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门女将全集.com》第25/35页


等穆桂英赶到前方的时候,泼喜军还在发射铁蒺藜,不过杨三娘董月娥和杨四娘孟金榜已经趁敌人发射的间歇逃了出来。她们原先所在的地点被炸成了一片焦土,横七竖八地躺着一些伤亡的宋军将士。

见到穆桂英,杨三娘董月娥用手一指高处,说:“敌军就在那里,用从我们手中夺去的铁蒺藜轰炸我军。看样子人数不多,周围不知道有没有其他伏兵。”

穆桂英稍稍放下心来,正要命令先锋部队反击,拿下敌人的火?阵地,轰炸却停止了。原来,拓跋隆见经过几十颗铁蒺藜弹的轰炸,目标所在的地方已经成了一片焦土,就认为李元昊必死无疑,眼看着对方要发动反击,便下令停止了轰炸,丢失抛石机,带领泼喜军撤退了。宋军将士攻上来之后,看到的仅仅是一些抛石机和少量没有用完的铁蒺藜弹。

穆桂英察看之后,回到队伍中跟其他人商议,大家觉得这可能是夏军用的调虎离山之计,待宋军精锐离开之后,发动反击。但这又无法解释夏军为何会派小股部队在这里伏击宋军。如果真的想在葫芦谷重演歼灭宋军主力的一幕,为何不派大军埋伏。穆桂英百思不得其解,但为了以防万一,还是决定迅速赶回延州城下,以免宋军营垒有失。

宋军撤离后,从葫芦谷旁边的另一条峡谷里绕出来一支人马,正是李元昊和他的五千禁卫军。宋军开进葫芦谷时,李元昊带领禁卫军紧接着也赶到了,几乎是前后脚。听到谷中的爆炸声,李元昊不了解内情,连忙把部队带入旁边的峡谷中隐蔽。看到宋军大部队从葫芦谷中撤出,虽然他也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但心中暗自庆幸,幸好没有贸然进谷,否则就中了宋军的埋伏。上次自己在这里伏击宋军主力,这次差点被伏击,李元昊不禁吓出了一身的冷汗。

他胡乱猜测,以为是自己赶回国都平叛的消息走漏,宋军事先在这里设伏,不知何故发生爆炸――可能是遭遇了小股的夏军,当成了自己的卫队,也可能是自己使用火药不慎,才暴露了。宋军大概等待了一段时间,不见自己的踪影,现在又发生了这样的意外,自觉伏兵暴露无遗,计划失败,所以撤走。

真是一场乌龙伏击战!

男人的愤怒

拓跋隆带领泼喜军回到延州城,正要向情人报捷,邀功请赏,却发现慕容秋水正满脸愤怒地等着他。原来,李元昊派回的信使已经先他一步到了延州城,向慕容秋水报平安,并详细讲述了李元昊险些中了宋军的埋伏,侥幸逃脱的经过,还有李元昊那些乱七八糟的猜测。

慕容秋水听后,哭笑不得,只好将李元昊的使者扣留。她起初还以为是宋军的伏兵误把拓跋隆的泼喜军当成了李元昊的卫队,等拓跋隆回来后才搞清楚是怎么回事儿。慕容秋水一气之下,砍了这个糊涂虫的脑袋。现在,她的三个计划已经有两个流产了,只能寄希望于最没有把握的第三板斧了。

她的密使到了兴庆府,立即联络她安插在各处的亲信。这些人积极活动起来,散布李元昊已死的谣言,鼓动大臣们拥立太子登基。或许是慕容秋水的运气真的不好,这位后来因为夺妻之恨砍掉了父亲的鼻头,导致李元昊失血而死的太子现在还缺乏谋反的决心和勇气,尽管与父亲矛盾重重,但还没到公开决裂的一步。而朝中的大臣们对李元昊战死的消息也将信将疑,主张等消息确凿之后再做打算。政变计划再度流产,慕容秋水的那些亲信反而因此暴露了自己,被警觉的太子一网打尽,关入大牢,等李元昊回来之后定夺。

李元昊带领禁卫军到达兴庆府,发现这里一如往日般繁华、太平,并没有任何异常,心中顿时生疑。但为了保险起见,他没有马上入城,而是屯兵城外,召见太子和大臣们。太子与众大臣应诏而来,向他汇报了都城最近发生的事情。李元昊这才确信有人在自己的背后搞鬼,企图在自己和太子之间制造矛盾、浑水摸鱼。但直到此时,他还没有怀疑到慕容秋水的身上。他爱这个女人,也相信这个女人同样爱自己,把一切都托付给了自己。李元昊坚定地认为,在他身边的人中最不可能背叛的就是他的“没藏皇后”。

直到一名冒着生命危险从延州城中逃出的将领赶回兴庆府,向他报告了慕容秋水宣告他死亡,自立为帝的消息,执迷不悟的李元昊才怀疑到皇后的身上。陷入痛苦和愤怒中的李元昊仍然抱有一线希望:“皇后或许是听信了传言,误认为我已经身亡,为了稳定军心,才谎称有我的遗命,自立为帝。”这位雄才大略的霸主,同样是一个不可救药的情种。在审讯了煽动政变的慕容秋水的亲信之后,面对大量的证词,李元昊终于确认幕后的主谋就是慕容秋水。

被自己心爱的女人背叛的滋味果真不好受。李元昊在一夜之间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爱有多深,恨就有多深。“我真是被情欲蒙蔽了双眼,怎么就没看出这个野心勃勃的女人的真面目?”盛怒中的李元昊调动军队,马不停蹄地开赴延州城,要生擒这个背叛自己的女人,让她饱尝所有的痛苦,在屈辱中死去,以解自己的心头之恨。这些天,李元昊除了喝酒,就是幻想捉到慕容秋水之后如何折磨她、羞辱她、报复她。那些被捕的慕容秋水的亲信早已经五马分尸,但这样的酷刑绝对不适用于慕容秋水,“太便宜她了,我要让她死得比这痛苦一千倍、一万倍!”

第十章 化敌为友

葫芦谷,几万宋军埋骨的地方,宋夏双方化干戈为玉帛,结成盟友,共同对付真名为慕容秋水的西夏皇后。慕容秋水约李元昊和穆桂英谈判,无果而终。

橄榄枝

当李元昊终于从狂怒中冷静下来的时候,他开始冷静地分析眼前的形势。延州城下还有杨门女将带领的几万宋军,现在与宋国的战争可以告一段落了,暂时推迟进军中原的霸业,当务之急是平息皇后制造的内乱。这样一来,宋军不仅不是敌人,反而可能成为自己的盟友。

李元昊果断地决定与不久前还在战场上打得死去活来的宋军结盟,共同对付慕容秋水。这就像两个人的擂台上突然出现了一个新的挑战者,两个对手不得不暂时停止争斗,一起对付这个新的敌人,这是他们共同的敌人。

李元昊派出使者,带着自己的亲笔信先行赶往延州城下的宋军军营。满腹疑问的穆桂英接待了夏国的使者,局势的骤变让她毫无准备。尽管拥有宋仁宗授予的全权处置前方一切事宜的大权,包括前线临时的战和在内,穆桂英还是无法决定是否接受这个突如其来的停战协定。

“你暂且回去,告诉李元昊,双方鏖战多时,彼此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结盟之事我们需要仔细考虑。作出决定后,我们会派出使者,与你们约定会盟的时间和地点。”打发走了西夏使者,穆桂英一边召集将领们商议,一边派出信使,向好水关的佘太君通报此事,征求老太君的意见。

形势的戏剧性变化让佘太君也没了主意,她建议穆桂英拖延时间,把情况上报朝廷,请皇帝定夺。可京城远在千里之外,往返需要时间,战场的形势瞬息万变,需要马上作出决断,穆桂英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

延州城中的慕容秋水获悉政变计划流产的消息后,眼前一片灰暗,原以为触手可及的复国大业现在又变得希望渺茫。但不到最后一刻,她是不会放弃的,为了挽救自己濒临破产的计划,慕容秋水决定做最后的努力。她的想法与李元昊如出一辙,“与兵临城下的宋军结盟,对抗李元昊!”

慕容秋水的使者也来到了宋军的军营,向穆桂英递交了慕容秋水的亲笔信。这回穆桂英更加头疼,现在两个敌人都伸出了橄榄枝,该如何取舍呢?她在自己的帅帐中来回踱步,考量着两个潜在的盟友。穆桂英不禁嘲笑自己,或许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生命的活力在衰退,当年大破天门阵的豪情和勇气似乎从自己的身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过多的谨慎小心和优柔寡断,不管遇到什么事情,第一反应往往就是征求身边人的意见,不愿意自己做决断。穆桂英觉得现在的自己缺乏一个统帅应有的主见和决断力,“我还是一个合格的元帅吗?”穆桂英扪心自问。

就在穆桂英犹豫不决的时候,一个特殊的人来到了军营――慕容家族的族长慕容龙城。穆桂英连忙赶到营门口迎接慕容龙城,将他引到自己的帅帐中。她将当前的形势向慕容龙城作了简要的介绍,希望老族长能帮自己拿个主意。

慕容龙城静静地听完穆桂英的话,道:“元帅别着急,老夫正是为此而来。”

“族长有什么高见吗?”

慕容龙城捋着自己花白的胡须,说:“现在李元昊与慕容秋水反目成仇,‘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对我们是一件好事。慕容秋水的心机和手段,穆元帅已经有所了解了,此女的野心比起李元昊来丝毫不逊色。依我对她的了解,与宋军结盟不过是一种权宜之计,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她什么都做得出来,何况是一纸协定。相比之下,李元昊虽然也是虎狼之徒,但作为盟友还要可靠些。如果穆元帅有心复国,不妨暂时借助慕容秋水的力量;如果穆元帅一心保宋,就绝不能留下此女。”

穆桂英沉默了一会儿,没有说话。慕容龙城问道:“穆元帅是否怀疑因为她背叛了我,所以我怀恨在心,寻机报复?”

穆桂英连忙摆手,道:“老族长多心了,您的话非常有道理。我已经有了主意,只是在想,如果我们选择与李元昊结盟,届时是出兵帮助他攻打延州城,还是坐山观虎斗?”

慕容龙城道:“这个忙要帮。李元昊也不是等闲之辈,作为盟友,我们按兵不动,作壁上观,他又岂能善罢甘休。从道义上讲,也缺乏结盟的诚意;但帮忙的时候又不能下血本,全力以赴。李元昊与慕容秋水狗咬狗,我们宋军的将士没有必要为之牺牲生命。我建议在李元昊与慕容秋水作战的时候,我们以火器助阵,这样既帮了李元昊一个大忙,又不会造成自身的伤亡,两全其美。”

葫芦谷会盟

打定主意后,穆桂英写了一封信,派人送给李元昊,表示愿意化干戈为玉帛,结成盟友。穆桂英提出,双方在葫芦谷会盟,商议结盟的具体事宜。

正在行军途中的李元昊接到了穆桂英的信,向身边的人询问道:“此地距离葫芦谷还有多远?”

“还有一百多里,三天后即可到达。”

当前:第25/35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