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秘玺全集.com》第27/192页


我盯着他瘦弱的背影看了一会儿,蹲下来把撒掉的纸捡了起来。

后面的几张纸是说建文帝的最终去向。

当年南京金川门失守,建文帝准备自杀以谢国人。翰林院编修程济说,不如出走流亡,图东山再起。少监王钺跪地提醒,高皇帝(也就是朱元璋)升天之前,留有一宝盒,并交代,如有大难,可以打开。

众人一起赶到奉先殿左侧,打开这个盒子,但见里面有度牒三张,分明写着“应文”、“应能”、“应贤”,里面还有袈裟、僧帽、僧鞋、剃刀。

第一张“应文”度牒上写道:应文从鬼门出,其余人等从水关御沟而行,薄暮于神乐观西房会合。

总之这皇帝是跑了,随行的还有二十一人,第一站来到吴江县的史彬家,在那里短暂停留,补充了给养,又继续风餐露宿,向南方逃亡。

至于最终去向,纸上不厌其烦地列了种种说法:。COM电子书下载

一是北京西山说,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和郑晓《吾学篇》都持此论;

二是江苏吴县,《文汇报》记者徐作生先生上世纪八十年代曾亲自考察过,发现大量的遗迹和遗物;

三是四川望京寺,原来叫佛罗寺,建文帝藏在这里后,常向着京城的方向暗自哭泣,因此更名;

四是武昌洪山,近几年有让姓人自称是文帝后人,并献出《让氏家谱》为证。

但是这篇文章的作者好像是为了显示自己聪明,把这几个说法一一给驳斥了,认为这不过是那些跟随者放出的烟幕弹,以扰乱朱棣视线,叫他的锦衣卫逮不着,还有的纯粹是后人附会。

最后他以充分的证据提到了我所在的这个清溪村。

除此外,还有一条奇怪的粗体引文:建文逊国为僧,云游四海。西游重庆,东到天台,转入祥符,侨居西粤,中间结庵于白龙,题诗于罗永,两入荆楚之乡,三幸史彬之地。

“史彬”下面,画了几条红线。

后面又有一条提到“史彬”。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二月,建文帝东行。十月,在旅店遇到史彬,史彬关切地问起他饮食起居,建文帝说:近来强饭,精爽倍常。史彬抱着皇帝的脚痛哭流涕。当时史彬已经是明成祖朱棣的红人,哭完建文帝问他:你准备怎么处置我?史彬回答:皇上请便,臣自有办法。夜间史彬自缢于驿站。

这段有条手写批语:有祖如此,夫有何憾?

我猜这也许是史队长阅读时情不自禁顺笔写下的,史彬是他六百年前的祖先?姓史的多着呢,这也太往自己脸上贴金了吧?

读完后我一抬头,发现吴小冉不知何时来了。

“魂不守舍的,看什么啊?”

我递给她,她一目十行地翻了翻,就放在一旁了,“没兴趣。”

“你爷爷说我们现在挖的可能是建文帝的坟。”

“是吗?”

“像是在找什么宝贝。”

“哦。”吴小冉心神不宁。

“怎么啦?”

“我又碰到你说的那个吴飞了。”

“在哪里?”我跳起来。

“山上,我在那里练功。”

“没怎么你吧,这浑蛋?”

“看了我一眼,然后拿着个小望远镜往你们挖掘的地方看。”

“他到底想干什么?”

“不清楚。你得让你们史队长小心点。”

“小冉,”我想了想,“咱们过几天就走吧,去哪儿都行,我跟着你走。我不打算要什么钱了,这地方不对劲,我老觉得会有什么不好的事发生。”

“我爷爷呢?”

当前:第27/192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