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姑当官全集》第16/86页


二十二章历经艰辛多磨难 酸甜苦辣涌心头

田勇超和莫友科考察回来后,立即就厂址进行了勘察,认为厂址要选在镇郊,交通、供电、用水都方便的地方。经过多处比较,最后把厂址定在镇东靠路边的一块地方。他们向春花作了汇报,经镇领导班子研究决定后,打报告送到县有关部门。县有关部门一看要征50亩地,数额太大,已超过审批的权限,不能批准。春花知道后,她找到了刘县长,汇报了办榨油厂有关征地和资金不足等问题,刘县长看到奔牛镇的办厂态度非常积极,速度很快,项目也很好,完全符合县里的要求,很满意。表扬了春花,说:“你们创办乡镇企业,走在全县的前列,为全县大办乡镇企业带了一个好头,希望你们加快进度,加强领导,总结经验,把这个项目办好。”接着对身边的秘书说:“通知县有关部门负责人明天上午到政府会议室开一个协调会,研究奔牛镇榨油厂有关征地和资金问题。”对春花说:“你们明天也参加会议,做好汇报准备。”

第二天,刘县长召集了财政局、计委、工商局、农行、乡镇局等部门负责人会议,就奔牛镇的榨油厂一事,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会上刘县长首先明确指出:“大办乡镇企业,是我县乃至全市、全省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省委、省政府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是工业化进程的客观选择,是致富农民、发展农村的必由之路,也是富民强县的重要举措。奔牛镇率先办了榨油厂,为全县带了个好头,我们各部门、各单位都要大力支持,在这个问题上,政府的态度是,看到红灯绕道走,遇到黄灯快步走,见到绿灯大胆走,有灯没灯我们都要往前走!”县长首先为会议定了调子。接着春花在会上把榨油厂的调研、论证作了汇报,并把当前资金不足和征地等有关问题提了出来。

会上各部门负责人就这一项目进行了认真的讨论,最后形成了共识。

关于土地问题,可以采用变通的办法解决,奔牛镇也要从节约用地的角度考虑,尽量压缩用地面积。原来的50亩可以压缩到40亩以下。由于县只有15亩的审批权,奔牛镇的榨油厂可以分作两个项目上报,一是榨油厂,另一个是精炼厂,这样可以批30亩,不足部分可以采取租用或借用的方式解决。

关于资金问题,县财政借款40万元,农行贷款60万元。在设备和厂房、宿舍等基本建设开支上,也要尽量压缩开支,按照先生产后生活的原则,分步实施,力争资金不突破180万。

会上大家还就工厂的管理、性质、用人、隶属关系等等问题开展了讨论。

最后为了便于落实会议精神,县长要求政府办公室发一个会议纪要,并对各部门落实纪要提出了一个月完成任务的具体要求。

有了县长的支持,有了会议纪要这个尚方宝剑,春花立即明确田勇超负责征地工作,莫友科负责资金办理工作。

在县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田勇超的多次奔跑,县土地部门把征地批文发给了奔牛镇。奔牛镇的干部戏称这次征地是:镇里干部打报告,县里干部批文号,省里干部不知道,村里干部捂嘴笑。

征地工作进展很快,厂址明确定在东王村沈庄组的地盘上,面积为40亩,这块地距离奔牛镇只有200米,靠近公路,交通方便,电力可以利用镇上的线路,地下水位不到七米,周围的村庄密集,便于用工。

但就在征地划线的那天,却有一部分群众到了地头,阻挠划线,村、组干部都出面劝解,可是效果不大。春花知道后,赶到了地头,有了上次挖鱼塘的教训,这次春花老练多了。她看到极力反对的群众并不多,心里比较踏实。她一方面要求村、组干部继续做好工作,不能与群众发生冲突,另一方面,找了一部分群众了解情况,摸清了事发的原因。原来是一部分群众因土地征得太多,害怕影响以后的生活,不同意征用那么多的地。针对这一情况,春花召开了镇领导班子和东王村负责人的会议,经研究决定,凡一户征用三亩以上土地的,可以安排一名年轻人到工厂做工。职工生活区暂时缓建,可以租借镇里或邻村的房子,还可以压缩3亩用地。由于措施得力,很快就说服了群众,征地工作顺利完成了。

在解决征地的同时,莫友科负责筹集资金和贷款的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这项工作虽没有征地那样场面激烈,却异常复杂,有时一天要跑好多家,家家都要烧香磕头拜菩萨,他饱尝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苦楚,深深领教了机关的办事效率,也体会到阎王好请小鬼难缠的尴尬。一个多月下来,跑得他既没有了架子,也没有脾气和面子,更没有了自尊。他还了解了部分机关的工作情况:八点上班九点到,自在品茶看日报。好烟见抽不见买,“革命酒水”把胃坏。楼堂馆所争着盖,轿车牌子认小号。成天文山和会海,哪里轻闲哪热闹。遇事研究慢等待,坐在岸上捞外快。

经过艰辛的努力,他们先后请了20多场客,送了300多斤鱼、牛肉、老鳖、花生等土特产,贷款和借款才得以解决。

有了资金,春花立即定购设备,厂房也按期动工,一切都按计划进行。这期间春花多次到县里汇报情况,刘县长也多次电话询问情况,对春花的工作非常满意。

就在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时,榨油厂发生一件意外的事,在机器设备到厂卸货的那天,因没有经验,机器在吊卸过程中突然从木棒上滑落下来,砸死了一个装卸工,这一下乱套了,死者家属为了要高额的赔偿金,把工厂的大门封了,春花一方面请派出所做好工厂的保卫工作,一方面亲自做死者家属的安抚工作。经过三天三夜的耐心商谈,问题终于得到了妥善解决。第四天早上,春花突然晕倒在办公室里。

镇卫生院经过全力抢救,春花苏醒过来了,初步诊断是患急性心肌炎,如果不是抢救得及时,很可能危及生命,就现在也还没有完全脱离危险,医生建议立即到县医院治疗。镇政府办的金秘书马上与孙秘书取得联系,把春花的病情作了汇报,孙秘书马上向张书记汇报了情况,张书记当即要求县医院迅速派救护车把春花接到医院来,并要求全力抢救。

在春花住院治疗期间,张书记亲自到医院看望她,对她是关心备至,要她安心治病,不要着急,工作上的事情安排其他人干。并要求医院安排最好的医生,拿出最佳的治疗方案,要彻底治好她的病。他对春花说,有什么困难,就找孙有才。张书记临走时语重心长的对春花说:“春花啊,工作固然重要,但身体健康更重要。健康与事业、荣誉、地位、金钱、家庭等是1与0的关系,有了健康才有一切,失去了健康一切都是0。好好休息,一定要把身体搞好,有机会我再来看你。”

朱志同听说春花累倒了,他已经知道朱晓明的变卦,深感对不起春花,就特地到县医院看望她。春花看到老镇长来了,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她感激老镇长对她的培养,也怨恨朱晓明的突变,她心中充满了酸、甜、苦、辣。这时她感激、委屈、怨恨交加,伤心地哭了。朱志同此时心情复杂,春花是个多好的孩子,晓明太不应该了。但他又没法说出来,只能安慰春花安心养病,不要担心工作,养好身体是一辈子的事情。临走时,朱志同说:“我带来几个老鳖给你补补身子,听钱汉宫说,连吃七个老鳖你的病就能好了。所以我从家里养鳖池里逮了七个,你一定要把它吃了,以后需要,我再叫人送来。”几句话说得春花倍感温暖,也把春花逗乐了,没听说过吃七只甲鱼能治病。

朱志同走后,春花问一位老中医,老中医对老鳖很有研究,他把有关老鳖情况,向春花娓娓道来:老鳖是动物界中特有的一种爬行动物,最早出现在石炭纪,与恐龙是同时代的。在白垩纪末期,几乎全部有生命的肌体,包括恐龙在内都灭绝了,而龟、鳖却能生存下来。在漫长的世纪更迭中,由于地壳运动以及气候的变化,为了生存需要成为两栖,它适应环境能力很强。俗称千年乌龟万年鳖。

#奇#老鳖在我国历史上源远流长,3000多年前西周时就设有专职“鳖人”,为帝王捕捉甲鱼。古人认为老鳖是最好的鱼,所以就称其为甲鱼。

#书#老鳖还是长寿动物,传说很早以前,有一户人家,到外地逃荒,临走时因不忍心把两只甲鱼杀了,就丢在家中。三年以后,回到家中,惊奇地发现有数只老鳖。原来两只老鳖不仅没有饿死,反而繁衍了后代。

#网#在古代,乌龟、老鱉可是神物,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之一,它的地位可谓是高高在上,曹操的《龟虽寿》诗曰:“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坤雅》中说:“龟与蛇合,谓之玄武。”玄武,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如南京就有玄武门、玄武湖等,玄武虽然是龟蛇,可不得了,它不仅是北方的神灵,地位仅次于“玉皇大帝”,难怪芸芸众生,包括皇帝,都要争先恐后拍乌龟、老鳖的“马屁了”。

但是乌龟、老鳖的地位下降,也与“玄武”有关,古人认为乌龟、甲鱼无雌雄,于是慢慢地把乌龟、老鳖作为“绿”的代名词,现在骂人往往是“缩头乌龟”,戴“绿”帽子等。

为什么称老鳖为“王八?”其实就是“忘八”的意思,就是把孝、悌、忠、信、礼、义、廉、聪等全部忘记,就是不是人的意思。

现在有的地方有“闹洞房画老鳖”的风俗习惯。新人举行完婚礼后,部分男宾要“闹洞房”,“戏耍”新娘,让新娘和新郎表演节目,偷听新娘和新郎的悄悄话等。在所有的节目中,男宾最喜欢“画老鳖,”即在新娘的肚子上画出“老鳖”的图像,更有趣的是,有的男宾在画好老鳖后,还要题字:“某某人到此一游。”

在我国很早以前的记载中就有“鳖可补痨伤,壮阳气,大补阴不足。”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视为滋补的营养保健品。

医生说尽管老鳖从神坛一路下来,但它调剂水火,滋阴壮阳的作用,不减当年。吃甲鱼对辅助治疗你的病确实有效,但吃七只就能治好病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这时春花想到了老人钱汉宫,这个老人的确非同一般,他智慧善良,随和朴实,神秘深邃,病好以后一定去看看他。

在春花住院治病期间,孙秘书等县里的干部都来看望她,镇里很多干部群众也来看望她,她虽然身心疲惫,但内心感到温暖无比。

二十三章 金杯银杯逊口碑 两厢情愿荡销魂

花病好出院后,回到奔牛镇。很多人都来看望她,特别是一些素不相识的老百姓,有的老大娘带着鸡蛋,有的老大爷带着牛肉和鱼,有的拿鸡子、鸭子,有的买营养品,朱志同和老伴也来看了她几次,使春花深受感动。

她深深地感到,奔牛镇的老百姓太好了,他们朴实、勤劳、善良、宽容。他们通情达理,明辨是非,爱憎分明。他们像一面镜子、一把尺子、一个天平。我们每项工作的决策,他们都在承担风险,承受压力,付出代价。如果我们工作失误,直接的损失就是老百姓。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我们所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农民不仅要承受自然灾害的风险,而且要承受市场变化的风险,还要承受我们决策的风险。他们叫苦了吗?他们叫屈了吗?他们怨恨了吗?没有。他们总是在默默无闻地支持我们的工作。可以说他们为奔牛镇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奉献。我们没有哪个阶层有农民那样人口众多,没有哪个阶层能有农民那样有忍耐性,也没有哪个阶层像农民那样付出的最多,获得的却是最少。中国的改革没有农民的支持能行吗?

她认识到,我们的工作是为了农民,也要依靠农民。我们应该感谢他们的支持,关心他们的生活,维护他们的利益。我们再也不能做随意决策,让老百姓买单的事了。

当前:第16/86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