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小梦全集Zei8.com》第6/126页


好可怜啊!

求包养啊。。。。

正文 9家事

吃过饭,刘文青就跟刘仁氏学做针线活,因为之前稍微有点基础,主要就是拿着布条练针脚,前世的刘青青也就就是会缝缝扣子的水平。这做针线乃是旧社会女人必备的手艺,到夫家给婆婆小谷子做荷包,给男人做鞋袜,衣服,所以针线好的女人一般说的婆家都不会差,这对夫家来说也是长面儿的事情。所以说什么时候做女人的都不容易。

针脚要做得又细又密,还要看不出来线头。布条练好了,下一步是纳鞋底,其实也就是练针角的升级版,鞋底扎得细致紧实才算过关,下一步才轮到学裁剪,最后是绣花。所以说一个小姑娘的针线没个十来年的火候,做的东西是不敢拿出来见人的。据记忆里的回忆,大婶家的三个堂姐才三四岁,走路都不那么稳当的当口就开始学做针线了。

边练针线边和刘任氏唠嗑,零零碎碎倒总结出不少隐晦的信息。

以前的刘文青是小孩子,不懂得这些。现在换了芯子,基本刘任氏的话都被她套出来,还真了解不少隐私。论前世,刘文青的年纪就比她现在的爷爷少不了几岁,又是在那种环境练出来的,就是几个刘任氏的心眼也比不上她一个,就和刘学止比也不差什么。

但是刘文青不是那种锋芒毕露的人,她有什么事也不喜欢在前面张牙舞爪的,信奉表面凶恶的人其实都是纸老虎。她喜欢引导别人做事或者背后来阴的,等出了事情谁都不知道是温和文静的刘文青做的。典型的把别人卖了,还帮她数钱的类型。

就这样,刘文青也从来不高看自己。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她从来不招惹别人,但谁看她柔弱就当软柿子,想捏就捏,那也是不可能的。而且,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她能忍,哪怕暂时低到尘埃里,总有一天被她抓到机会一刀致命,再无翻身的余地。

而且任何年代都有它的准则,不能越过大家制定的标准去行事。要不就是另类,刘文青恰恰会做的就是适应,不能改变规则,就要想办法在这些条条框框下活得好,并且将这些准则变为自己的保护色,利用准则达到自己的目的。

就像现在的绣花,以后的做家务,甚至于十五六岁就要在父母的安排下成亲等等的这些,刘文青没有一点的抵触,大家都是这么过,你特殊矫情或者自视甚高,吃亏的还是自己,何况在这女孩子的名声大如天的时代。

刘文青了解到这个家里的情况大体是这个家虽然分了,但是大事还是爷爷做主,奶奶在刘文青三岁的时候就过世了。现在的沈姨奶奶是奶奶的陪嫁丫鬟,年轻的时候被爷爷收房的,但是一直没能为爷爷生下一子半女的,现在爷爷身边就靠她服侍。

分家的时候各房都分得一处茅草房,另外像猪圈厨房厕所什么的都是各房自己建的。另外每家得了十两银子。田地一家也有八亩,菜地农村人不讲究,只要有就精力,将家前屋后的地开出来种点菜就都算自家的。也没税费什么的。讲究的人家用点树枝围起来,不计较的人家的就这样种着,路过的人随手摘点菜,弄个瓜吃吃都是无所谓的。

其它的私产包括奶奶的嫁妆都在爷爷手里,说是他百年后自由安排。听刘任氏的口气,她也不贪图爷爷的东西,分给她得也不矫情照收,不给她她也不上赶着去争取抢,也不嫉恨。靠自己的劳动吃饭,舒坦。总的来说刘任氏是典型的贤妻良母。

据说刘任氏的娘家祖上还做过正五品的大官,只不过后来几代人读书都没考出个功名,才一代代没落的,总的来说,刘仁氏也算书香门第出生的。

刘文青暗自咋舌,怪不得看刘任氏的样子,和大婶,二婶都有区别,一看就是有教养的人。而且把大哥,二哥教得都不错。所以说娶妻当娶贤,是能福泽几代的。谁要跟人有仇,就把养不好的闺女嫁给他,还不阴不死他丫的。

跟刘仁氏搭搭话,时间过的飞快,一眨眼大哥二哥也快下学了,爹也快回来了。刘文青的爹在一家杂货店做活计,挣点工钱,补贴家用,一个月能有一百五十个大钱。农忙的时候刘习廉都是起早贪黑的做活,白天照常上工,娘和哥哥们也打打下手,总的来说,虽然辛苦,也能吃得消。

晚上一家大小都在,所以正餐都在晚上,全家一起吃。平时刘任氏和文青在家午饭都是早上剩下来地粥点,她们娘俩凑合凑合,也不浪费。晚上和爹哥哥们一起用饭。

刘文青也不觉得偏心,这都正常的,毕竟哥哥上学辛苦,父亲工作也不轻松,就指望晚上弄点好的补补,反正刘文青她们在家也不用做什么活,累不到哪去,而且还有零嘴。要是事事都埋怨,掐尖,以自我为中心,那不成怨妇了。

刘任氏先打发刘文青到菜地里摘两条黄乖,再割点韭菜。她到井边将前几天割的肉割点下来,再放回井里去。这年头,井除了用水外,还起了现代的冰箱的作用,用来保鲜,效果很好,肉什么的都是新鲜的。刘任氏今天打算做个韭菜炒肉片,腌个黄瓜,弄盘花生米给刘习廉下酒。再用个鸡蛋串点蛋汤撒点葱花就可以了。

刘文青在边上打下手,非常麻利。做了几十年了。要不是怕刘任氏怀疑,不消十分钟,两菜一汤准能收拾好。现在也只能让她忙活了,不过还是要找机会假意跟刘任氏学学,毕竟随着月子变大,刘任氏肚子也会越来越挺,她刘文青明明自己都会的活,力所能及的也不做,看着刘仁氏挺着肚子忙活,她也看不过眼,何况还是这身体的亲娘。

她先把黄瓜去皮,切片,又把韭菜洗好,切好,等刘仁氏下锅。然后再把在灶下烧火的刘任氏换下来,自己做到灶头烧火,让她单单炒菜就可以,不用一会蹲下来烧火,又要站起来到灶头上炒菜。

刘任氏看着自家闺女小小的人儿忙活得井井有条,暗暗呐喊,怪不得老辈的人说,姑娘都是看着长的,咱闺女可不就是一夜间就灵巧多了嘛。

作者有话要说:  求包养,求推荐。

求宝贵意见!

晋江抽了!

正文 10进城(一)

一家人围坐在桌旁,家长刘习廉发话正式开饭,这才拿起筷子进食。吃饭讲究食不言,但这不妨碍家庭成员用夹菜的方式表达情感,这不,你来我往的,好不温馨。

吃完饭,刘文厚作为家里的长子,主动和父母交流今天的学习,午饭情况。他们私塾是包一顿中饭的,也有一些实在拿不出钱的学子是从家里带饭的,像馒头,米饼,只要不空着肚子就可以。

交代完自己的情况,又履行长子的义务,询问弟弟的功课,又问妹妹在家有没有好好练字,学习针线。

刘文青认真细致地回答了今天做了哪些事情,学会了哪些字,怎样分配时间的。并不以哥哥年幼就敷衍糊弄。这年代孩子都早熟,长子在家教导弟妹,是有一定威信的,打好关系,激发他友爱弟妹的热情才是上策。刘文厚像是感觉到妹妹的态度,嘴角弯了弯,更加挺直了背,问的问题也越发细致。

“看来今天三儿在家确实没有偷懒,等会哥哥再教你认些新字。”刘文厚一脸老沉地说道。

“谢谢哥哥。”虽然刘文青差点破功,但还是面上不显,认真地表示感谢。

爹娘看到三个孩子有来有往地交流,就相视一下,眼里的欣慰自豪怎么也掩饰不住。

哥哥认真点评了妹妹练的字,刘文青表示受益匪浅,又教了几个新字,贪多嚼不烂的道理大家都是懂得。

当前:第6/126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