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大唐全集.com》第6/390页


  原来是一个衙内,怪不得这样嚣张,武清很清楚在这个时代,遇到衙内,只有先躲避了再说,好汉不吃眼前亏,更何况自己也真没实力对抗这样的衙内不是。抱拳笑道:“张公子,在下是来这里听课的,已经得到了王夫子的应允。”
  武清说得很清楚,自己来这里是得到了王夫子同意的,这个时代因为太宗皇帝非常注重教育,文人地位相当之高,高宗皇帝虽然才能不足,但延续了太宗遗风,对于文人是很重视的,所以整个大唐帝国对文人都非常尊重,更何况儒家思想,首先一条就是尊敬师长。张公子虽然是衙内(当然衙内的叫法也只到了宋朝之后),但也懂得这个道理,大唐科举选拔人才还要看夫子的推荐和评语的。
  这个时候,很多学子都被这里吸引住了,不禁纷纷来凑热闹,有人问明情况,对这个模样只有六七岁的孩童不禁大感兴趣。再看武清在众人环绕之下,竟然如此沉稳,不卑不亢,应对流利,很多人开始纷纷打探。
  “武清?哪里人啊?”
  “武清,莫不是那徐北村的神童?”
  “神童?这玩意儿你也相信?”
  很快一个年长者拱手说道:“诸位,既然武清本人在此,被坊间誉为‘神童’,我们何不请武清为我们就此赋诗一首呢,也让我等见识一番‘神童’风采!”
  “好,我赞成!”
  一时间叫好者,喝倒彩者此起彼伏。刚要走进书香苑的王夫子不禁皱了下眉头,仆人想出言喝止,却被王夫子挡住,说道:“慢着,且听武清如何应对!”
  不得不说,这个时代的文人就是喜欢这个调调,动不动就吟诗作赋,彰显才华,吸引无数眼球,无数的粉嫩木耳也许就是这样被揽入了怀中吧。
  武清脸上依旧没有太多表情,实在是不敢跟这帮人比什么才学,自己才学了三年,音韵、文字、训诂也硬着头皮着实下了番功夫,只是要说作诗,自己的水平自己知道。但是看到群情激愤的这帮书生,他不知道要是自己拒绝,会是什么后果。这个时代文人就是有傲骨,敢说敢言,大臣都可以死谏。如果自己今天就这样认怂,或许传出去那就影响到他作为人的品质问题。
  人不可以没有没有骨气,特别是文人!
  当然这话要是在一千多年后,武清可以直接扔进垃圾筒。
  “怎么呢?武清,难道你那‘神童’是自封的不成?”
  “就是啊,我看‘神童’以后可以改成狗童了!”
  “不,不,不,我看应该就‘怂童’才合适啊。”说这话的正是那张公子的仆人加书童,而张公子则是在一边奸笑。
  武清看了眼张公子,看到那眼中的讥讽,那两个仆从更是傲慢无比,武清真想竖个中指。再看看周围,有些人露出了疑惑的表情,有的人还在议论纷纷。
  心中叹息一声,今天这个局该怎么过啊,于是双臂推开人群,朝着小亭走去,武清脸上虽然依旧沉着,但脑子却在拼命回忆着以前记得的几首诗。
  几十个书生一拥而上,似乎没有放过武清的意思。武清来到唐朝最满意的就是自己的记忆力,可以说是过目不忘,这或许就是穿越带给他的恩赐吧,甚至就连以前有些模糊的东西,在不断的回想下,都能慢慢地记起。
  时值夏天,清晨微微显得潮湿,这是夜晚凝聚了露水的缘故,虽已日上三竿,但能在那翠绿莲叶上能够看到晶莹剔透的露珠,几只蜻蜓落在了含苞待放的荷花上。
  忽然间,武清想起了三年级语文课本里的一首诗。
  武清拱手说道:“诸位学长,既要考校在下学业,还请说个物件来,我好吟讴一首,让各位学长品鉴品鉴。”
  一个学子出列道:“物件吗?我看就以那池中之莲为题吧!”
  “不妥不妥。”张公子摇着蒲扇,说道:“我们今日是来见识神童风采的,要是以物件为题,那不是显示不出武清学弟的风采,我看就以这时令为题,大家说怎么样?”
  “好,好!”众人附和。
  武清心里骂了下张公子的十八代,早知道你们这种心理变态,知道会有这么一出,还好不是写什么情情爱爱的诗,自己想到的那一首正好就是写时令的。
  武清抱拳,说道:“既然如此,还请诸位退后四步,让我想想!”这些人实在是靠的太近了,要是真有这么多粉丝就好了,也过把明星瘾。
  武清整了整衣衫,轻咳一声,迈出了第一步,小帅哥的风度展露了出来,吟道:“泉眼无声惜细流。”
  一群书生埋头思索。
  武清迈出了第二步,声音洪亮,吟道:“树阴照水爱晴柔。”
  一群书生开始连起两句吟讴起来。正在伫足而立的王夫子眼中一亮,伸手捋起山羊胡子。
  武清也不理会这群制造麻烦的书生,装着略一思索,看向池中荷叶,迈出了第三步,吟道:“小荷才露尖尖角。”
  一群书生也随着武清的目光望去,果然荷花含苞待放,不正是露出了“尖尖角”吗。
  武清很快迈出了第四步,用手一指那正自起舞的蜻蜓,吟道:“早有蜻蜓立上头,完了,谢谢品鉴。”
  武清很装逼地一甩袖子,穿过人群,走向了书案坐了下来,心里则是对那位宋朝诗人送上无尽的歉意,没办法,谁让自己来到这样一个坑爹的时代呢。不抄袭剽窃点先辈们的文化遗产怎么混下去呢。
  瞬间,群情激奋的书生们静默片刻。王夫子一动不动,一双老眼中爆射出了惊人的亮光。有书生数着武清的步子,当这首七言诗作完后,大喊着说道:“四步成诗啊!四步成诗啊!”
  这是一首很清新的小诗,一切都很细腻,都很柔顺,没有华丽的描述,也没有那种奢华的用词,只用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片绿绿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画出了一个别样的初夏,一切显得那么和谐自然。
  这是一个不到七岁的孩童做的吗?竟然如此细腻,真神童也。
  王夫子有点不信,可想遍所读诗文,根本找不出有这样一篇,此时此刻,他不得不承认,这神童是真的神童了。
  一群书生在沉默了片刻后,一下子嘈杂起来,有人放声吟讴,有人仔细推敲,有人不禁对其中所描绘的意境而赞叹,而有些人则是不断诅咒诋毁,如那张公子之流,如今可不是讥笑那么简单,甚至有了嫉妒,这么小就这么厉害,那以后呢?
  王夫子不可能让这样的场面继续下去,当下便走了过来,学子们见到了也都是弯腰行礼,礼不可废!
  “好了,如此吵闹,成何其统。”
  学子们立刻停止了吵闹坐到了书案后面,一时间非常安静。
  也不介绍下武清这个新来的学生,便直接开始讲课。
  “今日,为师讲授《孝经》。”




第十章 生意(泣血求推荐票)

  (前面发错,现在改过来了)散学回到家中,武大娘已经把置办的都置办齐了,武清便对武大娘说道:“娘,以后咱家你主内,我就主外。我把这制作刨冰和冰棍的手艺先教给您老,以后咱家就不愁吃穿了。”
  武大娘眼中似乎有些隐忧,武清很明白,这个时代的百姓宁可当农民也是不愿意经商的,商人的地位实在太低了。
  武清笑着说道:“娘,商人虽然地位低下,可生活最滋润的也是这商人,更何况这天下最离不开的也是商人,靠自己手艺吃饭,不丢人。”
  武清的说法,终于让武大娘安心了许多,也丝毫不去怀疑武清什么时候能有这么多能耐了,在武大娘的意识中,或许就是这几年来自家孩子看了很多书吧。
  看到武大娘眼中担忧淡去,武清也不管其他,把东西拿到后院,他必须先做下试验,虽然理论上硝石制冰是能成功的,但还是得试验,只有实践检验真理不是。武清取出硝石,放入药臼里研磨成粉末,而后留待备用。然后他取出一个三尺左右的木匣子,打开后武清很满意,木匣子里足足有十多排规整的格子,每个格子也就长三寸宽一寸高一寸半。武清取来清水,而后缓慢地倒满每一只格子,而后找了只小汤勺,用汤勺取了一点点研磨好的硝石粉末,放入其中一个格子中,很快硝石溶于水,几秒的时间,整个格子里的水慢慢便白,最后彻底变成了冰。武清心中大乐,这么容易就成呢?
  武大娘一旁看得眼睛都傻了,整个人都处在震惊当中,没想到这硝石粉末能够这么神奇,她实在想不到能够做出这个事情的竟然是自己的儿子,自己的儿子不愧为神童。
  武清的脸上,依旧一脸严肃,这么快成冰,看来硝石放多了。于是等了片刻,把那块冰弄出来后,便是一根冰棍的雏形了。武清用舌头舔舐了下,苦涩中还有一种辛辣的味道。
  怎么会这样呢?武清首先就是要减少硝石粉末的用量,然后再放入另外一个格子,很快再次结冰,武清依旧取出品尝,还是苦涩辛辣的味道,不过似乎稍微淡了些。如此,武清只有慢慢地减少硝石的用量,逐一进行试验。
  硝石粉末少了,影响结冰的时间,最终导致成为冰水混合物,所以武清的试验就是在硝石的用量上、用水量、还有当时气温、室温、湿度、以及硝石的品质上慢慢调整,然后再做出完整的试验配方,才算是大功告成,而这个时间是相当漫长的。当然对于温度和湿度,武清是没法测的,只有通过一些大概词语描述一下就可以。
  武大娘是识字之人,这一点让武清很惊讶,因为这个时代女性能够识字是很少见的,很少有平民百姓的女子去识字。看来武大娘过去也是有故事的。
  武清写写画画,虽然文字上书写的是唐代的字体,但加入了一些化学符号,计数却完全用的是阿拉伯数字。看着武清在宣纸上不断用毛笔写下奇怪的符号的时候,武大娘都要仔细看很久,并没有打断武清。
  统计学是一个很不错的学科,前世的时候,武清就对统计学非常感兴趣,记得在当时高数不怎么样,但概率统计绝对是顶呱呱。而且这门学科真的是受用一辈子。
  试验需要进行四十八个小时,也就是两天,用一天的时间来做试验,然后做下记录,再用一天的时间重复同样的步骤,作为第一天时间的比对试验。然后通过对比,在同一个时间内试验数据的变化,通过差异来得出最佳试验数据,而这个数据就将成为作业数据,冰棒和刨冰生意也就可以开始做了。
  向王夫子告了假,经过两天不眠不休的试验,再通过对比得出了最佳配方后,武清终于睡了个很长的觉,而且也做了一个很长的梦,在梦里,他成为了经营整个大唐帝国的ceo。
  当武清醒来的时候,武大娘正在作坊里做出了十多根冰棍了,而且按照武清的要求,加入了竹签以便取放食用,冰棍都被放进了被白叠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木箱子里。武清打开一看,而后品尝了下,苦涩和辛辣的味道很淡很淡。
  看到儿子露出笑容,就知道自己做得很不错,而后取出一根暗红色的冰棍,说道:“你尝下这根,我按照你设想的,放入了一点蜂蜜。”
  武清接过后,舌头一舔,果然有蜂蜜的味道。看来武大娘还真有这方面的天赋啊。
  当下说道:“娘,您做得非常好,可是这蜂蜜似乎贵了些,不划算,我看加入糖水和一些有颜色的果汁都是很好的。”
  听到儿子这么说,武大娘似乎若有所思,而后取来了一碗桑葚。这是后院一棵桑树上摘得,武清本算来泡酒的,没想到武大娘已经摘掉了。

当前:第6/390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