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利说民国全集.com》第107/129页
一个人死了,非正常死亡。这个人身份很特别,驻藏帮办大臣凤全。
凤全是亲王的女婿,也算是皇亲国戚。1905年,他带着二百名卫士,怀着满腔的豪情,踏上了一条不归之路。
驻藏大臣的驻节地是查尔木,但凤全到了巴塘就不愿走了。这儿气候温和、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凤全想多闻闻高原阳光的味道。
当地的土司、头人、喇嘛都来迎接。毕竟是钦差大臣,凤全的谱摆得很足。他性格暴躁,对着跪在地下的土司指指点点:“好好看着你们头上的顶戴,不要和洋毛子勾勾搭搭。我凤老子不满意,你们都给我滚蛋。”
好歹也是地方上的土皇帝,土司哪受过这种气?更可恨的是,竟然还自称老子,你这小子多大?
凤老子是凤全的口头禅,来到哪儿说到哪儿。以后每次见面,凤全都是老子长老子短的训斥,双方的梁子算是结下来了。
不仅不走,凤全还有一揽子开发边疆计划指标。首先要大规模移民到巴塘,开垦荒地,十年之内,将它建设成塞上江南。开荒、移民,那当地居民怎么办?而且会破坏当地风水、侵占牧地。不仅是土司,有特殊利益的头人、喇嘛都开始对凤全不满。
凤全每天都在小楼上舒展舒展身子骨。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抖抖胳膊抖抖脚,蹦蹦跳跳不会老。也许是幅度大了点,从远处看,张牙舞爪,姿势不雅。于是谣言就传开了,凤全天天在那施法念咒,怪不得天旱没雨,原来是他在施咒。
凤全的卫队吹洋号、打洋鼓,佩戴的是德制九子快枪,当地人没见过。谣言又来了,这和以前的钦差大臣不一样,他们肯定是洋人冒充的,来我们这儿夺土地。
谣言越传越广,越传越邪乎。大家只有一个目的,凤全快点走。
凤全也有点察觉了,准备动身。
现在想走,没那么容易,土司不准备牛马,又拖了下来。
等到各方面怨恨达到了极点,土司才送凤全上路。埋伏在半路,将凤全等二百多人全部杀死。
人死了,身份特别,只是和赵尔丰没什么太大的关系。顶多送个花圈,还不会掉眼泪,因为两人没私交。但只有凤全死了,赵尔丰才有机会。从这点来说,他是踩着别人的鲜血走上了成功之路。
消息传到四川总督锡良那儿,赵尔丰坚决主剿,并毛遂自荐,愿效班超勘定边疆。
1905年11月,赵尔丰带着两千名士兵上路了。冒着高原寒风、踩着冬雪枯草,这个从来没打过仗的书生会经受得住铁血的考验吗?谁也不知道,赵尔丰也不知道等待自己的将是什么。
他不敢向天怒吼,怕高原缺氧;他不敢信马由缰,花甲的年纪摆在那儿。
既然已经出发,就没有回头路可走了,向前!
漫漫征途,这会是一条不归路吗?
阻挡赵尔丰行程的是一座喇嘛庙――桑披寺。里面有喇嘛上千人,曾和当地土人联手杀死了凤全。
区区一座寺庙,好摆平。但赵尔丰没想到,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刻、最艰难的一仗才刚刚开始。
桑披寺建筑在桑披岭的山腰,四周构筑围墙,厚六七尺,高二三丈,环绕全寺四周,修建了六个坚固的碉堡。寺内储存了大量武器弹药以及粮食、酥油等生活必需品。僧侣们以逸待劳,要打一场持久仗。
桑披寺后面是陡崖,寺前有一大片开阔的空地,赵军只能从此进攻。僧侣们居高临下从墙内枪眼往外射击,虽是土枪,威力不小。赵军是九连发的快枪,却派不上用场。
赵尔丰立即挑选精锐组成“挖墙队”。士兵左手持盾牌,右手拿工具,慢慢向围墙推进。可等到刚刚走进,寺内众枪齐发,伤亡惨重。
那就用大炮轰,赵尔丰急电成都,调来炮队。但当时的大炮都是土铸铁管,内装火药铁块,点火燃放,威力不够大,击中围墙也只是轰出一个小土窝,根本不能将围墙轰倒。
更糟糕的是,赵尔丰的后路被当地的土人包抄,粮道被截断。
一围就是半年,赵军粮食成了问题,士兵只能四处寻找树皮草根,甚至运粮食的牛皮包都拿来煮食。
没有吃,没有喝,敌人不会给我们送;又有枪,又有炮,就是进不了大门口。
士兵们极度疲乏,赵尔丰非常关心士兵,为活跃军中气氛,每天深夜都要玩一个游戏。
什么游戏?
击鼓传花。
但没有鼓也没有花,只有线香,点燃的线香。沿着包围圈,一个接一个传递,如果线香传到哪儿无人来接,这个士兵一定是睡着了,因为太累了。
按游戏规则,要惩罚不拿线香的士兵。
怎么罚?唱歌还是说故事?
都不是,很简单,咔嚓一声,人头落地。