业的发展需要无数的企业携手完成。在多年的实践中,他也亲身感受到了各种无序竞争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力促成立这样一个协调机构。
  秦海的这个想法,得到了从中央部委到基层企业许多有识之士的赞同,尤其是一些颇有影响力的老领导以及大牌专家教授等等,在各种会议上不断地作出响应,最后才有了这个材料产业促进中心的成立。冀明初说大家都是冲着他秦海的面子,这话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
  杨新宇对此也是大为认同的,他笑着附和冀明初的话道:“冀老说得对,我们这个中心能够成立,主要是因为小秦的功劳,我和李教授,也都是冲着你才接了这副担子的。”
  “杨主任这样说,就是把我架在火上烤了,小秦我真是汗颜啊。你们各位都是我的前辈,我只是一个小字辈而已,我有何德何能,敢让各位如此帮我。”秦海笑着向众人逐一作揖致谢。
  说笑过后,王鸿生轻咳一声,说道:“小秦,现在中心已经成立了,你是中心的发起人,趁这个工夫,给我们讲讲你下一步的设想吧。”
  “我正有此意。”秦海正色道。
  “那好,我们就一起听听,帮你把把关。”冀明初不客气地说道,然后在沙发上换了一个更舒服的姿势,做出了准备听秦海讲长篇大论的样子。
  秦海道:
  “有关成立材料产业促进中心的目的,我们在此前的各种报告上也都有所阐述,这些报告杨主任、李教授都参与了起草,冀老和王主任都曾经帮我们指出过问题,我就不再赘述了。
  我国的材料产业发展,目前已经进入了一条快车道。材料科研体系相对比较完备,人才积累充分,科研成果倍出。材料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庞大体系。材料装备的研发和生产也有良好的基础,能够支撑起未来材料产业更快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高端材料领域还有若干空白,与国外先进水平尚有差距;中端材料结构不够合理,部分材料产能不足,需要大量进口;而低端材料方面产能过剩,大量落后设备亟待淘汰。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材料产业需要升级换代。”
  “说得不错。”杨新宇点头赞道,“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咱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供给不足,所以各行各业都把主要精力用于增加供给,形成了大量的落后产能,而中高端的科研和积累都有所欠缺。现在供给的问题得到缓解,该到调整结构,实现产业升级的时候了。”
  秦海道:“杨主任说的这种情况,我在两年前参与治理小钢铁行动的时候,感触就特别深。那些被经贸委严令要求取缔的小钢铁,恰恰就是十几年前被我们大力扶持的项目。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时候,这种小钢铁都是各地的宝贝呢。”
  “没错,当年还有一个毛头小子跑到工学院去,拿了一壶三无产品的白酒,骗我去给他的小钢铁厂当技术指导……”李林广笑呵呵地接了一句。
  “呃……”秦海挠着头皮,无语了。李林广说的毛头小子,可不正是他秦海吗?他们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建立起合作关系的,屈指一算,也快20年时间了。
  冀明初道:“此一时彼一时也,当时这样做,有当时的原因,不能因为我们今天经济条件好了、技术水平提高了,就否定当年的权宜之计。就像我们今天讲部队的机械化、信息化,并不是要否认当年的小米加步枪,这都是条件所限嘛。”
  “冀老说得对,当年那样做,是有必要的。不过现在时过境迁了,该升级换代,也绝不能手软。小秦,你接着说你的想法吧。”王鸿生道。
  “好的。”秦海点点头,继续说道:“正如我们刚才说过的,我们以往形成的材料产业格局,是在物资短缺、生产能力低下的条件下所采取的权宜之计。现在我们已经有了相当强的工业基础,那么在未来的发展中,就应当有更多的远见,要未雨绸缪,瞄准今后20年甚至50年的工业发展趋势,选择一条可持续的发展路径。千万不能让我们的后人再为我们今天的偏误而付出代价。”
  “这个提法好。”王鸿生道,“过去我们穷,只能缝缝补补凑和应付。现在稍微有点钱了,就该好好规划规划,不能再搞那种短期行为了。”
  “因此,我认为我们材料产业促进中心当下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制订一份面向2050年的材料产业发展纲要,作为全国材料科研和材料工业发展的蓝图,今后在国家的产业政策制订、科研导向、行业规范等方面,都要以此为蓝本。”秦海慷慨激昂地说道。

当前:第462/475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