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一个虚幻而真实的金融世界全集.com》第9/37页


当然,问题解决得也很迅速。比特币基金会经过讨论,决定关闭比特币交易平台,并通知矿池退回旧版本并创建适合所有比特币版本的区块链。之后,旧版本与新版本的区块链产生速度相当,问题得以解决,比特币价格也迅速回弹。

由于是在一天之内解决了问题,并没有造成价格的大波动,绝大部分人甚至都没有觉察到危险,但很多真正了解比特币原理的网络工程师都把这次事件看成是真正威胁到比特币安全的大事件,认为这简直就是一次51%攻击的预演。(所谓51%攻击,之后会详细阐述。)

在此次区块链分叉事件中,比特币基金会迅速提出解决方案并付诸实践的做法广受好评。

/塞浦路斯事件推波助澜/

爆发于2013年3月的塞浦路斯银行危机凸显了货币背后国家信用背书的无力,成为映衬比特币价格飞涨的良好背景。

塞浦路斯借助自身离岸金融的发展模式,吸引了大量的海外存款,而其中又有大部分投资于希腊国债一类的收益高、风险大的海外资产。欧债危机爆发后,希腊国债的市值下跌以及部分违约使塞浦路斯的银行业遭遇巨额亏损,需要得到外部资金的援助,否则金融业将迅速瘫痪,且有可能退出欧元区。

塞浦路斯期望欧盟能够提供100亿欧元的纾困资金,欧洲央行同意拨付,但同时要求其自行筹集58亿欧元。

2013年3月16日,塞浦路斯政府为了得到这笔援助,同意向银行储户征收一次性存款税,10万欧元以上的存款税率为9.9%,10万欧元以下的存款税率为5.6%,但该方案于3月19日遭议会否决。

此后,塞浦路斯政府向俄罗斯求助未果,而欧洲央行于3月21日又向塞浦路斯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其必须在3月25日前按照救助协议要求筹集资金。

最终,塞浦路斯与欧盟、欧洲央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组成的“三驾马车”达成协议:关闭塞浦路斯第二大银行大众银行,该行10万欧元以下存款将转移至第一大银行塞浦路斯银行,10万欧元以上存款中超出10万欧元的部分,37.5%被转为塞浦路斯银行的股权,22.5%被冻结,剩下的40%被暂时冻结直至援助结束。

于是,人们疯狂地寻求资金出路。他们突然发现,比特币或许可以挽救其财富。随着比特币钱包下载量的突飞猛涨,比特币价格也一路走高。从3月下旬到4月10日,仅用了3周时间,比特币兑美元的价格就从65美元升至有史以来的最高值(266美元),增幅超过3倍。

/价格泡沫破裂/

2013年4月10日晚,比特币价格突然从每个266美元跌至每个105美元,一天之内跌幅超过61%,并在之后的一星期之内一度跌至最低每个50美元。

对于很多刚刚通过大众媒体了解到比特币,看好并大量买入比特币的人而言,那一晚简直就是噩梦般的死亡之夜。由于比特币的24小时交易属性,很多人都是早上醒来时才发现价格已经下跌了40%。交易所被攻击没法登录,各种负面消息扑面而来,一夜之间,比特币的致富梦变成了负债泪。

这就是金融市场的残酷:由于市值小、7×24小时交易,比特币很容易成为资本操控的对象。

任何资本市场都会有庄家,一拥而上、一哄而散的散户往往是被宰割的对象。即使比特币的原理再完美,未来再美好,现在仍处在初期,发展过程中的大起大落一定会让很多人流泪退场。

/全球媒体轰炸/

比特币从2013年1月开始上涨,短短3个月内价格就增长了10倍以上,制造了巨大的财富效应,国内外媒体争相进行研究和报道。

科技媒体和大众媒体进行报道的深度和思考的层面是不一样的:科技媒体喜欢分析其内在机理,试图从原理上理解其内在价值;大众媒体则喜欢分析其社会效应,擅长从社会影响方面预测其增长潜力。从一定意义上讲多方位的媒体轰炸也是推动这轮价格大涨大跌的重要因素。

在这次疯狂的浪潮中,《福布斯》杂志的编辑卡什米里・希尔艰难地说服别人接受比特币,用比特币满足衣食住行的需求。他依靠比特币生活了一周,并记录了每天的生活。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想单纯地依靠比特币生活仍非常艰难。

比特币价格的爆发式增长,也引起了国内媒体的跟进报道。新兴的科技媒体如Pingwest、36氪、虎嗅网、爱范儿、创见等通过原创或翻译资料对比特币进行剖析;第一财经、央视等大众媒体随后加入讨论阵营,对比特币做了一次全国范围的科普。

在价格飞涨的疯狂时期,媒体轰炸和价格泡沫互为因果,比特币价格的一路上升惊动了媒体,媒体报道又吸引了更多的参与者,进而加剧了泡沫。在价格稳定时期,媒体的参与能够让更多的人真正地学习和了解比特币的内涵和精髓。

第三次暴涨

经历4月的暴跌之后,比特币经过一个月的调整,逐渐恢复元气。到5月下旬,其价格一度攀升到130美元左右。6月上旬,受美国国土安全部冻结Mt.Gox美国银行账号和Mt.Gox寻求“合法化”的影响,价格又跌至70美元左右。此后,比特币的价格又开始持续上扬,10月2日的“丝绸之路”事件亦未能阻止其上涨趋势。10月23日,其价格一度超过230美元,而在11月初,比特币一度站上340美元的高位。

比特币的这一轮上涨,中国用户功不可没,据测算,国内比特币的交易量已经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甚至一度超越。10月23日的价格暴涨普遍被归因于国内“大户”的进场。这轮涨势能持续多久,是否会被某种因素打断,是否会再度出现暴涨暴跌的轮回,有待后续观察。未来,FBI如何处置其缴获的比特币(尤其是假如FBI完全掌握了乌布利希剩余的48.9万个比特币,那么FBI拥有的比特币总数将占到已发行量的5%以上),很有可能会对比特币价格产生重要影响。

价格的依据

比特币价格长线增长、短线忽上忽下的过山车行情令很多人惊诧不已。抓住了机会的人在欢呼一夜暴富,而高点买入的人则在后悔没能把握住时机;拿到首批集成矿机的矿工们享受着几十倍的收益;而集中出芯片后预订期货矿机的人很可能收不回成本。

矿工和比特币炒作者、投资者都会思考如下问题:比特币的合理价格到底是多少?其价格的支撑体系又在哪里?最后能不能形成一个稳定的价格?如果不能形成稳定的价格,它又如何成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呢?

我们通常用比特币新币的挖掘成本来衡量价格的合理性。根据矿机投入折旧以及挖矿电费和人力消耗,结合全网运算能力(挖矿难度)的发展预期,可以大概估算每个新币的生产成本。当然,这个成本在不断变化:一方面,随着矿机硬件技术的提升,单位运算能力矿机的生产成本和能耗都在降低;另一方面,随着挖矿设备的增加,单位运算能力能够挖掘到的比特币会逐渐减少。整体来看,新比特币的挖掘成本在快速上升。

其实虚拟货币所有的价格都是心理价位。成本核算具有一定的参考依据,但实际的涨跌是成本与市场信息的综合产物,由于新币占总量的比重较小(每天新产生的3 600个相对于1 100万个的总量和每天10万个左右的交易量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其生产成本能够提供的价格支撑的更多的是象征意义。从中短期来看,利好和利空消息对比特币持有者的心理预期影响远大于生产成本,进而对价格产生较大影响。

每次暴涨暴跌都发生在热点事件出现、新闻媒体推波助澜、大批新手涌入的时候。可以想象,在全球货币贬值、通胀预期严重的大背景下,一种总量恒定的货币对于默默承受着货币贬值后果的普通民众来说具有多大的诱惑力。在各种利好条件的支撑下,群体无意识的非理性冲动推动着价格泡沫一路膨胀。当价格飙升到一定的高度时,势必会出现大单抛售情况,泡沫由此破裂,任何一条负面消息都可能成为暴跌的导火线。

许多人也认为价格暴涨暴跌是比特币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每次泡沫破裂都是比特币老手从尚未理解价格形成机制的新手那里获得收益的机会。对于新手来说,这就是昂贵的学费。但随着社会对比特币的接受面越来越广,了解越来越深,其涨跌幅度可能会缩小。比特币发展越成熟,其价格就会越稳健。不管是芯片研发还是挖矿,都会有一个合理的收益率,门槛高的工作的收益率会相对较高,但已不能与早年夸张的数倍收益相提并论了。

比特币暴富神话终结的日子就是比特币成熟的日子。比特币逐渐走向社会大众的过程是比特币逐渐分散的过程,也是价格逐渐平稳的过程。

政府怎么对待比特币

“货币的非国家化”学说

当前:第9/37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