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黑科技校对版作者蠢蠢凡愚QD》第1310/1388页


  但是,如果抛去经济性来说,什么最重要?
  当然是推力!
  推力是啥?其实就跟汽车发动机的马力差不多。
  飞机的速度取决于它的推力、质量和阻力的平衡值。当推力大于阻力时,飞机会加速,加速度等于推力除以质量。那么,速度就等于加速度对时间的积分,由于速度越大,阻力也越大,且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所以当阻力等于推力时,加速度为零,速度就不再增加了。
  所以说航发的推力,决定了飞机的加速度和最大速度。
  而此时的测试面板上,最新刷新出来的推力数值,已经突破了30千牛!
  “天!我是不是看错了?刚刚进入到快车工作区间,推力就达到了……30千牛?”
  “这有什么的,现在看样子已经进入到了中段加速,推力数值的增幅是会随着转速提高慢慢衰减的。我记得之前咱们军方用的靶机发动机,最大峰值转速下推力也能达到50千牛。就算是这个小航发有点儿厉害,但充其量也就是一个靶机航发的水平。不过……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设计并制造出这么一个具有技术特点的发动机,嗯……正信也还不错。”
  立刻有人对天行I品头论足起来。
  听着几个上飞的工程师品头论足,李凡愚的心里有些不爽。
  啥叫充其量就是一个靶机航发水平?啥叫还不错?
  你这话说的就是自相矛盾好嘛?
  老子辛辛苦苦从六级座驾上扒下来的东西,是军方靶机搭载的那些妖艳贱货能比的?
  笑话!
  现在才刚刚进入高速工作区间而已,这才哪儿到哪儿啊?!
  他对刚才那个嚼舌头的工程师投去了王之蔑视。
  可还没等李凡愚怼过去,就立刻有人跳了出来,指着最新刷新的一个数据,给了刚才那人一个响亮的耳光!
  “你说的那个军用靶机用航发是涡喷!这个是涡扇!能一样吗?”
  “额……”被人戳了一下,那人脸上有些挂不住。
  的确,目前军方用的靶机发动机大多是涡喷发动机,一个是这种发动机的构造相对简单成本较低,可以降低靶机的成本。另一个也就是涡喷发动机的涵道比比较低,可以在和涡扇发动机相同体积的情况下,做出更大的推力。
  只不过,涡喷发动机因为涵道比低,耗油可是杠杠的。
  这人寻思了一会儿,争辩道:“还是看涵道比和推重比怎么样吧,要是推力高但是涵道比和推重比低,那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毕竟飞机是要最求经济性的,不像是汽车一样,在地上跑哪怕马力再大再耗油,有加油站可以去。在天上,一款只知道输出功率但是不考虑燃油经济型的航发,可没有什么使用价值。”
  正在这时,有人高呼道:“快看!涵道比数据刷新出来了!”
  “1:11?”
  “嗯?!我没看错吧!!”
  “天呐,怎么可能?发动机的截面看着不大啊?怎么可能有这么高的涵道比!?”
  涵道比其实就是涡扇航发外涵道与内涵道空气流量的比值。内涵道的空气进入燃烧室与燃料混合,燃烧做功,外涵道的空气不进入燃烧室,而是与内涵道流出的燃气相混合后排出。
  外涵道的空气只通过风扇流速较慢且是低温,内涵道排出的是高温燃气,两种气体混合后降低了喷嘴平均流速与温度,较低的流速带来了较高的推进效率和较低的噪声,而根据热机原理,较低的温度能带来较高的热力学效率。
  简单来说就是,越高的涵道比,就代表了越高的推重比和越好的燃油经济型!
  涵道比是涡扇发动机的重要设计参数,它对发动机耗油率和推重比有很大影响。不同用途的涡扇发动机应选取不同的涵道比,如远程运输机和旅客机使用的涡扇发动机,涵道比区间一般为4~8。空优战机选用的加力式涡扇发动机的涵道比一般小于1,甚至可小到0.2~0.3。
  倒不是空优战机不想要更高的涵道比,主要是因为涡扇的截面面积,决定了涵道比的高低。而因为作战需要,经常做高速机动动作和超音速飞行的空优战斗机,需要更加流线的机身,所以只能忍痛将涵道比降低。换个角度来说,对于民航科技来说,任何空优战斗机都是油老虎!
  而目前一般的民航涡扇发动机,比如通用电气旗下的涡扇航发,一般的涵道比都控制在1:8左右。不是不想做的再大了,而是因为技术原因,如果这个数值再大的话,将会让发动机的截面变得太过笨重,从而让起飞和降落安全性大受影响。
  而反观天行I,因为叶扇形状和内部结构的关系,在保持了发动机整体比例协调狭长的前提下,将涵道比提高至了1:11!
  这,就惊悚了!
  见到这个数值,也就是这么一个数值,上飞公司在场所有的工程师们,心里就只剩下了一个字。
  大写的……服!


第1574章 您之前说什么来着?
  听到满屋子的惊叹,李凡愚的心情才好了一些――这才是天行I本应该有的待遇嘛!
  不枉自己把刚刚到手屁股还没坐热的六级座驾肢解拆分的苦心啊!
  嗡嗡嗡。
  动力实验室里,除了天行I因为转速不断向顶峰攀登而发出的蜂鸣声之外,更多的,是上飞的那些工程师止不住心中震撼,交头接耳声的议论声。
  很明显,目前的推力和涵道比两项数据,让他们已经开始对这个小的不像话的航发,打起了深深的兴趣。
  而通过询问,得知这款航发的所有知识产权竟然全部属于正信,是一款从零开始研发,并且在短时间内上马并完成的设计之后,议论声达到了顶峰!
  七千多个零部件,怎么可能嘛!
  想想之前七年的努力和心酸,这一刻,在面对这个似乎没怎么费力气,就惊掉了一地眼珠子的航发,上飞公司的那些工程师们心中五味杂陈。
  很不是滋味。
  黄海兴和梅一书的脸上,更是面露尴尬。航发这个东西,不像是一般的工业产品。就算是给你一个图纸让你照着抄,能抄袭并作出实机来都算是本事!
  而世界上有限的几家航发发动机制造商,对于自己家的专利技术更是如数家珍,根本不可能外泄。
  所以就是说,面前的这个性能优异的小型航发,十有八九是正信凭借一己之力搞定的。
  惊悚吗?惊悚!
  很难让人相信这是真的。
  但是从客观上来说,不管怎么样,不得不承认,做出这样的发动机,代表了李凡愚之前所说的话,是有底气,也有根据的。
  想到之前对外界的言论,梅一书的脸上红白不定。将脚往李凡愚那边挪了一下,但是几十岁的人了,又是领域内的权威,面对李凡愚这么一个年轻的过分而且性格乖张的人,他的心里有障碍。
  想要说几句漂亮话缓和关系,但是话到嘴边,又停住了。
  “咳咳。”看到周围一片交头接耳,一直在生闷气的王瑞心中暗爽,轻咳了一声,清了清嗓子,道:“诸位请安静,毕竟这只是一个航模发动机的测试。你们都是上飞公司的专家工程师,我们的设计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一会儿还得和各位请教呐。”
  这挑事儿的意思就很明显了。
  请教你大爷啊!
  我们他妈花了七年的时间设计的C9发动机,关键部位还得和通用电气波音合作,现在天行I的数据在这里放着,虽然是一款小航发,但是从结构设计社技术应用上面,看起来已经超过了C9发动机,这他妈还指点个屁!
  事实上,上飞的这帮工程师心里已经有一万个问题,就等着测试结束上前询问了。
  没办法,技术工作者的求知欲,实在太强。
  可是,就是在这个时候,李凡愚却一拍手,兴奋的叫了一声。
  众人将各自复杂的心思收回,顺着他的眼神,看到了显示面板上那最新刷新出来的数据。
  “我靠!”
  “不会吧!?”
  “这破系统是不是有问题啊?”
  一连串的惊叹和质疑,又响了起来。
  只见那信息面板上面,推力值的显示部分,再次更新,已经由刚才的38千牛,飙升到了54千牛!
  54千牛啥概念?

当前:第1310/1388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