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皇的邮件》第44/46页


  在离去的时候华西里・菲多尔的心都要碎了。经过这场谈话,他最后的一点希望也破灭了。
  在随后的两天,十月三、四日,大公接连几次问“米歇尔・斯托戈夫”他在新宫的御前会议上所听到的一切。伊万・奥加莱夫对这些问题早有准备,立即作了回答。他故意地没有隐瞒这些事实:沙皇政府对入侵感到震惊,暴动是在极为机密的条件下酝酿的;鞑靼人在莫斯科得知入侵的消息时已经占领了鄂毕河一线,最后他还告诉大公,帝国的各个省都没有作好向西伯利亚派出能够击退敌人的兵力的准备工作。
  伊万・奥加莱夫的行动是完全自由的。他开始研究伊尔库茨克的城防系统,找出其中的弱点,以后在形势需要时这些情报会派上用场,他尤其注意他计划打开的波尔卡亚城门。
  傍晚,他两次来到城门前的宽阔地带,这里距围城者的第一道防线不到一俄里。他悠闲地散着步,知道鞑靼人认识自己,因此不会有任何危险,忽然,他瞅见一个黑影正向城墙根溜来。
  那是桑珈,她冒着生命危险来和伊万・奥加莱夫接头。
  这时,守城的军士由于敌人自兵临城下以来首次接连两天停止进攻,对这种宁静的气氛反而不习惯,不免有些懈怠。
  这一切都是伊万・奥加莱夫的命令。这位费奥法-可汗的参谋要求暂停一切强攻行动;自从他入城以后,鞑靼人的炮兵也停止了射击,也许――至少他如此希望――守军会放松警惕,而埋伏在阵地前沿的几千名鞑靼兵只待伊万・奥加莱夫设法转移走城门上的守军,就会在约定的时候蜂拥而至,夺取城门。
  然而这些行动都必须抢在俄国援军赶到伊尔库茨克附近以前进行,伊万・奥加莱夫终于下定了决心,这天晚上,从城墙上飘下一张纸条,墙下守候着的正是桑珈。
  伊万・奥加莱夫决定在第二天,也就是十月六日的凌晨两点,打开进入伊尔库茨克城的通道。

  第十四章 从十月五日到六日的夜晚
  伊万・奥加莱夫的计策经过了一番周密的谋划,倘若不出现意外,大有成功的希望。重要的一点在于,当他打开波尔卡亚城门时,守军的力量必须被城里别的地点所牵制,造成城门空虚。因此,他必须和埃米尔约定一次配合行动。
  这次佯攻的地点选在伊尔库茨克城外安加拉河右岸的上游和下游两段。进攻必须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同时还要在左岸组织声东击西的渡河行动。在这样的局面下,再加上看见本已后撤的敌军前锋突然从天而降,守军很可能将波尔卡亚城门弃之不顾。
  这时已是十月五日了。在二十四小时以内,东西伯利亚的首府将要落入埃米尔的手中,而大公也逃不出伊万・奥加莱夫的手心。
  在白天里,安加拉河边的鞑靼军营里一反常态。从总督府的窗子里和右岸的房屋中可以清楚地望见对岸正在大举调兵。一批又一批的鞑靼兵陆续向大营开来,加强埃米尔的力量,这个不加掩饰的场面正是按照约定进行的。
  伊万・奥加莱夫也特意向大公指出,对岸将要发动的进攻令人担忧。他告诉大公,他判断进攻会在城市的上游和下游发起,因此应该加强这两处受到直接威胁的地方的防御力量。
  对敌情的侦察证实了伊万・奥加莱夫的说法,现在必须重视他的建议了。在总督府的作战会议上,大公下令将守军集中到安加拉河右岸和城市的两端,那里的城墙一直修到河边。
  这正中了伊万・奥加莱夫的下怀。他并不指望波尔卡亚城门的守军全部调走,只希望减少守军的数目。再说,他可以让佯攻变得更加猛烈,迫使大公把可以调集的全部兵力都用来对付正面的敌军。
  他还想出了一起意想不到的严重事件来保证计划的成功。即使没有佯攻行动,这件事也足以让城中的所有守军受他的意愿驱使,他将制造的是一场恐怖的灾难。
  这样,对于埋伏在城东茂密的树林中的几千名鞑靼兵来讲,已经万事俱备,只待到时冲进空虚的城门。
  整整一天,伊尔库茨克的军民一直保持着警惕。为了对付敌军在两个地段首次发动大规模进攻,他们采取了一切可能的措施。大公和沃伦佐夫将军视察了按照他们的命令得到加强的阵地。华西里・菲多尔的突击队守在城北,他们只要接到命令就会去增援最危急的地方。为数不多的大炮也都拉到了安加拉河右岸,多亏了伊万・奥加莱夫的及时建议,城里的军民迅速地完成了这些准备,然后他们都相信敌人的进攻将被击退。敌人一旦攻城失败,经过短暂的沮丧一定会在随后的几天里采取新的攻势;不过到那时,援军也可能会赶到,伊尔库茨克的命运,就悬于这一线之上。
  这一天,太阳早上六点二十分升起,下午五点四十分落山,从东到西在天空上用十一个小时完成了它的轨迹。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黄昏和黑夜相互争夺。再往后,大地将是一片黑暗,天上的重重积云会遮住月光。
  这种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最有利于伊万・奥加莱夫的计划。
  几天来,一股强大的寒流揭开了西伯利亚严酷的冬天的序幕。这一个傍晚,天气愈发地寒冷。右岸的守军因为必须隐蔽,没有点火取暖,只能忍受着寒气的可怕折磨。在他们下面几尺的地方,流水依然冲挟着河中的浮冰;在白天里,人们可以看见河道中密布的冰块在快速漂走。大公和他的守军们认为,这种情况对他们是有利的;河道如果被堵塞,鞑靼人自然无法使用舟筏渡河,而他们也不可能踩着冰面过河,因为刚刚封冻的河道不够坚实,承受不住大队人马的踩踏。
  这种地势虽然让守城者们暗暗高兴,却会使伊万・奥加莱夫感到懊丧。他知道鞑靼人不会真的渡河,可是这样一来,俄国人就会看出佯攻不过是一场骗局。
  然而,夜间十点左右,河中起了明显的变化。令守城者们大吃一惊的是,他们的处境变得十分不利,因为河面竟完全可以让人马涉足了!几天来河中浮着的小块冰都漂到了下游,河床里只余下几座巨大的冰块,它们与平时河水逐渐结冻形成的浮冰不同,是从冰坝上断裂后形成的,上面的裂口光滑,正好通行。
  军官们将新的情况向大公作了汇报。看来,附近有几处河道较窄,浮冰流动不畅,结果堆积起来形成了冰坝。
  现在安加拉河对鞑靼人不再是障碍了,俄罗斯人只能加倍地提高警觉。
  然而,直到午夜,没有发生任何异常的情况。在东方的波尔卡亚城门外,更是一片静寂;在低云的掩蔽下,黑压压的森林一直铺展到天边,林中也不见一点火光。
  安加拉河左岸的敌营中倒是灯火移动频繁,说明敌人一刻也没有安静下来。
  在上下游各一俄里处,河岸上屹立着峭壁。那里传出低沉的嗡嗡声,说明鞑靼人就在河边埋伏着,守候着某个命令。
  又过了一个小时,依然没有任何动静
  伊尔库茨克大教堂就要敲响两点的钟声了,敌营中仍然表现出明显的敌意。
  大公和他的军官们都暗暗纳闷,也许自己判断错误,敌人并没有突袭的打算,前几个夜晚,敌人比今晚猖狂多了,阵地上枪声大作,炮火划破天空,而今晚,一切竟这样宁静。
  大公、沃伦佐夫将军和副官们一直守候着,随时准备根据情况变化下过命令。
  我们知道,伊万・奥加莱夫住在总督府中。那是一间一楼的卧室,十分宽敞,窗子向着侧面的一个平台开着。在平台上只需走上几步就可以俯看整个安加拉河的两岸地带。
  此时这间屋里一片漆黑。
  伊万・奥加莱夫站在窗边,等待着约定时刻的来临。显然,只有他本人才能发出信号。当大部分守军都被正面佯攻所吸引时,他将发出信号,然后离开总督府去执行他的计划。
  他在黑暗中等待着,就像一只准备扑向猎物的野兽。
  差几分钟到两点的时候,大公要人把米歇尔・斯托戈夫――他只能这样称呼伊万・奥加莱夫――叫过来,一位副官跑到他的房间,房门紧闭着。于是他开始叫门……
  伊万・奥加莱夫在窗边一动不动,黑暗遮住了他的身躯。他没有吭声。
  副官回报大公,沙皇的信使此时不在总督府里。
  两点的钟声响了。这是事前约定的让鞑靼人发动佯攻的时间。
  伊万・奥加莱夫打开卧室的窗户,来到侧面平台的北角上。
  在他下面,安加拉河水在黑夜中流动,流水撞击在桥桩上,发出轰鸣之声。
  他从衣袋中掏出一个雷管,点燃;然后又引燃了一圈沾满火药粉的麻,抛入河中……
  根据他的命令,大量的石油已经被倾入安加拉河中!
  在河的右岸,伊尔库茨克城和波什卡伏斯克镇之间,已经有一些油矿得到了开发。伊万・奥加莱夫早就决定通过这种手段把大火引进城里,为此他首先夺取了一些富含这种易燃液体的地方,在那里,只要人推倒一堵墙,石油就会从地下汩汩地涌出。
  这正是几个小时之前所发生的事情。载着米歇尔・斯托戈夫和逃亡者们的木筏漂在一层石油之上,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地上的喷口一旦打开,这种易燃的液体就从蕴含着几百万立方米石油的地下洪水般涌出,沿着地表的斜坡流入河中,浮在水面上。
  这就是伊万・奥加莱夫心目中的战争!他和鞑靼人结盟,行事也和鞑靼人一样野蛮和残暴,竟这样来戕害自己的同胞!
  麻团一扔入河中,顷刻之间,安加拉河水就如酒精一样燃起了熊熊大火,并像电流一般蔓延到上游下游。蓝色的火焰在两岸间窜动,粗大的烟柱从水面上腾空而起。水面的浮冰被火焰舐舔,就像火炉上的蜡一样融化掉;水蒸汽窜到空中,发出巨大而尖厉的声音。
  就在同一时刻,城北城南都响起了枪声,安加拉河畔的鞑靼军营中开炮轰击,数千名鞑靼兵向俄罗斯人的工事冲来,河岸的木屋四处着火,冲天的火光照彻了夜空。
  “终于来了!”伊万・奥加莱夫说道。
  眼前的场面的确使他按捺不住心中的得意。他一手策划的佯攻十分猛烈,伊尔库茨克的军民受到鞑靼人和大火的双重夹击。城里的钟声又敲响了,所有的壮年百姓都奔往战斗的地点抗击敌军,或是与在全城到处扩散吞噬房屋的大火展开搏斗。
  波尔卡亚城门几乎无人守卫了,人们差不多忘记了在这里留下一些守军。伊万・奥加莱夫为了让自己置身事外,故意建议选择了一些政治犯留下来防守城门,这样万一失守人们便会将此归咎于犯人们的怨恨。
  这名叛徒回到他的卧室,安加拉河的大火透过平台的栏杆照亮了这间屋子,准备离开此地了。
  但正当他伸手开门之际,一名妇女突然闪了进来,她头发蓬乱,浑身的衣服也湿透了。
  “桑珈!”伊万・奥加莱夫喊道,他惊魂甫定,根本没有想到面前的有可能不是那名茨阿女子。
  这不是桑咖,是娜佳。
  当娜佳在冰块上看见安加拉河面烈焰四射,发出惊恐的喊叫时,米歇尔・斯托戈夫抓住了她的臂膀,两人一起扎进深水里躲避烈火。载着他们的冰块这时已经漂到了离伊尔库茨克上游的第一个码头不到五十米的地方。
  在水下潜泳了一段以后,米歇尔・斯托戈夫终于带着娜佳,踩到了码头的土地上。
  米歇尔・斯托戈夫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伊尔库茨克就在脚下?
  “到总督府去!”他对娜佳说道。
  不到十分钟之后,两人来到了总督府前。大火已经窜到了总督府的石基上,但府中始终是安然无恙。
  而在总督府以外的河岸边的房屋已是火海一片。
  总督府的大门敞开着,米歇尔・斯托戈夫和娜佳毫无阻拦地走了进去,里面早已是人头攒动,一片混乱。尽管两人的衣服湿漉漉的,但没有人去注意他们。
  在一楼的大厅里,军官们跑上跑下请示命令,士兵们更是忙个不停,整个大厅被挤得水泄不通。米歇尔・期托戈夫和娜佳很快就被乱哄哄的人群分隔开了。
  娜佳焦急得快要疯狂了,她在一楼的各个厅室间奔走,拼命呼唤着同伴的名字,要人们把她带到大公那里去。
  突然,一扇门在她面前打开了,里面的房间被火光映照得亮如白夜。她奔了进去,蓦地发现面前的男人就是她在伊希姆和托木斯克见过的叛徒――这个卑劣的家伙正准备把伊尔库茨克交到敌人手里!
  “伊万・奥加莱夫!”娜佳叫喊道。

当前:第44/46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