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五代当军阀》第452/453页


皇甫麟道:“李氏是我世世代代的仇人,怎么可以投降他们,不能等着让他们来杀害我。如果我不能自杀,你可以把我的头砍下来。”、

皇甫麟哭道:“我为陛下挥剑抗战死于唐军之手是可以的,但不敢接受这个诏令。”

“你打算出卖我吗?”朱有贞一下仿佛老了几十岁。

“如今唯有一死以证清白了!”皇甫麟拔剑欲自杀。

朱友贞长叹一声,挥了挥手道:“罢了,你陪我一起去见父皇吧!”

第二百七十九章 不落的征程(完结)

清晨。李嗣源的军队到达东都。发起进攻。王瓒开门出投降落伞。李嗣源进入城内。安抚城内军民。

翌日。大梁开封。李存勖亲军入。身后跟着大队黑衣黑甲的轻骑军。李存勋金甲博冠。意气风发。心情大好。一眼扫望前方跪迎马前的后粱百官们。忍不住放声大笑。“哈哈哈……”

“中原正统、中原正统啊!”远方的朝霞艳漫天。李存勖脸上放着异样的红光。从多少年了。多少年了。这是自父亲踏入中原以来的第一次。终于坐上了这中原正统的位置之上。

“臣率百官恭迎晋王大军入城。请晋王责罚臣等不明时事之罪!”以赵岩为首的众官匍匐在的。不敢抬头。战战鼓施的等待着李存勋的处置。要是李存勋一个发怒。不要说官位。他们的脑袋也要全部落的。

李存勖微眯眼睛一扫马上跪着的黑压压近百个官员。嘴角浮现出一丝异样的笑容。挥了挥手道:“诸公无需多虑。汝等乃国之栋梁。本王不会加罪于汝等。不过……”

李存勖的声音顿了顿。让赵岩等一众官吏的心顿时又悬了起来。问道:“朱有贞现在何处!“

赵岩一听顿时心中的石头又放了下来。忙答道:“皇……梁帝已自缢于寝宫之中。此为其首级。特献于晋王!”赵岩从身后的侍从手中接过一个檀木箱子。双手敬奉于半空之中。

朱有贞脸上一喜。一挥手。令侍卫接过檀木箱。道:“打开!“

“哈哈哈。哈哈哈哈……”李存勖再次禁不住仰天大笑。笑声中带着一丝眼泪。心中喃喃自语道:“父亲。三箭之誓我不但完成了。而且还断了朱温老贼的根了。你可还满意否?”

“主公。请入城!”赵岩匍匐在地高声呼道。

随之身后百官齐声高呼。“恭迎主公入城!”

自此。李存勖入主东都。梁亡。

一年之后。

李显矗立于镇州城楼之上。眺望着南方天空中那血红一片。喃喃细语道:“此时。李存筋在东都做皇帝应该还做的应该很舒坦吧!”

矗立在一旁的敬翔摇了摇不知从哪儿搞来的羽扇。微笑道:“此时李存勋已为中原正统。重用伶官。已不似当初那个雄姿英发的晋王矣!”

“唉!”李显长叹一声。“自古就是这个‘权’字害人那。想当初李存勋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就连朱温也不能望其锋芒。可如今却堕落了!”

“这不正好遂了我们的意么!”王部顺着两人的话接着说道:“中原统治愈是凌乱。对我们愈是有利。只要李存勋一直就这样放纵下去。我们可以将今年的进贡再提升一倍可否?”

李显点了点头。年前他就已经在名义上向李存勖称臣。商定每年进贡大批的财务。并主动提出戍卫边疆。李存勋忙于处置大批归降的中原各的事务。乐见其成。呵呵一笑。道:“就是不知道万一那一天李存勖突然‘醒,过来。找我们的麻烦可就真麻烦了!“

敬翔摇了摇头道:“主公何需担虑。我军已尽占镇赵之的。尽收河北。已立于不败之的矣。就算李存勖占了东都。与我也只是对峙之势也!”

李显笑了笑。语意中带着些许惘怅。“子振不知我心矣!”

“主公可是在担心契丹人?”在另外一旁的王部上前关切的问道。

李鼻摇了摇头。深吸了那略带着湿润的空气。“有快要入冬了呢。今年的粮草储备的如何了。能够撑的过年吗?”

王鄱上前一步。“主公放心。今年粮食还算丰收。加上夺了镇定魏三镇。平白多了许多粮草。过冬是没有问题的。且谢铭如今已打通了海路。已经可以直接从南方买粮了。”

“对了。锦州如何了。阿保机那边可有契丹人来骚扰!”李弃想起了这颗很久之前就布置的棋子。这是他作为今后远征契丹四楼(契丹王庭)的踏板。

“城筑安康。百姓安居乐业。且海路已通。港口已扩建三倍余。足容纳一百余艘百丈巨舟。进可攻。退可守。稳若泰山。”王部的眼睛巾显示出了从前未有的强大自信。

李显禁不住心中一声感叹。至今为止这么多年来也总算是有了一咋,稍微满意的局面。接下来就是和李存助划江而治。只要苦心经营几年由北而南一统中国也不是难事。而且最主要的是有他这个穿越者的绝对优势存在。就算当年的曹孟德也不过如此吧。想到这里他不禁放声大笑起来。

笑声顿止。李鼻抬头仰望天空。眼中显现出那道熟悉的精芒。凝声道:“告诉史弘肇与景延广。加紧训练新兵。明年我要将整个北方纳入大燕的控制之下。”

“遵令!”王部止不住心中的一阵激动。连声答应了下去!”

第二年开春。不等春耕完毕。李弃令史弘肇、高行周分率五万大军进攻晋的太原府。而自身亲率二十万大军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展开了向四周的侵吞之势。太原府留后李嗣昭亡。定难节度使李彝超降。原晋的、定难。河北的区相继落入燕军的控制当中。

当前:第452/453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