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秘玺全集.com》第42/192页


“还八戒呢,想事儿,催什么催?”

“周兄。”小曹故意放慢脚步,和我走在一起。

我顿时觉得头皮发麻。

“你听过这首诗没?”小曹摇头晃脑地吟诵开了,“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啥意思?”

“见了里面的宝物就知道了。”

“哦,传国玉玺啊。”

“你知道这是谁的真实写照吗?”小曹殷勤地问。

“谁啊?”

“我。”小曹的眼神变得湿漉漉的。

“我操!”我惨叫一声,捶胸顿足赶紧跑开了。

夜幕初降,林姐进了院子东侧的小屋,过了几分钟又出来,换了身衣服。她手里仍捧着那个盒子,像是要主持什么重大会议。

我们受了她影响,也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

堂屋的灯亮了,史队长麻利地把长桌上的杂物收拾干净,放上香炉。我注意到原先摆放的相片不见了,想是被收起来了。

林姐把盒子放在桌上,转身朝向我,“周寻,我听史队多次夸过你,是非常靠得住的年轻人。”

我不明白她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你可以加入我们这个小组织。”史队长提醒道。

我还是没反应过来。

林姐点燃一束香,恭敬地插在香炉里,又合掌低头拜了几拜。

史队长用胳膊肘捣了我一下,我明白他的意思,也学着林姐的样子,一本正经地拜了几拜,心里仍一团迷雾,不会是结义吧?我和他们还没熟到这种程度啊!

回头看了下猴三,他没有笑,神色肃穆,我想这不是开玩笑了。

“其实史队长他们并不是文物局的。”林姐说,“这里面只有我是,两年前还被除了名,因为一件事。”她停了一下,目光转向那个木盒子。

“这里面的东西,我曾花了很大工夫来研究,从大学出来,到现在都十多年了,我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这个上面,我坚信它还存在。朱元璋找到了它,给了他孙子朱允炆,他逃亡时带走了,藏在某个不知名的地方,但我的那些领导和同事认为是无稽之谈,说我想成名想疯了,有几次甚至把我强制送到精神病院。”说到这里,林姐凄然一笑,“我像疯子吗?”

“不像。”还没等我回答,史队长抢先说。

“还好天不绝我,有齐主任支持这个项目,我们是几十年的老朋友了。如果取得了成果,我第一个感谢的就是她,没有她……”林姐眼圈一红,声音哽咽了,像是电视上选秀得了第一名的女主角发表感言。

“没有她就没有我们这个团队,没有今天的成就。”史队长补充说。

“现在,这个谜底就要揭开了,我想要证明给他们看,到底谁才是疯子!”

“那群整天只知道在办公室喝茶看报纸玩连连看的才是疯子。”史队长又应和道,他两眼灼灼闪光,热烈地盯着林姐。

第一次我觉得史队长确实话多了。“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我听到身边的猴三小声嘀咕。

至于其他,那天林姐并没介绍得多么详细,她只是简单地说她一直在追查的东西就是传国玉玺,她参阅了很多资料,正史、野史、民间口头传闻、考古发现,又亲赴了几个地方实地考察,最后她认为这东西后来是被建文帝带到这里来了。

这个结论写小说还可以,但作为严肃的史实提出来,就太过惊世骇俗,不可能被同行接受。关于秦制传国玉玺正史上最后的记载是后唐废帝李从珂抱着登玄武楼自焚,从那后就奇怪地消失了。

下面这些记录是我后来跟林姐多次接触的过程中零零星星得知的:

李从珂携宝登楼后,有一个叫冯道的司空大臣跟随,愿与之俱焚,但等火烧起来,他又后悔了,扔下三个主子,直接跑路,还没忘顺便夺走传国玉玺。

冯道此人异常奸诈,晚年还自称长乐老。但他胆子小,并无称帝之心,传国玉玺被他偷走后,只是用来私藏赏玩,死后又传于子孙。

积恶之家,必有余殃,传了几代后,到北宋哲宗年代,冯道后人家道中落,只得靠变卖家产度日,传国玉玺亦被卖出,后流至朝廷,经十三位大学士依据前朝记载多方考证,认定不伪。

当前:第42/192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