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的幸福生活全集.com》第3/877页


这时候,村人们六七十号青壮已经基本到齐了。

王石放下铁锨,笑呵呵的跟村人们聊了几句,承诺包吃喝,工钱当天结算,便把其他的事儿一股脑儿交给了王大牛。不管什么事,交给专业人士来做总要好些,王大牛作为村里的泥瓦匠,肯定要比王石专业,所以王石也不打算指手画脚。

村人们得了王石承诺,心情高涨,各自扛了工具,跟王大牛下地开工干活去了。

虽然事儿交给了大牛,但王石也不是闲着啥都不干。他还要为后续的事儿做准备。

塘子挖好了,要用青石围一圈,固住坎子上的泥土。当然,用砖也行,但这个时代还没有烧砖的行当,即便王石知道怎么做,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建砖窑,烧砖要用的炭,都是很麻烦的事。

而且这时代煤炭还没开始被广泛使用,连烧制瓷器基本上都是用木炭。要烧制几万、十几万块砖所耗费的木炭可不在少数。如果想要买,恐怕还找不到卖家。北地郡虽然在后世被称为塞上江南,但这个年代的北地人口稀疏,这些年又战乱连连,根本就没有人干卖炭的营生。

而要自己烧炭,却又是个麻烦事。须得先上山砍了木材,伐成块状,再通过一系列手段烧制成炭,才能用来烧砖。

想来想去,王石只好把这问题丢给老村正。

老村正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两人合计了一下,只得分一批人就着后山石场取些石料来用。

打定了主意,王石也不耽搁,又下地里和大牛商量了一下,分出二十个人,到石场叮叮当当干起活来。

石场就在王石家土地旁侧,是一片光秃秃的山坡,这一侧已经被开了道大口子,像是被咬了一口的模样,往年里村里需求的石头都是从这里开采的。

因为距离很近,又是斜坡,所以开采的石头很容易就能弄到塘子里――只须搭上两排平行的圆木,让石头从圆木上滑下来即可,费不了太大的力气。

时间走得飞快,做完这些,已经到了酉时中,也就是下午六点多的样子。王石抬头看了看天sè,吆喝道:“大家伙儿收工了,准备吃饭啦!”

村人们应了声,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先到河边洗去一脸尘泥,这才进了王石家院子。

院子很宽敞,十几张八仙桌摆的整整齐齐。

这时代,从贵族到贫民,吃饭用的是案,就是很矮的小桌子。吃饭的时候跪着吃,这让王石很不习惯,所以早就自制了桌椅板凳。这里已经是第二次拿出来用了,第一次还是当初请村人帮忙修葺院子的时候,所以大家伙儿已经不觉得惊奇――毕竟嘛,自家也已经效仿王石,用起了这种新式的家具。

桌上已经盛满了菜,一股子香味飘荡开来,一群人肚子都咕咕叫了起来。大家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哈哈大笑着上了桌子,准备吃饭。

这时候王石抱着一大蒸子麦饭从厨房里出来,放在地上,招呼道:“大家伙别客气,敞开了吃,管饱!”

村人们自然不会客气,各自打了饭,咽着口水动起了筷子,哗啦啦,整个院子里都火热起来,大家伙吃的是不亦乐乎,连喊过瘾。

可惜有肉无酒,平添了一丝遗憾。

这也没办法,这年头,口粮都不够,谁还敢用来酿酒?取死之道。

第二章小千世界

吃饱喝足,村人们领了工钱,心满意足的走了。最后送走了老村正一家,已经到了亥时末,王石将院子里收拾了一番,这才回屋躺下。

想起这几个月来的种种,王石突然有种恍惚的感觉。

先是稀里糊涂的穿越过来,后又稀里糊涂的置办家业。毫无目的性,仿佛只是本能驱策着自己这么做。

直到今天,王石才感觉不那么彷徨,算是初步融入了这个村子。

微微舒了口气,床榻上的王石一瞬间居然消失不见,只剩下床头青铜灯里那一点火光摇曳。

这是一个dúlì的空间。

在王石看来,就像传说中的小千世界一样,dúlì于大千世界之外,却又通过宿主与之紧密相连。

这是王石最大的秘密,不论前世今生。

小千世界中,王石凌空而立。在这里,他就是神。

凌空俯瞰,整个小千世界不过三千亩面积,也就是两平方公里的样子。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山川河流、平原草地、湖泊丛林,是样样俱全;牛羊马匹、稻麦蔬果,是鸟语花香。

小千世界zhōngyāng,是一片约莫十几亩的湖泊,湖泊中有个小岛,小岛上有一处泉眼,这是整个小千世界的中枢。洋溢着厚重灵气的泉水从泉眼中日夜不停的淌出,滋润着整个空间。

泉眼旁边,一棵巨大的桃树上结满了碗口大的桃子,红艳艳,熙熙攘攘,好不喜人。

清澈见底的湖泊中,各类游鱼清晰可见。有浑身金红的鲤鱼,一群群,小的不过米粒,大的却有一丈;又有草鱼、青鱼、鲢鱼等等杂食、草食鱼类,其中的大个儿不比最大的鲤鱼小;还有乌龟、鳖、黑鱼、黄鳝、虾、蟹等肉食类,大如磨盘,长逾扁担,正追逐着其他鱼类...湖中有荷叶,水草、藻类繁茂,与各种水生动物构成了完整的食物链,繁荣无比。

当前:第3/877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