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台》第45/52页
唯一不变的,是她那活泼可爱的性格。
说不定,刚才在超市里结帐时那位收银的女孩就是她呢。你没有看到她刚才望向我的眼神,那里面难道没有一点点俏皮的意味吗?
从B2―7出来的几天以后,我收到了一个包裹,不是通过邮局,而是放在楼下门卫那里的转交给我的,门卫说是一个漂亮的女孩交来的。包里有我的电脑,电脑里已经没有了多余的东西,所有的内容,和过去一样。另外,还有那三个青铜的面具,这正是那天月嫘从我那里拿走的三块。
除了电脑和面具,还有一个信封,里面,是一套屋子的房契,这套房子,就是金沙秋韵的B2―7,奇怪的是,这张房产证上,居然写着我的名字,填写着我的资料。
这是月嫘,或者说是罗依给我的第一件,也是最后一件礼物,不过,她并没有附上说明,说明这房产证为什么会是我的名字。
我相信,在这个世界上,已经几乎没有她不能办成的东西,我不能肯定她会不会将她与鲷介特殊的能力用在危害社会的地方,我只能祈祷他们不要这样做,除此以外,我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我不知道未来我是否还能够遇见他们,说不定哪一天,他们会敲我的房门,出现在B2―7那套房子的门口。
我把这三块面具送给了金沙遗址发掘处,队长拿到这三块面具时激动得象个孩子,因此对我编出的生硬理由一点也没有怀疑。
几个月以后,金沙博物馆正式开展,刘教授被任命为兼职的博物馆长,我和柏舟被队长与刘教授约着前去参加开幕式。站在那个最受观众欢迎的展柜面前,隔着玻璃,我能够清晰地看到那三个铜制的而具,也能够看到那个金制的面具,面具表面有凹凸不平的压痕,我知道那都是岁月的尘土形成的,不过,在面具的一侧,有一个小小的痕迹很新鲜,我想,在这里所有参观的人中,只会有我一个人知道它是怎么形成的,我还能够想到,当考古队长拿着这块面具时,一定会纳闷它为什么会悄悄的改变样子,会纳闷它为什么有了一道新鲜的压痕。
(本剧终,请看下集《影子》)
第三部 影子 前言:关于影子
罗依走了之后,不知道怎么搞的,我会常常想起她来,想起她倚在沙盘边,抱着双臂冲我微微笑的样子,想起她手上戴的指环,想起她手指的修长……,关于她,我会想起很多。但我却永远分不出,我想的是真正的罗依,还是那个其实是月嫘的罗依……
那套她送给我和柏舟的房子,也就是金沙秋韵的B2―7,我们还是准备让它依然空着,作为学生的我们,还暂时不想开始二人世界,当然,另一个原因,就是我还很穷,我还没有钱去维持这样一个大的住宅。
时间依然在一天天的过去,本来我已准备告别光华园,开始找工作的漫漫征途,我原来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IT员工,毕竟我对网络有特殊的才能。但在月嫘的事件过后不久,刘教授却主动找上了我,使我彻底放弃了这一职业选项。
当时已经是十月底,研究生报名的最后一天。
刘教授主动来到了我的寝室,他来找我的目的只有一件,就是要我报考他的研究生,然后再读他的博士生,最终的目的,是使我成为一名经济学家。
刘教授研究历史,在华西商学院,他的研究方向是经济史,虽然经济史不象金融、经济或者保险那样容易引人注目,但刘教授在他那个领域,绝对是国内数一数二的专家,他前几天所出的那本明代税制研究的书《万历年间》,还成为了继黄仁宇之后,第二本畅销的明代史学著作。
我没有想到刘教授会主动来找我,大学四年了,除了那个一点都不象老师的成嘟嘟,还没有哪一个老师到寝室来找过我,单凭这一点,我就不可能拒绝他。
刘教授的确很欣赏我,他觉得我如果现在就流到社会上,成为IT公司的一员,那简直是对人才的最大浪费,他觉得我有思想,爱读书,分明就是做学问者的好胚子,这种人不当学者简直浪费。
士为知已者死。
刘教授对我如此信任,我怎么能够拒绝,虽然我对我未来要成为经济学家这一理想还相当的模糊。
于是,在研究生报名的最后一天,我赶上了末班车,当我拿着好容易才弄完的院系证明、身份材料冲到报名点时,距离最后的时间,还不到一刻钟。
就这样,我走上了考研的不归路,那段猪狗不如的日子里,我几乎没有任何娱乐,天天与陈文灯、任汝芬、蔡子华为伴,我对教科书的亲近,在那段时间超过了以往的全部,我疯狂的的做题,疯狂的K书。
柏舟也忙着她的事,我们见面的机会少得可怜。
短短的一个半月里,我走完了别人需要一年走完的考研路,并且我比较骄傲的是,我没有参加任何一个补习班,我完全是自习学完了所要求的内容。
我从小对学习的天赋让我占了大便宜,我在极短时间内整理出来的那份政治复习提纲甚至还成为了我下面几级考研学弟学妹们分享的宝贵资料,不过,这是后话了。
一月份的考试我的感觉很好,比高考还要好。寒假后,我拿到了成绩,成绩没有出乎我的意料,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安心等着面试了。
刘教授对我的成绩也很满意,他说,他希望我成为他最成功的学生。
柏舟在这段时间里也经历了一个大的变化,她本来也是准备就业了,当时她在金沙秋韵实习,就是为了就业做准备。但在经历月嫘的事情之后,她改变了主张,她觉得人生苦短,生死只是一瞬间的事情,还不如抓紧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于是,她决定出国,到英国去,念一个她从小就想念的专业。
说出来你都不相信,她要去读的是戏剧,她说,她要去追寻莎士比亚、萧伯纳、毛姆、莫里哀的足迹,一个商科女生,居然去读戏剧,而且是中断马上就要结束的本科学业,这种事情,也只会发生在柏舟的身上。
柏舟的父母一开始怎么也不同意,相反,在我这里她倒没有碰上什么阻碍,我非常支持她,我知道一个人有梦想是很好的事,更明白一个人始终追求梦想的那种勇气的可贵。
我帮着柏舟说服了她的父母,还把那套房子低押了出去,为柏舟筹到了出国需要的费用。在办理那房子低押的时候,我特别感激月嫘,她仿佛是知道柏舟的这个理想,然后用了自己的方法,来帮柏舟实现。
不过,我没有问过柏舟,是否在和罗依闲聊的时候,说起过自己出国学戏剧的梦想。
接下的事情,就是她开始疯狂地补习英语,到新东方参加培训班,然后,考雅思,寻求推荐人,找学校,寄申请书。
她把自己论坛的名字也改成了伦敦的猫,在网上到处搜索相关的资料,查找学校,寻志同道合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