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利说民国全集.com》第101/129页
可是在这儿取款却遇到了麻烦,银行方面不相信中国票庄的兑条,必须要现款交易。没办法,又重新回到票庄,还雇了几个挑夫,将七千块银圆一个不少地挑到银行,办妥了存款手续。
忙活了一个下午,彭楚藩过意不去,好说歹说留下两千元作为刘公的生活费。刘公依然淡淡地说,“下馆子去,边吃边聊。”
钱,救命的钱,救革命、救人命的钱终于有了。这笔钱对革命起了难以估量的作用和影响,同志们租房子、开酒楼、开杂货店、买军火、吃喝拉撒都从里面开支,如果没有它,一切都只是传说。
要再次致谢刘子敬先生,无论你的动机目的如何,没有你大方的慷慨解囊,革命将要艰难得多。同时也替刘公向你致以诚挚的歉意。他说了谎,革命的同志也和他一道隐瞒了实情。但请相信这是为了革命不得已而为之,这是一个善意的谎言,开明通达的你一定会理解和谅解。而且最终我们并没食言,刘家的终极梦想——光宗耀祖已经达到了。其实当你掏出钱的一刹那,你和你的家族已经永远地留在了历史深处。
蒋翊武来了,孙武来了,他们和刘公一道,三个男人肩并着肩,手牵着手,拿着华俄道胜银行的存折,在武汉三镇的大舞台上即将创造革命的奇迹。
革命的好运到了,载沣的霉运就来了。
第九章 谁的眼泪在飞
〔女人的眼泪只能让男人心痛;男人的眼泪却能让江山易色。所以,不需要多说,哭吧,罗纶。
罗纶早已进入状态,此时哭得正欢,扯开嗓门声嘶力竭地号啕大哭。哭声将所有的情绪都调动起来,委屈、愤懑、绝望,全场演奏悲怆交响曲。〕
【不走寻常路】
载沣现在确实很背运,走了一个袁世凯,天下并没太平,自己忧郁依旧。
鼠疫、暗杀、暴动,接连不断;老鼠、瘟疫一块来,子弹、西瓜一起飞,个个都让载沣心惊胆战。
载沣寻思,这年头,愤青太多,老说朝廷不好,国家欠你们。那么我就拿出诚意,送你们一份大礼。
这确实是份特别厚重的大礼,事关每个老百姓的大礼:立宪。
自从1905年派五大臣出洋考察西方宪政后,全国各地都以讲立宪为时髦,整天有人闹哄哄地哭着嚷着要颁布宪法,速开国会,成立内阁,仿佛国会一开,黄金万两。
可载沣心思不在这个上面,当然他也不懂,不过他也不急。慢慢来,先预备着,等把孩子拉扯大了再说,故美其名曰“预备立宪”。
不过有一个人却很急,他也是家里人,载沣的堂哥载泽。
载泽,镇国公,康熙帝十五阿哥愉郡王允禑的五世孙,过嗣给道光帝皇侄奕询。
普通的公爷,多如牛毛,不过载泽身份特殊。他的妻子是慈禧弟弟桂祥的女儿,光绪皇后的妹妹。载泽从小就聪明过人,寄养在醇亲王府,极得老醇亲王奕譞的宠爱。他和载沣一起长大,关系很铁,哥俩儿无话不说。
载泽曾被派出洋考察西方宪政,回来后,逢人就说中国要兴,只有立宪。他上了道密折,说立宪有三大好处:一为“皇位永固”,二为“外患渐轻”,三为“内乱可饵”。
可是载沣就是不开窍,当然也怕挑不起这副重担,一直拖着不表态。
“听大哥的话,老大哥这是为你好。”载泽常常语重心长地“教训”摄政王。胆子可真够大的,这样跟皇帝的爸爸说话。载沣也不生气,总是相同的回答:“大哥你是了解我的,我不喜欢主动。”
现在已经到了节骨眼上,立宪不是为了兴大清,而是救大清的最后一根稻草。
载泽再一次地“教训”载沣:立宪只是块牌子,宪法是宪法,皇帝是皇帝,宪法还得跟着皇帝走。
如此一说,载沣恍然大悟,怎么不早说明白,害得我忧郁了这么久?
轰轰烈烈的立宪终于拉开了帷幕,重头戏是裁撤雍正以来的中枢机构军机处,换成了内阁,军机大臣变成了内阁大臣。
1911年5月8日,万众期待的一天终于到来,内阁名单正式出炉:
总理大臣:庆亲王奕劻(满,宗室)
协理大臣:那桐(满)、徐世昌(汉)
外务大臣:梁敦彦(汉)
民政大臣:肃亲王善耆(宗室)
度支大臣:载泽(宗室)
学务大臣:唐景崇(汉)
陆军大臣:荫昌(满)
海军大臣:载洵(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