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明全集.net》第253/328页


  一大早,新任的锦衣亲军指挥使、忠诚伯周之藩便带着麾下的锦衣卫士卒上了岛,将全岛里里外外清理了一遍,不多时,一身素服便衣的朱聿键便登了岛。在一处临湖的静谧所在停下脚步,支起钓竿,俨然是一副忙里偷闲垂钓的架势。
  不大会的功夫,湖面上一只小船悄然靠岸,朱平安自船头飘然跃下,孤身一人上了岛。快步走到朱聿键的身后,翻身跪倒,“拜见父亲!”
  朱聿键没有回头,只是抬起手臂来,指指自己身旁的一个座位,示意朱平安坐到自己的身旁。
  朱平安拜谢之后,这才起身坐下来,看看面前的钓竿,却是苦笑。但也无可奈何,只得拿起来充充样子。
  朱聿键却是叹口气,“外间人多眼杂,咱们父子想要说些话却是身不由己,如今这后湖空置下来,总算有了一个僻静所在,所以才将你找来,咱们父子也好偷得浮生半日闲!”
  “是!”朱平安恭谨的回答道。
  这之后。父子两人却是好一段时间没有说任何话,两人心照不宣的只是盯着泛起层层涟漪的湖面。
  过了好一会。朱聿键这才打破了两人之间的平静,“赵光忭和路振飞的事情,你不要太过介怀。来日方长,日后总有机会犒赏他们。”
  朱平安不置可否的点点头。朱聿键的话就等同于是给了一巴掌之后再给一个甜枣,而且这个甜枣还是虚无缥缈的。
  从崇祯执政后期开始,大明中枢和皇帝对于地方权力包括军权在内的掌控能力便在不断削弱。尤其是义兴朝时。皇帝已经完全成为了一个摆设,失去了作为执政根基的军权、财权、人事权的控制,整个内阁中枢和皇帝都成了无根之水,变成实权人物手中的棋子,任人摆布甚至于是宰割。
  可以说。隆武朝廷的情况相对于义兴朝,要稍稍的好一些,但改变实际上也不大。由于朱聿键对于郑芝龙和朱平安的依仗,现如今朝政便把握在这两个派系手中。而朱平安作为皇帝的庶出长子,其身份便注定了要失去一大批朝臣的支持和拥护。所以相比较之下,反倒不如郑芝龙一系能放得开手脚。
  这也是朱聿键为什么要向郑芝龙那边倾斜的原因。
  一个手握重兵、执掌数省的皇子,怎能让坐在龙椅上的皇帝放心呢?
  “你的家人何时来南京?算起来,承佑今年已经快要三岁了吧?”朱聿键忽然问道。
  “应该是这两日便会抵京,父亲的登基大典,他们是一定要参加的!”
  “登基之后,吾便要大封皇族,南阳唐王一系还有些子弟需要册封,到时候,你和承佑也要在内,你已经在宗族黄册之内,但名字却是……!这一点始终是个麻烦啊!”
  朱聿键没有挑明,但意思却是表达的清清楚楚。历代皇族朱家子孙的名字都是有着一套严密的体系和确定方法,这是洪武皇帝朱元璋一手打造而成的,虽历经三百年,但至今却已然是难以动摇。可以说,名字也是皇室子孙身份的一种彰显。
  朱聿键的意思很清楚,朱平安既然回归皇室,那名字是一定要更改过来的。但是有一点,尤其要主意,改完名字之后,虽然将被确定为朱家子孙,皇室血脉,但大明皇室的规矩也随之而来。
  明朝的藩王制度,众所周知,实际上便是软禁于封地,花天酒地随你的便,但就是不得干涉中枢朝堂、地方的任何事务,甚至连出入封地的城门都要请示。说明了,其实就是,到郊外踏青都要请示朝廷,否则便是非法出境。
  那可是要严惩不贷的,而且一定一会有朝臣将谋逆挂钩,以此来弹劾,说到底,出一次城便是关系到生死的大事。
  这样的藩王,朱平安做得来吗?能做吗?
  “父亲的意思呢?”朱平安不动声色的将问题又踢了回去。这使得朱聿键的钓竿不由得轻轻抖动了一下,平静的湖面顿时圈起一阵细密的波纹。
  “朝廷打算在泉州、福州、松江、广州开设自由贸易区,市舶司衙门也将随之建立,兵部曾樱也上了奏疏,请求重建京营,并增设新军。吾也打算将来在这此黄册库被焚一事上做些文章,丈量天下土地。推行新政……!”
  朱聿键所答非所问的说了这么一大通,朱平安也听得明明白白,当下便站起身向着朱聿键深深一揖,“恭喜父亲得了方岳贡这等大才!”
  朱聿键讪讪的笑笑。
  父子两人很有默契的避开了让各自尴尬的话题,但朱聿键话中透露出来的意思却有很多。方岳贡曾经主政山东,对于山东的军政事务虽然没有直接插手。但其中的运作多少还是了解的比较透彻的。以当初他和郑三俊在朝臣中的风评,贸然委以官职显然是不合适的,但由他在幕后制定整个隆武朝新政的大政方针却是绰绰有余的。
  朱聿键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隆武朝廷不是义兴朝,他绝对不能容忍山东目前的脱离于中枢之外的状态继续存在。从这一点上来说,将朱平安收归到皇族,便是对山东下手的第一刀。贸易区、新军、土地新政,这三者是山东崛起的基础,现在隆武朝廷也将大规模的推行这三项新政。便是要壮大朝廷的实力,这一点不仅是针对于朱平安,也是将目标对准了福建郑氏。
  朱平安长时间的陷入到沉思当中,将近有大半个时辰没有在说话。这样一来,朱聿键却是有些沉不住气了。
  “天下的各处,你随意挑选吧,你说出来吾一定不会拒绝,这便作为你的封地。同时。登莱两州还将划归你的支配,官员的任命你尽管开口便是。你的部下。如卢向昇、杨廷麟、李定国、岳锦峰等人,吾也不会放任不管,总归是会让他们一展所长。还有蓬莱的贸易区以及你在朝鲜的各处产业,朝廷都不会插手,这样的条件,你看如何?”
  朱聿键的话说完。朱平安的心中却是长出一口气。父子两人总算扯去了那最后的面纱,开始将彼此的利益摆在桌面上一一点算了。这倒是让一直纠缠在朱平安心中的那种羁绊的心情消减了不少,无论如何,天家的亲情总是无法与权力相抗衡的。
  “这么说来,孩儿还是与太子之位彻底无缘了。是吗?”朱平安平静的说道。
  “这个……!”朱聿键停顿了片刻。“事实摆在眼前,无论吾如何记挂你的母亲,但她的身份总是脱不开的所在。吾也清楚,这些年你为我唐王一系再度复起,做了多少的努力。但大事当前,你我父子总要有所取舍才是!”
  “请父亲恕孩儿无礼。为何这舍弃的,便一定要是孩儿呢?”朱平安话中的语气渐渐变得冷冽、坚决起来。“孩儿有今日的局面,何曾仰仗家族、亲眷半分,现在父亲荣登大宝,太子之位不说,却反要将孩儿手中原有的一切全数拿去,这未免有些不近人情。更何况如今郑芝龙羽翼已成,权臣在侧,父亲反倒先要对孩儿下手,这让孩儿如何接受?难道就因为孩儿是您的儿子吗?”
  “放肆!”朱聿键猛地一撒手,钓竿应声落入湖水之中,当即便有锦衣卫涉水前去打捞,但朱聿键却是铁青着脸一挥手,周之藩等人连忙又撤了回去。
  “祖制如此,你一意孤行,堵得住天下悠悠之口吗?”朱聿键怒喝道。
  朱平安苦笑着摇摇头,“天下悠悠之口?还不是那些迂腐的士大夫人言可畏吗?父亲难道便没有想一想,如今他们还有那么的底气吗?孩儿做的这么多,东林、浙党、楚党等等等等,经过了这么多变故,他们早已元气大伤,父亲何苦拿他们来做挡箭牌!”
  “这……!”朱聿键一时语塞。
  朱平安郑重的行礼,“父亲的提议请恕孩儿不能接受。不过有一点孩儿还是要提醒父亲,多尔衮已经掌握满清朝政,如今兵强马壮,一旦扫平闯贼,便会马上南下,父亲与其在这些事情上纠缠,倒不如仔细提防清军鞑虏的进攻。孩儿打拼这么多年,麾下将士跟随的何止十数万人,为了他们,孩儿也断断不会选择父亲帮我选的道路!”
  说完,朱平安转身就走。
  朱聿键却是忽然开口说道:“如今你身在南京,你便不怕为父将你硬留下来!”
  朱平安叹口气,看看四周的雾气弥漫的湖面,“孩儿这些年能在生死之间游走,毫发无伤,所依仗的不过就是未雨绸缪,玄武湖虽是禁地,但孩儿也未必不能做什么准备!父亲的好意,孩儿心领了!”
  朱聿键心头一颤,看看四周的湖面和那浓密的雾气,越看越觉得其中不知道埋伏多少双虎视眈眈的眼睛。再看看朱平安来时乘坐的小舟,只有一个扮作船夫的沈恪,端坐在船头,一脸悠然的抱着酒葫芦,口中似乎还哼着小曲。
  就在朱聿键发愣的时候,朱平安已经跳上小船,沈恪摇动船撸,不一会便离开了岸边十余丈远。
  沈恪这才长出一口气,拍拍自己的胸口,平静的湖面上雾气茫茫,四下里看去,却是连一个人影都没有。(未完待续。。)


第九十二章 给爷滚出来

  大明自洪武建国以来,一直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宗法原则来处理皇室内部的立储事务。即只有皇帝的嫡长子才能继承帝位,作为大宗的法定继承人,余者只能受封为王,就藩于外地。大宗嫡系无子,才可以以庶子继承。考虑到大宗无子的情况,朱元璋还特意做了补充说明。“凡朝廷无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
  加上义兴皇帝朱慈烺,大明到现在已经历任一十七位皇帝,其中有六位都未曾被立为太子,是以藩王和皇长子的身份入继大统,这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明朝皇帝的子嗣单薄,例如正德皇帝等,便是没有子嗣,不得已以旁系入嗣,还有的即便是有子,却不是嫡出。可以说朱元璋所作的一番考虑却未必能包揽后世出现的现实情况。有明一代,历任所立的储君其实都未能严格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度的宗法原则,使得因为立储问题发生了诸多争端,也间接造成了朝政的混乱。
  作为唐王一系,本就与皇室大宗血脉相隔甚远,可以说,按照顺位排序的话,唐王朱聿键的继承地位的顺序至少要在十名开外。名不正则眼部顺,历史上朱聿键和鲁王朱以海便因为继位的问题造成了南明内部力量的消耗,错失了北伐的良机。宗族法理看似空洞,但对于士民工商等各个阶层的影响却是颇为深远的。
  有此一点,朱平安在安排谋划大局上也不得不多费了一些心思。如今,神宗一系子嗣凋零,各地藩王中有实力、有资格继承帝位的如同桂王、周王、潞王、鲁王等人非死即监,可以说朱平安帮助朱聿键扫清了一系列登基的障碍和对手。但他自己也不得不面对嫡长子为储君这一宗法的制约和挑战。
  其实依照朱平安目前的实力,控制山东、淮扬、河南东北部。另外还有关外金州四卫,麾下大军精锐达到十万之众,完全可以抛开自己的父亲依靠强兵登上帝位。但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影响朱平安却不能不再三深思。
  满清占据辽东大部和京畿、山西之地,拥兵已经达到二十余万。顺军还占有陕西、河南大部和湖广一部,兵力在四十万上下,只不过战力却大不如昔。另外便是占据四川为王的张献忠。控制兵力也在二十万上下。单单说这些外敌,朱平安此时也没有完全的把握能够一战胜之。
  还有大明如今的这些督抚,虽然名义上都归属于大明的旗下,但其人却是各怀心思。福建的郑芝龙、江西袁继咸、湖广何腾蛟,还有云南吴兆元、沐天波、以及一直拥护桂王一系的广西巡抚瞿式耜等等。
  如果一旦朱平安用武力登上帝位,那么这些督抚会甘心情愿的归附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登位名不正言不顺,迟早会有反噬之累。与其如此,倒不如将事情做的稳妥一些,唐王朱聿键接掌帝位。也是朱平安当下里最好的选择。
  如今最让朱平安头痛的却是这个储君的位置。原本以为,凭借着崇祯皇帝当年的承认和认祖归宗,以及自己在朱聿键登位中立下的不世功勋,朱聿键总会考虑一下自己的储君位置,但现在看来,朱平安却不得不承认,他有些太过高估自己在朱聿键内心中的位置了。
  路振飞匆匆忙忙的来到南京,急切的和朱平安半夜见面。也是为了这个原因。假如朱琳源成为太子,那朱平安也只能成为一介藩王。手握重兵的藩王,将来肯定不会被朝廷所容,难不成还要走朱棣的老路?这显然是不太现实的。
  所以,路振飞的意见是,不管用什么手段,储君之位是无论如何都要拿下来掌握到手中的。
  可现在。朱聿键和朱平安的这次见面,却显然已经彰显出朱聿键内心的想法,他心目中的太子之位是属于幼子朱琳源的,挡在朱平安身前的便是一个庶出的身份。
  这些天以来,郑家已经派人在南京城中大做文章。制造了不少谣言出来,矛头直指朱平安,内容无非是朱平安身为皇长子,而且是庶出,手握重兵,有不臣之心。皇二子朱琳源虽是次子,却是嫡子中的长子,按照大明祖制,嫡长子继位,条件缺一不可,朱平安却迟迟不肯交出兵权,显然是心怀篡位之心。
  说到底,郑家拥立朱琳源便是占了一个“嫡”字。
  越是临近三月二十六这一天,南京城中的情势便愈发的变得紧张起来。山东军和郑家的士卒已经在街头发生过几次冲突,总算应天府和五成兵马司处置得当,早已在街头巷尾布置下大批的人手,发现情势不对,便立刻将双方隔离开来,算是没惹出大乱子来。
  但三月二十四之后,到了中午的时分,怀德匆匆的由登州返回,一进总兵府便直入朱平安的书房。书房内,朱平安只留下了郭追、阴世纲、路振飞以及入城不久的杨廷麟,几个人在书房中计议了大半天,直到晚间掌灯时分这才渐渐散去。之后,阎应元、沈恪、王金发三个人奉命来到书房,到了晚饭之后这才离开。旁人对于他们所议之事不甚明了,但也有有心人发现,从书房中出来的朱平安却是如释重负,晚餐的时分竟是比平时多用了一倍的饭食。
  ……
  南京金陵城城南一带,从武定桥到南门向西,至饮虹、上浮二桥,再由东向江宁县衙至三坊巷贡院一带,都是世代传袭的高门、显宦的聚集之所。义兴之乱的时候,这里受到了乱兵的重点看顾,不少高门豪族因此而破家灭族。
  朱聿键进入南京之后,对于在兵乱中的遇难者多加抚慰,又责成江宁、上元二县对焚毁的街巷、坊市进行整修。但却留下了多处空置的宅院,各地督抚进入南京之后,开始大肆购置这些宅院,其中尤以郑家部将购置的最多。
  这几日,像是郑家的部下梁立、萧拱辰、黄廷等人已经陆续搬入新宅,为了庆贺,自然是大摆筵席。虽说义兴皇帝驾崩不过才两个月的时间,但郑家的将领们却是未将这国丧放在心中,将义兴皇帝葬入南京皇陵之后,解下素服便投身到酒楼之中。
  三坊巷因为靠近贡院,所以酒楼、客栈林立,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状元楼。三月二十五的午间,郑芝龙麾下的大将向元崇便在此间包下了二楼的所有雅室,邀请一众军中好友在此庆贺乔迁之喜。
  因为在国丧期间,状元楼原有的唱曲之类的消遣这些日子全都停了下来。但向元崇却是百般不愿意,麾下的亲兵护卫竟是逼着状元楼的东家又找来了一应伶人,就在二楼的雅室咿咿呀呀的唱了起来。

当前:第253/328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