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绝世散修校对版作者吾心飞扬》第3/264页


  当即,飞扬走上前,对着两个士兵说道,“两位差大哥,有劳通报一声,在下有要事,要面见西伯侯。”
  飞扬在来拜访之前,就已经打听过了,西伯侯姬昌经常接见羑里的百姓,倾听百姓的烦恼,因此他知道,自己的来访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果不其然,那两个士兵一见飞扬穿着朴素,就把他当做是来求助的百姓,因此也没有为难他,当即,其中一个人就带着飞扬,前去府中求见姬昌。
  等来到姬昌屋子外面后,那士兵对着屋子当中喊道,“大人,有羑里百姓求见。”
  “让他进来吧。”一阵温和的声音从屋子之中传出,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说话之人,便是那位西伯侯姬昌了。
  当即,士兵离开,飞扬独自一人来到门前,将门轻轻推开,进入到里面,看到了最前方,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正露出温和的笑容看向自己。
  “兄台可来了,老夫早晨推演天机,发现会有贵客来访,早已等候多时了。”
  一听姬昌这话,飞扬心中甚是惊讶,既然能够算出自己的到访,这姬昌果然是厉害,不愧是周易的编写者,易道历史上继往开来的传奇人物。
  天皇伏羲创造了先天易,地皇神农创造了连山易,人皇轩辕创造了归藏易,在他们之后,没人能在易道上做出成就,整个历史上,只有姬昌和孔子,才编写过自己的易书,将易道发扬光大。
  “厉害,既然能够算出我的到来,不愧是大名鼎鼎的西岐圣人,不过我有一个疑问,贤侯为何称我为‘兄台’。”
  这可是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在称呼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兄台”。飞扬自然会觉得奇怪。
  “西岐圣人不敢当,至于为何如此称呼,老夫早晨时候算过,来者岁数还在老夫之上,故称之兄台。”
  “什么,贤侯既然连来访者的岁数都能算出,贤侯在易道上面的成就可谓是登峰造极,直逼太古三皇,在下佩服,在下不才,区长贤侯几岁。”
  “哪敢,老夫怎敢与三皇相提并论,倒是不知兄台到此,有何贵干。”姬昌没有因为飞扬的“童颜”而感到惊讶,毕竟在这个时代,许许多多的仙道难成之人下山辅佐王室,封官授爵,腰缠玉带,连五朝元老、六朝元老都出现过。
  一听姬昌问自己来意,飞扬顿时就是一愣,他总不能说自己是来巴结对方的吧!再加上飞扬又对姬昌的易道有了很大的兴趣,便对姬昌说道,“在下听闻贤候首创《周易》,将天皇先天八卦推演为六十四卦,内按阴阳消息之机,周天划度之妙,继往开来,可算天地人神鬼,甚是厉害,今日特来求教。”
  姬昌一听飞扬的话,一开始就是一愣,因为他开创《周易》的事情,除了他之外可是没有别人知道,不过,当姬昌在想到飞扬的身份,知道他不是普通人后,当即也就释然了。


第六回 代父赎罪
  都说千金易得,知己难求,一听飞扬如此推崇自己的《周易》,姬昌自然是大喜不已,当即就说道,“兄台既对老夫的《周易》感兴趣,那不如就在老夫府中小住几日,待老夫一一为兄台讲明。”
  无论是天皇伏羲创造恶先天易,地皇神农创造恶连山还是人皇轩辕创造的归藏易,到最后都是公之于众,众人才知道他们的功劳,而姬昌好不容易创造了《周易》,自然也会早个机会将其公之于众,今日既然飞扬主动来请教,姬昌也是好为人师,乐意为飞扬讲解。
  至此之后,飞扬就在这姬昌的府邸当中住下,一方面跟着姬昌学习《周易》,另一方面,却是等待七年期满,自己也好护送姬昌归国,如果说以往飞扬要护送姬昌,那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现如今却是为了姬昌这份友谊。
  姬昌虽然不是那种被神化过完美无缺的圣人,但平心而论,他是一个心地善良、待人宽厚的人,又是一个学识渊博、深明大义的人,飞扬在跟姬昌住在羑里的这段时间内,却是形成一种亦师亦友的友谊。
  飞扬在学习《周易》的过程中,逐渐感受到了周易的魅力,如果他真的是在洪荒当中的话,按理说现如今身处量劫之中,应该是天机晦涩才对,可是飞扬通过《周易》来卜算,却能够精准算出许多自己想知道的事情,却是令飞扬打心里佩服这姬昌。
  想要用《周易》来卜算,一种东西那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蓍草,现如今飞扬都已经习惯了随身携带一大把风干了的蓍草,也好随时卜算。
  《周易》当中,姬昌将伏羲的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推演为六十四卦: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咸、恒、遁、大壮、晋、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中孚、小过、既济、未济,总共六十四卦。
  此六十四卦乃是以先天八卦为基础,但比起先天八卦却是更加复杂,推算出来也能更加精准,飞扬也是跟着姬昌学习了大半年,才能勉强读懂这六十四卦,每日与姬昌探讨易道,好不快活。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悠闲的日子却是不复存在了,一日,飞扬跟姬昌畅谈易道过后,闲来无事,来到羑里诳街,品尝一下这里的美食,不料却意外听到一个消息。
  “听说了吗,姬昌大人的儿子伯邑考带着三件宝物,进朝歌献宝替父赎罪。”
  “是何等宝物呀。”
  “听说是七香车、醒酒毡、白面猿猴。”
  “姬昌大人真是有个好儿子啊!孝心可嘉。”
  “那是,也不看看是谁的儿子。”
  在听到这些对话后,飞扬急冲冲地赶回去,来到姬昌的屋子,大叫,“大事不好了。”
  “兄台何事如此惊慌。”姬昌跟飞扬认识了那么久了,也是知道飞扬性格的,第一次见到他如此惊慌。
  “贤候,不满你说,贤候的儿子伯邑考为了替你赎罪,让天子放你归国,特来朝歌进献祖传三宝,可是在下以《周易》推演过,公子此来,恐怕难逃一死。”
  姬昌一听这话,赶紧取出蓍草,推演了一挂,果不其然,算出了伯邑考难逃此劫,当即,姬昌脸色极为难看,大骂道,“这个孽子,不听为父之言,才有今日丧命之厄。”
  随后,他看向飞扬,说道,“不瞒兄台,老夫当初离开西岐之时,曾经嘱咐他‘我此去该有七年大难,你在西岐,须得守法,不可肆意妄为,七年后我自然荣归’,可是他既然不听我言,跑来朝歌自寻死路。”说完忍不住泪流雨下。
  “贤候不必伤心,若是贤候不忍公子惨死,待我入宫一趟,施法将公子救回,到时候公子自然无虞。”
  姬昌也算是飞扬半个老师,飞扬受他之恩,当涌泉相报,若是姬昌同意的话,他就会去将伯邑考救回,反正妲己那千年狐狸精也能在宫中畅通无阻,可见玄鸟已经无法庇护皇宫了,自己前去,只要小心点就行了。
  “不可,老夫知道兄台绝非常人,宫中救人亦非难事,可若是今日邑考被兄台救了去,却是害了整个西岐的百姓,使得他们遭遇刀兵之祸。”
  一听姬昌这话,飞扬也就只能作罢,飞扬知道,这姬昌是个忠心的臣子,哪怕纣王负他,他也不肯负纣王,不然的话,他无辜遭遇七年灾难,老早就跟东南二路诸侯一样反了。
  过了几日,伯邑考带着三件宝物,进入皇宫面见纣王,献宝代父赎罪,不料那妖妃妲己见伯邑考长得俊俏,就以学琴为名,将伯邑考留在宫中,图谋不轨,想要背着纣王与伯邑考交欢,伯邑考自然是不肯,辱骂妲己,最终被妲己害死,剁成了肉酱。
  而后,妲己又出了一个毒计,将那肉酱做成肉饼,来给姬昌吃,姬昌要是不吃,那就说明他早已知道,能够未卜先知,自然要除掉,要是姬昌吃了,那他就是言过其实,根本没什么本事,也就不用在意他了。
  这日,姬昌闲来无事,便抚琴一曲给飞扬听,猛然间,一阵刺耳的声音传出,琴音就此停止,姬昌低头一看,发现琴弦断了一根,顿时就是知道伯邑考死在今日,不觉泪如雨下。
  而这时,纣王使者前来传旨。
  “陛下见贤侯久居羑里,圣心不忍,昨日圣驾游猎之时,打到一獐子,便做成肉饼,特赐贤侯。”
  姬昌跪在地上,揭开了膳盒,看见那肉饼后,双眼之中闪过一丝悲意,可很快又恢复了正常,谢恩之后,姬昌当着使者的面连吃三饼,随后就将膳盒盖了。


第七回 飞离朝歌
  姬昌明知是儿子的肉,却仍然将其吃掉,不敢露出任何马脚,被使者看到,勉强打起精神,对使者说道,“钦差大人,犯臣不能亲自躬谢天恩,敢烦大人与犯臣转达,犯臣就此谢恩了。”
  当即,姬伯倒身下拜,使者便回朝歌,禀告了纣王,纣王知道姬昌吃掉肉饼后,当即大笑,言姬昌名过其实,而后也就不再关注他了。
  而此时姬昌心如刀绞,意似油煎,但却不敢啼哭,否则必定让监视他的人发现,到时候他也得死。
  飞扬见姬昌如此模样,只得长叹一口气,走到姬昌面前说道,“贤候,把嘴张开,待我把那肉饼取出。”
  姬昌知道飞扬的能力,赶紧环顾了一下四周,发现没人后,就把嘴张开,而飞扬就来到姬昌背后,运气法力,对着姬昌狠狠一拍,令姬昌将那之前吃掉的肉饼全部吐出。
  当姬昌见到那地上的肉后,立马趴着一阵干呕,虽然一直在忍耐,可眼泪还是禁不住流出。
  飞扬见到这一幕后,又是不禁叹了一口气,赶紧袖子一挥,使了个小法术,将地上那些肉饼全部扫出去了,免得令姬昌看着难受,而后就将手放在姬昌背上,运了一道法力过去,姬昌这才好受了不少。
  “贤候,七年之难即将结束,不就贤候变得归国,到时候可举大军来伐朝歌,报这杀之之仇。”
  姬昌摇了摇头,没有说话,回到房中躺着去了,飞扬知道,他还是不愿意做不忠之臣。
  此后,姬昌没心情给飞扬讲解《周易》,飞扬便在房中一心修炼,等待姬昌得释归国的日子。
  一个多月后,西岐上大夫散宜生买通纣王身边宠臣费仲尤浑,在二人的相助下,纣王不但同意释放姬昌归国,更是加封姬昌为文王,夸官三日,可是,还没等这三日过完,镇国武成王黄飞虎跑来劝告姬昌,让他早早归国,迟则生变。
  姬昌府邸当中,姬昌将飞扬找来,说道,“兄台,陛下要我夸官三日,可是武成王劝我早早回国,免得生变,今日便要离开羑里,不知兄台有何打算。”
  “适才我推演《周易》,发现贤王这次回去,恐怕不会太平,在下不才,也有点本事,愿意护送贤王回西岐。”
  姬昌一听这话,很是高兴,两人相知相交那么久了,一下子会分开,他肯定会舍不得,况且,一路上若是能有飞扬相伴,势必能够平安许多。
  这天晚上,姬昌打点行礼,武成王命人送来令箭,用此令箭可令姬昌一路上畅通无阻,而后又派了数人来护送姬昌和飞扬,一行人当即出了朝歌城,往西岐方向进发。
  然而,这件事不知如何走漏了消息,让费仲尤浑知道了此事,天子令姬昌夸官三日,可姬昌不到三日就私自离开了,两人担心姬昌回去后造反,纣王怪罪于他们,赶紧进宫,面见纣王,告知纣王姬昌的事。
  纣王大怒,就让殷破败点三千飞骑前去捉拿姬昌。
  此时朝歌外一辆马车上,姬昌和飞扬坐在里面,黄飞虎派来的士兵,则一人一马,护送着姬昌二人。
  闲来无事,飞扬取出蓍草,装模作样卜算一番,然后故作惊讶道,“贤王,大事不好了,不知因何走漏消息,陛下知道咱们擅自出朝歌的事情了,现如今正派大军来追赶咱们。”
  飞扬话还没说完,就只见后面尘土飞扬,远远就能听到马蹄声,而且绝对不在少数。

当前:第3/264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