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人生校对版作者浪拍云》第111/412页


  晚上又是得月楼,众人胡吃海喝一顿之后,各自去休息,第二天就要启程往杭州去了。
  家里人太多,每到一处张辰就要大肆采购一番,苏州的刺绣和织锦是最有名的,缂kè丝、苏绣、宋锦都是大批量采购,就连跟来的几个空乘也都受了惠,每人送了不少。洞庭山西坞村的碧螺春也买了不少,六月黄的阳澄湖闸蟹已经委托空运回京,张芷兰和陈雯琳等一众家人早就吃上了。


第201章 西湖
  杭州,南宋国都,良渚文化遗址所在,古称钱唐、临江、余杭、临安,是自古以来的水路交通重地。自京杭大运河开凿成功,这个地方的位置就越来越重要,多少皇帝日夜盼望的漕粮就是从这里启运的,在很大程度上,杭州的先进离不开运河的帮衬,杭州人民要感谢杨广啊!
  这是张辰在拱宸桥上自言自语的一句话,反而惹来了众人的笑声,宁琳琅问他:“师兄,那照你这么说,运河沿途的地区,不是都要感谢杨广了吗,这人的评价可是褒贬不一呢!”
  “不,不,不……”张辰把脑袋摇的拨浪鼓似的,道:“我们看任何事情都要分两面去看它,杨广这个人是有些荒淫无度,私生活让人无话可说,可那毕竟是一部分,他也有很多积极向上的方面,后来的一些评价是很不中肯的。杨广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大才子,写出过很多流传千古的佳句;而且也是一个军事家,在还没有登基称帝的时候,仅仅是弱冠之年,就以英勇善战,军纪严明著称,率领军队结束了延续几百年的战乱局面,统一了全国,建立了天朝的权威。他迁都洛阳并不只是为了享受花花世界,这里边有很重要的经济和政治因素,开通大运河更是利在千秋的大好事。另外他还打通了丝绸之路,开办科举选士,经营西域政策,这哪一项不是利国利民的呢。就拿这大运河来说吧,把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和海河都连接起来,这链接的不仅是河流水路,更是把以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为母文化的南北两种文明连接起来,达到了共融共通的效果,对于中国社会的作用,要比历朝历代的长城还重要。只要不是傻子,哪个皇帝不知道开通运河的好处,可这种劳民伤财的事情,又有几个皇帝能有这样的大气魄呢。这不但需要有敢于背黑锅,破釜沉舟、舍我其谁的胆量,还要有无比坚韧的决心,别说什么唐宗宋祖,他们没这个胆量;尤其是什么成吉思汗,只会破坏不懂建设,梦着想把全世界当草场,更是连这种想法和意识都没有,文化啊,这个很重要的。”
  点上一根烟,美美地抽了一口,接着道:“这就又要说到秦始皇了,焚书坑儒的罪过是大,可是他作出的功绩更大啊,如果没有他的严苛法令,统一的度、量、衡和文字还不知道要等到哪年哪月呢;而且他的法令虽然过于严苛,但是不得不承认,法家的理论治理社会还是效果要好一些的。秦始皇也是暴君,可他能出成绩啊,为什么,谁都怕被责罚、惩罚,能不好好干吗?要让我来选,世上最伟大皇帝只有两位,千古一帝秦始皇和隋炀帝杨广,除此两人,再无右者。”
  学历史就是要带着辩证的态度和一半怀疑的眼光去看,如果没有一个探寻真相的态度,那就不如不读书了,这个对于收藏也是很重要的,而收藏就是要揭开历史真相。
  接下来又围绕着这个话题讨论了一阵子,所有人都对张辰的观点提不出有力的反证,最后也只能被迫承认杨广是一个伟大的君主。
  张辰这样说其实也是有目的的,他要从身边的人开始入手,让他们对历史产生想要研究的兴趣,不论是为了要和别人辩驳还是要一探究竟,有这个开端就是好的。有了开始,接下来就会真正的关心古文化,倒不至于让他们都去搞收藏,可是这种爱好和习惯培养起来了,就会继续感染他们的亲朋好友,这样循环下去,对于延续古代文明是很有好处的。
  张辰当然不会傻到一味地认为古代文明就要比现代文明发达,那是脑袋被驴踢了,只是数千年的历史当中,有很多值得如今的人去欣赏、借鉴和学习的东西,也有很多有待于人们去挖掘和发现的东西,这些对于任何时候的人,都是很有意义的。
  张辰的知识量是相当强大的,特别是在大脑经过意念力的淬炼之后,脑域随着意海的扩大不断扩大着,真正的博闻强记了。每到一处景点,他总能说出个四五六来,而且精彩程度要比导游强出太多,引经据典、相关的历史故事层出不穷。
  “欲将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这可不是苏东坡真的拿西湖来和美女相比,其实人家要表达的意思是,西湖之美丽就好比是一个最漂亮的美女,多一分则肥少一分则瘦,哭如梨花带雨,笑若海棠盛开,轻嗔薄怒皆有风韵;不论你是冬天来看还是夏日出游,都有不同的风景可以观赏,游西湖就有晴游、雨游、夜游、雪游等等的不同时节和时间。
  南宋诗人杨万里就曾经写过,“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说农历六月份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同,这是说什么呢,不是说除了六月西湖就没景可看了,只是他认为六月的西湖看荷花最美。其他的很多诗句,说春夏秋冬的都有,也有像白居易那样,“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强烈表达自己的意愿,想住在杭州不走天天看西湖的。
  西湖最美就是苏堤,尤其是一晨一暮,漫步在堤坝上,桃柳相应,百花争艳,清晨的露水或者黄昏的余霞,又或者日落后幽静的芳香,都让人沉迷于无限美景之中。一年四季总有色彩,依季节而变,或烟雨凄迷,或春光灿烂,或银装素裹,总是有五彩缤纷、姹紫嫣红入眼。
  一个西湖就游了三天,而且是三天四上苏堤,张辰对于“体会”和“感受”的要求几乎到了一种极致,不如此不足以把自己融入到美景之中,更无法全身心地享受这种美。
  良渚文化博物馆,收藏有大量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遗物,各种玉器、石器、陶器,尤其是良渚文化的“玉殓葬”展示,从不同的角度对良渚文化进行了全面的阐述,是来到杭州必须要去的地方。
  张辰曾经来过一次,那还是九十年代中期,良渚文化博物馆刚刚开馆的时候,董老受邀来参加一个良渚文化研讨活动,带着他来开了开眼界。
  这会儿张辰也是收藏协会里很有分量的人物了,顶着全收藏协会最年轻理事的名头,这可不是单一地区最年轻的理事,包括总会和地方协会在内,张辰都是最年轻的理事,他再往上就是田乃昘,再上的第三名才是地方上的,比田乃昘大了一岁。
  作为收藏协会总会的理事,又是陈氏的杰出弟子,实干派的代表性人物,每到一处总得和当地藏协的人见一下,尤其是实干派在地方上的中坚力量,这些人更是要来往一番的。在他出发之前,陈老和董老就已经交代过了,到了苏杭二地必须要到藏协看一下,和实干派的会长理事们交流交流。
  张辰的大名在藏协内部早就传开了,年轻一辈中最杰出的人物,极有可能就是未来收藏界的第一人,即使是经济派的地方力量也不敢小看了他。陈老和董老亲手带出来的和提携过的后辈多不胜数,陈氏的弟子可以说是遍布天下,收藏、文物、园林等部门都有,远的近的也都能扯上一点关系,和苏州藏协的人见面的时候,张辰就受到了相当的礼遇。
  苏州一行,拿着苏州各相关部门开出来的条子,所有的景区全都对张辰大开绿灯。如果不是张辰喜欢清静不搞排场,觉得自己的队伍已经足够庞大,而婉拒了他那些或远或近的师兄师姐和师叔们安排的陪同人员,估计到了景点上都会有人请饭的。
  到了杭州也一样,甚至比在苏州还有过之,这边藏协的会长是铁杆的实干派,秘书长兼第一副会长是董老的一个弟子,下边的力量也是压倒性的;文物管理局的局长则是陈老教过的学生,很受陈老看重;其他如园林等部门,也是如苏州一样,关系户大有人在。
  良渚文化博物馆的馆长是文物局长的铁杆,早得了局长的通知等着张辰一行人,专门安排了最好的解说员为他们解说。
  博物馆的第二展厅陈设的展品,都是良渚文化的精品器物,以玉琮、玉璧等为主的礼器,璜、镯、带钩以及动物饰件为主的装饰玉,还有各种豆、罐等陶器,无一不是精品。
  看着这些人类古文明的遗物,张辰不由得在内心感叹,人类的智慧到底书写出了多少璀璨的文明,而历史又可以追溯到哪一个年代呢。早在四五千年前,就已经开始使用耕种技术,能够烧造陶器,有了基本成形的手工业,知道用鲨鱼牙齿和玛瑙等坚硬的物质在玉石上进行细微的雕刻,那么在更久远的万年之前,人类又有什么样的文明存在呢。
  崔正男对于这些东西完全搞不懂,只看每一件展品的卡片和简单介绍也不可能有更深的了解,这时候看着一件乳白色的玉琮,向张辰问道:“师兄,怎么这些玉的颜色这么怪啊,旁边那块绿色的还好一些,可是这边这些的颜色太怪了,有点像石头,和你家里的那些玉器都不一样,跟店里的那些就更没法比了,这古代真有这种玉吗,还是说这根本就是一块石头呢?”


第202章 春宫
  崔正男这话一出口,邵茗就拉了他一下,低声道:“你说话这么大声干嘛,别打扰了张先生,没见张先生正专注的样子吗?”
  张辰也听到了崔正男的话,就笑道:“没关系,看来正男你很用心啊,能够用怀疑的眼光去观察,在与众不同之处发问,态度还是很积极的。你琳琅师姐最近正在专研这些东西,让她给你讲讲吧,琳琅,你来说说吧!”
  宁琳琅近一段时间的确是在研究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答应了一声,道:“这玉琮的确是玉器,玉石都有一定的硬度,在远古的时候,人类还没有很专业的工具能够在玉石上进行雕刻。那个时候的人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先把玉石通过火进行加温,让它变软,然后再进行雕刻。而玉石烧过之后就会因为内部分子的变化成为灰白色,再经过几千年的埋藏,逐渐碳化之后,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虽然这些经过烧烤的玉石已经没有了它的本质,但是附着的文化却流传了下来,在收藏和人类文明研究方面都有很高的价值。”
  崔正男不是搞收藏的料,也就没必要给他讲的太细,差不多做个了解就足够了。接着,张辰的性质也来了,把展厅里一些比较典型的物件一一给众人做了讲解和点评,可谓是相当专业。
  这倒让负责接待的解说员有些郁闷了,这两个人是高手啊,合着姑娘我今天能就是来做陪衬的,幸亏刚才的解说没有出错,否则还不得给人家笑话死啊!
  太湖地区也是良渚文化的分布地区,可张辰在苏州逛了好几处古玩市场都没有找到一件不错的良渚玉器;杭州这边的文物商店也去看过了,正经的好东西也没有,字画之类的倒是不少,但以近代的为多,偶有上品也是价格奇高,好的良渚玉器更是一件没有。今天参观完良渚博物馆,就想着到古玩市场去转转,或许会有收获呢。要不然回去一说,在良渚文化所在地待了一个月,愣是一无所获,真还丢不起那个人。
  李天平为张辰考虑的相当周到,知道他会时常惦记着古玩,他的房子就买在之江路上,出门不用太远就是杭州的古玩市场集中地区,比较著名的吴宅、白马、吴山等市场都在十公里范围之内。
  有时候淘弄东西是要看机缘的,就像那些古琴一样,谁都没想到,可偏偏它就出现了,现在张辰一心想要找良渚玉,刻意而为之下,却不一定能够遇上。
  连着逛了三天,青铜器、陶瓷器、小杂件都有收获,甚至连南宋四大民窑的瓷器都已经收了三件,还外带两只良渚文化中晚期的陶罐,可就是没有一件良渚玉到手。这让张辰十分的苦恼,按理说这良渚玉也有不少在民间的,别人都能碰上,为什么自己就碰不上呢,这绝对是此行的一大憾事。
  吴宅古玩市场,很正规,很高档,专业人士很多,品种齐全,品质也相对好一些,大到家具小到首饰都能在这里找到。这里之前是一座官宦人家的古宅,也是杭州城最为雅致静谧的古玩交易场所,这里的商贩们不需要大声吆喝或者拉拢客人,来这里的不是熟面孔就是慕名而来的,你喊不喊也都是这些人。
  站在大门口,张辰有些不敢往进迈步,这里是最后一处,如果还是没有收获的话,他真就要失望而归了,压力很大啊!
  果然,连进六七家仍然是一无所获,看着张辰无可奈何却又不太甘心的样子,宁琳琅出声安慰道:“师兄,你别着急啊,这里还有不少商户,或许会在后边有发现也不一定呢!”
  张辰也知道这种事情不能强求,只能是拿出耐心一间一间地看下去,直到第十二间的时候,依旧是没有任何发现。眼看着就要把吴宅古玩市场逛完了,张辰也就把那点希望都收了回去,没有就没有吧,今后还有的是机会,不愁弄几块良渚玉的。
  有了这样的想法,心里也就放松下来,把这里逛完了就回去休息,采买采买就该抓紧时间回京城了,这次出来了一个月还要多,有不少事情都已经落下了,印尼的那三百万吨燃油还得想办法弄到李天平指定的地方去呢,可没时间耗着了。
  本来是谋着良渚玉来的,但是却收了不少其他的玩意儿,心里不着急是假的。可是好不容易劝说自己放松了心情,不再去想他了,这东西却是自己冒出来了。
  就在还有三四间店就要逛完的时候,张辰却看到了希望,这间店里摆放着一琮一璧,造型、纹饰和雕刻工艺都完全符合良渚玉的特点,释放出意念力观察之后,七层紫金色的光芒流动其上,绝对是如假包换的良渚玉了。
  这几天在古玩市场里看了无数的新仿良渚玉,现在可算是找到真家伙了,张辰的眼睛马上就亮了起来,拉着宁琳琅就冲那一琮一璧走过去。
  可接下来,张辰的兴奋劲儿就又被打击了,这玩意儿人家不卖,别说想捡漏了,就是花大价钱都不成。店老板也是一个爱玉之人,难得收到这么两件宝贝,哪里舍得出让呢,只是说,看看其他东西有没有喜欢的。
  不过张辰也没有灰心,既然在这间店能够找到,那在别的地方一样也能有,迟早会让他碰上的,这回弄不到不是还有以后吗?
  要说良渚玉,李天平手里就有,李天平虽然投身商海,做了一个实实在在的生意人,可他的鉴赏底子打的好,这些年来功夫也没有放下,总会抽出一些时间来琢磨。他在玉器上的成就,仅次于褚铁眼在瓷器上的成就,是绝对的大师级别。
  只要张辰想要,李天平手里没有太多,十件八件还是能拿出来的,这些张辰都是见过的,早些年李天平也给过张辰一块良渚玉,现在还在他家里放着呢。要说稀罕程度,张辰还真不至于没良渚玉不可,他就是想自己收两件而已。
  就像红山玉极难在南方遇到一样,良渚玉是长江流域的古文化,在北方也是极难遇到的,但凡能在市面上看见的,一千件里边最少有九百九十九件是假的,剩下那件还很有可能是破损了的。而张辰又比较年轻,虽然十来岁就入行了,可那时候他出手的几机会几乎等于零,早些年有人在南北之间来回倒贩的时候,还轮不上他去收东西。
  这些年来,张辰收了不少的红山玉,怎么也有十大几块,可这良渚玉的收藏却是一直空白着。这回来了苏杭,可是良渚文化的主要地域,眼看着唐韵也要正式运营了,这么重要的文物不能没有啊,所以他才动了想要收两块的念头。
  其实还真不至于,哪怕是最大最全的博物馆院,也没能把天下所有种类的古物全都占上的,少那么一两样不算什么,而且李天平和董老手里都有,到时候自然不用他发愁。
  想到这里,心情也就好转起来,张辰和店老板聊了几句之后,还真就在这店里看起来了,这间店经营的东西比较杂,玉器、瓷器、字画、家具什么的都有,也算是品种繁多了吧!
  不过,除了那两件老板不肯出让的良渚玉之外,也就只有几件小玩意儿还有些年头,一对茶碗是同治年间的民窑五彩,但却是有了冲的(冲,瓷器上的裂),价值就低了不少,剩下的大多是宣统和民国的,也没有什么大师之作。
  看过一圈之后,张辰正要离开,却见店门口进来一个小伙子,把手里抱着的长盒子往罗汉榻上一放,对老板道:“二舅,我二舅妈让我把你这东西烧了,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就给你拿来了,你看这怎么办啊?”
  店老板看了看榻上的盒子,无奈地摇了摇头,苦笑道:“唉,这个老婆子啊,怎么就这么死心眼呢,这有什么啊,这也是艺术嘛,烧了多可惜啊!你二舅妈没说什么吧?”
  “倒是没有发脾气,就是……,就是说您是……老不正经。”年轻人犹犹豫豫地说了这么一句。
  张辰听着两人的对话,眼睛就看向那个盒子,心想这里边装的是春宫画吧。这老板估计是看过不少回,说不准还是偷偷看的,结果被老婆发现了,看来他这老婆还挺厉害的。
  那只盒子有两尺多长,一拃多宽十多公分高,这样尺寸的盒子都是用来装大轴子的,一般的小幅面画作不会放在这种盒子里。这么大幅面的春宫画可是少见啊,历史上倒是有几个善画春宫的名家,唐伯虎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不过这话肯定不是唐伯虎的,否则这老板怎么能藏起来呢,也不知道这盒子里边装的是什么人的大作。
  虽说张辰不是什么饥渴过渡的单身汉,也不是什么淫棍,但是对古人的春宫画倒也愿意多见识一下,走到那张罗汉榻前,向店老板问道:“老板,这盒子里边的东西能看看吗?”
  老板到不觉得什么,答道:“可以啊,小伙子你看吧,不过女娃娃要是害羞的话,就到别家先转转吧!”
  宁琳琅早就猜出这里边是春宫画,这时候已经到另一边回避了,邵茗听了店老板的话也有些明白过来,跟着宁琳琅走了。剩下的几个空乘要么是没有进店里,要么就是在别处的,离得都不算近。
  张辰看了一下身边没有异性了,就把那盒子打开来,里边果然有两幅大轴,另外还有几本叠在一起,像是册页一样,但是却要略小一些的册子。
  拿起一本小册子,册首上写的是‘素女九式’,翻开一看,里边果然是春宫图,按照《素女经》记载的行房姿势,以仕女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一旁的崔正男也凑上来,看了一眼,就不禁出声道:“师兄,这是春宫画啊,比你家里藏的那些那些日本春宫好看。”

当前:第111/412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