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明朝全集.com》第3/273页


朱一刀郁闷地在原地跳了跳,不错不错,这双鞋还是很不错的。没想到明朝居然手工艺的水平相当地到位,过去常听老人说什么“千层底”,这双鞋没有千层,但是也并不埂脚。

小囡继而拿过来几百文钱:“拿着吧,这些钱不多,但是还是可以过几天了。等到雪停了,我们就下山,去县城里。”她想起自己大半年才出去一次,脸上顿时浮现出神往的神色。确实,大汉平时不让小囡到处跑,小囡只能在山上玩,而且还要小心不时出没的野兽,一旦有机会出去县城,实在是兴奋的可以。

朱一刀对明朝的货币没有任何印象,他唯一所知道的,是自己老头子藏在保险柜里的那几枚所谓的通宝。殊不知明朝的时候一枚就是一文,而且购买力其实并不高。明朝的物价实际上还是比较高的。

比如米价。明朝米价在洪武二十八年以后基本上一两银子可以购大米二石。一石约等于现在的94.4公斤,一两值1000文。明朝县官正七品每月俸禄7.5石或一年45两白银,实在是低的可以。没办法,朱元璋坚决打击贪污**,为了防止官员贪污,每月的俸禄甚至不够养家糊口。而明代优待秀才时甚至可以拿到每月1两白银的廪膳费。不过明代的学生概念不是现在的学生概念,现代的学生只能算做童生,童生考成了秀才入了县学才算是廪膳生,才可以“食廪”,所以明代秀才不干活也可以生活,只是不干活只吃“廪膳”会很穷,所以有穷秀才之称。

至于老百姓,《儒林外史》中范进的老丈人胡屠户对穷秀才范进说,“每年寻几两银子,养活你那老不死的老娘和你老婆是正经。你问我借盘缠,我一天杀一个猪,还赚不得钱把银子,都把与你去丢在水里,叫我一家老小嗑西北风!”一天一钱,一月3两,一年有36两。街头挑担卖油的小贩,一年收入约20两。

对货币没有任何概念的朱一刀很随意地把几百文钱扔在了桌子上,如此不放在心上的态度让小囡悄悄吐了吐舌头,也让大汉一脸黑线:“难道老子挣钱就那么容易?!”

等到换了衣服,大汉让朱一刀坐下,给他讲讲县城的事情。现在的知县叫秦密,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他在任已有十几年了,平时的官声还算不错,但是和县丞王德才不对付。秦密曾经是举人,而王德才却是靠自己左右逢源的本事和大笔的银子上位的。所以秦密很是看不起王德才,但又拿他没有办法――人家的后台硬――王德才的老丈人,是信阳州的同知马富有马大人。

朱一刀对这些乱七八糟的关系实在是不感兴趣。他只想知道,自己进了县城先干点什么?做生意是万万做不得地,大汉已经说了,做生意虽然来钱快,但是地位非常低,尤其是当你稍微做大一点,地方官府和有组织犯罪的黑社会组织就会来找你的麻烦,美名其曰保护费。你可以不给,当地痞流氓找你麻烦的时候,钱没了倒是小事,连小命都可能不保。而且你告了也没用。因为你会很惊讶地发现,明明是穷凶极恶的地痞流氓却转眼变成了官府的皂隶。

难道这世间便没有公道了吗???有,大汉说了。公道自在人心。什么意思?是只存在于人心。大家都知道公道,但大家都不说出来。朱一刀于是感叹道:“做人要有良心!”

大汉瞥了他一眼:“良心若是值钱,我早卖了;就是因为不值钱我才自己留着自己用,等啥时候良心值钱了,我再卖出去。”

朱一刀于是对着大汉伸出右手中指:“我鄙视你。”

大汉愕然。啥子意思?朱一刀一脸猥琐地招呼他把耳朵靠近点:“你去青楼耍女子的时候,最喜欢用那根指头?”

大汉仰天大笑,然后对着朱一刀,很雄壮地比出了自己的食指。

小囡满脸通红:“爹!”

朱一刀:“……”

接下来的几天,朱一刀跟着小囡学着这个时代必要的一些礼节,必要的一些知识,在他的眼里,小囡渐渐地变得可爱起来,虽然她并不漂亮,身材也并不怎么好,但是朱一刀觉得,小囡才是最美的女孩,因为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劳动妇女的美德,温柔善良。而大汉则每天都出去打猎砍材,早出晚归。朱一刀也渐渐地出门转转。准备用最短的时间融入这个世界。

其实这是一个不大的小山村,人口不是很多,所以分的很散很散。周围的几户邻居每天的生活也是如此。而且由于生活的艰难,大家的脸上似乎都是很多的菜色。而且生活特别地规律,干完活之后就呆在家里并不出门。离大汉家最近的那户人家,有个不大的小孩,朱一刀每次看到他的时候,那小屁孩的鼻子上总挂着冻成冰的鼻涕。于是他就用两根手指在自己脸上做着掳鼻涕的动作,然后那小屁孩眼泪就掉下来,大声地哭喊着奔回家去找妈妈。而小屁孩的母亲,是个很年轻的妇人,和小囡一样,低着头出门迅速地抱起小屁孩就回到自己的屋里,一句多的话也不说。朱一刀很是疑惑,大家都是穷苦人民,还是邻居,怎么就不说说话,联络联络感情呢?大汉告诉朱一刀,在这里定居的,大多都是以前破落的官员家眷,他们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逃脱一死后就躲避在此,过着几乎是隐居的生活。为了不引起麻烦,从不轻易地跟人打交道。锦衣卫的恐怖深深地印在每个人的脑海里,生怕第二天就被这些杀星找上门。所以特别地小心谨慎。

大雪已经转成了小雪,但天还是很冷很冷。据说进山的路已经被大雪封住了。朱一刀也只好每天打打太极拳,给小囡讲讲故事。

朱一刀的太极拳是跟着一个老师傅学的,当时那个老师傅专门告诉他,太极其实重要的是一个平和的心态,没有好的心态,也就打不好太极拳。现在无事做时,朱一刀也只好每天早上起来打打太极。这里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手机,这样的生活在朱一刀以前简直就是不可想象的。可是现在他觉得自己很是适应这样的生活。要是再有几个美女多好啊。朱一刀美滋滋的意淫着,他倒从来没有意淫过小囡,因为他现在完全把小囡当成了自己的妹妹。他不知道是不是这个时代的女孩都是如此,但他可以保证,像小囡这样的女孩在现在也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所以他打完太极之后就给小囡讲故事,从安徒生童话一直讲到基督山伯爵,从大秦帝国一直讲到宋江造反。当然,内容么朱一刀已经改过了。他已经看出来大汉以前最少也是个当兵的军汉,这种人疑心比较重,万一被他感觉出什么来乐子就大了。就连刚刚问世的《西游记》《三国演义》都给小囡讲了。每当讲倒《三国演义》的时候,就连大汉也在旁边听的津津有味。而且一边听一边评论。朱一刀觉得很是奇怪,《三国演义》已经出现了为何他们会不知道呢?大汉很不满地瞪了一眼他:“你以为人人都识字么?”

但是朱一刀讲完三国后,最让大汉和小囡津津乐道的是,他对三国人物的评论,用大汉的话说,可当一家之言。比如诸葛亮其实不像小说里写的那样算无遗策,曹操其实如何雄才大略,阿斗是如何地保命……每到这个时候,大汉都会脸红脖子粗地和朱一刀争论,朱一刀也很不客气地反驳:诸葛亮要是真的注意培养人才,那他死后为何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他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让别人失去了锻炼的机会,还让别人产生盲从依赖的心理,这样他死了后谁能替代他的位置?大汉往往到这时哑口无言,抓着脑袋想破头,似乎确实是这么个理儿,而小囡则在旁边笑眯眯地望望大汉,再看看朱一刀,眼里流露出崇拜的目光。在这个时候,朱一刀都会在心中默默地感谢那位叫易中天的老师,名师才能出高徒嘛!

在休息的时候,小囡总会静悄悄地把水温好给朱一刀端过来。而大汉在旁边却边喝酒边嘟囔,说朱一刀不像个男人,居然不喝酒。这倒不能怪朱一刀,他实在是喝不惯这个时代的这种酒,用他的话说,就是马尿都比这好喝!搞得大汉每次听到这话都要把嘴里的酒吐的到处都是,然后产生一种想让朱一刀喝马尿的冲动。但是最让大汉愤怒的是,朱一刀大便居然不用竹片!非竹纸不用!搞得大汉怒发冲冠:“老子哪有那么多钱去买竹纸!这竹片用着那里不好?!”然后提把杀猪刀撵的朱一刀漫山遍野到处乱跑。

第四章

幸福是什么,如果放在以前,朱一刀会告诉你,幸福就是坐在网吧没有队长查,然后左手一包玉溪右手一瓶绿茶;现在你再问他幸福是什么,他会一脸陶醉地说,幸福就是教小囡打扑克牌。自从他闲着无聊之余,创作出一幅极其原始的扑克牌之后,小囡就深深地喜爱上了这样一项在前世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的活动。连带着大汉也喜欢上了。每当他从山上回来,总是要兴冲冲地把手一洗干净,立刻坐到桌子前大吼一声:“斗地主啦!”

其实这个时代已经有了扑克,但是制作之原始,玩法之简单还是超乎朱一刀想象的。大汉以前并没有玩过,倒是听说过,可见这项活动目前为止还是贵族们的游戏。而朱一刀创作的新式斗地主的玩法,却让这个年代并无什么娱乐活动的劳动人民大感新奇。斗地主放在以前是需要赌博玩着才有意思的,老朱同志舍不得赢小囡同志的钱,具体点说是觉得她也没有多少个人财产,所以就改成了谁输了谁就负责今天的饭――上山打猎砍柴。

打猎砍柴大汉每天都干,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有动力过,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轻闲过。原因很简单――老朱同志小看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他以为可以让这帮乡下土包子输的底朝天,但事实证明,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千万不要小看我们伟大的劳动人民――自从小囡大汉学会打牌三天后,老朱同志就再也没有赢过。这让朱一刀很是郁闷,但是愿赌服输,自己是必须要出去打柴的。于是乎雪山上就出现了这么一幅场景:老朱同志愁眉苦脸地举着柴刀,一刀一刀地辛辛苦苦地努力着,旁边大汉手里拿副扑克在那呼啦呼啦地翻着,嘴里还在给老朱数着数:一刀!两刀!三刀!……有时小囡跑到山上,大声喊着:“一刀!一刀!”的时候,大汉就大声呼应着:“都砍了几百刀啦!做人要厚道!”小囡接着:“一刀哥!回来吃饭啦!”然后山上的野兽们就看到,朱一刀手持柴刀,把个大汉撵的漫山遍野到处跑路……

回到家吃完饭之后,大家继续,老朱每天的必做功课就是:挂个苦瓜脸,手里提着柴刀,一步三晃地往山上走,嘴里不时嘟囔着:“怎么就会这样呢?!”

于是过了不到一个月,你再问朱一刀,幸福是什么?朱一刀会斩钉截铁地告诉你:幸福就是打牌赢他大爷地!

其实幸福可以像如此一样很简单。

当然了,打猎还是轮不到老朱的,就他那两把刷子,野兽们不把他打猎了就行,这活还是得大汉来,但是老朱已经可以很轻松地给大汉打下手了。至于砍柴,当仁不让那肯定是老朱同志地,不过带来的效果也是明显的:朱一刀的身体倒是比以前健壮一些了,手臂上也能看到块状的肌肉了,力气也比以前大多了。可惜在大汉的眼里,还是个弱不禁风的小白脸一个。每当大汉用哪种很不屑地眼光看着朱一刀,嘴里吐口唾沫,嘟囔一声“小白脸”的时候,朱一刀都会很拉风地拔出柴刀,把大汉撵的漫山遍野到处跑路……

凡事都会有例外。比如昨天,俩人刚上山没多久,就听见了群狼的吼叫声,于是俩人对视一眼,很有默契的拔腿就跑,回到家气喘吁吁地告诉小囡,俩人刚刚很幸运地被群狼撵着漫山遍野地到处跑路。

到了打牌的时间,大家会乐呵呵地坐在桌子旁,然后多点一盏油灯。大汉曾经问过朱一刀,这玩法为什么会叫“斗地主”?朱一刀无奈地反问一句:不斗地主,你还想斗皇帝???

还是斗地主好啊!

日子就这么简单而快乐地过着,不知不觉间,春节临近了。

前世的朱一刀过春节不要太简单:和父母在离家最近的饭店定一桌菜,然后大家年三十的一起吃个饭,这年就算是过了。但是在这里,虽然只有三个人,却过得相当地热闹。大汉说要去城里置办点年货,老朱无所谓,小囡吵着要跟着一起去。大汉不同意。于是小囡提出了一项很民主的建议:斗地主。谁输了谁留在家里。这下老朱大汉可不愿意了。谁愿意留在家里。干脆大家一起去吧!临走之前大汉还带上了在家里晾的动物的干皮,有狐狸的,豹子的……总之还是可以换不少钱过年的。自从来到这里,朱一刀还从来没有去过城市,心里充满了乡下土包子才有的期望:不知道大明的城市,到底是个啥模样?在他的心目中,古代的城市应该是有着很雄武地城楼,城楼洞子里站着很威武地兵哥哥,兵哥哥那唏嘘的胡渣子,忧郁的眼神,手里握着冷冰冰的兵器,毫无生气地看着面前来来往往的人群……

当前:第3/273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